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1963年,李書福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裡,他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整個學生時代,李書福都是在臺州度過的。由於環境的影響,剛剛高中畢業的李書福沒有繼續求學,19歲就試水商海,1982年,就拿著父親給的120塊錢做起了照相生意,掘到了第一桶金。

“我是在浙江台州一個貧窮落後的山村長大的。”李書福說:“第一不怕苦,第二不怕窮,第三當然更喜歡致富了!”他敢闖敢拼,豁得出去。

他最早算得上做生意,應該是1982年的照相生意。“當時就是父親給了120元。”李書福說。那年,李書福19歲,高中畢業。

“剛開始根本不是照相館,就是買了個小相機,騎個破自行車滿街給人照相。”李書福並不願多回憶那段歷史。

會講故事的台州人,把這段創業故事中的李書福,說成是揹著相機在公園裡瞎轉悠的“野照相”———“來,來,同志過來照張相。”見了逛公園的拉著照相,一些二級城市的公園裡還有這樣的生意人。

李書福的照相生意做得不錯,半年後賺到1000元,他正式開起了照相館。

經營著照相館的李書福經常買一些零件自己組裝照相機。他把自己分離提取出來的金銀背到杭州出售。後來乾脆關了照相館,專門做這個買賣。

一年以後,李書福邁出辦企業的第一步。

“我選的工業項目都是別人做不了的。”李書福說是在“垃圾”中提取金銀。

李書福經常買一些零件自己組裝照相機。喜歡鼓搗的李書福,在洗相的過程中發現,用一種藥水浸泡,可以把廢棄物中的金銀分離出來。李書福開始把分離提取出來的金銀背到杭州出售。後來乾脆關了照相館,專門做這個買賣。

為這個項目,李書福投資了1萬元。雖然這些錢大部分來自生意不錯的照相館,但李書福還是義無反顧地把照相館關了門。

“這個別人還做不了。”李書福至今對這個生財之道感覺良好。

1984年,李書福和幾個兄弟合夥辦了黃岩縣石曲冰箱配件廠,21歲的他擔任廠長。一年後,他做了一個更大膽的決定:生產電冰箱。到了1989年,他的北極花電冰箱廠的年產值超過千萬,每天到工廠拉貨的車子排起了長隊。

時間到了1984年。

後來,李書福的簡歷,基本上都是從這一年開始寫起,此時他的名頭是黃岩縣石曲冰箱配件廠廠長。

在吉利汽車流傳的故事是,這一年左右,李書福有一次去一個小鞋廠定做一雙皮鞋,發現鞋廠的4個工人都在給冰箱做一種元件。

現在看來,浙江所謂的“小狗經濟”,那時就已經開始了。

那時候,冰箱在北方一些城市還絕對是供不應求。李書福回家後也開始生產這種冰箱零部件。

“當時的效益非常好,一年營業額有四五千元。”吉利集團一位老員工回憶。

這時李書福做出了一個更大決定———生產電冰箱。在1985年前後,民營經濟還沒有獲得正式承認,電冰箱這種國家統一配售商品,不可能獲得有關部門批准生產。

1986年,李書福在自己研發、生產出電冰箱關鍵零部件蒸發器後,組建了黃岩縣北極花電冰箱廠,生產北極花電冰箱。

“我們電冰箱非常成功。”靠在吉利汽車台州路橋生產基地會議室的沙發上,李書福“吹牛”。

北極花冰箱當時已成為國內冰箱行業的名牌產品。1989年,李書福這個26歲的北極花冰箱廠廠長,已經是一個實足的千萬富翁。

1989年6月,國家電冰箱實行定點生產,民營背景、戴著鄉鎮企業“紅頂”的北極花,自然沒有列入定點生產企業名單。

後來,李書福離開北極花懷揣上千萬元來到深圳,身份是學生。這是李書福第一次外出學習,到目前為止,他分別在深圳、上海、哈爾濱三地的大學進修學習過,他能說一口較流利的英語。

其實,國內冰箱行業的名牌美的與科龍,當時同樣沒有上國家的定點目錄,但它們還是通過各種辦法堅持生產了。這可能對後來李書福雖然沒有取得轎車生產目錄,卻堅持要通過各種辦法生產汽車是一個推動。

