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鄉村要壯大「匠心農人」隊伍

秋收剛過,各地就迎來了秋種熱潮。農業生產離不開人,糧食的豐產增收更離不開人才,然而農業行業的人才短缺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一大痼疾。

振興鄉村要壯大“匠心農人”隊伍

在智慧農業發展領域,這一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無論是智慧種植業還是智慧養殖業,都以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切入點和依託。以無人機植保、精細化養殖、農機自動駕駛、數據平臺服務為主要實現形式的智慧農業,受到人才短缺以及從業者技能水平低的困擾。

從農業粗放式管理到精耕細作,離不開科技變革與創新思維,從機械化生產到開創“互聯網+農業”之路,則要靠勞動力素質提升與人才戰略支撐。在日前于山東日照舉行的“2018年中國技能大賽——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上,觀眾們不僅一睹參賽選手駕駛拖拉機“穿針引線”以及“精準植保捉蟲”的拿手絕活,還目睹了“快修手”在半個小時之內快速拆裝拖拉機發動機的精彩絕技,感受了植保無人機選手展開超視距飛行挑戰等看家本領。在他們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練內功、出絕活”的高超技能,更看到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和普通工人不同,工匠的工作不單是為了謀生,而且可以從勞動、創造中獲得快樂、實現價值。無論環境如何變化,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這些工匠都能夠耐得住清貧和寂寞,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去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農業是一個傳統行業,也是一個投資回報週期長、面臨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的產業,需要艱辛的付出和長期的堅守。只有愛農業、懂農業,才能克服浮躁心態,把急功近利轉化為立足長遠,才能通過改革創新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因此,工匠精神不僅植根於工廠車間裡,更在廣闊的農村大地找到了它的普適價值。從這種意義上說,現代工業呼喚工匠精神,鄉村振興同樣呼喚工匠精神。

振興鄉村需要壯大“匠心農人”隊伍。要不斷加強農業農村人才特別是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各類農業農村人才的成長打造更多更好的平臺和渠道,打造千千萬萬名高技能大國農業工匠。要從政策、資金及技術傾斜等方面給予鄉村土專家、田秀才、種植高手、養殖能人、各種能工巧匠支持,激發他們在適度規模經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方面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他們在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等方面的引領作用,為鄉村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