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交通工具「變身記」

「关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交通工具“变身记”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報道(二)

交通工具“變身記”

從出行靠步行,到使用自行車,再到擁有人人羨慕的摩托車、小轎車;從乘坐時速幾十千米的綠皮車,到時速達300多千米的高鐵……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的出行方式取得了巨大進步,每個家庭的“交通變遷史”也印證了這一鉅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孟子楚同學家的交通工具“變奏曲”。

「关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交通工具“变身记”

時代回顧 自行車是高檔代步工具,拖拉機炙手可熱

受訪人:外婆,趙鳳蘭,64歲

我記憶中小時候的家在河南省南陽市李莊村,那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村子裡處處是羊腸小道,所到之處坑坑窪窪。交通工具極少見,出門都是靠步行。到了十幾歲我還常常光著腳丫,一是早已習慣;二是鞋子少,尤其是下雨天,常常深一腳淺一腳的,泥巴都濺到了膝蓋上,又怎麼捨得髒了鞋子呢?

直到1976年,家裡有了第一輛自行車。那個時候我二十出頭,大女兒剛出生。這也是村子裡的第一輛自行車,還是風靡一時的“飛鴿”牌自行車,是姐夫從城裡買了送過來的。當時,村裡的人都來借車用,家裡人很熱心,都一一答應,自行車也因此成了“公共用品”。但大多是急用的,比如,急著送生病的孩子到鎮裡的醫院。那時還沒有其他交通工具,如果沒有自行車,就得拉著自家的板車,那就慢多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物資逐漸豐富,和其他商品一樣,自行車的供應量也在增加。

後來,家裡擁有了第一輛拖拉機,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小女兒出生了。再後來,家裡有了貨車、小轎車。村子也日新月異,大家都富了起來。正因為經歷了這些,我們這一代人非常感恩,明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時代回顧 摩托車、公交車、小轎車等日漸盛行,還有那難忘的綠皮火車

受訪人:媽媽,孟昭麗,37歲

小時候,我就常常坐在父親的拖拉機上,陪著他做一些小生意。雖然村裡還是土路,但是已經平整、寬敞多了。當時已是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農村,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大家幹活兒的積極性提高了,一些人開始“蠢蠢欲動”,嘗試做一些買賣。父親就是村裡的“能人”,是最先“走出去”的一批人。他開著拖拉機做起了小生意,最初,他是將村裡人的麥子、花生等運出去,換成西瓜、罐頭等村裡買不到的食物;再後來開了一家店,做起了餐飲生意。踏實肯幹的父親,很快成了村裡鮮少的“萬元戶”。從小陪著父親做生意,我的心算練得極好。後來回想,自己的數學成績一直十分優異,也許和這個有關吧! 村子裡的人慢慢地富了起來,有些家庭買了摩托車,這可是家庭富裕的象徵。當它從人們身邊呼嘯而過時,不知能吸引多少羨慕的眼光!

到了20世紀90年代,也就是我上初中的時候。父親給我和哥哥各買了一輛自行車,當時村裡人騎自行車已經蔚然成風。雖然公交車在當時已經是城市裡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但在農村卻還不見它的身影。好在村裡通往鎮上的土路大部分變成了瀝青路,每天騎車到鎮裡上學,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度過了愉快的中學時光。

21世紀初,大學畢業後,我留在了福州,婚後買了第一輛小轎車。為了參加表弟的婚禮,我們第一次開車回荊門,10多個小時,我和丈夫輪流開。幸運的是,全程都是高速,路上的車輛並不多。難以想象,10年前,到荊門走的還是國道,僅武漢到荊門就要3個多小時。如今,農村的道路已經四通八達,公交車隨處可見,大大縮短了城鄉距離。很多家庭也有了小轎車,空閒之時便帶著全家一起去旅行。回想起20世紀80年代,若想長途旅行,綠皮火車才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飛機還是個新鮮事物。那年,我第一次坐上了綠皮火車,跟著家人到蘭州的姑姑家做客。這是一趟2天2夜的火車行,車廂裡的人擠得滿滿當當,空氣汙濁。只記得我在火車上一直吐,可把家人擔心壞了。怎能想到,今天會有這樣快速而舒適的動車、高鐵。

改革開放帶來的一個簡單的“變”字背後,是我國國力不斷增強的真實體現。而我們,在享受這一切便利的同時,也要想想自己能為祖國做點兒什麼?

全新的“大交通”時代

我是孟子楚,10歲

“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陽的光輝”,我國交通工具的變化不正是祖國經濟和科技發展的一個縮影嗎?聽著外婆和媽媽講述改革開放40年交通工具的變遷,我感到十分驕傲和自豪。科技飛速發展,今天,出門坐公交車、地鐵,“打的”已成為家常便飯;街道上的小轎車大量湧現;高鐵已成了“中國速度”的象徵……明天,我堅信祖國很快又將進入一個嶄新的交通新時代。

(福建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四年③班 孟子楚供稿)

「关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交通工具“变身记”

(寫滿回憶的自行車)

「关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交通工具“变身记”

(高鐵時代)

排版:林 珊

長按二維碼發現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