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湖北蘄春的一位書記,被稱爲「大山的脊樑」

大山的脊樑

2018年,一張手持青秧,頭頂烈日,卷著褲管踩在泥田裡,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插田照片在網上瘋傳。照片的地點在湖北省蘄春縣大同鎮鮑山村梯田,照片中插田的主人翁是鮑山村第一書記童漢武。5月29日,童漢武赤膊上陣,深入到基層生活中,與鮑山村的村民打成一片,與村民一道插田。拍攝者題名圖片——大山的脊樑。

「原創」湖北蘄春的一位書記,被稱為“大山的脊樑”

第一書記童漢武插田被網友偷拍

童漢武是蘄春縣水利局的一名科員。1968年出生,大專學歷,在部隊摸爬滾打十五年,期間二次榮立三等功,一次被師評為“學雷鋒標兵:全軍比武專業第一名”,在2000年轉業到蘄春縣水利局水土保持局,多次評為先進工作者。2015年被蘄春縣縣委縣政府選派到劉河鴨咀村擔任第一書記,經過兩年的努力,鴨嘴村從全縣掉底躋身到全縣排名靠前。童漢武的務實、擔當得到縣委縣政府的褒獎,在2017年的精準扶貧工作成效考核中,童漢武被評為全縣優秀第一書記。在2018年5月,童漢武被縣委縣政府調整到大同鮑山村擔任第一書記。鮑山村是全縣重點貧困村之一,是出了名的軟弱渙散村,全村140戶、52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有58戶、貧困人口190人。地處大山頭,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閉塞,鮑山村的村民無出路,村集體年收入從沒有超過一萬,每年靠賣楠竹掙得七八千塊錢,村裡一切經濟靠政府政策的扶持,落後的狀況在全縣全鎮墊底,每年都處在倒數的位置。

紮根山村


「原創」湖北蘄春的一位書記,被稱為“大山的脊樑”

童漢武與村民一起挖土修路


2018年5月份,童漢武踏上鮑山村這片偏遠而貧瘠的土地,他深知肩上擔子的份量。童漢武來到鮑山村後迅速進入狀態,以村為家,每個週一早上六點多就騎著摩托從漕河出發,沿著“Z”字型的山路到村上班,一直到週五下午七點後才趕回漕河的家裡。由於山路的蜿蜒曲折、高低不平,短短的三個月時間,童漢武的摩托車跑廢了。思路決定出路,童漢武深深意識到修路的必要性,他為鮑山村申請到5公里的水泥路建設,他親力親為,和村民一道挖土修路。

7月18日修路時,鮑山村利用大山的有利條件,從山上取大塊石安村標,大石頭的噸位太大,一臺吊車完成不了,又加一臺,白加黑,童漢武晚上只吃點餅乾、喝點礦泉水接著幹,一直到第二天早六點,和六位村民一起搬運到20噸大石塊鞏固村標基礎。而在第二天中午十點,童漢武查看村部前駁岸施工回村部,突感頭暈腦脹,嘔吐,腹疼難忍,急送大同衛生院,衛生院醫生不確定病情,中午十二點十分又轉送縣人民醫院,由於高溫天氣的炎熱,身體嚴重缺水、過度勞累和體力透支,中暑誘發綜合併發症,硬是把鐵錚錚的硬漢累倒在病床上。而童漢武病情稍稍好轉後,迅速回到工作崗位上,刻不容緩又回扶貧第一線。他與村民村幹一起全心全力,一直把路修到山村裡,為鮑山村敲開致富脫貧的大門。

脫貧有理


「原創」湖北蘄春的一位書記,被稱為“大山的脊樑”


鮑山村與霧雲山一樣,是原始的梯田,風景優美,主導產業是種水稻和竹業。童漢武白天和村幹村民同學習、共勞動,利用晚上時間,自己騎摩托與村民代表交心談心,和貧困戶促膝交談,共同商討鮑山村發展規劃。他走遍了每個小組,對村裡的地理條件、產業情況、村民的願望等情況瞭如指掌。

