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戰士綁在飛機機翼上往下扔手榴彈,可以這樣「轟炸」嗎?

ELF12


其實,單說“飛機上戰士徒手扔炸彈”這事兒,在飛機誕生初期,卻是戰場上常見的一幕。最早把飛機用於戰略轟炸的,恰恰是西方列強裡“戰無不敗”的意大利。

早在1911年9月,意大利與土耳其的戰爭裡,意大利空軍就靈機一動,給土耳其軍隊來了場“大轟炸”:意大利飛行員加沃蒂少尉,就駕駛著鴿式單翼飛機,向北非塔吉拉地區的土耳其軍隊,一口氣扔下了四枚手榴彈。是為人類戰爭史上首次空軍轟炸,雖說一個敵人都沒炸死,卻也把土耳其軍隊嚇得夠嗆。

而放在當時,這種開著飛機扔手榴彈的行為,基本就是玩命:
想要手榴彈有殺傷力,就得低空飛行。但一旦飛行過低,飛機就有墜毀危險。除了加沃蒂這種高水平飛行員,基本沒幾個人敢嘗試。

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當時早已憋足了勁的列強,也把自家的飛機紛紛投入戰場。但當時的飛機,性能還非常原始。比如天空上的空戰,一開始都只是飛行員們拿著手槍隊射。後來俄國飛行員又在自家機身上加了鋼索與刀刃,手槍打不著?那就連抽帶削。後來磚頭石塊都帶到了飛機上,還有飛行員想過朝敵機投擲飛鏢。手榴彈當然也常用。急眼了就朝對方扔,往地面扔也是常事。

當然,專門投擲炸彈的轟炸機,在一戰初期也出現了。法國就曾用“瓦贊”式轟炸機,炸過德國的火車站。不過這時的轟炸機,性能也比較原始。反而是捱了炸的德國,很快開發出了新型轟炸神器:飛艇。

從1915年1月起,德國的飛艇就開始對英國進行轟炸。這種飛艇的飛行高度高於飛機,充上足夠的氣體就能飄過來。優哉遊哉的德國投彈兵,在飛艇裡拿著炸彈就往城市裡扔,果然炸得英國人驚慌失措。1
915年5月,德國齊柏林飛艇在倫敦一口氣造成了三十七人傷亡。雖說傷亡不大,卻鬧的英國舉國恐慌。特別是英國人發現,當英國人往德國飛艇上投擲炸彈時,這些炸彈竟然都被飛艇“彈”開,儼然刀槍不入的怪物。

不過,這德國飛艇的把戲,沒多久也給戳破了。一次德國飛艇又來轟炸,英國飛行員魯濱遜憤然駕機迎戰,抱著拼一把的決心,魯濱遜用飛機上的機槍掃射飛艇,沒想到一梭子打出去,龐然大物般的德國飛艇瞬間爆炸:這個能隨心所欲投彈的大傢伙,原來這麼不堪一擊。自此之後,“飛艇轟炸”的念頭算是打消了,還是開發飛機靠譜。

於是接下來的幾年裡,列強都紛紛開發各種各樣的轟炸機,飛機的性能突飛猛進,很快就不是一戰初期扔手榴彈砸石頭的模樣。
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都有了自己的轟炸機編隊,專門投擲重型炸彈。“開飛機扔手榴彈”的打法,在西方戰場上,就此成了歷史。

至於許多影視劇裡那種“把戰士綁機翼上扔手榴彈”的場面?即使在飛機十分落後的一戰初期,也是實戰效果有限的:機翼上風力極大,能見度極低,又是超低空飛行,顯然比飛行員扔手榴彈更玩命,關鍵是,除了嚇唬敵人,基本沒有殺傷效果。


我們愛歷史


這個問題問的肯定是連續劇《鐵血紅安》中

,趙文卓站在機翼上,向紅安城仍手榴彈的情節,但這樣的情節是否合理,這種投擲方式是否真的具有可行性呢?

首先,單純的就連續劇中的這個情節而言,這可以說的上是一個很嚴重的穿幫和不合理,甚至把武俠小說的一些性質帶了進去,首先連續劇中的這架飛機也就是歷史上的列寧號,是有前後兩個座位的,即便在電視連續劇中也反應了這一點,但可笑的是在連續劇中後面的那個座位明明是空的,趙文卓卻選擇戰鬥了機翼上,這完全是多此一舉,相當於自己給自己找高難度!