浙江台州,聯合兄弟開始重新創業,生產這種材料。裝修材料給李書福家族帶來了巨大的成功,截至2009年,這份產業每年還有上億元的利潤。

1993年,李書福吸取了“北極花”的教訓以數千萬元的代價收購了浙江臨海一家有生產權的國有郵政摩托車廠,並率先研製成功四衝程踏板式發動機。接著又與行業老大“嘉陵”合作生產“嘉吉”牌摩托車,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摩托車銷量不僅一直佔據國內踏板車龍頭地位,還出口美國、意大利等32個國家。

1994年,摩托車生意紅火的李書福有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造汽車”。剛開始,儘管得不到主管部門的許可,李書福還是在臨海市徵地850畝,打著造摩托車的幌子,籌建了吉利“豪情汽車工業園區”;1997年,四川一家生產小客車的企業瀕臨倒閉,精明的李書福看到了機會,最終吉利投資1400萬元,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車製造公司,並拿到了小客車、麵包車的生產權;1998年8月8日,沒有準生證的第一輛兩廂“吉利豪情”車下線。2001年12月,國家經貿委發佈了第七批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吉利終於獲得了轎車生產資格。到2001年,吉利擁有了臨海(豪情)、寧波(美日)和上海浦東(華普)3個汽車生產基地,完成了吉利進入汽車工業的基本戰略架構。

截止2010年,吉利已經擁有了遠景、金剛、金鷹、自由艦、優利歐、美人豹、熊貓、帝豪等一系列的車型。據吉利汽車公佈的數據顯示,2010年2月份其汽車總銷量為28712輛,較09年同期增長54.2%。而2月份吉利銷量最好的三款汽車為自由艦、吉利金剛及遠景,分別為9460輛、5156輛及3884輛。

李書福最大的商業失敗在海南。1992年前後海南房地產熱潮正猛,李書福帶著數千萬元趕赴海南。

“海南地產熱那一段,幾千萬全賠了,人都回不來了。”李書福說,“這一段就不要講了嘛。”

李書福在海南進行房地產生意不到兩年,做了些什麼項目,李書福很少向外人談起,在他個人的介紹中,這一段也被省略。海南房地產的失敗,李書福說,給他最大的教訓就是:“我只能做實業。”

一個月前,吉利汽車實現香港上市。李書福說,有關資本市場的事,有專門的人來做。“我不懂這一塊。”

2001年3月16日,吉利集團與廣州足協簽定合同,成立了廣州吉利足球隊,這本來是吉利集團銷售公司一種商業選擇。然而,隨著吉利足球隊衝A失敗,形勢急轉直下。2001年10月4日,吉利集團宣佈退出中國足壇,為期30年的合同運行了8個月即宣告中止,12月13日,吉利集團將中國足球協會告上了法庭,而李書福本人也成為中國足球界“揭黑”第一人。

與他在海南房地產失敗不太為人所知不同,李書福從足球行業倉促退出那一段時間,他幾乎天天上新聞。

2001年3月16日,吉利集團與廣州簽署協議進入廣州足球隊,隨後廣州吉利足球隊晉級甲A失敗。10月4日李書福宣佈退出足球行業。但他沒有選擇默默地退出,而是揭開了國內足球的一些“黑幕”。“足球黑幕”因為李書福的高調退出以及他點名道姓的批評而成了熱點話題。之後,媒體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足球“反黑打假”時,被冠上“大炮”之名的李書福又選擇了沉默,但他已經不再提及這段歷史。

“失敗,這些都是實踐的過程,這些是在學校裡學不到的。”李書福說。

吉利投資創建了全國最大的民辦大學——北京吉利大學和三亞學院。

2009年年底,在吉利與沃爾沃達成協議後,吉利創始人李書福因此成為全球的焦點,《華爾街日報》更是把他類比為亨利·福特。

然而相當一部分業內人士是不看好此次收購的。他們認為,無論從年銷售額、資產規模還是發展歷史、品牌影響力上看,吉利與沃爾沃都不在一個檔次。上汽那樣的實力連個雙龍都收拾不了,沃爾沃也虧損嚴重,瑞典人自己也經營不好,吉利又如何收拾得了這麼一個爛攤子。

