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太后烏雅氏,爲什麼至死不見雍正皇帝的年妃?

歷史新河流


只就電視劇而言。

《雍正王朝》是難得的一部好劇。裡面的男演員,八爺、十爺、十三爺、十四爺、烏先生,尤其是演康熙帝的焦晃和雍正的唐國強,都是教科書級的出演。這是一部講述男人間權利鬥爭的大戲,女子在其中只是“萬綠從中一點紅”,點綴的,但也推動劇情。

作者給每個男主配了一個紅顏知己:十三爺的阿蘭,十四爺的喬引娣,康熙的烏雅氏,雍正的年秋月。。。

在電視劇中,康熙封烏雅氏為皇貴妃,一方面是表彰她生了兩個好兒子——胤禛和胤禵,一方面也是為了壓制八爺黨的勢力。(在真實的歷史中,烏雅氏是從德妃直升太后的,好像連貴妃都沒做過的)

德妃的兩個兒子,只能用出色形容,一個做了皇帝,一個是康熙朝統兵的大將軍王。但偏偏這一母所出的兄弟倆卻圈不到一個籠子裡。為了皇位鬥得跟烏雞眼似的,一見面就掐。

作為母親當然希望兄弟和睦。可偏偏她的兩個兒子就是不和,更麻煩的是君臣名位已定。

烏雅氏是偏愛心疼小兒子的。總希望雍正可以重新啟用他。可雍正不僅不能啟用他,還要處處防著他。怎麼可能再讓他回青海帶兵?!

胤禵,最初站隊八爺黨,後來為自己謀劃。在康熙晚年,青海出現叛亂,因為九子奪嫡的複雜局面,大家都盤算著誰能出任這個帶兵的大將軍王就是康熙帝心中屬意的皇儲。十四爺更是堅信。

但康熙帝突然駕崩,他從戰地趕回來的時候,黃瓜菜都涼了!大位已經屬於了他四哥雍正帝了。他各種的不甘心,但已經於事無補,只能任性使氣,包括去母親那裡打小報告。

母親當然疼愛小兒子,希望他再有機會大展宏圖,也一有機會就找大兒子說。但她的倆兒子已經水火不容。她越這樣,大兒子越反感。一句:祖宗的規矩,後宮不得干政。讓烏雅氏這個太后也是無話可說。

她覺得是年羹堯搶了她二兒子大將軍的位置。再加上年羹堯的種種劣行不斷地傳到太后的耳朵裡,太后這個氣啊!她拿她的皇帝兒子沒辦法,拿在外帶兵打戰的年羹堯沒辦法;為自己小兒子再無出頭之日覺得委屈與著急,氣大兒子重用外人而不用兄弟,也順帶著替大兒子在重用年羹堯時候的各種忍氣吞聲著急。。。

管不了大兒子,管不了二兒子,太后的怨氣如何發洩,就拿兒媳婦出氣了。她覺得她倆兒子的失和,尤其是小兒子的再不能一展才華,都是年家人造成的!對於年羹堯的厭惡到無以復加。年家人的代表就是這個在宮裡的年妃!


年秋月,本來是一個麻利爽快的姑娘,在宮廷中已經變得小心謹慎。在太后喪儀中,皇后讓她出去,她可憐兮兮求助地望向皇帝,她是完全無辜的。皇帝如同大多數的兒子,選擇無條件地站在母親一方。這成了壓倒年秋月的最後一根稻草,她倒下了。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皇太后烏雅氏和年妃都不算是什麼重要角色,不過在另外一些電視如《甄嬛傳》之類的,這兩人倒是被大大的發揮了。

先說雍正和烏雅氏的關係。烏雅氏共生育兩個皇子,大的老四這也就是後來的雍正,老二就是老十四。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



不過,一般觀眾並不清楚的是,烏雅氏對待老四和老十四的態度很不相同。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老四出生時,因為當時烏雅氏品位較低,老四後來被交給皇貴妃佟佳氏撫養,因此,烏雅氏與老四雖然是親生母子,但由此關係有所隔膜。

但老十四就不一樣了,他完全是烏雅氏一手帶大的,因此,她在對待老四和老十四的態度明顯差別。尤其在康熙末年,老十四奪儲的呼聲很高,但最終的結果卻是老四繼承了皇位。



因此,在老四繼位的消息傳到烏雅氏耳中時,烏雅氏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說老四繼承皇位,“實非夢想所期”!

