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九),收藏查看更方便哦!

第七章:

中學生品德心理與發展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九),收藏查看更方便哦!

一、品德的概述

(一)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範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和傾向。

品德與道德是兩個既相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

(二)品德與道德的聯繫

2.個體品德的形成依賴於社會道德。

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們的最終根源是相同的,它們都要受到社會發展規律的制約。

(三)品德的心理結構

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四種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

1.道德認識

道德認識亦稱為道德觀念,是對道德規範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它主要是指一個人面對矛盾衝突的情境能自覺地意識到是非善惡,進而能就行動作出縝密的道德抉擇。道德認識是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根據道德觀念來評價他人或自己行為時產生的內心體驗。道德情感內容主要包括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義務感、責任感、事業感、自尊感和羞恥感。其中,義務感、責任感和羞恥感對於兒童和青少年尤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為的直接動因。道德情感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三種:直覺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倫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個人自覺地調節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過程,通常表現為一個人的信心、決心和恆心。意志行動過程包括:頭腦中產生各種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預測各種行動方案的結果;衡量行動後的利弊得失;按自己的決定行動;現實生活中結果的出現;接受行為結果的反饋;反饋影響心理結構。

4.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是實現道德動機的行為意向及外部表現。道德行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誌。看一個學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認識到什麼,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一個慾望強烈麗缺乏自制的人,在行為上可能與他的是非觀念相矛盾。

(四)品德形成的一般過程

一般認為,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依從、認同與內化三個階段。

1.依從

依從包括從眾和服從兩種。從眾是指人們對於某種行為要求的依據或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而跟隨他人行動的現象。服從是指在權威命令、社會輿論或群體氣氛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

依從階段的行為具有盲目性、被動性、不穩定性,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行為受外界的壓力,而不是內在的需要。

2.認同

認同是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認同實質上就是對榜樣的模仿,其出發點就是試圖與榜樣一致。這一階段的學生行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定性等特點。

3.內化

內化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

在內化階段,個體的行為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並具有堅定性,表現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時,穩定的品德即形成了。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九),收藏查看更方便哦!

二、中學生品德發展的特點

(一)倫理道德發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識成分明顯

在整個中學階段,學生的品德迅速發展,處於倫理形成時期。倫理是人與人之間關係以及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它是道德關係的概括,倫理道德是道德發展的最高階段。同時,中學時期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迅速,從仿效他人的評價發展到獨立進行道德評價,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識成分明顯。

1.形成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動機中佔據相當地位

從品德心理形成的過程來看,中學生對於道德知識的理解水平逐步深化,道德觀念也向穩定性發展,逐步形成比較明確的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

2.學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階段,表現出階段性

(1)道德信念的準備時期,大約在10歲以前;

(2)道德信念萌發期,大約在10到15歲;

(3)道德信念確定期,大約在15歲以後。

3.道德行為習慣逐步鞏固

中學階段是人一生中道德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中學生已經基本形成了與道德倫理相一致、較穩定的道德習慣。

4.品德結構更加完善

中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與道德行為之間相互協調,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動態結構,使他們不僅按照自己的道德準則去行動,而且也逐漸成為穩定的個性心理結構的一部分。

(二)品德發展由動盪向成熟過渡

1.初中階段品德發展具有動盪性

初中生道德動機的多變性與穩定性交織在一起,以多變性為主,隨年齡增長,總的趨勢是向穩定性發展,多變性減少。初中生在活動中,容易被“誘因”引起的慾望所驅使,道德動機簡單,情境性動機、情緒性動機、興奮性動機突出,動機容易發生變化。隨著社會化水平提高,理智性動機發展,興趣趨向穩定,道德動機向穩定性發展。品德不良、違法犯罪多發生在這個時期。根據研究,初二年級是品德發展的關鍵期。

