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七),建議收藏!

第六章:

中學生的心理輔導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心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標誌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2.情緒適中

3.意志品質健全

意志品質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標準,其中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反應適度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標誌。行動的自覺性是對自己的行動目的有正確的認識,能主動支配自己的行動,以達到預期的目標;行動的果斷性是指善於明辨是非,適當而又當機立斷地採取決定並執行決定;行動的頑強性是在做出決定、執行決定的過程中,克服困難、排除干擾、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反應適度是指人的行為表現協調有度,主要表現為意識和行為一致,為人處世合情合理,靈活變通,在相同或相類似的情境下,行為反應符合情境。

4.人格穩定協調

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徵的總和。

5.自我意識正確

自我意識正確包括瞭解自我與悅納自我。心理健康的人瞭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瞭解自己的能力、性格、愛好和情緒的特點,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的生活目標、自我期待切合實際。此外,心理健康的人還能以喜悅的心情接納自我,總是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肯定自己;自己無法彌補的缺陷,能泰然處之,修正自我、完善自我。

6.人際關係和諧

人際關係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也是維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

所謂人際關係和諧指的是:

第一,瞭解和理解他人。

第二,樂於接受他人與被他人所接受。

7.社會適應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能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認識社會,瞭解社會,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標和行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與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協調一致。

8.心理特點符合年齡特徵

人的生命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都有相對應的不同的心理行為表現,從而形成不同年齡階段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應具有與同年齡段大多數人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徵。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七),建議收藏!

三、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中學生髮展性心理問題

1.自我概念發展問題

青春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將很多心智用於內省;自我意識高漲,使其人格出現了暫時的不平衡性。而高中生的自我意識中的獨立意向日趨強烈。

由於他們的生理、心理均處於急劇變化時期,思維的成熟度不足,突然高漲的自我意識使他們的言行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如比較強烈的主觀偏執性,他們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覺得他人時刻都在對其進行品評,擔心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感到別人似乎總是用尖刻挑剔的態度對待自己,因此,當聽到別人在低聲講話,便懷疑是在議論自己;當別人面露微笑時,又認為是在嘲笑自己;這樣的糾結想法使初中生感到壓抑、孤獨而且神經過敏。

2.人際交往問題

人際交往也稱為人際溝通,指個體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或肢體動作、表情等表達手段將某種信息傳遞給其他個體的過程。正常的人際交往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中學生心理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中學階段出現的人際交往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親子關係方面

人們形成的第一個人際關係就是親子關係,這種人際關係對人的影響非常大。中學生強烈的“成人感”要求父母尊重他們,改變以前那種不獨立、不平等和依附的地位,要求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新型的親子關係。這時,如果父母仍像對待兒童那樣給予過多的照顧,提出過細的要求,往往會引起他們強烈的反抗情緒,甚至導致衝突,造成對立,產生疏遠,給教育帶來難度。在親子交往中缺乏溝通和相互理解,會造成學生與父母之間關係緊張,相處得不愉快,甚至會出現家庭暴力、學生離家出走以致走上犯罪道路等嚴重後果。

(2)師生關係方面

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人與人之間關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中通過相互交往互動形成的、對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響的特殊的人際關係。

學生認為在學校中以學習為中心,與教師缺乏情感的溝通,師生間有陌生感,相當多的學生認為教師可敬但不可親。中學生認為與教師交往中最大的障礙是缺乏相互的理解,溝通不暢。

(3)同伴關係

同伴關係主要是指同齡人之間或心理發展水平相當的個體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係。有75%~85%的同學明顯傾向於和同齡人交朋友,這種傾向基本反映出他們對平等關係的嚮往,他們願意對“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傾吐心聲。對於那些“非志同道合”的同伴則存在動力性不足,親密性和信任度不高,缺乏真誠的溝通等問題。

(4)異性交往方面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身心迅速發展,性不斷成熟,異性吸引逐漸強烈。正常的異性交往可以獲得成長,有利於智力上的取長補短,有利於情感上互相交流,有利於個性上互相豐富,有利於妥善處理人際關係,有利於活動中增進相互激勵。但在具體與異性交往的實踐中,缺乏相應的性知識和異性交往的經驗,不能掌握處理異性關係的技能技巧。有部分中學生把握不好交往的尺度,出現異性交往過頻、過深的情況。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七),建議收藏!

