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吃貨」生意的組合拳怎麼打?

作者 | 孫成

科技股赴港上市潮仍在繼續。

在接連迎來小米、中國鐵塔後,另一家中國互聯網巨頭——美團點評(以下簡稱美團),也將登陸香港。公開信息顯示,美團已確定了五家基石投資者,購買大約15億美元的股票,其中已經身為大股東的騰訊,領投4億美元。

而美團最高約547億美元的估值,也將讓其成為在港股僅次於騰訊的互聯網平臺型公司。

但有一個客觀現實必須要正視,香港資本市場大環境處於低谷期。

美團:“吃貨”生意的組合拳怎麼打?

從上表可以看出,近一年時間比較受關注的明星科技股,紛紛破發,下滑幅度最高的甚至達到了近70%,哪怕是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股價也跌至316.8港元,較今年最高的475港元,暴跌超過33%,數千億美元市值蒸發。


在這樣的低潮期上市,如何撐起約547億美元的估值,對美團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美團:“吃貨”生意的組合拳怎麼打?

招股書揭秘

在大眾印象中,美團總是做一些不討好的“雞肋”業務,累活兒。單個業務淨利潤低,所有拼起來才能賺錢。但又因為美團的“組合拳”既有驅動流量的高頻業務又有轉化變現的低頻業務,外界會用“八爪魚”“半壁互聯網江山的敵人”來形容美團的擴張,從團購、外賣到酒店、出行。

不過,細看招股書才會發現,兜兜轉轉,美團的核心還是在於“吃”。

招股書顯示,2015年到2017年,美團的營收分別為40億元、130億元、 339億元。從業務收入構成看,美團的收入主要分為三大塊: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以及新業務及其他。

美團:“吃貨”生意的組合拳怎麼打?

近三年美團各業務對於營收的貢獻正發生微妙的變化:

美團:“吃貨”生意的組合拳怎麼打?

餐飲外賣業務經過三年快速發展,在2017年的營收佔比首次超過了到店、酒店業務,份額達到了62%。美團最新更新的招股書顯示,今年前四個月,餐飲外賣業務的營收佔比為61.2%,繼續維持住了這一趨勢。

美團:“吃貨”生意的組合拳怎麼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到店、酒店業務的毛利率則高達88%,已經基本觸頂,但餐飲外賣業務的毛利率僅為9.3%,從成長性上看,餐飲外賣業務還有更強的盈利空間,這也是美團未來實現盈利最重要的途徑。所以,如果想要得到資本市場的持續看好,美團必須要做好“吃”的生意。

對於外賣這一核心業務,美團主要的商業模式是通過餐飲外賣平臺及餐飲配送服務,向商家和用戶收取佣金、配送費和廣告費。商家接入美團外賣系統,美團利用數據分析能力,為用戶提供內容展示。一旦消費者發現所需,則可下單支付。接到訂單後,美團將其傳送至商家,並調動騎手取餐送餐。

在整個過程中,美團向入駐的商家抽取一定的交易分成,比例大概佔到20%-25%。同時,美團APP內還有焦點圖等推薦位,這些都可以廣告位的形式進行售賣,幫助商家持續曝光。

從江湖地位上看,美團已經坐穩外賣市場的頭把交椅:最新數據顯示,美團已覆蓋全國2800個市縣區,連接了超過700萬餐飲商戶,單日外賣交易筆數超過2100萬筆,

在中國的外賣市場份額已增至59.1%。

美團:“吃貨”生意的組合拳怎麼打?

但外賣大戰遠遠沒有結束。在被阿里巴巴收入囊下後,餓了麼的擴張步伐邁得更大了。

7月中旬,據彭博社報道,餓了麼正尋求20億美元新一輪融資,同時計劃在第三季度花費約30億元爭奪市場,試圖將自己的市場份額提高到50%以上。對於這一點,美團也在招股書中給出了風險預警:我們的業務面臨激烈競爭,可能無法持續保持競爭力。

陣營劃分已漸漸清晰,外賣大戰來到了下半場,並升級為一場關於本地生活的戰役。

生鮮和配送 美團下半場

外賣行業經過2014年到2017年的快速成長後,用戶的消費習慣已經基本養成,傳統的補貼大戰已經很難再換取明顯的用戶增量。因此,外賣行業正逐步向智能化、精細化的方向邁進,誰能提供更高效和多元化的服務,誰就會在下半場爭奪戰中佔據優勢。

在上週的上市發佈會上,王興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通過做餐廳評價,通過建立最大外賣平臺,加上我們線上線下結合的生鮮零售方面開始起步。美團已經成為事實上國內最大的關於吃的互聯網平臺。”

王興的感慨,既包含了對過去的總結,也大致勾勒出美團未來佈局“吃貨”生意的大致途徑:仍然做傳統的餐廳評價,維持其在外賣市場的地位,殺入生鮮市場,做一做新零售的生意,同時還要釋放配送網絡的能力,不僅僅將其應用在外賣業務上,還要在電商、即時配送、閃購、生鮮等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生鮮超市是美團最新的一項嘗試。

隨著消費升級風口的崛起,以及物流倉儲技術的成熟,騰訊投資了每日優鮮,阿里、京東開設線下生鮮店,生鮮儼然已經成為互聯網巨頭的一塊主要戰場。

今年5月,美團旗下生鮮超市小象生鮮在北京開業,7月又宣佈正式入駐無錫。據美團介紹,小象生鮮集生鮮食品、餐飲、電商和即時配送於一體,用戶通過APP下單,美團騎手最快30分鐘送達。

美團:“吃貨”生意的組合拳怎麼打?

