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建州女真不兴起,入关灭明的会不会是俄罗斯?

一苑花开


不邀自答。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我认为俄罗斯占领中国的这个情况非常有可能,但是概率很低,几乎为零。

俄罗斯为什么在明末打中国,很多人不知道,而这个问题是一个国际问题,单看中国史没有任何意义。

明末本质是一个全球性的小冰期,因为粮食突然短缺,世界都是杀伐。欧洲爆发三十年战争,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崛起,成为西欧霸主。我们中国是明清迭代,日本有战国时代,伊朗土耳其都有各自的战争,而且内战为主。

那么俄罗斯干了什么?答案是西取,打波兰立陶宛联邦,失败了。所以俄罗斯由西进变成了东进。为什么?找粮食吃。

很多人以为俄罗斯东进是攻打东北,先后被满清皇太极时期和康熙时期打回去了。其实俄罗斯至少两路大军,还有一支在今天新疆附近,厄鲁特蒙古领袖巴图尔珲台吉也击败了一支俄罗斯大军。这个巴图尔珲台吉就是后来导致清朝三代边疆危机的噶尔丹的父亲。

看了这两支军队我看着地图就想问一个问题,俄罗斯可不可能还有一支军队从新疆和东北之间南下,但是被灭绝了?因为三路大军进军符合军队战争用兵风格。如果这支军队真的存在,那他一定被是攻击力极强,而且记载很少的军队给消灭了,因为消灭俄罗斯的军队也被消灭了,所以世人不知道。这个军队有吗?真的有,那就是大同姜镶和他的雁北军。

大同雁北军,大明响当当边军,多次挽救大明于水火,明朝有大同士马甲天下的说法。比如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但是大同边关不降,维持了大明边疆稳定。明武宗多次视察大同,也在大同作战,而且留下凤临阁的风流传说。明晚期皇太极北京之围,处死袁崇焕的重要原因就有大同总兵满桂被袁崇焕间接害死。因为北京之围,满桂先到北京城下,而且奋战清军多时,后来满桂和袁崇焕同时迎敌,满桂死而袁崇焕活着,这可能会引起崇祯不满。

满桂死后,曹文诏即位大同总兵,他带领的是关宁铁骑,主要干的事是平定李自成叛乱。曹文诏死后,王朴即位大同总兵,他主要干的事情是带领大同军队前去参加宁锦之战,率先带兵撤离战场的也是王朴和吴三桂。最后王朴死,吴三桂活。

在这里我想替雁北军说两句公道话,王朴率先带兵逃离战场,不是雁北军的错。因为当时洪承畴带领八大总兵攻打皇太极,其实后勤有很大问题。比如由国丈周奎咋送粮草的价格已经从平时四两一石涨到七两一石,明军粮草捉襟见肘。再比如洪承畴军粮保护不好被清军火烧,当时安排断后部队一定是大同雁北军,因为他们大概是唯一能拖住清军的队伍,因为大同也很冷,和东北差一点,雁北军比其他七大总兵军力还要强一点。王朴带兵撤退,其实是给雁北军弟兄一条活路。我不想说王朴伟大,我更想说洪承畴安排雁北军撤离的方法并不好,因为安排断后部队不给粮草,就和让他们送死没什么区别?李自成带兵去山海关和吴三桂与清军决战,还让士兵在京城抢个够呢。洪承畴不配做什么名臣,清朝没有侮辱他,给他三等轻车都尉是很合理的,他很多的事情就是是执行,很多决策没他什么事。

接替王朴的就是姜镶(王襄,手机没这个字,用镶代替)。姜镶就是大同反正的主力,也是很有本事的大同总兵。

在这里说一个时代背景:当时中国的蒙古有三个主要部落,分别是厄鲁特蒙古,巴图尔珲台吉那一支,科尔沁蒙古,与满清合流的一支,顺治的妈就是科尔沁蒙古。还有一支是喀尔喀蒙古,他的领袖是林丹汗,林丹汗的政策是与明朝较好,明军支持他的政策是袁崇焕,崇祯指责袁崇焕通敌证据之一就有袁崇焕与林丹汗交好,因为林丹汗时期兴建了呼和浩特城,也叫三娘子城。后来袁崇焕被杀,林丹汗被多尔衮杀死,大元玉玺被多尔衮献给皇太极,呼和浩特城被毁。