而且吉利是這邊奮勇的收購沃爾沃,那邊還有著百億的欠債。據李書福自己公佈吉利的財務狀況顯示,吉利正在使用銀行貸款30多億元,從香港資本市場調用資金20多億元,配套商欠款60多億元,負債額超過100億元。 為這起收購,李書福組建了強大的中介團隊:著名的富爾德律師事務所作為收購法律顧問,負責收購項目的所有相關法律事務,包括知識產權、商業協議、訴訟、僱傭、不動產、經銷商及特許經營等,國際“四大”的德勤負責收購項目的財務諮詢,對沃爾沃公司的財務、稅務、包括成本節約計劃和分離運營分析、養老金、資金管理和汽車金融進行盡職調查和分析;而洛希爾投資銀行作為收購項目的財務顧問,負責對賣方的總體協調;博然思維集團作為項目的公關顧問,負責項目的總體公關策劃、媒體戰略制定和實施。

收購前的種種跡象表明,吉利收購沃爾沃,李書福是認真的,現在看來,無論是融資方案,還是對核心技術的技巧性的處理,以及與工會的協調,李書福都贏得了本來充滿敵意的對方的信賴和認可。特別是,在沃爾沃品牌的“血統”上,李書福表現出了對對方相當的尊重,其組建了一個國際化的董事會,照顧了瑞典人的自尊,平息了擔憂。這和很多如處於青春期的中國民營資本在海外收購中的躁動和狂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北京時間2010年3月28日21點,吉利汽車與美國福特汽車正式達成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福特汽車董事長穆拉利以及瑞典副總理兼企業能源部長Maud Olofsson 出席了簽署儀式。 新聞發佈會上,瑞典沃爾沃汽車公司工會組織表示,支持吉利的收購計劃,為吉利與福特簽署收購協議放行。

為照顧工會的利益,李書福表示沃爾沃會長久在比利時和瑞典駐留下去。不過,他很快改口強調要“永遠駐留下去”。

所有的收購資金已經到位,同時,吉利也準備好了沃爾沃轎車今後業務發展所需的營運資金貸款。

除了股權收購,本協議還涉及了沃爾沃轎車、吉利和福特三方之間在知識產權、零部件供應和研發方面達成的重要條款。這些協議將保證沃爾沃轎車的獨立運營、繼續執行既有的商業計劃以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而對於具體交割時間由二季度延宕至三季度,李書福表示,除了中國政府審批外,還會涉及到多個國家政府的審批。

2015年1月10日,吉利與新大洋在蘭州宣佈將共同投資10億元組建合資公司—新大洋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大洋電動車”),以聯手打造推廣知豆品牌純電動汽車。

這是吉利繼2013年攜手康迪電動汽車集團成立康迪電動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迪電動車”)後,所組建的第二家合資電動汽車公司。按照李書福的設想,未來康迪電動車將主攻城市迷你公交車,新大洋電動車則主要面對私人銷售市場。

2017年吉利汽車與傳化集團針對新能源物流車,展開深層次戰略合作 。

2018年2月24日,李書福通過一家投資基金購得了9.69%戴姆勒股份,價值73億歐元(約90億美元)。

李書福先生對發展民族工業傾注了全部至誠至愛之心。他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經營管理方法的改革和完善,產品的更新換代和品質提升,經營規模的擴大和資本經營運作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

李書福先生作風民主、辦事果斷。決策前他能集思廣益、博採眾長、虛心聽取專家學者和經營管理班子其他成員的意見,並深入實際搞市場調查和可行性研究,一旦決策則意志堅定、雷厲風行,不達目標誓不放棄。1995年以來他做出的重大決策很少失誤,使公司始終沿著正確方向,保持高速增長。

李書福先生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這些年以來用於興辦研究所、教育中心和社會公益事業的資金超億元。

自古以來,那些優秀人物就像璀璨的珍珠鑲嵌在歷史上,如光輝的星斗照耀著人類前進的步伐。難道他們的成功僅僅是因為機遇好,有運氣?顯然不是這樣。深挖其根源,我們就會發現,每個優秀人物都有其成功的內在原因,李書福也一樣。

筆跡是心靈地圖,是人內心世界的顯示屏;筆跡測評是一門無需見面就能深刻了解人的先進技術。透過全球高端人物的筆跡,我們將把優秀人物的精神真相逐一展示於眾,包括性格、品質、思想、情感、潛意識和一切本質性的東西 ……

李書福性格屬於內向型,臉上的表情不豐富,不愛誇誇其談,不大喜歡與人交流思想感情,不愛表現自己更不愛出風頭譁眾取寵。但他也不是冷漠嚴峻的人,與人接觸時有平等待人的精神和心態,可又不是平易近人地和藹可親。

