詳解至聖先師孔子生平、貢獻、年表、弟子、後裔

詳解至聖先師孔子生平、貢獻、年表、弟子、後裔

詳解至聖先師孔子生平、貢獻、年表、弟子、後裔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名字:Confucius。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後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鄒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相傳收弟子多達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 孔子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學術貢獻

孔子思想、學說的精華,比較集中地見諸於《論語》一書,共二十篇,一萬一千餘字。《論語》就是孔子的語錄,也有一些是對孔子弟子言行的記錄,是孔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追記。此書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澱在我們的生命中,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個性。《論語》一書集中闡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仁。“仁”是一切理論的中心,所有的關於“仁”、“樂”的規範,都不過是手段,是為實現“仁”這一道德的最後完美服務的。《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入了朝鮮和日本,日本〈大寶令〉還指定它為日本學生的必修課。1594年,傳教士利瑪竇將它譯為拉丁文後,它又被轉譯為意、法、德、英、俄等多種文字,在西方各國廣泛傳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範:“克己復禮為仁”。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深。

說到治理國家,孔子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希望統治者以仁義之心待民,他說“苛政猛於虎”,他還強調無論什麼法令法規,統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人際交往中,孔子強調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實誠信的態度對人,以恪盡職守的態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在為人處世上,孔子提倡自愛和愛人。孔子對天命持謹慎態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切要看個人後天的努力。當然,〈論語〉中也有一些思想是與歷史潮流相背離的,如他政治上的復古傾向,他對等級、秩序的過分強調,他的內斂的人格價值取向等,這一切都不可否認的給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需要我們用現代意識對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類文明剛剛露出曙光的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讓我們這些後人為之驕傲的。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 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 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卒。

思想品格

孔子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個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份子。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教育貢獻

文化巨人——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詩》、《書》、《禮》、《樂》為教,更以他至偉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而示範為教。是他開了我國曆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將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移植到民間。他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不分貧賤富貴,均可以在他那裡受教。在弟子中,貧如顏回,富如子貢,貴如孟懿子,然絕大多數是平民子弟,有來自衛、齊、陳、吳……等國的,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其教學目的,是傳他的人道學說。即克己復禮為仁,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樑之材。並採用“因材施教”和啟發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風範。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參之魯,子張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體而任傳道之責,成為宗聖。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語言:宰我、子貢。政事:冉求、子路。文學: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故能將浩瀚的傳統文化推廣和流傳下來。

由於孔子在講學中,所下的功夫已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師嘔心瀝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發自內心的崇敬。他們追隨、侍奉、保衛他,他們隨他一起奔波行道,周遊列國,備受艱辛與飢餓而毫無怨言。當有人詆譭孔子時,則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當遇到危難時,則捨身護衛。夫子逝世,弟子們如喪考妣,皆在墳周服喪三年。子貢獨守六年。其尊師重道精神,至今仍傳為佳話。後人尊孔子為“至聖先師”是當之無愧的。他的許多教育理論和方法,是當今廣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我們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藝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當時好像沒有學籍管理制度,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誰早不可考,至於配享了孔廟的這七十二個高徒,然而這些先生們都是上古人物,我們隔著幾千年歷史遙遙望去,只彷彿仙靄裡頭看神仙,影影綽綽只能看個大概,沒法子畢見其纖毫。而我們上古的出版業又實在落後得驚人,一切文獻,全靠用刀來刻,諸般辛苦之中,難免出現錯別,以至以訛傳訛;更有班愛牽強附會的所謂高人,將錯就錯,胡亂解釋一通,竟就解釋出無窮深意來,甚至被當作了不可改易之經典。於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兩個甚或多個高人,各自拿有一個不同的版本,則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爭個頭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東西,明明是同一事物,我們卻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稱謂和說法。比如這孔門七十二聖人的尊姓大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權威資料,可是竟也出入頗大,比如子聲在《史記》上叫樂咳,在《家語》上卻叫樂欣;子徒在《史記》中叫鄭國,在《家語》中卻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舉,將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子容,在《論語》叫南宮适,在《史記》叫南宮括,在《家語》裡,又叫南宮韜了。等等等等,參差處極多。這些一人多名現象,差不多都是拜傳刻錯誤所賜。而且《史記》與《家語》所開列的,都並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記列了七十七個,還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開頭。誰知道孔子到底說沒說過這句話。《家語》更是荒唐,題目明明寫著《七十二弟子解》,裡頭開列的,卻足足七十六人,最後還又總結說:“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睜著大眼說瞎話,難道連個數都不會數?司馬遷說“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孔子”,可這孔門弟子花名冊,卻不知該折中於誰。今較其兩者,以《史記》去孔丘時代相對較近,且以實史聞名;而《孔子家語》雖以“孔子家語”名書,卻歷來被視為偽書,當作三國時王肅因襲前人書簡加以修補編定,相對之下,似不如《史記》足憑。兩者相權,取其最接近於真實者。所以,俺決定以《史記》為基礎,與《家語》相雜較。司馬遷所列這七十七人中,說不得有五個是編外人員,至於是哪五個,俺就不得而知了,在這裡還請博物君子垂教。