我的俄罗斯入侵假设是在此之后。因为在此之前如果没有清朝,那么林丹汗还在,俄罗斯未必能打到中原,因为喀尔喀蒙古应该是最强蒙古,他们有大元玉玺,而且以后的战争也证明了这一点,有林丹汗的喀尔喀蒙古未必怕俄罗斯军队。因为俄罗斯西路军最强,与巴图尔珲台吉是正面作战,而且除了抢粮也有抢食盐的用意,两军多次战争,俄罗斯人没什么便宜占。这部分主要是蒙语材料,光看中国历史是不知道这些的。食盐在那时要收重税,是很重要资源。而东路军最弱,打清朝的是一群流氓。所以我预测中路军实力不强也不弱,可能就是一群哥萨克骑兵野兽。

林丹汗死后,草原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那就是巴图尔珲台吉走到喀尔喀蒙古核心地带,组织乌兰察布会盟,联合厄鲁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建立。这个会盟规模很大,大到伏尔加河附近的土尔扈特部也参加了,可见国内说土尔扈特部是噶尔丹欺负才搬到伏尔加河畔分明是瞎说,土尔扈特部早在此时就到了伏尔加河畔。这个组织明显就是对待满清的,还有入住中原的野心。乌兰察布在哪里?大同北面,以前叫集宁。

姜镶和巴图尔珲台吉认识吗?肯定认识,因为国外传教士记载姜镶在大同反正的时候,就寄希望西方援军,应该就是厄鲁特蒙古的巴图尔珲台吉。只是巴图尔珲台吉没去救援姜镶,因为顺治给巴图尔珲台吉发了和亲诏书,说要取巴图尔珲台吉女儿为妃子。此时巴图尔珲台吉有战争。在大玉儿为先例的情况下,巴图尔珲台吉不出兵帮助雁北军也就很值得理解了。如果大清立厄鲁特蒙古女子为妃子,那肯定不是一代,如果没有噶尔丹叛乱,其实厄鲁特蒙古出现皇后或者皇太后几率很大。而且清朝也很重视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和清朝皇帝支持有很重要原因。顺治的和亲诏书顶上十几万大军,此话不假。

姜镶大同反正,是清军入关以来规模最大战争。因为清军入山海关,也是和吴三桂一起作战。接下来灭李自成,打南京打四川等,都没用超过三个旗的兵,清军是分多路进军的。但是打大同不一样,清军几乎所有旗主都在大同城下。大同雁北军太厉害,别的不说,光是王辅臣就是清军万人莫敌。后来王辅臣降清,很多清军将领抢着要王辅臣。大同最后是没粮城破,不是被清军攻破。

我的假设就是,一支来自俄罗斯的远征军,来到大同,与大同姜镶合作。那么很有可能巴图尔珲台吉也会和俄军合作,毕竟后来他儿子噶尔丹就和俄罗斯合作,厄鲁特蒙古内部应该有亲俄势力。这样的话如果大清不在,那么也许科尔沁蒙古也会和俄罗斯合作。然后三路大军入主中原。

这期间关键在于俄罗斯的战略战术。如果俄罗斯也有清军的智慧,比如——

第一:以汉治华,比如重用洪承畴等人。

第二:尊藏传佛教为国教,虽然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但是,欧洲人有话,土地总比弥撒重要……藏传佛教是清朝让蒙古归心的重要手段,因为喀尔喀蒙古最后同意大清满蒙一家理由,就是喀尔喀土谢图汗儿子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就是蒙古活佛。而蒙古活佛地位在清朝相当于皇后,比宰相地位要高。

第三:俄罗斯是蒙古成吉思汗的继承人。这就是满蒙一家的俄罗斯化。噶尔丹答应与俄罗斯人合作,这个原因很重要。不仅噶尔丹同意,后来慈禧也同意。宁与友邦不给家奴的原因,就是慈禧他们认为俄罗斯人也是蒙古人。