“我們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自種自吃,雖然清苦點,但是吃得放心,健康啊!”通過深入採訪,童漢武心裡有底了,鮑山村的天然生態地理條件,最適合種植有機稻。通過召開村委會、代表會商討,村民一致贊成發展有機稻和楠竹產業。於是,童漢武和村幹一道上門做宣傳,徹底改變了村民的觀念,與村民簽訂協議,讓鮑山村的每寸土地種上放心糧。他還親自下田插秧,時常去農田查看,去村民家交流有機稻的種植技術,提高有機稻的產量。據稱,童漢武已聯繫到相關單位提前訂購,鮑山村的有機稻可賣到每公斤10元,每畝可收入六千多元。


致富有方


「原創」湖北蘄春的一位書記,被稱為“大山的脊樑”

童漢武與村民促膝交談


有機稻有著落了,同時童漢武鼓勵楠竹產業的發展。鮑山村的楠竹竹藝遠近聞名,出於交通和規模因素,沒有得到良好的推廣,因此踟躕不前。

鮑山村二組村民黃善喜是個老篾匠,近年來竹業不景氣,單一的手藝無法貼補家境,老婆負氣離家出走。童漢武得知其情況後,先幫扶他養起了兩頭母豬、賣豬仔、養肉豬,創下五六萬的經濟收入。然後童漢武動員黃善喜帶領師兄弟重新撿起篾匠手藝,充分利用鮑山村的天然生態楠竹的有利條件,打造鮑山村楠竹文化。據稱,黃善喜的竹藝精良,光每床竹蓆可賣到三千多元,以點帶面。在童漢武的鼓勵和黃善喜的帶動下,鮑山村的竹藝生意日趨熱烈,漸見紅火起來。

童漢武不僅引導了村民致富,還與村民深入的溝通,改變了村民大山裡的封閉觀念,通過多方面的教育和宣揚,讓村民認識到獻血的意義和科學觀,原本全村無人獻血的狀況被打破,有人主動義務獻血,得到嘉賞。


不忘使命


「原創」湖北蘄春的一位書記,被稱為“大山的脊樑”

童漢武幫扶貧苦戶


儘管扶貧路上坎坷不斷,童漢武絲毫不為所懼,他身上只有共產黨員的使命感。童漢武不僅解決了村民安全飲水、旱田灌溉等難題,勸誡平息鬧事村民的不安分,還幫助貧困戶積極學習,向黨靠攏。

大同鎮鮑山村村民陳敦壽長期上訪要求政府解決貧困戶,童漢武得知,先暗訪,再親自上門調查核實情況。陳敦壽七十歲,老婆長期生病。膝下三個兒子,雖然都結婚了,卻沒有分戶。大兒子早年就建有樓房;二兒子有輕微智障,二兒媳有嚴重智障;小兒子建有樓房,買了一臺車。陳敦壽家庭年收入有三萬元以上,兩不愁,三保障,不存在問題,不符合貧困戶條件。經過童漢武的悉心勸誡和開導,陳敦壽知錯悔改,放棄了無理上告。童漢武根據陳敦壽家的實際情況,為其二兒媳申請為殘疾人保障,還幫助其申請到大病救助扶持的保障。

鮑山村五組村民鄭海琴,一九九三年出生,兩個姐姐已出嫁,父母為了供她上大學家貧如洗。鑑於此情況,童漢武安排鄭海琴到村部做事,負責網絡工作。在童漢武的諄諄教誨下,鄭海琴不斷充實自己,認真刻苦地掌握崗位技能,勤奮地打理村部的日常事務,腳踏實地地工作。鄭海琴積極向上的心態,被童漢武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童漢武幫助其成為入黨積極分子,遞交入黨申請書,發展成為預備黨員。

山的脊樑


「原創」湖北蘄春的一位書記,被稱為“大山的脊樑”

蘄春大同鎮鮑山村村辦公處


“組織通了水泥路,讓村民喝上了放心水,讓稻田灌溉有了保障,有機稻產業、楠竹竹業鼓了村民的腰包,讓有志青年有了上進心、向黨靠攏,改變村民觀念,搞好群幹關係。”提起童漢武,鮑山村黨支部書記陳元春稱讚不已,“自從童書記住到我們村後,幫我們做了很多實事。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月,我們村卻有全新的變化,這一件件實事凝聚了童書記的心血和汗水,給沉寂的大山帶來生機和希望,我們的第一書記,是黨員的好模範,真是大山的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