本人既不是天才,也不是從小雄心勃勃久蓄凌雲志的思想者或理想主義者。思想很現實,感情不豐富。說他感情不豐富,是他不愛、也不喜歡在心裡算親友熟人同事的感情帳。他是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者,但決不是視野狹窄目光短淺的現實主義者。他現實得不能再實,意識裡一是一,二是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與常人相比,他缺少許多“極端自私性質的精明”,沒有時時處處求有利、求自保的算計,不愛打小算盤不計較個人得失。

由於不是理想主義者,所以雖然一貫有著強烈的進取慾望,卻不會想入非非、好高騖遠,不是老早就確定好什麼宏偉藍圖,不會脫離實際,只是用眼睛緊緊地盯著看得見的遠方目標。他不會因為已經取得不菲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沒有那種淺薄的虛榮俗氣與自得心性,這種不易滿足的本性是天生的。

是現實主義精神,決定了他不怕苦不怕窮的性格。

由於缺少許多“極端自私性質的精明”,由於有著強烈的進取慾望,所以他敢為天下先。遇到機遇就冒險嘗試,認準的事不放棄,在這種時刻有一種忘我的精神和境界,在庸人眼裡就有點“傻”和“愣”。這種“傻”和“愣”,突出地形容就是不怕風險的偏執和固執。由於沒有時時刻刻的斤斤計較心理,所以遇到挫折失敗時情緒總比一般人更穩定,更冷靜,經濟上受損失了,精神心理上卻不易因此受傷,抗挫折能力格外強。

由於沒有複雜的心計,不愛和別人勾心鬥角,不愛拉關係走後門,所以不會捲入周圍環境中的幫派紛爭爾虞我詐,品質與處世因此具有單純的性質。不懂得忽悠,不會忽悠,也不想忽悠人,不想招搖撞騙。由於這種單純,所以能夠做實業,也很適宜做實業;他也因此能夠一心一意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之中。在做起自己的事業來,自主,獨立,別人對自己的影響很小。

思想觀念方面,筆跡裡顯示,李書福具有發展民族工業的至誠至愛之心。在考慮發展民族工業的時候,他沒有特別考慮自己個人的利益。他具有忘我的境界,屬於為事業而生的人,閒不住,呆在安樂窩裡養尊處優,不是他的人生理想。

李書福作風民主是因為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神或超人,沒有在幻想裡扮演神或超人的角色。他從社會基層上來,自小就沒覺得自己理應比別人更高貴、更特殊化,思想意識上他並不以騎在別人脖子上耀武揚威為榮。

李書福不是視野狹窄目光短淺的現實主義者,據說他有一句名言:“少談點金錢,多談點精神。”他的精神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現實主義精神,實幹精神。那些視野狹窄目光短淺的現實主義者,眼睛裡只有錢,並且認為“錢就是錢”,除了錢什麼也看不見,這些世俗的現實主義者與李書福這樣的現實主義者,區別有些微妙;這微妙是那些視野狹窄目光短淺的現實主義者難以理解的。世俗的人們總以為那些成功者要麼是運氣好,要麼是條件好,其實做事先做人,沒有高境界的人肯定是做不成大事業的。

李書福是擅長理性思維,經驗型思維發達,判斷事物、預測未來時他具有很優秀的直覺。相對而言,他的形象思維、情感思維不太發達,他用邏輯推理多,而隨意聯想少。

李書福是一個有野心而不油滑的實幹型的企業家,他在他的企業王國裡做到了人盡其才,人盡其用,而並不是唯親是用。李書福常推廣的對人的理念,就是“人人是人才,人人也是老師,可人人也是學生”,當然了他可以成功無異於他聰明的頭腦和奮進的決心。

李書福的身上缺乏政治家的素質,他對政治、權術不大感興趣,遠不像一些人談起政治來滔滔不絕頭頭是道。他為人處世既不油滑,也沒霸氣。他在事業方面的成功除主觀因素外與他所處的浙江地方政府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較好有密切關係,這也是他擁有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總而言之,李書福的過人之處主要體現有四個方面:一是思想現實而不短視、不淺薄,積極追求不懈怠;二是他沒有狹隘的自私心,不虛榮,不庸俗;三是經驗型思維發達,直覺預測能力強;四是思想境界比較高,有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民族工業的大視野。

時隔兩年後,李書福再也不用向外界掩飾收購的意圖,沃爾沃已經成了名下資產的一部分,中國區的戰略也在穩步推進中,長時間的追逐有了結果。

李書福作為一名精明的浙江商人,他身上有許多特質與任何一位浙江商人互通,這其中之一就是對鎖定的目標從不放棄。在收購沃爾沃的過程中,隨時隨地都遇到困難,其中任何一項都可以將交易逼進死衚衕,現在看來,這些危險都一一被李書福克服了。