另外是否具有可行性?現實中也很難,因為早年的雙翼飛機載重量很有限,能裝個上百磅的炸彈已經是很了不得了,在連續劇中紅軍選擇在飛機機翼的一側綁上一個100多斤體重的人,外帶一筐至少幾十斤重的手榴彈,這個載重量倒是可以承受,但這個載重量卻不是放在飛機機腹的下面,卻放在飛機機翼的單獨一側,那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的穩定性該怎麼保持?一邊重一邊輕,飛機還怎麼飛?不是不能飛,而是穩定性和安全性數很難有保證,這更是近些年一些特級飛行的段落。

另外就是投擲的手榴彈,手榴彈的延遲時間一般也就是三到四秒,把手榴彈從飛機上投下去,以手榴彈的下落速度這麼短的時間內才能跌落多少?飛機必須得保證超低空飛行,才能保證手榴彈在爆炸前能落到地面上,但這麼低的飛行高度,飛機的安全如何保證?別說防空高射機槍,即便步兵使用的步槍,輕機槍都可以在這個距離內輕而易舉地擊中飛機。

以上還只是考慮飛機的現實問題,並沒有考慮飛機上人員的問題,把一個人單純用幾條繩子就想固定在飛機上完成各種任務,這完全是特級雜技飛行的動作。

事實上,歷史上解放紅安的戰鬥,確實出現過紅軍用繳獲的飛機,即列寧號向敵人投擲炸彈,但真實的情況是,飛行員是穩妥妥的坐在飛行艙中飛行座機裡從容的向敵人投彈,而不是多此一舉的把投彈手綁到機翼上面去玩高難度,並且投擲的也不是手榴彈,而是改裝後的迫擊炮彈,落地後受到撞擊才會發生爆炸,這樣的話,列寧號飛機完全可以在高空中飛行和投彈,但不知為何,這段明明寫在歷史資料裡的文獻,在連續劇中卻被改得莫名其妙。




遼寧資深球迷


這個應該是抗日神劇上看到的吧,神劇總是不斷的秀下限。


首先人在機翼上能否綁住是一個問題,其次,機翼上有個人,你認為即飛機還能飛的平穩嗎,戰鬥機機翼上站個人,飛機不摔下去才怪呢。就算你飛機飛平穩了,人也站穩了,那飛機的顛簸人也受不了,早就暈頭轉向了,還要在俯衝的時候,失重的狀況下,扔手榴彈,你覺得可能準嗎?飛機這麼快,人在這麼大的風速情況下,根本就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這麼多原因,導致根本就不可能。

這些編劇真不知道怎麼想的,拍拍腦門想當然的隨便編點劇情,以為就可以糊弄廣大觀眾,消費人們的愛國熱情,廣電總局也不知道是怎麼審查的,只曉得管那些觸動他們利益的人,比如網絡機頂盒,網絡答題呀,真正需要他們時,他們不知道到哪去了。



平安羽球行


戰士被綁在飛機上扔手榴彈確實有點荒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中國的木柄手榴彈就是典型的進攻手榴彈。主要靠爆炸衝擊波來殺傷敵人,或者震暈敵人,威力有很有限,大概附近1~2米左右的距離,而且及時臥倒就沒事了,一般以威懾為主。



再加上手榴彈的引爆時間5秒左右,這樣要想在地面爆炸飛機就只能飛50米左右,這麼低的距離不要說炸敵人,自身難保,一不小心撞上山或被地面攻擊。這麼危險的操作來聽聽響聲值得嗎。

2、二戰的飛機雖然速度不快,最慢也三百左右。這麼快的速度綁在飛機上的人反應再快也投不中呀,慢一秒就相差百米左右,要投中那一兩米的範圍天方夜譚,這還咋什麼啊。

3、飛機那麼快的速度,風很大綁在飛機上的士兵睜的開眼嗎?手榴彈放籃子裡會被風吹跑,手榴彈吹跑又睜不開眼還炸個毛。

4、這麼快的速度估計也抓不住飛機,把人綁上去別說投彈了,能活著就算命大。


《鐵血紅安》的主角英雄劉銅鑼,黃麻起義時第一個攻入黃安城,動用紅軍唯一列寧號飛機禦敵。原八一電影製片廠研究室主任張東說:“坐飛機上扔手榴彈, 查資料, 果然有此事。”但請看清人家是坐在飛機裡扔手榴彈,可能也是威懾作用,並不靠手榴彈炸人。


