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藥物的溶媒一向非常重視,這些溶媒本身往往也是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療效產生著一定影響。
如《黃帝內經》十三方中的“湯液醪醴”“左角發酒”,以及用長流水煎藥的半夏秫米湯。
《傷寒論》的方藥承繼這一傳統,所用的煎藥溶媒除一般性的水之外,還用到甘瀾水、潦水、清漿水等特殊的水飲。從它們的選擇和製備角度來看,這些水飲對於方劑效果的產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甘瀾水
《傷寒論》第65條:“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一般認為,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用於治療表證誤汗、心陽受損所致的下焦水氣上逆、欲發奔豚之證。該方使用“甘瀾水”煎藥,方後提到甘瀾水的具體做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與此相似的記載,最早出現在《靈樞·邪客》:“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千里流水所煎的半夏秫米湯有調和陰陽的作用,用來治療“目不瞑不臥出”。
甘瀾水的特性和功效
甘者,甜也,屬土,在五臟中對應脾,故古代醫家認為甘瀾水有土性,有補脾和胃之功。
“ 如龐安時認為:“甘爛水(即肝切,熟也。)不擊則生,擊之則熟,水之味本鹹,擊熟之則歸土性矣。然土之味本甘故也。崖暴之水,擊之而成沫,幹而成土,水歸土性,故謂之甘瀾水。”
”甘瀾水除其性甘外,熟揚之後可部分改變本偏於陰的水性,使得其性趨陽、趨動。因此,多數注家認為,用甘瀾水可助水氣運行,平定逆亂氣機,而不會助長水邪。
如丹波元簡列舉諸家之論中雲:“甘爛水,諸說不一。成氏雲:揚之有力,取不助腎邪也。徐氏雲:甘而輕,取其不助腎邪,而益脾土也。柯氏雲:甘爛水狀似奔豚,而性則柔弱,故又名勞水。錢氏雲:動則其性屬陽,揚則其勢下走故也。張錫駒雲:揚之無力,以其不助水氣也。”
雖對甘瀾水具體的作用機制看法有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針對緩解“欲作奔豚”的症象。
甘瀾水性甘輕偏動,但從藥物作用趨向的角度看,是向下的。何夢瑤《醫碥》有“煎藥用水歌”:“急流性速堪通便。宣吐迴瀾水最宜(即逆流水)。百沸氣騰能取汗。甘瀾勞水意同之。”迴瀾水為逆流水,有宣吐作用,可助氣血上行;以此類推,甘瀾水具有使氣血下行的降逆作用。
另《金匱要略》與《傷寒論》同為張仲景所著,兩者可以相互參考。《金匱要略》中以大半夏湯治療胃反嘔吐。
大半夏湯雖然沒有明確提出使用甘瀾水,但在其煎服方法中,提到“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其做法實與甘瀾水製法相似。“ 陳修園對此提出自己的觀點:“膈咽之間,交通之氣不得降者,皆衝脈上行,逆氣所作也……用甘瀾水以降逆上之水液。”
”大半夏湯雖與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治病症不同,一治嘔吐,一治欲作奔豚,但二者的關鍵病機皆為氣機上逆,治療都要平衝降逆,同時斡旋調和中焦之氣機,用甘瀾水正可輔助增強這一功效。
甘瀾水的現代研究
另據現代研究,甘瀾水特殊的製作方法,使其在外力作用的影響下,可能改變了水分子簇結構的大小,較易與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結合而進入細胞內參與機體各種新陳代謝,從而
提高甘瀾水的生物學利用率及其對於生物體的生理功效,變得對人體更加有益。閱讀更多 明醫公開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