這句話表面上看,好像是說自己的兒子能繼位是自己不曾料想的,但實際的含義又似乎是,本來是以為老十四繼位,但沒想到卻是老四繼位了!

由於雍正繼位後對老十四多加打擊,烏雅氏也在各種禮儀上一再不配合雍正,以致雍正在幾個重大場合都下不來臺。而烏雅氏這家人的脾氣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十分倔,結果在雍正二年,烏雅氏就被氣死了。



至於說到年妃,確實是雍正所寵愛的妃子,這個年羹堯倒未必有直接關係。大概出於對雍正的厭惡,烏雅氏對年妃恨屋及烏,後者遭到烏雅氏的冷遇大概也不奇怪吧!

不過這也無妨,畢竟烏雅氏在雍正繼位第二年就去世了,即便年妃被冷遇,也無非忍耐一年多點的時間而已。至於年妃,她也僅僅多活幾年,在其死後,年羹堯也被賜死,年家也就此徹底沒落了!


坑爹史冊


康熙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是一奶同胞的親兄弟,都是由烏雅氏所生。但是,兄弟二人在政治主張等方面有極大的分歧,作為母親的烏雅氏並沒有很好的疏通關係,反而一味偏袒小兒子,這也導致兄弟二人不和的局面始終未能化解。

《雍正王朝》中,在太子第一次被廢后,八爺黨推舉八爺為新太子過程中,十三爺和十四爺在乾清宮在大打一架,驚動了聖駕,而十四爺卻始終嘴硬不鬆口,氣的康熙拿劍就砍,而關鍵時刻四爺胤禛一把捏住劍鋒,血流不止,康熙才忍了口氣。

而後,烏雅氏帶著兩個兒子來給氣壞了身子的康熙爺請安認錯,康熙看了兩個兒子,沉思了一下,就封烏雅氏為“德妃”。

其實這個細節就可以看出烏雅氏註定是母憑子貴,但是到底憑哪個兒子呢?康熙心裡清楚,烏雅氏心裡卻不清楚!

因為,在烏雅氏心中,他始終更愛自己的小兒子,畢竟小兒子是在自己身邊長大的,而大兒子卻是由別人養大,故而大兒子胤禛顯得生分,小兒子胤禵才更親切。

故而,烏雅氏就更偏愛自己的小兒子,覺得自己的小兒子更優秀,覺得自己的小兒子才更有機會成為未來的繼承人。



青海羅布藏丹增叛亂,西北告急,康熙叫人擬旨:推薦一名皇子到西北做大將軍,享受王的待遇,回京後,另有重用!

眾皇子議論紛紛,八爺黨認定誰做了“大將軍王”誰就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四爺也很著急,自己除了一個十三弟就沒有可依賴的人,而十三弟更應該在自己身邊。

正當四爺不知如何是好時,李衛來了,他告訴四爺他手中還有一張王牌,就是年羹堯。十四爺做“大將軍王”,可以讓年羹堯做“陝甘總督”,一切糧草軍務都要經過年羹堯之手,這樣年羹堯直接就卡住了十四爺的喉嚨,四爺如同醍醐灌頂。

於是,他推薦十四爺“大將軍王”,推薦年羹堯做了“陝甘總督”。

但是年羹堯這個人可不是很好管,一旦離開京城,山高皇帝遠的,指不定做出不利於自己的事,所以必須要與年羹堯有政治條件:結為姻親!