孔子年表

1歲: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關於孔子出生年月有兩種記載,相差一年,今從《史記·孔子世家》說。

3歲:公元前549年(魯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紇卒,葬於防山(今曲阜東25裡處)。孔母顏徵在攜子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

5歲:公元前547年(魯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魯國人。

6歲:公元前546年(魯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點生,點字皙,曾參之父。

7歲:公元前545年(魯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顏繇生,繇又名無繇,字季路,顏淵之父。

8歲:公元前544年(魯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魯國人。

10歲:公元前542年(魯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魯襄公死,其子躌繼位,是為昭公。

12歲:公元前540年(魯昭公二年)弟子漆雕開生,字子若,蔡人。

15歲:公元前537年(魯昭公五年〕孔子日見其長,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故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

16歲,公元前536年(魯昭公六年)鄭鑄刑鼎。弟子閩損生,字子騫,魯國人。

17歲:公元前535年(魯昭公六年〕孔母顏徵在卒。是年。季氏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

19歲:公元前533年(魯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

20歲:公元前532年(魯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於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是年孔子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

21歲:公元前531年(魯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 此"鄙事"當包括"委吏"、"乘田"。

27歲,公元前525年(魯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魯,孔子向郯子詢問郯國古代官制。孔子開辦私人學校,當在此前後。

30歲: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自十五歲有志於學至此時已逾15年,孔子經過努力在社會上已站住腳,故云"三十而立"。(《論語·為政》)是年齊景公與晏嬰來魯國訪問。齊景公會見孔子,與孔子討論秦穆公何以稱霸的問題。弟子顏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淵,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魯國人;鴷字叔魚,齊國人。

31歲:公元前521年(魯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馬施、高柴、宓不齊生。施字子期,陳國人;柴字子高,齊國人;不齊字子賤,魯國人。

32歲:公元前520年(魯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賜生,賜字子貢,衛國人。

34歲:公元前518年(魯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學禮於孔子。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於老聘,問樂於萇弘。

35歲:公元前517年(魯昭公二十五年)魯國發生內亂。《史記·孔子世家》雲:"昭公率師擊(季)平子,平子與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齊。"孔子在這一年也到了齊國。

36歲,公元前516年(魯昭公二十六年)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齊景公的賞識,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於,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歲:公元前515年(魯昭公二十七年)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齊返魯。吳公子季札聘齊,其子死,葬於瀛、博之間。孔子往,觀其葬禮。弟於樊須、原憲生。須字子遲,魯國入;憲字子思,宋國人。

38歲:公元前514年(魯昭公二十八年)晉魏獻子(名舒)執政,舉賢才不論親疏。孔子認為這是義舉,雲:"近不失親,遠不失舉,可謂義矣。"

39歲,公元前513年(魯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晉鑄刑鼎,孔子曰"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40歲:公元前512年(魯昭公三十年)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故自雲"四十而不惑"。弟子澹臺滅明生。滅明字子羽,魯國人。

41歲:公元前511年(魯昭公三十一年)弟子陳亢生。亢字子禽,陳國人。

42歲:公元前510年(魯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43歲:公元前509年(魯定公元年)弟公西赤生。赤字華,魯國人。

45歲:公元前507年(魯定公三年)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衛國人。

46歲:公元前506年(魯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吳國人。

47歲:公元前505年(魯定公五年)弟子曾參、顏幸生。參字子輿,魯國人。幸字子柳,魯國人。

48歲:公元前504年(魯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為"陪臣執國命"。(《論語·季氏》)《史記·孔子世家》雲:"陪臣執國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陽虎欲見孔子,孔子不想見陽虎、後二人在路上相遇。陽虎勸孔子出仕,孔子沒有明確表態。此事當在魯定公五年或魯定公六年。

49歲:公元前503年(魯定公七年)弟子顓孫師生。師字子張,陳國人。

50歲:公元前502年(魯定公八年)自謂"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公山不狃以費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攔。

51歲: 公元前501年(魯定公九年)孔子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四方則之。弟子冉魯、曹坅、伯虔、顏高,叔仲會生。魯字子魯,魯國人:坅字子循,蔡國人:虔字子析,魯國人;高字子驕,魯國人:會字子期。魯國人。

52歲:公元前500年(魯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後升大司寇,攝相事。夏天隨定公與齊侯相會於夾谷。孔子事先對齊國邀魯君會於夾谷有所警惕和準備,故不僅使齊國劫持定公的陰謀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齊國答應歸還侵佔魯國的鄆、鄵、龜陰等土地。