第四:重科举。不久之后彼得大帝就向西方学习了,但是科举制度和西方考试制度有类似,不过就是不考八股考策论。

第五:分明田。虽然俄罗斯是圈地,但是俄罗斯在中国要种地,不仅种地,而且土地向中国学习,不久在俄罗斯内部土地就行。

我再写下去就是写天书了。首先,俄罗斯人不可能放弃东正教。不信东正教的俄罗斯人就不是俄罗斯人了。其次是分明田,天生不会种地的俄罗斯人有这个战略眼光吗?他们在希特勒占领俄罗斯期间都是圈地。而姜镶反正动机就是因为清朝圈地,因为多尔衮圈地,姜镶反正,最后大江南北震动。康熙鳌拜圈地,鳌拜死后执行,吴三桂也叛乱。可见中国圈地绝对做不到。就算俄罗斯占领大半中国,姜镶也会反叛。

事实上开始清军能让姜镶投降,因为姜镶觉得大清为崇祯报仇。因为南明政府就是这么告知天下的,而且要求长江以北明军配合清军。后来姜镶反正的原因就是圈地,吓得清军把八旗都带过来了。

清军为啥要把八旗都调到大同?济尔哈朗在江南只能靠绿营平叛,南方根本没清军。我觉得很有可能姜镶曾经带队平叛过俄罗斯军队,而多尔衮也平叛过俄罗斯军队,知道他们战力。所以大同反正,多尔衮亲自平叛,不仅因为多尔衮自知对付姜镶必须自己,也是因为多铎这时已经战死。而为了调四川八旗兵,多尔衮不得已杀了豪格,可见当时调兵急切性。

多铎死于天花,是中国史书记载,我并不信。因为中国史书记载多铎死前在蒙古草原的战争,内容并不多。但是蒙古人的记载却很多,这也反应出当时时代国际性。

蒙古人记载,多铎死于战争。因为当时喀尔喀蒙古十五万大军准备“迎接”一个族人腾吉斯,但是碰到多铎不到两万人。于是,气愤的蒙古人和追兵多铎血战,结果喀尔喀蒙古十五万大军竟然被多铎打败了,所以蒙古人都认为多铎很厉害。

其实蒙古人不应该惊讶,毕竟破高杰,收李成栋,扬州十日,受降南京都是多铎干的。多铎文武双全,此战是清军生死战,因为一旦多铎战败,喀尔喀蒙古直接东进,就闯入辽东了。

几乎肯定,清朝老巢空虚是姜镶告诉蒙古人的,他还没说多铎这些日子的战绩。这是一个典型的挑拨离间计。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就是这之后来到草原,重新团结喀尔喀蒙古。

而豪格的死也与姜镶有关。豪格破大西军,亲自杀死张献忠,杀的四川几乎没人,老虎在大街上走,烧杀抢掠无数。但是留下一个隐患,夔东十三家。这支部队的制约力量是吴三桂。若是这支八旗军在四川,一旦姜镶反正,他们和其他八旗军分成两部,吴三桂真有可能和夔东十三家联手先灭了这支八旗,然后和姜镶汇合,那样,天下就真的是吴三桂的。只是因为豪格死去,八旗军北上被认作是政治失败,所以这支八旗军北上并没有内部大规模叛乱,夔东十三家也来不及阻止,所以清军很快撤退。

最后说一下时间顺序,以及姜镶可能的动作。

1633年,乌兰察布会盟举行。

1634年,林丹汗死。

1638年,俄罗斯进攻东方的中心雅库茨克督军府,已经建成。

1640年,订立和厄鲁特蒙古参加乌兰察布会盟。

1640年,这一年前后厄鲁特蒙古与俄国作战,这一年,双方在这个阶段基本停战。

1642年,松锦大战。

1642——1643年之间,俄罗斯入侵东北,被索伦部打退。多尔衮刚从松锦大战前线退出就赶紧北上安慰索伦部。

1643年,皇太极去世。这一年很有可能是姜镶与蒙古交好时期,因为此时没有大规模战争,姜镶利用蒙古庆祝会盟来结交蒙古很好理解。甚至可能就是此时消灭俄罗斯侵略军。这是为大明分担北部压力的绝好机会。