2.高中階段品德發展趨向成熟

高中階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發展進人了以自律為主要形式、應用道德信念來調節道德行為的成熟時期,表現在能自覺地應用一定的道德觀點、信念來調節行為,並初步形成人生觀和世界觀。

三、影響品德發展的因素

(一)外部條件

1.家庭教養方式

研究表明,學生的態度和品德特徵與家庭的教養方式有密切關係。若家庭教養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的,則有助於兒童的優良態度與品德的形成與發展。若家長對待子女過分嚴格或放任,則兒童更容易產生不良的、敵對的行為。

2.社會風氣

社會風氣由社會輿論、大眾媒介傳播的信息、各種榜樣的作用等構成。作為社會的成員,學生不可能與社會隔絕,也無力控制、淨化社會環境,再加上自身的選擇、判斷能力有限,因此,社會上的良好與不良的風氣都有可能影響其道德信念與道德價值觀的形成。

3.同伴群體

歸屬於某一個團體的需要是個體的一種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體、非正式的小團體等對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們試圖使自己的言行態度與同伴群體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體的接納和認可。可以說,學生的態度與道德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們所歸屬的同伴群體的行為準則和風氣影響。

  (二)內部條件

1.認知失調

人類具有一種維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維持自己的觀點、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

當認知不平衡或不協調時,比如,新出現的事物與自己原有的經驗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觀點與他人的、社會的觀點或風氣不一致等,內心就會有不愉快或緊張的感受,個體就試圖通過改變自己的觀點或信念,以達到新的平衡。可以說,認知失調是態度改變的先決條件。

2,態度定勢

個體由於過去的經驗,對所面臨的人或事可能會具有某種肯定或否定、趨向或迴避、喜好或厭惡等內心傾向性,這種事先的心理準備或態度定勢常常支配著人對事物的預期與評價,進而影響人是否接受有關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認識

態度、品德的形成與改變取決於個體頭腦中已有的道德準則和規範的理解水平及掌握程度,取決於已有的道德判斷水平。根據皮亞傑和柯爾伯格的研究,要改變或提高個體的道德水平,必須考慮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後自律的循序漸進原則。

此外,個體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齡等因素也對態度與品德的形成與改變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九),收藏查看更方便哦!

四、促進中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一)有效的說服

教師經常應用言語來說服學生改變態度,在說服的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提供某些證據或信息,以支持或改變學生的態度。

教師的說服不僅要以理服人,還要以情動人。

教師進行說服時,還應考慮學生原有的態度。

  (二)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利用群體約定

經集體成員共同討論決定的規則、協定,對其成員有一定的約束力,使成員承擔執行的責任。一旦某成員出現越軌或違反約定的行為,則會受到其他成員的有形或無形的壓力,迫使其改變態度。教師則可以利用集體討論後作出集體約定的方法,來改變學生的態度。

(四)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獎勵有物質的(如獎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語鼓勵);有內部的(如自豪、滿足感),也有外部的。

給予獎勵時,首先要選擇、確定可以得到獎勵的道德行為。其次,應選擇、給予恰當的獎勵物。再次,應強調內部獎勵。

從抑制不良行為的角度來看,懲罰也是有助於良好的態度與品德形成的。當不良行為出現時,可以用兩種懲罰方式,一是給予某種厭惡刺激。二是取消個體喜愛的刺激或剝奪某種特權等。應嚴格避免體罰或變相體罰,否則將損害學生的自尊,或導致更嚴重的不良行為,如攻擊性行為。懲罰不是最終目的。給予懲罰時,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懲罰與錯誤行為的關係,使學生心悅誠服,同時還要給學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確的、可替代的行為。

(五)價值辨析

價值辨析是指引導個體利用理性思維和情緒體驗來檢查自己的行為模式,努力去發現自身的價值觀並指導自己的道德行動。在價值觀辨析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理性思維和情緒體驗來檢查自己的行為模式,鼓勵他們努力去發現自身的價值,並根據自己的價值選擇來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