美團小象生鮮銷售的線上化率也頗有優勢。據接近美團的人士透露,小象生鮮在望京的測試店開業半年時間,線上訂單佔比就已超過一半,線上銷售額也遠超線下,在行業裡處於領先。

從“吃”出發的美團,在生鮮零售上同樣尋求差異化路線

第一就是美團在餐飲領域積累多年的大數據,可以幫助小象生鮮挑選出不同區域顧客喜愛的菜餚,比如美團劃定了無錫消費者的餐飲習慣及口味偏好,甄選6000餘種國內外優質商品。

第二是美團在食材供應鏈上游的優勢,能為顧客精選到品質食材。

除去國內特色食品,小象生鮮還引進全球51個國家及地區的優質美食,進口商品佔比達50%。以低溫奶製品為例,小象生鮮既引進了光明、天潤、卡士等國產品牌,也有全程冷鏈空運的澳洲A2以及韓國延世等高端進口品牌,滿足消費者國際化的消費需求。

在發佈會上,王興揭開了美團之所以能成為全球最大互聯網餐飲平臺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美團建立了

全球最大即時配送網絡

王興表示,美團外賣的平均配送時間,控制到了30分鐘。“這是其在外賣發展過程當中一個很重要決定”——王興這樣評價自己的得意之作。

基於強大的配送網絡,美團也有了新的目標:將配送服務從餐飲覆蓋到本地的其他零售公司。7月18日,美團宣佈推出美團閃購,以滿足消費者便捷購買、商家提升經營效率、騎手在各個時間段配送的需求。

美團閃購的第一入口是美團平臺,與美團外賣共享配送網絡,會有針對性地做配送的升級和配置。

美團:“吃貨”生意的組合拳怎麼打?

美團高級副總裁王莆中表示,從去年及今年上半年來看,美團通過配送網絡送出去的零售產品達到2.6倍增長,非餐品類的增長率是最快的,尤其是生鮮、水果,商家數量也翻了一番。由此可以看出,釋放出配送網絡的能力,也為美團帶來了新的業績增量。

美團“吃貨”生意的背後,折射的是其一橫一縱兩大戰略,即為用戶和商戶兩端賦能。

橫向戰略簡單地說就是服務普通消費者,即一個美團APP,打造 “網上城市綜合體”,把用戶的吃喝玩樂都承包了,用戶可以吃個飯、看個電影、唱個KTV再打個車。

縱向戰略主要指的是要幫助商家,尤其是餐廳,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美團CFO陳少暉表示,公司最主體的餐飲外賣業務經過幾年的持續改善之後,現在已經非常健康,基本沒有再做額外投入,但圍繞“吃”的生意,公司還會在上下游進行投入,比如餐飲後端的信息化建設和食材供應鏈建設。

美團與餐廳的合作,不僅僅是幫助“拉客流”,而且還要滲透到食材採購、餐廳信息管理等多方面,幫助餐廳提升經營效率。此外,美團還可以逐步提供對餐廳的小額貸款,幫助其擴展新店或者裝修,這都是縱向戰略在服務餐廳方面的體現。

對手環伺 美團需加大技術投入

在美團一路高歌的同時,對手們也在悄然佈局。

今年4月,中國另外一家科技獨角獸滴滴也上線了外賣業務,入駐無錫、南京、泰州、成都、鄭州等多個城市,並打起了補貼大戰。

8月,阿里巴巴宣佈,合併餓了麼和口碑,從“到家”和“到店”兩個場景分進合力,整合餓了麼的本地生活服務資源和配送能力,並與口碑的商家服務體系和海量支付數據相融合,加速推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升級。

滴滴外賣處於起步階段,市場份額尚小,模式並無創新,且當下還面臨安全方面的質疑,自顧不暇,美團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但面對老對手餓了麼的戰略升級,美團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資本擴張,同時也要在技術方面進行更強大的升級換代。

2018年年初,普華永道發佈《2017年全球創新1000強企業研究報告》,報告選取了全球研發支出最高的1000家上市公司,我們將上榜的中國科技公司與當時未上市的小米、美團以及華為進行了對比 。

美團:“吃貨”生意的組合拳怎麼打?

在研發投入力度上,美團佔比超過了10%,與阿里、百度同屬中國科技公司第一陣營,甚至還要超過了京東、騰訊。

長期的技術投入,也為美團佈局“吃貨”生意帶來了顯著的變化。

以配送為例,美團之所以能打造強大的配送網絡,與其深厚的技術功力密切相關。美團在全國有超過54萬個人騎手,每個人都通過專用APP實時彙報位置信息,美團則通過技術優化配送路線以及對配送員的調度,最終實現了“平均30分鐘一單”。

此外,美團無人配送車也開始在雄安新區試運營。騎手在餐廳取餐,前往園區門口將餐飲放進無人配送車,大約十餘分鐘後無人配送車抵達新區叫餐點,用戶可以在樓下取餐。

美團:“吃貨”生意的組合拳怎麼打?

美團無人車

回首美團歷史,以團購起家,經歷了千團大戰,殺出重圍,然後與大眾點評合併,再殺入外賣市場,親眼見證了餓了麼先收購百度外賣,再被阿里巴巴收購。在做“吃貨”的生意方面,美團是為數不多的保持獨立的倖存者。

上市是美團另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不管資本市場帶來怎樣的回饋,美團已經在“吃貨”生意方面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