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5年5月,東北新貴大清國在打敗了李自成的大順軍之後,派豫親王多鐸帶領大軍大舉南下。南明弘光小朝廷作為南明多個明朝宗室小政權之一,確實是實力最大的一隻,坐擁百萬大軍,淮北防線有高傑等四鎮80萬明軍,而湖北還有左良玉20萬軍隊。然而天不助明,左良玉居然因為不敢打闖王的軍隊反而順流而下進攻南京的弘光小朝廷,史可法只好讓四鎮軍隊去攔住左良玉。自己人的百萬大軍就這麼窩裡鬥起來了。而鎮守揚州的大將高傑又是個匹夫,單刀赴會讓漢奸許定國給做掉了。那麼名義上南明政權的最高軍事指揮者督師、兵部尚書史可法究竟率多少明軍抗擊滿清的鐵騎呢?
事實上,雖然揚州被攻,史可法傳檄各地明軍前來營救,只有總兵劉肇基率領一營兵馬來助戰。按照明朝的兵制,一營軍隊在3000人到五千人左右。加上史可法的衛隊以及守城的士兵,估算此時揚州城裡的明軍不會超過一萬人。從時間上看,揚州之戰前前後後就進行了三天,而真正打了也就一天就城坡了。遠的說唐代張巡守睢陽,這時間都趕不上睢陽保衛戰的一個零頭。但是雖然說史可法沒有將才更沒有帥才,可是城坡之際敢於主動赴死,無疑比那些還在南京城裡爭取多利的東林黨人要強的多。
我覺得史可法的赴死節氣很想南宋末年的那些士大夫,雖然打不過元軍,一路打一路敗,一直敗到崖山。但是也沒見哪個士大夫舉白旗。史督師節氣可贊,可是有些事就是這個節氣給害的。大將高傑被害時,高傑的軍隊並沒有散。當時史可法前去安撫高傑的軍隊,立高傑的兒子為少帥吧,畢竟也是20萬軍隊,高傑家人想讓高傑的兒子認史可法為義父,可是史可法認為高傑是流寇出身,不認這門親。姑且不認就不認,那也可以直接接受這麼多明軍啊。他還是沒做。揚州被攻時,還有一個監軍率5000明軍入城,不過不是來這守城當炮灰的,而是想挾持史可法,獻出揚州城來作為投靠清軍的禮物。史可法沒有給他們機會,但是就放任他們出城投降清軍。這樣軍心可想而知,出去的明軍活著的幾率坑定比守城的大。史可法也沒有來殺叛將鼓舞軍心。這種情形連史可法心理都明白,城坡遲早的事,史可法就是想為大明殉葬,他就不是來打仗的。
歷史如果可以重寫,我倒是希望換一些酒囊飯袋來守揚州城,他們降了,至少揚州的十萬百姓不會被屠殺。 換來的只是 還是遊牧文化的清軍用屠城十日表示了對史可法節氣的敬意,恐怕血戰揚州的慘烈更多的是揚州老百姓的鮮血。清軍的野蠻固然可恨,但是九泉之下的史可法看到血淋淋的揚州城恐怕也得流淚。
閱讀更多 老狼尚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