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7年最「落寞」的五大車企

盤點2017年最“落寞”的五大車企

[導讀]“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已然成為雞年的流行語之一,隨著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2月份的產銷量發佈,去年全年的汽車產銷數據也完成定格,紅紅火火的中國汽車市場也使得大多數的廠家開開心心的“吃起了雞”。2017年,汽車產銷呈小幅增長,全年汽車產銷2901.5萬輛和2887.9萬輛,連續九年蟬聯全球第一。在國內汽車產銷量距3000萬一步之遙的背後,我們見證了許多老牌車企在華市場的持續增長和一個又一個新興品牌的成功紮根;但在光鮮之外,我們也應看到很多車企卻在大吉大利的雞年走了背運。有道是成功者的軌跡都是一樣的成功——抓住了市場的命脈、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但失敗者的原因卻是不盡相同。今天,筆者便在這裡來盤點下2017年過得不那麼順風順水的車企TOP5。

TOP5 觀致汽車——曾是自主品牌高端化的先鋒

盤點2017年最“落寞”的五大車企

上榜緣由:2016年銷量24188輛,2017年前三季度虧損10.69億元。

幾年前,十萬元售價都是自主品牌天花板。奇瑞汽車和以色列量子集團合資推出的觀致品牌,成為首批吹響國產高端化號角的先鋒。國際化的人才團隊、堅持正向的開發思路以及管理層透露著的德系嚴謹作風令大家無不期待。在2013年嚴苛的E-NCAP五星評價和刷新C-NCAP記錄的五星+成績更使安全成為其代名詞。然而汽車歸根結底是商品,不是藝術品也不是安全等級的硬性考試,固執的標配馬牌輪胎並不能掩蓋人們對非獨立後懸掛的指點,精心包裝的合資身份也不足以支撐其定價,硬槓大眾等合資品牌有些不切實際。即使近兩年通過SUV車型的推出和幅度不小的優惠帶來了銷量的小幅上升,但難以掩蓋逾十億的年度虧損。有關觀致汽車現狀和原因的分析也有許多,這裡不多贅述;但排除市場和營銷等因素,筆者還是很欣賞觀致的那份特立獨行的堅持和對安全的不懈追求。日前寶能集團已經完成了對觀致汽車的注資,去年上海車展發佈的model K-EV車型也為其注入一股強心劑,在這裡致敬觀致,也希望它能在將來的新能源浪潮中再度啟航。

TOP4

奇瑞汽車——榮光不復的自主品牌大佬

盤點2017年最“落寞”的五大車企

上榜緣由:2007年~2017年幾乎0增長

曾幾何時,滿大街的旗雲和奇瑞QQ無不宣告著奇瑞汽車的國產品牌霸主地位。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多品牌作戰的先驅,奇瑞在十年前曾是銷量比肩大眾、本田,上打上海通用,下踢一汽豐田的風光企業,堪稱自主品牌的傳說。

盤點2017年最“落寞”的五大車企

但近些年來錯過了SUV的熱潮,錯過了新能源汽車的藍海,多品牌戰略的失敗和車型設計的保守,加之種種因素帶來的可靠性問題,使得十年以來奇瑞品牌並未獲得較大擴張。許多中國人的“第一臺轎車”就是奇瑞,但是至今仍未擺脫低端國產車的群眾印象,甚至被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自主品牌越落越遠。在汽車市場規模數倍於十年前的今天,在吉利、長城歡慶自己進入百萬銷量俱樂部的今天,不知回憶起昔日榮光的奇瑞汽車心頭的箇中滋味如何。

TOP3 北京現代——復甦之路漫長修遠

盤點2017年最“落寞”的五大車企

上榜理由:曾經國內比肩大眾汽車銷量的合資企業,如今幾乎掉出第一梯隊。

2012年下半年的中日主權問題爭論得沸沸揚揚,一時間日系車成為了眾矢之的。在各日系廠家滑鐵盧的同時,也是現代汽車在華高速擴張的伊始。素來以親民、高性價比的跨級別定價為主,“人畜無害”的韓系車,托馬斯·伯克爾加盟後“流體雕塑”的驚豔設計使北京現代在2013年度銷量成功突破百萬,更是僅身居上汽通用、南北大眾之後位於全國第四。一時間現代汽車擴張迅速,多款車型引入,滄州、重慶工廠項目的落地,頗有殺入前三的氣勢。

好景不長,發生在日系和韓系車的風水輪流轉則頗具戲劇性。2017年的“薩德”問題讓韓系車將“日系車”的歷史重演,無論是“限韓令”的政策引導還是抵制樂天民間風向,一時韓系車企體會到了當年日系車企的舉步維艱。現代及時調低了年度生產預期,但是工廠停工、車輛滯銷的傳聞還是如雪上加霜般帶來了很大的產銷負面影響。慶幸的是,現代在今年下半年引入和換代的幾款車型配上其“價格殺手”般的定價及時止損,幫助現代扛過了這一輪寒冬。

TOP2 東風悅達起亞——不止是薩德的“背鍋俠”

盤點2017年最“落寞”的五大車企

上榜理由:2017年銷量“斷崖式”下跌,僅完成年初目標的五成銷量。

既然提到了北京現代,就不得不說比他更慘的難兄難弟——東風悅達起亞。比起年末回了一波血的現代,起亞的很多4S店都瀕臨停業,日子就更難過了。對比去年65萬的銷量,本來樂觀的起亞還定出了70萬的銷量預期,誰料到人算不如天算,遇上了“排韓”潮。曾經“三寶”之一的明星B級車起亞K5已經盡顯頹態,銷量被同平臺的索納塔打爆;甚至整個品牌在銷量前五十的車型中只有一款K3,還同比下滑了三成銷量。但筆者看來,起亞落得如今的處境,薩德只是一部分原因,歸根結底是消費者對國產車認同感和其品質突飛猛進。起亞既沒有明顯的產品優勢,也未能完全放低合資的身價,如今的境遇也是意料之中。

TOP1 長安雪鐵龍諦艾仕(DS)——高盧雄雞的一首“涼涼”

盤點2017年最“落寞”的五大車企

上榜理由:2017年5847輛的品牌年銷量,同比下滑60%,年初預期目標僅完成不足三成。

看到上述理由的三句話,讀者應該就已經明白了DS品牌去年確實“涼了”。不知是因為法國人對豪華的定義和世界的普遍認識有偏差,還是壓根就不打算對DS品牌上心。即使鼓吹DS的悠久歷史也無法改變中國人對這個法系豪華品牌的質疑,和PSA集團眾兄弟同平臺同動力總成更是印證了其換殼豪華的血統,消費者不為其買單也不難理解。倘若再拿不出足夠的誠意,恐怕只有一曲《涼涼》送給DS和標緻-雪鐵龍了。

盤點2017年最“落寞”的五大車企

總結:大浪淘沙,留下真金,市場是車企的試金石,銷量便是最後的答卷。在經歷了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後,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擴張速度已經趨於平緩。既然蛋糕就這麼大,幾家歡喜就有幾家惆悵,總有“悲情”的企業。隨著市場和消費者愈發成熟,日益激烈的競爭迫使廠家不得不重視中國市場:更低的利潤、更實惠的車價、更多的全球同步上市車型也看得出廠家擺出了更多的誠意。對整車廠來說,或許躺著賺錢的最好時期已經過去了——但這對消費者而言,最好的時代便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