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生了一些事情,整个人变得很焦躁,从下班回来,内心都有一股郁气在不断膨胀,后来索性骑车回家。
回家路上,看到前方马路最左侧一辆三轮车载的货物掉了下来,我放缓车速准备看看需不需要帮忙,后来我看到在他们前面的一辆摩托车停下来帮忙搬上去。这无疑是今天看到的一个“小确幸”,不觉间烦躁的情绪都变好了些。
不过回家后,这种感觉又开始强烈了,后来在跟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我尝试把这种焦躁的情绪写下来。
以下是我记录的当时的状态:
我现在在听一首歌,一首纯音乐《Windy Hill》。没听之前,我有点焦躁,很想倾述,很是不安,想奔跑,想呐喊...这些心中的念头一遍又一遍的在我内心躁动。
听了之后,它没起到让我平静下来的作用,但是,却让我窥到了独立思考的时机。
它一样是很焦躁,像一个被荆棘围困的野马,紧缩一团。
它有时候没有,回归平静,有时候,又很热烈。
我不愿去回忆任何东西,因为我不知道哪个是我焦躁的因素,或许是累积的所有。
写到这里,我就去接了个电话。
朋友问我,是不是压力过大了?
我说,不是,是因为突然间事情的堆积,我内心的抗拒给我带来过多的无力感。
打完电话之后,就好多了。
我知道我这样的状态,是临时的,我把它定义为间歇性抽风,就好像女生的大姨妈一样,每个月总有那么几次。
按科学来说,人体有一个生物规律叫做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循环。科学家对人体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体力循环周期为 23天,情绪循环周期为28天,智力循环周期为33天。这三个近似月周期的循环,统称为生物节律,在每一周期内有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日和临界期。
果然,睡一觉之后,啥事都没有了。
但是我却感觉到独处的珍贵,在那个时刻,我进行了自省和洞察,这是不常有的一种体验。
挪威航海家南森说,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
于是第二天,我就决定,去体验一把“一个人的单身周末”。
我买了电影票,第一个体验就是一个人看电影。
讲一下遇见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电影开始前,我找个地方坐下来等待。我看到有几个人在聊天,有情侣相互对视,有一个大叔,大概50多岁,他一个人坐在我旁边,偶尔看看票,偶尔看一下手机,我走过去瞥了一下,他看的是《红海行动》,临进场时,我问他,阿叔,你怎么一个人过来看电影。他说儿子没空,买了几张票,后来就一个人过来了。
观影时,一直有人叽叽喳喳,这无疑挺让人讨厌了。
怪不得曾经跟一位喜欢的姑娘看电影时,她提醒我说,观影时轻言,观影后慎言。
看电影时隔壁坐着两个人,一胖一瘦,他们一个是读高三一个读中专,我很疑惑他们怎么认识的,便问他们,胖子说瘦子是他表弟。随即笑地问我,是不是不像。我说,确实。俩人真是最佳拍档了,但体型的差异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电影完后,瘦的跟胖的说,等下去我家吃饭,胖哥说好啊。接着瘦的那哥们说,你等下就去,不要再说打一局先,然后忘了时间。
看完电影出来,我们还聊了一段路,这两人给我感觉,挺有意思的。
在这么一件观影事情上,随心所欲,不受别人打扰,选择什么样的时间,看什么样的电影都由你来决定。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多人聚会,一阵喧闹过后,剩下的就只有无限的空虚。
身在人群中,越来越无所适从。
以前喜欢一个人,现在喜欢一个人。
久而久之,独处反而成为了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提到:
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
简而言之,学会独处,是一个丰富自己最好的良药。
从过去一年开始,我便喜欢上了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出行,不会因为对方空闲时间的冲突而导致行程无限期延迟,不会因为不同的意见而产生矛盾,不会因为同伴的打卡式旅游而感到烦恼。
而我也能借着这个时间,去接触新的事物,认识新的朋友,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于我而言,就是最好的放松方式了。
另外,除了上面说的一个人看电影外,我还一个人去唱K,空旷的房间,紫色迷离的灯光,几个小时唱完,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什么?
只有一个感觉:我唱的歌是越来越好听了。
閱讀更多 時一維度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