3.學業發展問題

(1)學習動力問題

中學生存在較多的學業問題是學習動力不足,即厭學問題,對學習毫無興趣,視學習為負擔,把學習作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從事正常的學習活動。厭學的心理主要表現有:

第一,缺失內部學習動力。這種現象在中學生中相當普遍。他們認為學習是為父母、為家人而學。

第二,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他們感到學習是一種苦差事,一提到學習就覺得痛苦,覺得學習是一件毫無樂趣可言的事情。

第三,逃避學習。厭學行為表現為上課不認真聽講、不願花時間寫作業、不願意參加考試,嚴重厭學的學生經常逃學,甚至為躲避學習離家、輟學等。

(2)學習能力問題

學生學習能力問題主要表現在:

第一,學習計劃性差。

第二,缺乏有效的時間管理策略。

第三,呈現出無意義學習狀態。學習中不求理解,不講究記憶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學習。

(二)中學生障礙性心理問題

1.抑鬱症

(1)抑鬱症的含義

抑鬱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徵的神經症。過度的抑鬱反應,通常伴隨著嚴重的焦慮症。焦慮是個人對緊張情景的最先反應。如果一個人確信這種情景不能改變或控制時,抑鬱就取代焦慮成為主要症狀。

(2)抑鬱症的表現

通常抑鬱症的表現:一是情緒消極、悲傷、頹廢、淡漠,失去滿足感和生活的樂趣;二是消極的認識傾向,低自尊、無能感,從消極方面看事物,喜歡責備自己,對未來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動機缺失、被動,缺少熱情;四是軀體上疲勞、失眠、食慾不振等。

(3)抑鬱症的形成原因

抑鬱症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有各種不同理論的解釋。大多數抑鬱症患者經治療或不經治療能逐漸恢復正常,但有人有復發的傾向。

對於有抑鬱症狀的學生應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積極行動起來,從活動中體驗到成功與人際交往的樂趣,也可採用認知行為療法,改變學生已習慣的自貶性的思維方式和不恰當的成敗歸因模式,發展對自己、對未來的更為積極的看法。

2.恐懼症

(1)恐懼症的含義

恐懼症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

(2)恐懼症的分類及表現

恐懼症可分為單純恐懼症(對一件具體的東西、動作或情景的恐懼)、廣場恐懼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蕩蕩的街道)和社交恐懼症。中學生中社交恐懼症較多見,包括與異性交往的恐懼。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害怕在社交場合講話(在會場上講演、在公共場合進餐時交談),擔心自己會因雙手發抖、臉紅、聲音發顫、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慮,覺得自己說話不自然,因而不敢抬頭,不敢正視對方眼睛。

①情景治療。讓學生在一個假想的空間裡,不斷地模擬發生社交恐懼症的場景,不斷練習重複發生症狀的情節,不斷地鼓勵學生面對這種場面,讓學生從假想中適應這種產生焦慮緊張的環境。

②認知療法。這是一種不斷灌輸觀念的治療方法,不斷告訴學生這種恐懼是非正常的,讓學生正確認識人與人交往的程序和與人交往的方法。

3.焦慮症

(1)焦慮症的含義

焦慮症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和植物神經活動障礙的腦機能體不適感。

(2)焦慮症的表現

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考試焦慮是在應試情境的激發下,受個體認知評價能力、人格傾向於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約的,以擔憂為基本特徵,以防禦或逃避為行為方式,通過緊張不安的情緒反應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

焦慮症的表現是隨著考試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知覺範圍變窄,思維刻板,出現慌亂,無法發揮正常水平。考試後又持久地不能鬆弛下來。

(3)焦慮症的原因

學生焦慮症狀產生的原因是學校的統考,升學的持久的、過度的壓力,使學生缺乏內在的自尊心和價值感,家長對子女過高的期望,學生個人過分地爭強好勝,學業上多次失敗的體驗等。某些人具有容易誘發焦慮反應的人格基礎:遇事易於緊張、膽怯,對困難情境作過高程度估計,對身體的輕微不適過分關注,在發生挫折與失敗時過分自責。這些人格傾向可稱做焦慮品質。

為防止考試焦慮症發生,學校諮詢人員可以通過一些早期干預的措施,如對這些學生集體指導、講授自我放鬆緩解緊張的方法等進行早期干預。採用肌肉放鬆、系統脫敏方法,運用自助性認知矯正程序,指導學生在考試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對話,如“我能應付這個考試”,“成績並不重要,學會才是重要的”,“無論考試的結果如何,都將不會是最後一次”,對於緩解學生的考試焦慮,都有較好的效果。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七),建議收藏!