於是,四爺立即納了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為妾,四爺和年羹堯就有了姻親關係。

後來,十四爺在西北處處受到年羹堯掣肘,讓這個“大將軍王”有苦說不出。而這一切烏雅氏也看在眼裡,本著對胤禵的疼愛,他就對胤禛的安排更加不理解,故而更加厭惡痛恨年羹堯。因為年羹堯的存在,才讓自己的小兒子處處受制。

最終,康熙駕崩,四爺繼位,是為雍正皇帝。而“大將軍王”胤禵卻遠在西北,被年羹堯限制著,已然錯過了最好時機。本來,作為母親,烏雅氏知道胤禛繼位應該很開心,但事實不是這樣,她卻表現的很不正常,不接受皇太后的冊封,不認可新皇帝,甚至想著給康熙殉葬。烏雅氏的種種表現,卻讓新皇帝雍正著實下不了臺,但是,她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又必須維護著她。這樣,雍正和胤禵的關係完全都不可能調和!




烏雅氏的種種表現讓雍正下不了臺,也讓雍正很沒面子。特別是雍正讓胤禵去給康熙守陵,烏雅氏甚至要跟著胤禵一起去,可見烏雅氏對胤禵的愛以及對胤禛的恨!

隨後,她把對胤禛的恨全部施加在年羹堯身上,因為她覺得年羹堯才是她小兒子胤禵沒有得到皇位的主要原因,於是她就遷怒年家人。

而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已經是雍正的妃子,也就是烏雅氏的兒媳,但是烏雅氏從來都對年妃沒有任何的好臉色,她心眼小,就始終恨年家人。

當然,烏雅氏雖然作為皇太后,著實少了皇太后的氣量,自己的兒媳婦,她就始終拒絕不見,甚至到死的時候都始終不願意見一下年妃,不給年妃孝敬的機會。當然,年妃著實受委屈了。這一切本來和年妃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因為她哥哥是年羹堯。

烏雅氏的所作所為是讓自己出氣了,但著實不成體統,作為皇帝的母親,過多的參與朝堂的政事,這本身就不應該,而對自己大兒子皇位的合法性提出質疑,這絕對不通情理。

而把氣撒在年妃身上,這本身又是對雍正的打臉,又讓年妃不痛快。可見這個女人真是“德不配位”,明顯康熙加封的“德妃”是看在她兒子面上,而她真的“德”差的太遠。做人做事著實沒有一點的格局,可以說她對胤禵有多愛就對胤禛有多恨,她的偏心讓兄弟關係更加勢不兩立,這一切的後果與烏雅氏息息相關。




忠肝義膽嶽老三



今天宋安之來給大家說說躺著也中槍的典型代表之雍正王朝世界之中的年妃年秋月。

雍正王朝電視劇可以說是一群男人的權力鬥爭世界,這個世界裡面並沒有明確的女主一說,只有幾位身份不同但同樣是政治附庸品的支線劇情女主罷了,這其中下場最好的應該是雍正九子奪嫡時的嫡福晉,繼位以後母儀天下的皇后。

而年妃年秋月從頭到尾就是典型的政治犧牲品。

太后烏雅氏至死不見年秋月,也是年秋月身為政治犧牲品的一部分,更是年秋月躺著也中槍的無奈。

太后為什麼不想見年秋月呢,最直接原因是因為年秋月的親哥哥是大將軍年羹堯,而年羹堯這個大將軍之位是頂替了太后最寵愛的小兒子大將軍王老十四胤禵而來的。年羹堯搶了老十四的位置,太后怎麼可能對年秋月有好臉色呢。

在這裡不得不再次佩服雍正王朝電視劇對於現實歷史的考究和細節之處刻畫的剛剛之好。雖然雍正王朝不是歷史還原劇,但毫無疑問,雍正王朝導演還是擁有著很深厚的歷史底子的,所以結合現實歷史演繹了雍正與太后烏雅氏對立的劇情。


其實真實歷史上太后烏雅氏特別喜歡小兒子老十四,對於不在身邊長大的雍正是特別不待見。在康熙駕崩後知道是雍正繼位以後,是直呼不敢相信,甚至想以死殉葬康熙,還拒絕接受冊封她為皇太后的典禮,對雍正繼位搶了小兒子的皇位可謂是極其不滿。

雍正王朝之前宋安之就說過,使用的是春秋筆法展現的雍正,所以對於雍正與太后鬧的不可開交的歷史進行了一定美化,但並沒有脫離了大的歷史主線,因此太后烏雅氏對於雍正的不滿通過了年妃年秋月來展現。

