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军初创时期,我国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确立了“飞潜快”的装备建设思想,而潜艇部队最早使用的,就是从苏联引进的M级常规潜艇。虽然M级常规潜艇又小又旧(排水量只有200多吨),但是毕竟是中国海军有史以来拥有的第一款潜艇,实在堪称弥足珍贵。从此以后中国海军装备的常规潜艇都是购买或者仿制的苏联/俄罗斯产品,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1994年中国首次推出了真正意义上自行研制生产的国产常规潜艇039型,总算是结束了引进常规潜艇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海军初创时期,我国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确立了“飞潜快”的装备建设思想,而潜艇部队最早使用的,就是从苏联引进的M级常规潜艇。虽然M级常规潜艇又小又旧(排水量只有200多吨),但是毕竟是中国海军有史以来拥有的第一款潜艇,实在堪称弥足珍贵。从此以后中国海军装备的常规潜艇都是购买或者仿制的苏联/俄罗斯产品,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1994年中国首次推出了真正意义上自行研制生产的国产常规潜艇039型,总算是结束了引进常规潜艇一统天下的局面。
于是俄罗斯信心满满地启动了新一代常规潜艇的研制计划,同时将其描述得天花乱坠,不仅各项性能国际领先、价格公道童叟无欺,而且还愿意转移技术由购买国许可生产,总之一句话就是“走过路过别错过”,不买个十艘八艘回家简直都对不够意思。2004年俄罗斯首艘第四代常规潜艇拉达级正式下水,借助昔日基洛级积攒下来的超高人气,顿时在中国国内掀起了一阵购买拉达级的热潮,一时间诸多媒体争先恐后地纷纷报道中国正在与俄罗斯洽谈引进拉达级的相关事宜。
当时,隔三差五就有中俄两国已经签订了XX艘拉达级采购合同的消息爆出,跟苏35、逆火轰炸机一起并列为当年国内军事传媒界的三大月经军售话题。很可惜在时隔多年以后,只有苏35才修成了正果,拉达级和逆火轰炸机则再无下文。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海军的确曾经对拉达级产生过浓厚兴趣,也专门评估考察过引进拉达级的可行性问题,但是拉达级却最终没有能够重现基洛级的辉煌。其中一个原因是俄罗斯的技术预研和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导致拉达级的研制进度大幅落后于预期,从而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拉达级采用单双混合壳体和AIP推进系统,排水量从基洛级的3000吨级降低到1850吨级以下,融入了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排水量标准,静音性能和航电武器在基洛级的基础上都有重大提升。如果俄罗斯能够尽快拿出成熟产品,斩获中国海军的订单绝对是大概率事件。然而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潜艇的研制基本陷入停顿,就连国之重器的核潜艇都停摆了多年,地位相对较低的常规潜艇就更加可想而知了,在技术和资金的双重阻碍下,包括AIP、声呐、火控系统在内的重要子系统都长期烂尾。
另一方面中国的常规潜艇技术快速进步,通过自主研发和学习借鉴两条腿走路,以039A/B/C为代表的新型AIP潜艇已经大批量装备中国海军,没有必要再重复投资引进拉达级了。无人问津、毛病多多的拉达级首艇不得不沦为实验艇,无法投入作战部署,二号艇从2005年投产以来也长期处于停工状态。直到2017年才出现了转机,俄罗斯为了替换老旧的基洛级,决定继续建造拉达级,二号艇终于在2018年下水,后继艇也将陆续开工。只不过现在的拉达级并没有AIP系统,显得有些落后于时代潮流,不免让人产生“英雄迟暮”的感叹。(谷火平/KYWH)
閱讀更多 谷火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