1644年。崇祯逝世。李自成与八旗军关宁铁骑在山海关大战。姜镶投降清军。

俄罗斯此时再次进攻东北。

1645年,多铎扬州十日,受降南京。

姜镶很有可能此时向蒙古泄露辽东空虚。

1646年,清军与喀尔喀蒙古草原血战。

1647年,巴图尔珲台吉与哈萨克汗国血战。

1648年,姜镶大同反正,八旗主力参加。在此之前顺治应该诏书巴图尔珲台吉,在战争背景下,巴图尔珲台吉拒绝出兵援助姜镶。

结论:虽然俄罗斯有可能入主中原,到绝不可能占领中原。俄罗斯有可能灭了明朝,只是与李自成争夺时间罢了,但不可长久。

真实是此战过后,俄罗斯发现东进费力,西进很难。于是开始了南下,土耳其倒霉了……


童琪雅


不一定。

明朝与俄国之间隔着蒙古,历史上俄罗斯人吞并游牧部族,也是花了一定时间,所以不会那么快就打到长城。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现代中国继承的陆地版图面积会大大缩水,基本上没希望达到960万平方公里的规模。

如果女真人不崛起,那么东三省就不可能进入中国的版图。明朝的政治影响力局限在辽东地区,对更远的地带望尘莫及。

然而,俄国自17世纪彼得大帝统治时起,就一直展开对远东的扩张行动,并想要探索黑龙江的出海口。倘若直接与其接触的女真人无法阻挡俄罗斯在黑龙江流域的扩张,那么后者会比历史提早两百年将势力渗透到这一地区。

新疆、蒙古和青藏高原都被蒙古人占据,这些地区自然也与明朝毫无关系。此时的中央欧亚(Central Eurasia)有准噶尔汗国这样强大的游牧政权,他们的四处扩张会对地缘政治带来重要影响。

事实上,历史上准噶尔汗国的消亡与地缘政治存在密切关系。17世纪以来,俄罗斯与清朝的扩张,使蒙古人被夹在这两大帝国之间,生活空间被逐渐压缩。但是,随着俄罗斯与准噶尔的关系日益紧张,如果明朝不能像清朝那样阻拦准噶尔人的南下,那么当自身的生活空间受到北边敌人的压缩时,准噶尔汗国必定选择大举入侵中原。

所以,如果女真人不崛起,明朝会相继面临俄罗斯人、蒙古人两个可怕的敌人。


HuiNanHistory


这个我来告诉你结果,如果没有清朝,结果会非常糟糕,俄罗斯有可能吞并新疆,外蒙,东北三大地区。进而直逼内蒙,首先,蒙古骑兵是绝对扛不住俄国人侵略的步伐,东北的女真人也不行,1是因为人口少,2是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面对俄国人的贪婪与车轮战绝对会被耗死。3即使是蒙古人和女真人向中原的明朝求救,也救不了,因为明朝后期的军队太弱了而且明朝的皇帝都是奇葩。做个对比,李自成和洪秀全哪个厉害。明朝一个农民战争就倒下了。可是清朝从早期到后期都保持一定的战斗力。不仅如此,从康熙到乾隆与蒙古人打了100多年,中间又镇压白莲教,后期又镇压太平天国和回族动乱。哪一件事是明朝能比的


希望之草


不可能,俄国的重心不在远东,而且在远东能集结的力量有限。我们从当时准噶尔人,漠北部落,清军与俄国人的冲突就能看出来。

1.准噶尔人与俄国人冲突

俄罗斯人在中亚的经营时间比较早,根基比较稳。

1586年,俄国人在这里建立秋明城,就是后来著名秋明油田所在地。1594年,俄国人建了塔拉城。开启了与准噶尔人近200年的冲突史。

1604年托木斯克的俄国人遭到了准噶尔人围攻,被迫突围。

1620年已经出现准噶尔人使用火器的记载。在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双方围绕盐湖发生多次冲突。

1670年代僧格经常攻击俄军的据点。

(准噶尔人)