為什麼呢,因為太后認為雍正搶走了小兒子大將軍王老十四的皇位,雍正的心腹年羹堯又搶走了小兒子老十四的大將軍王之位。面對已經成為皇帝的雍正,太后並沒有直接表達不滿,而是通過討厭年羹堯,不想見包括年妃年秋月在內的年家人而來表達不滿。

不得不說雍正王朝不愧是政治宮斗的神劇,將太后這個高明的政治手段不著痕跡的表現出來了,可見一部雍正王朝電視劇,處處是政治鬥爭,處處是權力的遊戲,處處值得人回味無窮。

說起來年妃年秋月也挺倒黴的,本來與鄔先生兩情相悅,結果雍正為了拉攏年羹堯拆散了這對鴛鴦,娶了年秋月。後來進宮以後因為年羹堯擔任大將軍職位被太后打壓,是躺著也中槍。又因為年羹堯的飛揚跋扈無人臣之禮被雍正呵斥脫衣卸甲,最是鬱鬱寡歡而死。

雍正王朝中,年秋月的一生可以說是舊社會男權時代,身為政治犧牲品的悲催女子一個縮影。

這樣的人雖然只是存在於電視劇之中,其實現實歷史上是多的數不勝數,而雍正王朝雖然沒有還原這種歷史,卻通過劇情還原出了這種舊社會悲慘女子的縮影,也是經典之作。

第134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宋安之


太后烏雅氏之所以至死不見年妃,並不是年秋月做錯了什麼。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則是由於她的哥哥年羹堯,第二則是由於雍正。

年羹堯這個人在皇子奪嫡期間首鼠兩端,曾經想投靠八爺黨,並且和十四爺關係匪淺。不過好在鄔先生關鍵的時候敲打過他,雍正對其也有提防。這使得他在關鍵的時候能鉗制住了十四爺,逼得手握重兵的十四爺只能乖乖回北京城奉命。

後來年羹堯更是取代了十四爺的大將軍王,位極人臣。畢竟年羹堯是個漢人,在十四爺這樣的貴胄眼中,他只不過是一個奴才,那裡能夠做這個大將軍。年羹堯後來在西北取得了重大勝利,雍正更是對其給予非同尋常的禮遇。加上年羹堯本身也飛揚跋扈,目中無人,這使得他得罪了太多的人。這就不得不讓人嫉恨了。

太后烏雅氏本身在深宮之中,必定是不知道這些事情的。正是由於十四爺在太后烏雅氏面前打小報告,才使得太后烏雅氏遷怒與年妃。

從《雍正王朝》裡面也能夠看出來,相較於四爺,太后烏雅氏是更加喜歡十四爺的。歷史上雍正和自己的母親關係也是不大尋常的,他母親的死就有點匪夷所思。這就不得不提起清朝的皇子養育制度。

由於清朝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清朝的皇子養育過程有一種特殊的抱養現象。所謂抱養就是皇子一出生便交給其他人撫養,而不是生母。比如以康熙朝為例,在24個皇子中,有7個皇子都是抱養的。由於抱養制度的存在,皇子和生母、養母之間的關係就不能從單純的母子關係來考慮。

雖然說雍正和十四爺都是太后的兒子,但是雍正出生的時候,烏雅氏才十九歲。她出身卑微,地位也低,而且年齡太小,所以康熙就讓當時的貴妃佟佳氏抱養了雍正。正如康熙所說,“唯四阿哥,朕親撫育”。雍正後來也滿懷深情的回憶過養母的恩情,“慈撫朕躬。恩勤備至”。

等到十四爺出生的時候,烏雅氏已經29歲了,那個時候已經是妃子了。所以,她能夠親自撫養十四爺。將心比心,在烏雅氏心中,自己親手養大的十四爺自然更加喜愛,自然感情親近。

這其實也不得夠怪太后烏雅氏,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原本是風光無比的大將軍王,原本是很有希望繼承大統的。可是風雲突變,自己兒子的大將軍王只能乖乖的呆在自己的宮裡,什麼也做不了,並且還和自己的另一個人兒子關係勢同水火。

