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復「一代國手」哲孫:「我想爲深圳文化做些事情」

古籍修复“一代国手”哲孙:“我想为深圳文化做些事情”

古籍修复“一代国手”哲孙:“我想为深圳文化做些事情”

張粵在看修復的古籍。

作為僅存於世的兩種《新安縣誌》,是如何同時匯聚於深圳?這背後是一個貫穿幾代人情感的故事。在國家圖書館的歷史上,善本幾乎從未對外借展過。謝冬榮表示,也很少有哪個城市來國圖主動尋找自己的地方誌。這些方誌一直靜靜地密藏於書庫之中。

在深圳,得知縣誌在國圖這一消息,張粵十分激動,作為國圖古籍修復“一代國手”張士達的哲孫,她這些年一直在做古籍推廣的事情。“能不能把《新安縣誌》帶回深圳展出?”這個大膽的設想突然蹦了出來,她與深圳寶安區圖書館館長周英雄、副館長熊軍商議,大家都非常期盼,但又沒有把握,因為這件事,之前從來沒有人做過,不知道能不能辦成。

張粵找到國家圖書館的古籍修復師朱振彬,1980年初,朱振彬到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時,便在張士達處做學徒,從事古籍修復工作至今。接到張粵的詢問,朱振彬幫忙與國圖古籍館館長陳紅彥協調,經過對寶安區圖書館的安保條件、儲存條件以及展覽保護等多方面審核合格後,國圖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在大半個月內特批下了報告。

從這個速度中可以看出一種深情,深圳能夠這麼快見到國寶《新安縣誌》,有賴於國圖對於張士達先生的深厚情感,也有賴於深圳人對縣誌的熱盼。

得知康熙版《新安縣誌》將要來到深圳展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副館長倪俊明便主動要求,將嘉慶版的《新安縣誌》也帶來參展。這才完成了此次歷史性的匯合。

張粵告訴記者,這些年看到身邊的朋友對古籍越來越感興趣,從最初只想做簡單的古籍推廣,到把《新安縣誌》迎回家,是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些別人沒有想到的事情,為深圳文化做一些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