1743年,葛尔丹策零准备对俄攻击,遗憾死于天花。

这里已经较为接近俄国人的核心区,但在整个冲突的过程中,准噶尔摄于内忧外患,往往没有全力应对俄国人。

2.喀尔喀人与俄国人

在贝加尔湖东部的作战中,布里亚特人与俄国人作战失败,失去了牧场。

在1664年,土谢图汗与车臣汗派兵进攻尼布楚,并且和准噶尔人一样,都往莫斯科派使节。

(外喀尔喀)

在雍正时期,清朝和俄国签订《恰克图条约》,双方的边界稳定下来。

3.双方的攻击顶点

在黑龙江流域的冲突,对俄国人,清朝人都是攻击顶点。

俄国人每次能投入几百上千人的哥萨克士兵。



清朝在准备后能投入万人兵力。如果仔细看清圣祖实录,就发现到了雅克萨尼布楚战争后,康熙才明确要在黑龙江建立城池,做永久守备。

如果看康熙巡视吉林的材料,就会发现往黑龙江集结兵力多难。

(雅克萨城)

可以说《尼布楚条约》背后是双方都没能力与动力在这里打下去。

总结

从16.17.18世纪俄罗斯人在中亚,西伯利亚,远东的行动来看,他们很难向南深入。要说能灭明朝就更别说了。我觉得如果女真不觉起,历史可能真是准噶尔人的,继承也先的遗志。


一枚明粉


不会,沙俄不具备战胜明朝或者任何一个中原大国的条件,原因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早被明朝统治的东北区域土生土长的那疙瘩人,努尔哈赤的叛明之旅是十分曲折的,从他到他的继任者,再但他继任者的继任者,后金基本上都在关外打转,那个时候,后金背靠的是自己的后方,有当地的土著女真和掠夺来的汉人为其耕种提供后勤保障,最后乘着明朝内乱才能入关定鼎天下。


而沙俄则不具备满清的这种条件,沙俄虽然从一个东欧的小国通过战争蚕食,逐渐成为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国,但其征服之路是十分漫长的,而且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其战略重心在欧洲,沙俄皇室多次参加欧陆战争,他的兵源,后勤保障,都是靠着欧洲领土的。

而其亚洲部分的国土大部分是广阔荒芜的无人区,寒冷,冰冻,没有种植条件或很少有种植条件。而当时的历史环境里,也没有铁路,公路这些现代的运输方式,所以其力量是相对有限的。我们看当时俄清战争就知道,俄国总共派出的兵力才八百人,就这样其后勤保障也很难跟上,毕竟是太过遥远了。八百人和满清的战争中之所以能取得贝加尔湖区域的土地,完全是因为满清的无能和其对不毛之地的轻视罢了。

那么,灭明是那么容易的么?没有满清的骚扰,没有了满清大患的癣疾,明的九边精锐兵力就可以部署在东北一带,他们装备着齐全的火器和火炮,兵源充足,背靠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东北区域,恐怕沙俄很难讨好什么。

而明朝对外敌的政策一贯是撸袖子打,打了蒙古打越南,打了越南打日本打了后金,恐怕打是一定的,而对满清来说。还能借着文化相近来拉拢一些明朝官僚,失意秀才,为其工作,沙俄就更难了吧?

没有兵源,没有后勤保障,沙俄如果将触角伸向明朝,恐怕也是落个雅克萨之战里的下场,而且还没有人割地给他们。

也可以参见后世的苏联,苏联对付关东军之所以能一举成功,先是其准备充分,代表着正义,而且有国人的接应,才能摧枯拉朽一举歼灭关东军,但有着大机械化纵深理论和作战经验的苏军,也并没有南下。

到了共和国时期,中苏交恶,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领袖们都知道,恐怕挡是挡不住的,但真的打进来,百万大军恐怕也照样面临着补给线过长,兵源,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最终还是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所以沙俄是不会发起灭明的战争的,就算发起了,也不会获胜,这是必然的。


关河南望


俄罗斯在17世纪还没有能力向远东大规模投送兵力,更没有足够的人口去填充中国这么广大的土地。

实际上帝俄在19世纪末都无法彻底征服东北,没有任何可能性,日俄战争俄罗斯想要的只是东北的权益和不冻港,最多再拿下朝鲜的咸镜地区。

帝俄在后期已经明白了,没有足够的人口去填充把大量领土核心化,是迟早要丢的,中亚地区那几个被俄罗斯彻底征服的游牧汗国,只有几十万人口,一样在俄罗斯崩溃之时被吐了出来,还撕扯下了大片原来不属于他们的领土。