太后烏雅氏肯定不瞭解其中的緣由,加上十四爺在旁邊添油加醋,這就使得太后烏雅氏覺得必定是有奸人從中作祟。毫無疑問,這個奸人就是年秋月。為什麼會是年秋月呢?試想年羹堯只是雍正門下的一個奴才,為什麼能有今天的地位?太后肯定不會覺得是年羹堯能力強,而是她必定認為是年妃在魅惑雍正,年妃和年羹堯就如同唐朝的楊貴妃和楊國忠。

可是太后糊塗呀,她不明白是他的兒子雍正有求於年羹堯。雍正之所以讓年秋月做自己的側福晉是為了拉攏年羹堯。康熙末年皇子奪嫡的時候,年羹堯已經是一方的封疆大吏了,是各方各面都要拉弄的人物。

雍正自己明白其中的緣由,知道太后不待見年妃,更是知道年妃的日子不好過。可是雍正要自己的名聲,不願意落下一個不好的名聲,所以他不願意替年妃出頭。這樣太后烏雅氏就能夠隨便欺負年妃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既然說到電視劇,我們就來放下正史,好好看劇。相比另一部大火的電視劇《甄嬛傳》中的華妃,雍正王朝中的年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可憐最倒黴的人之一了吧。自始至終他什麼也決定不了,只能作為犧牲品。年羹堯當上大將軍王之前,他是作為年羹堯和雍正關係的政治犧牲品。年羹堯當上大將軍以後,年妃又成為了雍正和母親之間關係的出氣筒。



年秋月本來在服侍鄔思道的過程中,兩人產生了一段刻骨銘心的忘年戀。年秋月被鄔思道的老成,睿智和淡定所吸引。年老的鄔思道同樣被年秋月的天真率性和美貌所迷住。兩人本來就已經心照不宣,幾乎要私定終生了。但是鄔思道又怎麼能夠看不清楚呢?當雍正在給年羹堯抬旗的那一刻,鄔思道就知道他和年秋月已經成為了不可能。


年秋月她又能怎麼樣呢?她知道哥哥愛她,照顧她長大,他又不能因為自己而讓四爺和哥哥產生嫌隙而陷哥哥於不義。本來不懂政治的她卻莫名其妙的參與到的政治婚姻中成為了哥哥和四爺關係的犧牲品。本以為成為福晉以後,自己可以默默的度過這一生,即使有怨言,她也默默忍受了。

但是厄運卻隨著哥哥成為大將軍王后接踵而來。哥哥成為西北大將軍王這本來是大喜事,但對於在後宮的年妃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情。太后烏雅氏寵幸自己的小兒子十四爺,認為是年羹堯搶了十四爺大將軍王的位置。所以烏雅氏埋怨雍正,埋怨年妃,甚至連見都不願見年妃一眼。試問年妃做錯了什麼?她只不過是一個可憐的女子而已。



心中憤懣難平,抑鬱不已又沒有地方可以訴說,這時候自己的哥哥卻因為殺死了忠臣孫嘉誠在西北囂張跋扈而被百官彈劾,雍正將自己的哥哥一貶再貶。年妃在抑鬱中走向了生命的終點,臨死前她唯一的請求和心中的牽掛也就只有哥哥的生死和鄔思道。他一生中沒有跟雍正要求什麼,只是默默的當一名後宮的妃子,臨死前的肺腑之言,更是讓雍正流下了兩滴熱淚。在整部充滿了男性霸權與勾心鬥角的《雍正王朝》中年妃的出現正是每個人心中的那一份柔軟,那一份天真率真和純潔。




紅雨說歷史


後宮歷來不得參與朝政,因此宮中也禁止任何人向太后傳遞外界的事情。但是十四阿哥以借探母為由,偷偷跟太后打年羹堯的小報告。太后烏雅氏因怒遷恨,就把火氣全部撒到年妃身上了。

太后不見年妃,就跟雍正讓年妃卸甲是一個意思,母子被年羹堯氣炸了,卻也無可奈何,只能把火氣撒到無辜的年妃身上。



十四阿哥向太后說,年羹堯在平定青海叛亂之後恃寵而驕、欺君罔上。不僅吃飯要像皇帝一樣傳膳,睡女人也要跟皇帝一樣翻牌子,屁股下面坐的也是康熙爺當年坐過的御座。全無人臣之禮!

