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縣「五星級文明戶」系列報導之二」家和勤奮鬥 鄉鄰齊致富——大通縣樺林鄉丁誼忠家庭

踐行“兩個絕對” 共建幸福大通

時政 | 民生 | 熱點| 民俗 | 文化 | 新聞 | 旅遊

「大通县“五星级文明户”系列报道之二」家和勤奋斗 乡邻齐致富——大通县桦林乡丁谊忠家庭

家和勤奮鬥 鄉鄰齊致富

——大通縣樺林鄉“五星級文明戶”丁誼忠家庭

丁誼忠,48歲,家住大通縣樺林鄉東莊村,在這個離縣城25公里的偏遠腦山生活了大半輩子。他的頭銜有很多:民辦教師、村主任、煤老闆等,丁誼忠最喜歡的,還是被稱為“丁老師”,他曾當過十幾年民辦教師。他說學校的神聖、純潔,至今令他無法割捨。這段教師經歷鑄就了他純潔的思想,幹練的性格,激勵他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中有思想、有創新。

「大通县“五星级文明户”系列报道之二」家和勤奋斗 乡邻齐致富——大通县桦林乡丁谊忠家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全縣好多單位每年有植樹造林任務,但是苗木成活率並不高。他想: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並不擅長種植類工作,自己作為農民,有體力、有技術、有時間,為什麼不試著幫他們植樹呢?於是丁誼忠壯著膽子到氣象局等單位自薦,獲得成功。他又憑藉自己的種植經驗和自身優勢,將自己推薦給了縣林業局。在退耕還林的大潮下,克服綠化工作量大,工作苦累的困難,種植事業越幹越好。大通縣的鄉村,他都跑了個遍,還承接了湟源縣、海北州等州縣的種植活計。從開始帶動本村幾個、十幾個人一起植樹,到後來帶動周邊村、項目地附近鄉村的上千人植樹。一位村民興奮地說:“跟著丁老師挖窩窩、種苗苗,我們掙了錢,還上了電視哩!”2015年8月,丁誼忠成立“大通丁翔苗木繁育專業合作社”,他的苗木種植、繁育事業走上了新的臺階。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丁誼忠完成了資本積累,為村民創收、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白手起家,憑藉自身的努力,不僅使自己家早早地脫貧致富,致富不忘眾鄉親,毫無保留地把經營項目和經營經驗分享給鄉親們,讓鄉親們參與到項目中來,增加他們收入。

「大通县“五星级文明户”系列报道之二」家和勤奋斗 乡邻齐致富——大通县桦林乡丁谊忠家庭

2008年,丁誼忠當選東莊村村主任,開啟了他新的事業。他辦法多、路子寬,為東莊村爭取畜棚改造、“三位一體”沼氣池項目、牛羊育肥等項目,不斷帶動東莊村的經濟發展;他還當選為大通縣人大代表,積極履行人民代表職責,提交提案,改善鄉村交通道路,使樺林鄉20多公里鄉村道路得到硬化;看到群眾遭受自然災害,他與省總工會等幫扶單位聯繫,爭取救災資金9萬元,解了受災群眾的燃眉之急;因“引大濟湟”工程施工,部分群眾需要搬遷,丁誼忠不分晝夜,多次出面與項目施工方協商,妥善地解決了施工方和群眾的需求矛盾,在施工順利進行的前提下,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在危房改造項目工作中,深入調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公開公平,使153萬元危房改造項目資金全部落實到位,使130多戶村民的居住條件得到徹底改善。丁誼忠通過各種渠道,聯繫技術人員,出資為村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拓展了村民思路,使他們掌握了一技之長。他培鼓勵村民外出務工,帶領村民增收致富,使外出務工人員帶著希望出去,揣著鼓鼓的錢包回來。

丁誼忠說“這些事都是我的工作,我的分內。”其實也是義舉、善舉,這樣的他毫無意外贏得了群眾的肯定和好評。

丁誼忠的家裡有9口人,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最年長的是七十多歲高齡的父親丁啟秀先生,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因為處事穩重幹練,辦事公道有節而德高望重。在這樣的家風薰染下成長起來的丁誼忠,不僅繼承了優良家風,因為年輕、有文化,他們都帶著同情貧困鄉鄰的珍貴品質,帶頭艱苦創業,造福鄉鄰,這也是丁誼忠自小的心願。別人眼裡“丁老師”一家人的日子和和美美,夫妻和睦、父慈子孝、鄰里和諧、持家有節;在他心裡,家和才能萬事興。

丁誼忠用“莊稼人的”方式,將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在他的的言行中,他用民辦教師、農民、村主任的身份詮釋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們問及今後的打算,丁誼忠說:“藉著國家的好政策,我要帶動周圍的群眾都富起來,家家過上紅火日子,心裡才舒坦啊”!

「大通县“五星级文明户”系列报道之二」家和勤奋斗 乡邻齐致富——大通县桦林乡丁谊忠家庭
「大通县“五星级文明户”系列报道之二」家和勤奋斗 乡邻齐致富——大通县桦林乡丁谊忠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