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前不久,小編給大家介紹了端硯之王——千金猴王硯

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千金猴王硯

恰巧這個月又是文化與自然遺產月,那麼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端硯製作技藝

對於端硯的真愛粉來說,無論是成品端硯還是端硯的製作工藝都有著蜜汁吸引力。

比如端硯中的那些美麗的石品花紋,在他們眼中都是精美的圖案,過目難忘!

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然鵝,現在誰還傻傻的磨墨,誰還用“文房四寶”,現在我們都用“新文房四寶”——鍵盤、鼠標、手機、平板

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端硯慢慢失去了昔日文房四寶應有的光環;端硯失寵,它的製作工藝自然也跟著衰落,甚至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為了讓這門神秘而複雜的工藝得以傳承下去,我們才把它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說端硯的製作技藝之前,小編當一回講古佬,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在中唐時期,有個好奇心很重的老硯工,我們姑且叫他老王吧。

一天,老王經過端溪(廣東肇慶)時,突然看到有兩隻鶴從空中徑直飛入河中,只聽到“咚咚”兩聲就沒了蹤影。

要是換成一般人可能就不會理會,但這引起老王的興趣。

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他觀察了很久,但就是沒有動靜。

這就引起了老王的好奇心,他找了一張網來撈捕。

但奇怪的是,明明是非入水中的是兩隻鳥,而且是一種有靈氣的鳥,但撈起的卻是一塊石頭。

一般人撈到石頭轉手就會扔了,但好奇心很重的老王拿在手上慢慢研究。

這塊石頭不僅成長的很奇葩,上面還有裂縫,而且不時發出鶴鳴的聲音。

老王順著裂縫把這塊石頭掰開,一分為二,而且成了兩隻各有一隻仙鶴佇立在蒼松上的成品硯臺。

此後,老王有兩隻圖案精美的硯臺的消息就傳開了,硯工們紛紛仿製,在硯臺上雕以各種渾然天成,巧奪天工的圖案花紋。

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這個故事就是端硯製作工藝的起源。

故事把端硯的製作說得很簡單,好像完全依賴原石稍作加工就得到了一個很完美、巧奪天工的硯臺。

實際上,一方硯臺從採石到硯臺成品是經過一系列非常複雜的工藝才做出來的。

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所以說,端硯的製作過程較為複雜,工序繁多,主要有採石

維料和制璞設計雕刻磨光上蠟刻銘配盒等。

emmmm,還是覺得簡單?那就看看視頻吧~

在以往的資料看來,端硯的製作最為關鍵是第一步——採石

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在古代的那些硯坑洞大多高約80釐米,所以採石工人只能蹲著、坐著或斜躺著開採,而且開採工具也因石材所處的環境而定。

這些工具多由採石工或硯匠自制,還有雕刻時所用的工具也多是他們自制的。

採石工具主要包括粗細不一的尖口鐵鑿、鐵筆、鐵錘、炮錘以及照明燈等,雕刻工具主要有錘、鑿、鑿卡、木鑽、鋸、滑石等。

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採石工具

端硯製作與眾多傳統手工藝一樣,它也有自己的行業崇拜和行會組織。

端硯藝人崇拜伍丁(石藝鼻祖),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都要舉行盛大的祭拜活動……

端硯製作技藝,代表著當地的端硯藝人的群體體驗和他們的經驗世界以及他們的情感,是這個群體以及當地人的“集體的記憶”,這是非常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份獨有的財富。

— END —

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撰文 丨Augu 排版 丨陳梓健

端硯|巧奪天工,“硯”麗奪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