更關鍵的是,老十四的大將軍王就是被年羹堯給頂替了,當年他在西北當大將軍王,也沒有年羹堯擺那麼大的譜。現在太后看到小兒子過的這麼委屈,大兒子潛邸時期的包衣奴才反倒過的錦衣玉食的生活。老太太的心理不平衡了……


因而,老太后先是讓年妃從她面前消失,繼而在彌留之際,不許年妃戴孝。太后靈堂諸人都可以跪拜,卻獨不許年妃跪拜。這都是老太太在撒氣,發洩心中對雍正不公平對待老十四的怨恨。

其實我們知道,電視劇裡面的年妃是個苦命的人。本來鐘意鄔思道,一直到最後都想跟鄔思道遠走高飛,卻被當哥的年羹堯當做籌碼,賣給了主子爺。


如果年秋月跟著鄔思道,或許就不會有後面的人生悲劇了。記得有一次鄔先生教弘時和弘曆背書,飯菜都涼了還沒背好,大福晉和十三爺輪番去請也沒請動,還是四爺出主意讓秋月出馬,輕鬆搞定。

年秋月對鄔思道的感情,就像少女對大叔的崇拜,她喜歡上了沉穩睿智的鄔先生,而鄔先生心裡也是明白的。可年羹堯的崛起讓他看到了秋月的宿命,他告訴年秋月,你終究是四爺的人,早早斷了她的念想。

可悲的是,年秋月只是主子爺拉攏年羹堯的一枚棋子,而主子爺對這枚棋子也沒有多少男女間的感情。

新婚之夜都還在鎖眉盤算著自己的政治生涯,卻把棋子獨自丟在了空房之中,黯然神傷。



後來,原來的四爺成了皇上,她自己也就被封了年妃,哥哥打了勝仗,自己又榮升貴妃。有恩寵就有苦屈,後來哥哥恃功忘本,雍正尚需用他,只好隱怒不發,轉身把怒火全洩在了秋月身上。秋月的後半生,彷彿是在用無盡的淚水來償還這個脫去奴身的尊貴身份。再後來年羹堯失去了利用價值,雍正終於動手,秋月也失去了最後一點兒利用價值,成了一枚棄子被丟落在深宮,無人問津。

即使這樣還不夠,太后始終怨念年家,認為是年家搶了大將軍的頭銜而讓自己的親生骨肉相殘,臨了又把氣撒到了秋月身上,給了秋月最後一擊,這次終於擊垮了秋月。


年妃奄奄一息時,雍正忠於良心發現,來看望她。對於這個棋子,雍正從來沒有過感情,談不上辜負,卻有著近似親情的一種愧疚。再冷漠的政治家也會有心軟疲憊的時候,年羹堯再大的罪,與他的妹妹無關。

看到這個奄奄一息的女人,雍正的眼神流露出的含義是複雜的,讀不出是怒還是憐。而一向沉默的年妃,明知道不可能,還是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大膽的向主子提了兩個不可能答應她的要求:不要殺年羹堯;告訴鄔先生,自己要走了。

這是她一生中,鼓足了勇氣,說的最大膽的兩句話……



一向冷麵的雍正聽完年妃的遺言,也不禁默默流淚了。這是全劇裡面,除了自己的母親,太后過世外。雍正唯一的一次,為一個女人流下了眼淚。

電視劇中的年妃,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也是她最浪漫的時光,都是在服侍鄔思道期間。只有那個時候的年妃,才能看得到她,發自內心的笑容。


Mer86


有句話叫愛屋及烏,那麼肯定就有恨屋及烏!

年妃年秋月是誰?她是西北總督軍事的一把手,雍正登基的鼎力支持者,年羹堯的親妹子。

而年羹堯出任川陝總督,掌管西北軍事,成為老四胤禛登基為帝的外朝最有力的支持者!