苏联煞费苦心吞并的波罗的海三国,成为红旗落地苏联解体的急先锋,从波兰得到的利沃夫,成为乌克兰独立的策源地。

要实施长久统治必须要有大量的核心人口,帝俄把士兵送到远东的成本高的可怕,对清朝也多以欺骗,敲诈,扶持其他远东和清朝内部的分离势力。
今天小编就写到这里,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历史深度解秘”,想和我讨论历史相关知识或者问有关历史问题的朋友们,请私聊我,回复“讨论”24小时内必回

历史深度解密


如果建州女真部不灭亡了明朝,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一支代表俄罗斯的远征军和女真人发生冲突,然后打的你死我活,因为俄罗斯距离中国的东北太远,所以兵力无法输送很多,所以女真人就把他们全杀了。另一支俄罗斯远征军跟蒙古人发生冲突,蒙古人骁勇善战,就合起伙来把他们全都杀了,当时的明朝因为经常打仗,很有可能着重发展火器,所以武器很先进,防卫得了一时的安宁。但是很有可能被自己的农民起义军灭亡,建立新的朝代,新的王朝以高尚的气节继续跟周边的外族打仗,很有可能打不过,就签订盟约,和他们艰难的保持和平。新的王朝很有可能会发展的很好。过了十几年便有实力跟周边的外族进行战争,然后很有可能打赢,设想一下,那是可以统治蒙古,再统治东北。过了几年,俄罗斯的远征军又来了,他们这次准备十足,吸收了上一次的前车之鉴,但是新的王朝的将士们血气方刚,拼死血战,歼灭了这支来犯的军队。并且在一名英勇,并且有智慧的将领的带领下,主动进攻东北以北的俄罗斯势力,并且将那一片广大的领土插上中国统治的旗帜。中国继续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就会有更多的军队派往那里戍守。中国军队的英勇。中国士兵的高尚气节,是俄罗斯人不敢侵犯,并且由衷的佩服。便与中国保持距离,不再与中国发生冲突。如果真是这样,时光到了现在。中国的领土范围就更大了。




大浪淘沙0852


不回 ,满族人对中国人文化破坏巨大,清朝倒台100年,我们汉人自发赶超世界,现在世界上的人没有看不起我们,还很怕我们,如果给我们300年时间,你看我们把世界上所有人,不是摔在脚下,中国人被满族人耽误了300年。为什么汉人打不过满族人。那是因为有小冰期,地球上瘟疫世处蔓延。如黑死病,天花。李自成不就是因为瘟疫蔓延而兵败如山倒。满族人是原始人,经过大冰期,小冰期对他们小菜一碟。下次小冰期还会考研世界人呢?


阳辉881


当然不会,但是黑龙江流域乃至整个蒙古地区都有可能成为俄罗斯的地盘!

1644年,大明王朝灭亡进入倒计时,此时的李自成率领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北京开进,沿途官员望风而降;此时关外的多尔衮正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杀入关内夺取胜利果实;而此时的沙俄哥萨克,正在黑龙江流域肆虐,当地的达斡尔人等深受其害,黑龙江流域一片血雨腥风!

从1582年第一批哥萨克越过乌拉尔山脉开始,沙俄的扩张速度异常迅速。1600年前后,沙俄侵入贝加尔湖流域;1639年,沙俄到达鄂霍次克海,标志着沙俄势力抵达太平洋沿岸;1643年,沙俄侵入黑龙江,东北地区形势危急!

此时的明朝,在面对李自成打击的同时,还要面对来自东北的满清,相比于星火燎原的农民起义军,关外的满清建国更早,制度更成熟,战斗力也更加强悍,是明朝最为强悍的对手。

那么,如果没有努尔哈赤的振臂一呼,建州女真依然在白山黑水间吃野果,沙俄会不会取代满清南下中原,成为消灭明朝的核心势力呢?静夜史认为:

当然不会!

