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8月實現營收「十連漲「,羅智先「減法經營學」持續發力

昨日,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統一)公佈了今年8月的業績。

報告期內,統一實現合併營收399.46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89.22億元),同比增長5.28%,創歷年來同期新高。累計2018年前8個月合併營收2927.2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653.79億元),同比增長8.72%,同創歷年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統一的單月營業收入已連續十個月出現同比上漲。

統一8月實現營收“十連漲“,羅智先“減法經營學”持續發力

統一在公告中指出,報告期內業績增長,主要受惠於第三季度食品旺季,統一旗下飲品、零食、泡麵等多品類的兩岸食品出貨量均出現不同幅度上漲。此外,統一旗下統一中控、統一超商以及臺灣地區星巴克業績皆表現不俗。

受此消息影響,統一股價昨天收盤於7.73元(人民幣,下同),漲0.23元,漲幅3.07%。

統一持股7成的統一中控業績繼續回暖,方便麵及飲料成為增長主因。

業績報告顯示,統一中控上半年營收112.24億元,同比增長6%;毛利率為33.5%,同比上漲1.7%。

其中,方便麵營收41.5億元,同比增長8%;高單價產品“湯達人”呈現雙位數增長,帶動方便麵產品結構轉型,利潤率達到5.4%,再創新高。

此外,上半年飲料板塊營收達到67.6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奶茶品類同比增長13.3%,表現亮眼。上半年統一茶飲料營收33.94億元,同比增長5.6%;統一冰紅茶、統一綠茶銷售回暖,也帶動整體茶飲料營收增長。

有臺灣媒體表示,無論是單月業績“十連漲”,還是方便麵和飲料業績的雙雙回暖,都源自於統一董事長羅智先的“減法經營學”。

2007年6月,統一舉行股東大會,改選董監事,時任執行副總經理的羅智先在臺南幫大佬力挺下進入董事會,升任總經理,統一自此進入羅智先時代。

2008年,統一大刀闊斧砍掉2000多個品項,讓業內大吃一驚。

“過去產業的管理是每月、每季會有新舊產品交替銷售,慢慢替換。一次淘汰上千品項,空出來的業績要是補不上,營收會隨即出現下滑。”業內人士表示。

當時,統一產品的毛利率差異較大,從0.5%到50%都有。羅智先為此定出淘汰標準,淘汰低於毛利平均線的產品。

結果顯示,統一毛利率從2008年的19%左右,2012年的27%左右,到如今已超過33%;10年來毛利率增長超過7成。

此外,羅智先也逐步剝離非本業的投資項目 ,使統一更聚焦於有核心競爭力的食品、流通與貿易3大事業。

習慣看數字說話的羅智先表示,“我把過去5年、10年的數字拉出來,如果走勢一路向下,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整個市場趨勢往下走,二是自己能力不足,不如自己回去練功。”

統一中控是近年統一集團佈局的關鍵,為統一集團業績作出了很大貢獻。統一中控獲利成長動能遠優於營收動能,統一將其歸功聚焦“高單價”以及“高毛利”的策略。

此外,統一中控旗下單價5元人民幣以上產品佔營收比重超過2成,可見統一“產品結構調整”戰略已有顯著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