老太婆烏雅氏最愛的是她的小兒子,老十四胤禵!

在她的潛意識中,康熙老爺子能讓胤禵掌管兵權,並出任大將軍王,那麼大清國的皇位理應老十四繼承,但現實卻狠狠打了她一巴掌。

大清國的新君,偏偏是她不喜歡的老四胤禛!

雍正登基之初,形勢也是嚴峻的。

烏雅氏認為自己的小兒子是有實力挑戰大兒子的地位,兵權就是最大的保障。因為只要胤禵揮師東進,皇位唾手可得!

但年羹堯的出現,徹底打碎了烏雅氏的幻想,讓她不得不接受老四是皇帝的既定事實!

何況年妃年秋月本身也是奴婢出身,能成為雍正的妃子,用年秋月自己的話說:這就是一場政治婚姻!

正是這些外在的因素,烏雅氏無視“手背手心都是肉”的古語,就因為皇位不是胤禵繼承,就因為討厭胤禛,連帶著對年妃年秋月也恨之入骨,才會出現至死不見年妃的所為!

所以說,《雍正王朝》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對待像烏雅氏這樣倚老賣老的人,不能客氣,打臉才是對她們最好的懲罰!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第72期總680期

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上期回答了康熙帝熱河狩獵皇子們跪在戒得門前等待處理假調兵符案。

這次有網友問到太后烏雅氏為什麼至死不見雍正皇帝的年妃,我想其中必定有原因!

太后烏雅氏這是怎麼了?婆媳關係鬧得這麼僵,是雍正側妃年秋月不孝順,還是太后烏雅氏找毛病?

這得從西北軍事吃緊開始說,剛剛登基不久的雍正皇帝有很多棘手的問題需要處理,康熙帝駕崩後只留下不到一千萬兩百銀,雍正王朝的龍椅還沒坐熱就來報說西北的叛軍羅卜藏丹曾又起兵反叛朝廷。

這個是個大事,不得含糊,雍正皇帝曾經問過李衛,西北軍事派誰去最好,李衛也說:只有兩個人選,首選當然是十三爺胤祥,隨後又加一句;十三爺胤祥也離不開你,因為皇上這裡需要十三爺。


【雍正說:還想著大將軍王】

其次李衛推薦了年羹堯,看來李衛是對的,不考慮成熟他是不會說,雍正皇帝與李衛想的一樣,沒有別的人選,只年羹堯最合適。

十四阿哥胤禵這個大將軍王回京奔喪後就被雍正皇帝以加封親王給先皇守陵為名將其軟禁了。

這位康熙皇帝留下來的雍正皇帝親生母親,現在的太后烏雅氏,本就對她這位兒子四阿哥胤禛的登基做皇帝有想法,現在又把小兒子胤禵的大將軍王給拿下了。

烏雅氏心理這個堵,所以就把氣撒到年羹堯的妹妹,雍正皇帝的后妃年氏身上!


【把大將軍王讓你弟弟幹】

實際上,自打康熙皇帝駕崩,這位雍正皇帝與十四阿哥胤禵的親生母親烏雅氏就沒消停過!

起先是不受太后封號,受了封號要天天見小兒子,又哭死溺活要去給先帝陪葬,然後又要與小兒子胤禵一起去守陵,太后烏雅氏鬧得不可開交,朝廷上下也議論紛紛。

估計要不是雍正皇帝的親媽,以雍正皇帝這脾氣必然給她廢了,攆出宮去,看來親媽作起來,皇帝也沒辦法!

這不是:太后烏雅氏病得不輕,還念念不忘雍正皇帝的后妃年氏。


【烏雅氏問:年氏呢?】

這日,十四阿哥胤禵回來了,目的是看望母后,無可非議,准奏!

可是到了後宮就提起大將軍王一事,說著又扯到年羹堯的身上,本來最近彈劾年羹堯的奏摺如同雪片一樣,讓雍正皇帝自顧不暇。

太后烏雅氏知道後就抓住了把柄,打仗還需親兄弟,要不是這年羹堯,小兒子胤禵還是大將軍王!