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沙俄势力薄弱,不足以入关

1686年,在经历了第一次雅克萨之战的失败后,沙俄卷土重来,率领800多人再次占领雅克萨城。

800人,在沙俄的远东地区,已经是一支相当庞大的力量!

在沙俄疯狂蚕食西伯利亚地区时,人数上始终比较少。之所以如此顺利,主要是因为沙俄掌握了先进的火枪技术,配合着碉堡据点战术,分割占领区,这对于游牧为生的西伯利亚汗国以及蒙古各部而言是一个致命打击。

所以,尽管沙俄人数较少,但是总能步步为营,不断蚕食西伯利亚的土地。

而因为此时的西伯利亚地区基本就是荒无人烟,所以即使沙俄人数较少,在侵略过程中也能形成局部优势,这使得沙俄连战连捷,迅速鲸吞西伯利亚地区。

但是,此时的明朝,是一个人口超过一亿人的庞大帝国,在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面前,沙俄那可怜的几百人压根就不够看。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大明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们!

沙俄的扩张,获取皮毛和温暖出海口是非常重要的动力。皮毛好说,只要有火枪就能取胜。但是温暖的出海口却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因为越往南,气候越温暖适宜,但是人口也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征服的阻力越来越大。沙俄可以在西伯利亚地区对原住民搞种族灭绝,但是在温暖的南部,这些套路都是无法奏效的,因为人太多太多!

并且,随着沙俄向南推进,战线越拉越长,而中原则是本土作战,明朝再不济,对付这几百人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由于战线太长,沙俄无法向中原地区投送更多的兵力,这意味着一旦沙俄失败,就要滚回西伯利亚再吃几年雪!

所以,技术先进不代表武力强大。雅克萨之战时的沙俄尚且如此,明朝末期的沙俄就更加容易被消灭!

2、沙俄南下迟缓,时间来不及

从1582年越过乌拉尔山,到1643年侵入黑龙江,短短61年,沙俄哥萨克就鲸吞了西伯利亚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军速度可谓一日千里。

虽然从西到东进展迅猛的,但是从北到南却没那么容易。还是刚才所说,因为越往南,气候越适宜,人口越多,沙俄的推进就越迟缓。

此时的明朝,正在被农民起义军和后金轮番折腾,疲于奔命,最要命的是,此时的后金已经和漠南蒙古联合,形成牢不可破的同盟,对明朝形成巨大的外在压力。

漠南蒙古,虽然不复成吉思汗当年之勇,但是仍然是草原上一支强悍的力量。即使没有满清,沙俄也会遭遇来自漠南蒙古的强烈阻挡。

漠南蒙古北部,还有漠北喀尔喀蒙古!事实上清朝和沙俄交战的雅克萨地区,就是属于蒙古各部的势力范围。

前面说过,虽然沙俄有技术优势,但是因为没有人数优势,所以即使沙俄能击败蒙古各部,也需要经过漫长的拉锯战。

而有这会功夫,李自成早把北京拿下来了!

李自成起于草莽,在明朝各方面都崩溃坏死的情况下,能够一呼百应,迅速集合起成千上万的恐怖力量,这是推翻明朝的群众基础。再加上大家都是汉人,投降起来心理压力也不会很大,因此望风投降的人越来越多。李自成几乎还没怎么用力,明朝就倒下了!

所以,沙俄即使能够迅猛南下,也不会比李自成快!

李自成:“和我比快,你们都输了!”

3、沙俄步步为营,可占长城北

虽然在没有满清的情况下,沙俄也不具备迅速南下消灭明朝的实力,但不代表沙俄无法占据整个长城以北地区。

在19世纪末,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提出了臭名昭著的“黄俄罗斯”计划,从新疆的乔戈里峰到海参崴画一条直线,直线以北尽归沙俄所有。如果这一计划成功,今日的长城以北将全部是沙俄的土地!

而在更早的明朝末期,沙俄的侵略脚步就已经不断向南延伸了。

我们说过,沙俄相比于蒙古各部是有技术优势的,再加上他们来自更北的地区,相比于蒙古而言更难消灭。因此如果搞消耗战,蒙古肯定被首先拖垮,毕竟蒙古的南边还有个中原王朝。

而一旦沙俄成功,那么长城以北的蒙古区域甚至东北区域被沙俄占领是迟早的事!

