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演員的「飯替」以及各種「替」?

電影爛番茄


一部電影的拍攝替身是必不可少的,現在會將替身分為文替和武替兩個類型,並按照難度區分,難度越大的自然賺錢越多。

比如飯替就是文替的一種,顧名思義就是代替主角吃飯的演員。

說起飯替就會想起張曼玉主演的《不脫襪的人》,她在片中飾演的小玉就是一個在電影圈摸爬滾打很久仍然只能飾演龍套角色的演員,而其中有一場戲就是小玉要在一個鏡頭中扮演一個正在吃包子的弱智女孩。

不要以為飯替是個好差事,再好的食物吃得多就會吃不下。像那片中的小玉,因為那組鏡頭中的主角一直出錯就不得不一直重拍,所以小玉就一個接一個的吃那包子,直到最後完全吃不下吐了一地。

在電影中做飯替也是這樣,主角們怕吃太多才會找飯替,誰知道一個鏡頭要重拍多少次呢!

不過這類文替還是比較輕鬆的,與之類似的有“背替”,就是替演員在那站著,一般鏡頭會拍到背影或是遠景;“側臉替”也屬於這一類,就是替個側臉。

“光替”和背替貌似很相似,但有明顯的不同,就是光替一般是在燈光師打光的時候代替主角站在場景中讓燈光師能夠準確調整光源位置的一種替身,區別就在於光替在拍攝的時候是不入鏡的。

“書畫替”、“音樂替”和“手工替”是很重要卻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類替身。

比如《紅樓夢》中那些美女寫字畫畫,都有大家風範,不可能是演員煉出來的吧!這時候就需要找書畫名家來代筆,鏡頭只是拍到手;音樂替當然就是代替演奏樂器;手工替如穿針引線、炒菜做飯一類需要展現特殊技能的鏡頭都需要相應的替身。

“裸替”是這一類型中報酬最高的,顧名思義就是拍攝裸露鏡頭時所用的替身。

比如《夜宴》中章子怡就用了裸替。由於國內上映的電影是不允許有暴露鏡頭的,我們國產片的裸替也不過是露個背或臀部之類的。

當年一直很放得開的莎朗·斯通大媽在拍攝《本能2》的時候卻是用了替身,她坦言自己的身材某些部位有些瑕疵,考慮再三還是用了替身。

“床替”就是拍一些激情戲時用到的替身,有些演員不喜歡與對方有太多身體接觸時,就需要用到床替。

比如《玉蒲團之偷情寶鑑》中原本是吳啟華和葉子楣兩人的床戲,卻有很多人參與,那些身上部位的特寫有很多都不是吳啟華的,包括手和腿。而其中有場戲是要葉子楣舔“腳趾公”,片場很多人都要爭做那個“腳趾公”,最後經過抽籤,由攝影師“獻腳”。

武替方面就比較簡單,分為特技替身和動作替身兩種。其中,動作替身是為了保護主演不因意外受傷影響到電影拍攝進度。

比如徐克拍《黃飛鴻》中最後倉庫大戰的時候,李連杰一開始沒有用替身,意外摔傷腿骨折,之後全身鏡頭的動作戲都需要用熊欣欣做替身來完成,也使這部經典之作留了些遺憾。

李連杰這麼多年主演的動作電影,只有剛出道時候的《少林寺》全程沒有使用替身,因為他受過很多次大傷,身體已經很難承受。越往後的動作電影替身使用越頻繁,這也是沒有辦法的。

另一類武替是特技替身,比如飛車、劃雪、劃板、蹦極、跳傘、爆破這些需要有特殊技能又危險的特技鏡頭,就需要用更專業的替身來完成。

而這類鏡頭也很容易穿幫,比如經典科幻動作片《終結者2》中主演阿諾的替身臉部就很清晰的暴露在鏡頭前,最近找到藍光4K修復版,這個鏡頭竟然已經被替換成阿諾的頭部了,也是一個驚喜。

影視作品中很多時候都是需要使用替身的,但之前有新聞曝光說,有的流量明星一部戲裡竟然要用到幾十個個替身,實在是讓人驚訝。

最後特別要贊一把實力影帝周潤發,在他的國慶檔電影《無雙》中他又扛起雙槍耍帥了,而片中的動作戲他全程都堅持不用替身,以63歲的“高齡”硬是挺下來了,確實非常難得,值得大部分的明星們學習了。


電影爛番茄


影視明星需要各種替身是有必要的,而且不只是一個,因為很多鏡頭會拍很多次,同時一些戲份也比較危險或者是肢體接觸,就拿拍戲中吃飯來說,可能需要拍很多次,總不能讓演員不停地吃飯吧,陳佩斯的小品《吃麵條》不就是最好的寫照!

所以,拍吃飯戲時會找很多替身來吃飯,而提到替身我們想到最多的就是武替了吧,在拍一些動作戲時,很多演員為了避免自己受傷就會安排替身去完成一些危險動作,例如李連杰就有很多替身,李小龍也有替身,而成龍則是出了名不用替身的人,這也是為何大家欣賞成龍的原因!

當然,演員找武替也無可厚非,畢竟很多動作和戲份確實具備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武替這個工作的危險係數非常高!

其實,拍戲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種類的替身,例如一些異性之間有肢體接觸的戲份,能用替身就會用替身,能用男人來代替女人就用男人,例如電視劇中一些男性角色撫摸女性角色的橋段,多數時候都是用男替身,而鏡頭只給到一部分,我們根本看不出來!

還有一些就是特殊的替身來,例如當年馮小剛拍的《夜宴》,用的什麼替身小編就不明說了,其實小編覺得這種替身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這樣的劇情就完全沒有必要,我們看電影看的還是故事劇情,這樣博人眼球的橋段意義並不大!

總之,拍戲過程中很多替身確實有必要,有時是硬性需要,如飯替、武替,畢竟不能讓演員一直吃飯,一些武打動作很多演員也做不出來,有時候是條件性地需要,例如異性之間的肢體接觸,需要保護女性演員的權利,但是有些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草根說電影


我們都知道動作戲拍攝的時候演員經常會使用替身演員,這已經是約定俗成的規則,畢竟動作戲相對危險。然而你知道嗎?除了“武替”,“飯替”一詞也跟著火了,很多人不理解,其實這也正常,畢竟為了拍攝進食畫面,一場戲往往要拍好多次,也難免會出現飯替,甚至其他各種。

我個人認為這個現象情有可原,畢竟演員也是人,為了一部電影往往要在各個方面力求出色,經常要忍受各種NG,此時的“飯替”不失為一種合理而有效的方式。然而,我並不建議演員較多的使用替身,因為這有多個弊端。

一方面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反感,導致觀眾好評度的降低;另一方面也很難磨練自己的演技,好的演員應該多抓住各種機會鍛鍊自己,畢竟只有自己實力出色,以後才會更受觀眾認可,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