融資有困難,他和投行幾乎找遍了國內外的基金、銀行,最後鎖定國內的三個地方政府;知識產權有困難,他們和福特進行了艱苦的拉鋸戰,既有拍桌子、唱白臉的時候,也有動感情,唱紅臉的時候;工會方面有困難,李書福幾次赴哥德堡,約見工會代表,他對他們直接表白,“我愛你”。李書福在收購沃爾沃的過程中,可謂用盡了渾身解數。

李書福第一次表露收購沃爾沃的想法是在2002年,他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表達了這個想法,但是一位接近李書福的人稱,董事長總有很多想法,當時吉利還很小,沒人把這番豪言壯語當真。是金融危機和不斷走低的美國汽車業,給了李書福機會,2007年初,穆拉利從波音來到福特擔任CEO,隨即提出了“OneFord”的戰略,決定出售旗下包括沃爾沃在內的多個品牌。

密切關注沃爾沃的李書福立刻出手,2007年9月,福特美國總部收到一封掛號信,李書福通過公關公司向福特闡明瞭收購沃爾沃的想法。所以,對整個行業始終保持熱切的關注,同時,充滿了激情與想象力,這是李書福能夠在這場收購戰役中最終取勝的關鍵。

參與收購的多位成員都不約而同的這樣描繪李書福,一個精力過人的人,一個願意採納各種意見的人,一個極為聰明、敢下決定的人。

在密集的商務訪問後,只有一個人還能精力過剩地和團隊暢談夢想;在枯燥的談判後,只有一個人還苦口婆心地勸大家更進一步;這個人就是李書福。因此,當收購沃爾沃進行到最後,李書福把“一個人”的事業變成“400人”的事業,全球包括投行、律所、財經公關等,有400人在為這項併購交易服務。成為中國有史以來,對外最為複雜的併購交易之一。

2011年,吉利收到新年大禮,中國汽車業史上最大的併購達成,中國區戰略已經公佈,沃爾沃在國內的工廠已經落地,沃爾沃甚至成為了中國“兩會”用車,取得了與奧迪比肩的地位。

不過,這只是剛剛開始,對於沃爾沃來說“委身”吉利後到底命運如何,成為最關鍵的問題。

福特從2006年以來的3年多時間,損失了300億美元,也許這位談判對手經歷是吉利的一面鏡子。2001年,福特在為銷售規模而肆意擴大著自己的產品線;同時,對於歐洲市場,這家美國生產商準備不足,整個歐洲汽車消費處在衰退中,福特並沒有帶來什麼經營上的新意。

相同的事情,也發生在渴望規模擴張的中國汽車生產商身上。不過,吉利可以寬心的是,他們為沃爾沃找到了一個正在極速膨脹的市場——中國,在這裡千人汽車擁有量僅為23輛,好像未開墾的處女地。

無論從品牌、技術、渠道的角度來看,吉利收購沃爾沃都是好買賣,不過,蛇吞象的消化問題仍然是隱憂,在經歷了2008年的短暫低迷後,中國汽車市場進入了上升週期,不過,隨著2009年,2010年的放量,2011年被普遍認為是調整年。

溝通中,李書福提到最多的詞就是“放虎歸山”,即用中國龐大的需求來托起沃爾沃全球的盈利預期。

從汽車產業的經濟週期來看,在中國大約是5年,上一次調整可以追溯到2004年,再向上推演到1999年左右。一個產業週期開始時,表現為大量投資,產能佈局,品牌重塑,新品加快投放,以及此後很長時間的投入回報期。

如此之長的產業週期極端考驗企業戰略規劃能力,對市場的預判能力,以及抵禦各種變素的能力,在這一點上,吉利和李書福都是中國汽車市場的老運動員,他們深諳這裡的規律。

吉利以經濟型產品起家,雖然利潤較少,不過增長快速的中國市場,讓它在現金流上顯得十分寬裕。但在2007年,吉利提出了轉型,由拼價格的困境中走出來,這一舉措確保了吉利安度此後的金融危機,併為此後收購沃爾沃積累了資金。

雖然,讓沃爾沃在國內市場成為主流豪華品牌仍需時日,不過,憑藉李書福為沃爾沃已經準備的一切,這場與產業週期的賽跑應該能笑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