如何阻止他们?答案在中原王朝手中!

如果中原王朝鼎盛,现代意识附体,战斗力爆棚,是可以北上千里,和沙俄争夺东北甚至西伯利亚的!

可惜包括明朝在内的中原王朝长期信奉“重农抑商”,将大量不适宜耕种的土地纷纷放弃,更不要说主动开拓这些地区了。

所以注定了即使明朝被汉人王朝取代,那么也不可能将沙俄的势力彻底驱逐!届时长城以北将不再是居无定所的蒙古人,而是带着火枪的沙俄势力!

而中原王朝即使前期主动打出去,因为缺乏对草原地区有效的管理模式,且治理不毛之地耗费巨大得不偿失,等来的结果也只能是很快放弃,沙俄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所以,如果没有清朝,沙俄提前实现“黄俄罗斯”计划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大明帝国,几乎复制了宋朝的政治制度,除了少数几个皇帝外,大多数的皇帝,其实就只是个牌位,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利和具体国家运作的是经由科举制度层层选拔而出的儒家弟子组成的国家的知识精英,他们自恃拥有儒家思想的解释权,经常对皇帝实施道德绑架,结党营私,派系争斗,目的当然是谋取私利,而大明的皇帝,害怕精英团队谋朝篡位,自己被罢黜,于是就因此发展特务组织,东厂,西厂,锦衣卫,他们互相制约,内耗不断,严重妨碍国家的有效治理,因此,大明帝国根本就不算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大明帝国不适当的对外开放,使得手工业,商业得到了大发展,农业生产被严重轻视,生产力被严重削弱,由于大明帝国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货币制度,海关制度,税收制度,贸易平衡制度,导致了全世界的白银作为货币几乎全部被运到了中国,买走了大量的中国的社会财富,导致了通货膨胀,而长期的对外贸易活动,政府不收海关税,国内的商人也不纳税,农民则税负沉重,国力逐渐衰落,国家的凝聚力逐渐降低,抗日援朝,镇压后金独立分治,最终使得国家财政枯竭,农业生产面临严重的自然灾害,农民就会流离失所,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而政府却无力救济,政府不但拖欠官员的薪酬,还长期拖欠军饷,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军队几乎没有任何的战斗力。 由于,崇祯皇帝违背先皇,也就是其皇兄,的临终嘱托,大开杀戒,除掉了原来的国家管理团队,换上了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知道夸夸其谈的,没有任何国家管理经验的来自于复社的知识精英来管理国家,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本来是明朝地方政府招待所小头目出身的李自成,由于明朝政府的财政吃紧而被裁,于是就加入了由破产农民组成的起义军,李自成从陕西发兵,一路上,几乎兵不血刃,沿途的明朝的各个军区司令,纷纷投降,加入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李自成只希望明朝皇帝封他为王,他就可以帮助明朝镇压反叛的后金政权,而崇祯皇帝召开了无数次的御前会议,精英团队对皇帝实施了道德绑架,他们反对招安李自成,也不同意迁都,最后北京城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了。 进入北京的大顺皇帝李自成,并不具备英明神武的开国皇帝应有的担当,开始骄奢淫逸,争权夺利,把北京城搞得乌烟瘴气,由于李自成没有很好的安抚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领到军饷吴三桂统领的军队,使得吴三桂认识到,李自成只是一个草头王,他领导的军队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李自成并不具备统一中国的能力,于是,驻扎在山海关的吴三桂为了部属的生存,也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欣然就接受了以知人善任,礼贤下士著称的,制度先进,管理高效,军纪严明,能征惯战的清国的招安,为中国国家的重新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由于康熙皇帝从小就接受汉文化的教育,深刻了解到中国历朝历代的兴亡过程,并深刻探究其深层次原因,为了避免大清帝国重蹈历史上各个朝代的覆辙,于是,他就决定把大清帝国建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将国家的最高权利集中在皇帝手中,解除军事强人的地方割据,削弱精英团队的权利,引发了汉族出身的封疆王爷,吴三桂,耿精忠的强力反弹,最后,他们的反叛被镇压,大清帝国得以发展壮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