捕光逐景


圖示:1931年11月時任紅四軍政委的陳昌浩

  慕什塔戈認為,“把士兵綁在機翼上往下扔手榴彈,對敵人實施轟炸”,這種戰法不僅理論上可行,而且有成功戰例作支撐。早在1911年11 月的意土戰爭中,一位名叫加沃蒂的意大利飛行員在駕機飛臨土耳其陣地上空實施偵察時,投擲了4枚重達1.8千克的“西佩利式”手榴彈,炸得土軍士兵亂作一團。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飛機投彈打擊行動,充分展示了意大利人在轟炸作戰方面的遠見卓識,最終孕育了杜黑的《制空權》作戰理論。6年後,這種戰法在我們中國也得到了成功運用。1917年7月1日張勳復辟,討逆軍首領段祺瑞命令南苑航空學校出動飛機轟炸紫禁城,以便迫使張勳擁立的溥儀退位。航校教官潘世忠親自駕駛飛機,由學員杜裕源擔任投彈手,在距離地面300米高度,手持炸彈,先以牙齒咬掉炸彈保險針,然後尋找合適的地面目標,伺機投下。當場炸死太監1人,小狗數只,炸燬魚缸1個,致使皇宮內外驚恐萬狀。

圖示:加沃蒂及其駕駛的“鴿”式偵察機

  必須指出的是,這種戰法只適用於早期的螺旋槳式飛機,且僅能在低空飛行的狀態下投彈。老式螺旋槳飛機的時速在200公里左右,僅相當於現在動車組列車的行駛速度,在這種速度條件下,固定在機翼上的人員還勉強能夠克服氣流影響,具備完成投擲動作的能力;現代飛機普遍時速均在1000公里左右,就連打開舷窗都是絕對禁止的,更不必說把人綁在機翼上,在無法呼吸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完成投彈動作的。而且,投彈高度也僅限於低空。一方面,高度的增加會導致溫度及空氣含氧量的降低,直接影響投彈人員的生存狀況;另一方面,高度過大會導致投彈人員無法瞄準,以及手榴彈在未等到達地面的情況下過早爆炸。

圖示:南苑航空學校師生


慕什塔戈


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說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有在神劇中才能看到這樣的場景,畢竟在神劇中什麼都是有可能的。把戰士綁在飛機的機翼上,然後讓戰士往下扔手榴彈,以達到轟炸的目的。想想這都是不可能的。實際上這種事在真實的歷史中還真的發生過,在戰爭初期這種事是真的有。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空軍轟炸就是這樣的,往下扔了四個手榴彈,當然這次轟炸沒有造成地面士兵的任何傷亡。首先這種方法在軍中是不提倡的,因為理論上手榴彈可以這樣用,實際上這種轟炸方式幾乎是不可能扔中目標的,除非是碰巧。飛機一直在運動,你不能拿著手榴彈去瞄準吧,扔中的難度太大,風都能颳走手榴彈。

想要往地面扔手榴彈,還有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飛機必須低空飛行,低空飛行可不是大家所想的那麼簡單,飛到可以扔手榴彈的高度是非常危險的,隨時都有可能墜毀,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飛到那麼低之後,地面的敵軍也是可以有效攻擊這架飛機的,因此在一開始這種轟炸方式其實也就能嚇嚇人。

在往後來又有了飛艇轟炸,當然這種飛艇弊端太大,敵軍飛機隨意幾槍就能將其毀滅,於是乎各國都開始抓緊時間研發轟炸機,轟炸機應運而生。有趣的是在剛剛開始空軍作戰的時候,雙方遭遇之後,有的時候飛行員還會互相扔手榴彈。

當然這些都是以前的土辦法,至於某些影視劇中的戰士在飛機上扔炸彈,那個可別信,飛行速度那麼快,不帶風鏡,也不是低空飛行,手榴彈能扔中目標就是奇蹟了,手榴彈早被風吹的飄走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我是薩沙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早在一戰,就有人這麼做過。甚至張勳復辟期間,段祺瑞也用飛機這樣扔手榴彈轟炸紫禁城和張勳的府邸。