4.強迫症

(1)強迫症的含義

強迫症即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神經官能症。大多數人都有過強迫觀念,但只有當它干擾了我們的正常適應時,才是神經症的表現。

(2)強迫症的表現

強迫症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覆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強迫洗手、強迫計數、反覆檢查(例如門是否鎖)、強迫性儀式動作是生活中常見的強迫症狀。

(3)強迫症的原因

社會心理方面的原因包括學習過度緊張、家庭要求過於嚴格、學習困難、人際關係不良。個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膽小怕事、優柔寡斷、偏執刻板等。

日本的森田療法強調,當事人力圖控制強迫症狀的努力以及這種努力所導致的對症狀出現的專注和預期,只會對強迫症狀起維持和增強作用。因此,為了矯正強迫症狀,應放棄對強迫觀念作無用控制的意圖,而採取“忍受痛苦,順其自然”的態度治療強迫行為。治療強迫行為另一種有效的方法是“暴露與阻止反應”。

5.網絡成癮

(1)網絡成癮的含義

中學生網絡成癮是指中學生由於過度地和不當地使用網絡而導致的一種難以抗拒再度使用網絡的著迷狀態,並影響到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2)網絡成癮的表現

網絡成癮者自身有一些軀體症狀,如頭暈、心煩、胸悶氣憋、緊張性興奮、懶散等,並且與家長、朋友打電話或與朋友聚會次數減少,下網後變得空虛、失落,不願與人交流。可見,網絡成癮傾向影響了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學業進步和人際責任感。

(3)網絡成癮的原因

①網絡自身的誘惑;②網絡的相關法規不健全;③家庭環境的影響;④上網者自身因素。

治療網絡成癮主要採取心理干預的手段。常用的幾種心理干預法有:

①強化干預

在網絡成癮的干預中,獎勵的使用條件是一旦發現成癮學生有了減少上網的行為時,就給予獎勵、表揚或肯定性評價。懲罰的使用條件是一旦發現成癮學生上網時間增加時,立即給予處罰。處罰可以是物質性的,如取消他獲得他最想要的東西的權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校紀處分等。

②厭惡干預法

厭惡干預指採用懲罰性的厭惡刺激來減少或消除一些不良行為的方法。常用做法有橡皮圈拉彈法、不贊成干預、內隱致敏法等。

a.橡皮圈拉彈法。是由成癮學生預先在自己手腕上套上一根橡皮圈,當他坐到電腦前準備上網時,自己用力拉彈手腕上的橡皮圈,使其手腕有強烈的疼痛感,從而提醒自己下網。也可藉助外力如鬧鐘發出尖利的噪音,來促使自己停止上網。

b.社會不贊成厭惡干預。主要是運用圖片、影視、輿論等手段,使學生在上網的同時產生一種來自社會的壓力,並在心理上造成威懾和畏懼心理,從而達到戒除網癮的一種干預方法。

c.內隱致敏法。又叫想象性厭惡干預,是指用想象上網的過程和結果的辦法,使自己對上網感到厭惡感,從而逐步減少上網時間直至戒除網癮的一種干預方法。這種方法可與橡皮圈拉彈法結合使用,效果會更好。

③轉移注意力法

學校或班級通過組織各類有意義的文體活動,讓成癮學生參與其中,從而轉移他的注意力和減輕他對網絡的迷戀程度的一種干預方法。

④替代、延遲滿足法

一方面學校和老師要幫助學生培養替代活動(其感興趣的課外活動)吸引其注意力,並弄清他的上網習慣,然後使其反其道而行之,在原來上網的時間裡做其他事情。另一方面,瞭解問題學生的上網時間(起初要控制上網時間,不必絕對戒除),將其上網總時間列表,納入周計劃,在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實現戒除網絡成癮的目標。

⑤團體輔導法

將患有網絡成癮症的學生組合成一個團體由富有經驗的老師作為指導者,運用團體動力理論做理論基礎,綜合運用團體諮詢的原則和各種方法,達到使參加團隊的成員整體戒除網癮的目標。

對中學生的網絡成癮,重點應是預防,而不只是對網絡成癮學生的補救性矯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