這讓雍正皇帝非常生氣,認為是十四阿哥胤禵在太后烏雅氏面前搗鬼,念念不忘他這個大將軍王位置要造反!

太后烏雅氏死了,死前有遺囑,不見雍正嬪妃年氏,這位皇帝的嬪妃在太后殯天不參加是何道理!

【太后至死不見的年妃】

本人以為:太后烏雅氏在兒子雍正皇帝與小兒子胤禵之間沒有做到一位母親的責任,沒有在二個兒子之間進行有效的調節,造成了君臣之間,乃至親兄弟的不睦。

至於用誰做大將軍,那是朝廷的事,滿清王朝有制度,後宮人等不得干政,否則殺無赦!可是太后烏雅氏,那是皇帝的母親。

在雍正朝,關於太后烏雅氏的死,最後留下了很多謎團,本來雍正皇帝在繼位皇帝的問題上非議很多,最大的非議就是纂權,雍正皇帝的母親這樣一鬧,又增添了色彩!

關予回答《雍正王朝》的詳細解剖還在後面,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帶你繼續解剖分析雍正朝!歡迎網友一起評論、互動、留言!


日堯居k古史


  有一句話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還有一句話,叫做一入侯門深似海。

  在江湖也好,在侯門也罷,為何會有種種為難之處?只因人一旦進入了某個圈子,便會陷入利益糾纏之中。一旦有了利益糾纏,許多時候就必須站隊,必須選擇,一旦站隊了,選擇了,就會被貼上標籤。有了標籤,會有一些便利。但凡事有得必有失,也會帶來種種不便。

  落實到《雍正王朝》年秋月、年妃這個人物中,她本是雍正府邸一個小角色。早年間奉命伺候鄔思道,對鄔思道情根深種。那時候,四皇子胤禛早就看出了年秋月的心思,他沒有阻止,而是默許,甚至是放縱年秋月去戀慕鄔思道。

  因為在當時,年秋月的哥哥年羹堯還只是四皇子胤禛麾下一個小軍官,胤禛根本無需巴結;而鄔思道對於胤禛十分重要,乃是不可替代的軍師,謀臣。於是,年秋月在那時最大的價值,便是幫助四皇子胤禛籠絡住鄔思道。

  不過,鄔思道眼光極為長遠,不但看出四皇子他日必為天子,還看出年羹堯在他日必為一國重臣,因此,他與年秋月相處許久,卻從不提求婚一事。甚至早早就預言,年秋月遲早都是四皇子的人。

  果然,隨著胤禛地位的攀升,年羹堯的地位也節節攀升。康熙晚年,西北有叛亂。朝中不少人都保舉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胤禛的母親德妃,也覺得自己的小兒子十分適合此任。

  原因很簡單,十四阿哥受康熙器重,也是皇太子熱門人選,只要成為大將軍王,康熙一旦歸天,有遺詔繼位自然是好,即便沒有遺詔,也可以靠著手中大軍揮師北上。

  德妃是個十分偏心的母親,這既是歷史的寫照,也是二月河對德妃的設定。

  可是,事情的發展和德妃預料截然不同。康熙皇帝竟然命令年羹堯出任大將軍,率領大軍西征。

  在鄔思道等人看來,這無疑是說康熙皇帝已經決意立胤禛為皇帝。讓年羹堯做大將軍,正是為了確保胤禛繼位,為胤禛保駕護航。

  可是,在德妃看來,康熙此舉無疑是大大的糊塗,是被胤禛蠱惑。而胤禛則是被年秋月蠱惑。這一舉動,讓十四阿哥錯失皇帝之位,德妃自然深恨年羹堯,深恨年秋月。

  年秋月其實十分無辜,但是,她因年羹堯的關係而成為妃嬪,享受榮華;又因為年羹堯的關係備受牽連,受盡屈辱。人生在世,真正可以選擇的其實不多。

  《雍正王朝》乃歷史劇中的經典神劇,對於人性的無奈與複雜,刻畫得淋漓盡致。從德妃與年妃的恩怨,便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