只是,這樣轟炸沒有實際意義。

第一,手榴彈引爆時間只有4到5秒,這樣飛機的高度就只能在五十米左右。

這麼低的距離,不要說遇到敵人防空火力非常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撞山。

第二,手榴彈威力不足

誰都知道,手榴彈的威力有限。一個手榴彈爆炸,只是不是在附近1到2米,你及時臥倒也就沒事了。

這種轟炸,根本不能炸建築物,只能炸人。就算炸人,也很勉強,只是略勝於無,以威懾為主。

第三,命中率幾乎是0

飛機飛行速度即便再慢,也有時速300公里左右,也就是每秒80多米。投擲手榴彈的士兵就算是超人,只要慢一秒,手榴彈就會偏離目標80多米,這還炸個毛。

80多米什麼概念,一個網球場才長23米,等於4個網球場的長度了。

更別說還有風的影響。


第四,綁在機翼的士兵太慘

即便落後飛機速度較慢,士兵勉強可以承受。

但像電影中這樣,連個風鏡都不帶,就是扯淡了。

如果真是這樣,這個士兵連眼睛都睜不開,別說扔手榴彈了。


薩沙



是真的 一戰時期的空襲 還投擲鐵釘和鐵藜棘


扎姑娘的小辮子


可以!

廢話少說,直接上圖




看了這個表演,您覺得扔手榴彈算個事兒麼?

由上例可知,人綁在飛機外邊是可行的。由歷史記錄得知,在飛機上手投炸彈是可行的(早期飛機手投炸彈轟炸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人綁在飛機外邊投彈是可行的。

只不過,以手投的精度,以手榴彈的殺傷半徑,想準確摧毀什麼點目標是做不到的。這種“轟炸”,也就是鼓舞自己士氣,打擊敵人士氣,或許能殺傷集群目標,總的來說心理效果遠大於實際效果。

具體到本問題附圖,人在飛機側面是可以的,不過需要飛行員不斷的人為修正不對稱的氣動阻力。手榴彈放在笸羅裡並綁上,理論上也勉強說得過去。但實際上如果綁得不牢靠,會導致振動脫落。另外這個著裝,裸露的皮膚和沒戴風鏡的眼睛,在強風下會讓人感覺非常不爽,實際操作起來會非常勉強。


錫兵中士




咋一看,不知道的還以為穿越到哪部抗日神劇裡了,頓時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想想像肩膀扛大炮、石頭打飛機、褲襠藏雷、手撕鬼子,這樣超乎想象又不合邏輯的都層出不窮,也就覺得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了。我只能說,厲害了,我的編劇。

不同於開汽車、趕騾子,飛機沒有那麼快的速度是飛不上天的,何況是戰鬥用的飛機了,一般的活塞式戰機速度也在300km/h。就拿現在乘坐的高鐵列車來說,差不多就這個速度了,列車在減速進站時所帶起的氣流,人身體都能有被壓迫的感覺,更何況是極速飛馳的高鐵列車了。



飛機不是在平地行駛的,它是在幾百米甚至幾千米高空飛行的,其中對人身體的傷害是無法估計的。海拔每上升100m氣溫就會下降0.6℃,並伴隨著強冷空氣,驟然降低的溫度就算不會馬上被凍死,結冰凍傷是肯定的了。而且強大的氣流漩渦更是可怕,深陷其中不是被捲走就是被撕碎,可能我們的戰士不是在戰場上光榮犧牲,反而在高空旅行中就“英勇就義”了。



飛機並不是做直線運動的,時而上升下降,時而轉彎顛簸,時而翻山穿雲,光線明暗交替會使人身體會出現嘔吐、心悸、出汗,甚至缺氧窒息,更可能引發一些疾病發作。可想,連自己的身體狀態都無法保障,也就談不上拿什麼精力去奮勇殺敵了,投擲手榴彈姑且不論目標準不準,能否扔得出去都成問題,別人是殺敵一千自損百八,你是殺敵為零自損百分百了。



所以說,像這樣的“奇思妙想”只存在於影視作品和夢想家那裡,現實中是無法實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