53歲:公元前499年(魯定公十一年)孔子為魯司寇,魯國大治。

54歲:公元前498年(魯定公十二年)孔子為魯司寇。為削弱三桓,採取墮三都的措施。叔孫氏與季孫氏為削弱家臣的勢力,支持孔子的這一主張,但此一行動受孟孫氏家臣公斂處父的抵制,孟孫氏暗中支持公斂處父。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弟子公孫龍生。龍字子石,楚國人。

55歲:公元前497年(魯定公十三年)春,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子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與季氏出現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到了衛國。十月,孔子受讒言之害,離開衛國前往陳國。路經匡地,被圍困。後經蒲地,遇公叔氏叛衛, 孔子與弟子又被圍困。後又返回衛都。

56歲,公元前496年(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在衛國被衛靈公夫人南子召見。子路對孔子見南子極有意見批評了孔子。鄭國子產去世孔子聽到消息後,十分難過,稱讚子產是"古之遺愛"。

57歲:公元前495年(魯定公十五年)孔子去衛居魯。夏五月魯定公卒,魯哀公立。

58歲:公元前494年(魯哀公元年〕孔子居魯,吳國使人聘魯,就"骨節專車"一事問於孔子。

59歲:公元前493年(魯哀公二年)孔子由魯至衛。衛靈公問陳(陣)於孔子,孔子婉言拒絕了衛靈公。孔子在衛國住不下去,去衛西行。經過曹國到宋國。宋司馬桓?(左鬼右隹)討厭孔子,揚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歲:公元前492年(魯哀公三年)孔子自謂"六十而耳順"。孔子過鄭到陳國,在鄭國都城與弟子失散獨自在東門等候弟子來尋找,被人嘲笑,稱之為"累累若喪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歲:公元前491年(魯哀公四年〕孔子離陳往蔡。

62歲:公元前490年(魯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葉。葉公問政於孔子,並與孔子討論有關正直的道德問題。在去葉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隱者。

63歲:公元前489年(魯哀公六年〕孔子與弟子在陳蔡之間被困絕糧,許多弟子因困餓而病,後被楚人相救。由楚返衛,途中又遇隱者。

64歲:公元前488年(魯哀公七年)孔子在衛。主張在衛國為政先要正名。

65歲:公元前487年(魯哀公八年)孔子在衛。是年吳伐魯,戰敗。孔子的弟子有若參戰有功。

66歲:公元前486年(魯哀公九年)孔子在衛。

67歲:公元前485年(魯哀公十年)孔子在衛。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歲: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是年齊師伐魯,孔子弟子冉有帥魯師與齊戰,獲勝。季康子問冉有指揮才能從何而來?冉有答曰"學之於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于歸魯。孔於周遊列國14年,至此結束。季康子欲行"田賦",孔子反對。孔子對冉有說:"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丘亦足矣"。

69歲:公元前483年(魯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從政,然不被用。孔子繼續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工作。孔子的兒子孔鯉卒。

70歲:公元前482年(魯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顏回卒,孔子十分悲傷。

71歲:公元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獵獲麟。孔了認為這不是好徵兆,說:"吾道窮矣"。於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齊國陳恆弒齊簡公,孔子見魯哀公及三桓,請求魯國出兵討伐陳桓,沒有得到支持。

72歲:公元前480年(魯哀公十五年〕孔子聞衛國政變,預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險。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難過。

73歲: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於魯城北。魯哀公誄之曰:"?天不弔,不潎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餘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不少弟子為之守墓三年,子貢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魯人從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裡。孔子的故居改為廟堂,孔子受到人們的奉祀。

孔子家世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母親叫顏徵在。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叔梁紇很不滿意,於是又娶顏徵在。當時叔梁紇已66歲,顏徵在還不到20歲。據《史記》記載,孔子並非婚生子。他母親生他時只有18歲,而父親已經70歲了。孔父在孔子三歲時去世,從此他跟隨媽媽過上了貧窮的生活。孔子曾作過各種各樣的工作:牧牛羊、記賬的以及圖書管理員。22歲時,孔子的母親去世,他服了三年喪。 孔子53歲時晉升為大司寇,在魯國服侍兩年後孔子辭去職務,因為他對諸侯的政治極為不滿。

據《論語》記載,魯國當時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榮。但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孔子沒有在魯國或別的國家擔任過重大職務。傳說魯國的鄰國齊國 擔心魯國太過強大會威脅到齊國,於是為了破壞魯國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馬和八十位美麗的舞女給魯國諸侯。魯國諸侯遂沉溺於安逸享樂之中,對政務不聞不問,甚至有一次連續三天沒有上朝。孔子極為不滿,踏上了長途之旅(周遊列國),拜訪中國中北部的一些小國,包括衛、宋、陳、蔡。他宣揚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並沒有哪國去實施。孔子68歲回到家鄉教書,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編纂了傳承先哲智慧的結晶——《五經》。由於不能承受失去兒子和自己的心血的雙重悲痛,孔子於72歲(或73歲)與世長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