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正在成爲被取代的行業嗎?

“今天,我們聽信於誰?”、“未來的人類將如何學習?”、“教育的個性化和公平化矛盾嗎?”對於教育從業者,到底要堅守什麼?改變什麼?


教師,正在成為被取代的行業嗎?


公立學校一直是以班組制的形態存在,並承載著中國1.8億青少年的學習成長。儘管這種形式的科學性存在一些爭議,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產生更好的教育形式。究其原因,工業革命對技師的需求驟增,而技師需要批量培養、標準化是唯一的衡量尺度。作為工業文明革命背景下所產生的一種技師培養方式,班組制培養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在互聯網文明的今天,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正在極大地改變著教育的形態。因而,在當下,“個性化才應該是教育更好的答案”。

“教育+互聯網”為什麼不足以改變教育,成為人類最理想的學習模式?其根本原因在於,它無法改變當前教育行業普遍的兩大問題,一是教育資源的均衡化;二是教育資源的個性化。


教師,正在成為被取代的行業嗎?


對於教育資源的均衡化而言,把北上廣深優秀的教師輸送到偏遠的山區,讓孩子們能夠聽到優秀老師的課,無疑對當地的教育均衡化有幫助。但是,“教育+互聯網”看似解決了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以較低的成本,把優質教育資源輸送到需要的人面前。但事實上,線上以“教育+互聯網”的方式,只是把優秀教育資源從線下拉到線上,時間和空間並沒有成倍增加,優質教育的產能並沒有放大。更淺顯地說,它實際上僅僅解決了供需雙方的鏈接,並沒有實現質量的突破。也因此,線下面授依然是當下主流的教育形態。而從發展速度、發展質量上來看,純互聯網+教育的企業中,也沒有出現絕對的巨頭。互聯網教育的剛需是不用懷疑的,但並非僅僅把供給端和需求端連接起來,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教育+互聯網”不是解決教育難題最好的答案。

從教育資源個性化的角度而言,“教育+互聯網”雖然有著“個性化”的標籤,但受制於技術等多方面的因素,它還無法實現根據每個孩子學習程度、喜好程度的差異,真正實現個性化的推送。包括學習內容、課後作業等。


教師,正在成為被取代的行業嗎?


也許“教育+互聯網”的時代轉瞬即逝,已成為過去時,而“教育+AI”才是未來的新希望。

目前,行業科技正在嘗試用AI、數據和算法,包括人臉識別技術留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反饋,以此分析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到底有多少學生真正聽懂了?有多少學生聽的一知半解?有多少學生其實不感興趣?在成倍放大產能的同時,利用AI為老師賦能,讓老師能夠個性化地關注到每個人的表情和每個人接受信息的程度。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在勢能不降低的情況下,形成一千倍能量的關注。能量的關注,肯定不能靠老師的眼鼻喉耳,我們只能進行數據的算法、數據的留存。對於每一個人,我們都希望能夠用一些開始比較粗淺的數據,後面會經歷幾個維度的探索和提升,解決給優秀教師賦能的問題。

通過“教育+ AI”對數據進行處理,為解決教育資源的均衡化和個性化難題找到更好的答案。具體而言,在商業數據方面,通過AI可以有效節約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效率;在學習場景的交互過程中,為優質教學資源賦能。在內容數據方面,將從數據和算法進行挖掘、打造知識圖譜。在教學數據方面,將通過語義識別、圖像識別、人臉識別、情感識別、手勢識別等方面進行探索,以解決供求端的優質教育資源賦能的問題。


教師,正在成為被取代的行業嗎?


教育關係著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家庭,也關係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近期,學而思教育智庫針對未來教育發展模式的一次深度研討中,多位專家都表達了同一個觀點:民辦教育不僅是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而且也是整個教育閉環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民辦教育可發揮的空間和作用不可估量,一定不要把自己當“外人”。

教育應該發揮每個人的獨特優勢,讓其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作為民辦教育,應該和公辦教育一起努力,發揮各自的優勢,在推動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努力實現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到最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學習路徑和成長路徑。民辦教育機構應該利用自身產品和技術的積累,讓學習的過程變得更有趣,讓學習的個性化關注變得更有趣,讓學習的個性化數據被記錄下來。這樣對教育公平化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