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自编自演的政治秀?

《三国演义》中最诗情画意、最一波三折的故事,应当算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了。

先是徐庶临去曹营之际的走马举荐,接着又有司马徽的造访再荐。一个说诸葛亮好比麒麟鸾凤,有经天纬地之才,若得此人相助,不愁天下不定;一个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还是谦虚了,他可以比姜尚、张良。这无疑把急于争天下的刘备的胃口吊到了半天空,恨不得马上见到这位传奇人物,网罗到自己麾下。

可是,事情却并不一帆风顺。徐庶告别了刘备,唯恐诸葛亮不肯出山,先跑到卧龙冈做事前动员。不料诸葛亮说拉他出山是让他做祭祀时的牺牲品,拂袖而入。接着,刘备准备了礼物,带着关羽、张飞以及一帮随从去隆中拜访。不巧,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据童子说,诸葛亮出门有两个“不定”:踪迹不定,归期不定。找也没法找,等也没法等,只得先回去。过了数日,探听到诸葛亮已经回家,赶快骑马过去。在路上酒店看见两位相貌奇特(一位是白面长须,一位是清奇古貌)在唱歌,刘备就以为其中一位是诸葛亮了。一问都不是,只是诸葛亮的朋友。到了诸葛亮家,有人在读书,孰料还不是诸葛亮,而是诸葛均,诸葛亮的弟弟。原来,诸葛亮头一天被朋友崔州平约出去闲游了。这闲游是“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也是“往来莫测,不知去所”,无法找寻。第三次更加隆重,出发前刘备择好吉日,斋戒三日,沐浴更衣。这一回倒去对了,诸葛亮前一天晚上回家了。可是,并不见他迎出来相见,大白天他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在睡大觉!刘备不愿意打扰诸葛亮睡觉,要等他睡到自然醒。这诸葛亮也怪,八辈子没有睡过觉似的,“半晌,先生未醒”。要不是关羽劝阻,张飞早到屋后放一把火点了诸葛亮的草堂!又等多时,只见诸葛亮“翻身将起”,没想到,“忽又朝里壁睡着”。这样,刘关张又站了一个时辰,这位诸葛亮先生才“草堂春睡足”,吟着诗醒来。

于是,一番虚情假意之后,这才进入正题,分析了天下形势,指出了刘备的出路:天下这块蛋糕,只能切三分之一。又一番虚情假意之后,这孔明先生才跟刘关张到了新野。虽然没有明确交待封官许爵,但是从此,“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三顾茅庐,刘备从头年冬天忙到次年春天!

《三国演义》是小说,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章学诚《丙辰札记》)的说法。但是三顾茅庐的情节,我认为虚构部分远远超过了三分。

这涉及到了对正史记载的评价问题。

正史记载也略有出入。陈寿《三国志》记载,向刘备举荐诸葛亮的是徐庶,没有提到司马徽。而且徐庶也不是因为母亲被曹操扣押,被迫离开刘备去曹营之际的马上举荐,而是徐庶投奔正在新野的刘备,得到刘备的器重,有一天就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称赞诸葛亮为“卧龙”。刘备当时就说:“先生与俱来。”意思是,请你把他带来。徐庶说,这个人你可以去拜访他,不可以委屈他让他来这里见你,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见面之时,两人进行了密室晤谈,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资治通鉴》的记载有些不同,最早举荐诸葛亮的不是徐庶,而是司马徽,地点不在新野,在荆州。是刘备为了寻找人才,特意拜访襄阳名士司马徽,司马徽于是举荐了伏龙、凤雏,也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后来在新野,徐庶又一次举荐了诸葛亮。裴松之注引《襄阳记》也是刘备先访问司马徽,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三国演义》糅合了这两种记载,但是颠倒了时间顺序,变成徐庶首荐,司马徽再荐。按照《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徐庶被迫离开刘备去曹操那边,是在诸葛亮已经在为刘备效力之后。刘表死,其子刘琮听说曹操要来征讨,派使者去请求投降。当时正在樊城的刘备就率军南行,诸葛亮与徐庶都随行。路上军队被曹操击破,徐庶母亲被曹操羁押,这才有徐庶进曹营的事。

不管是谁先举荐的诸葛亮,历来读史的人大概都只注意到举荐者的慧眼识英才和被举荐者的果然英才无两上边了。我读这一段历史,却产生了一个怀疑:怀疑这是诸葛亮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我的证据有下边几点:

首先,举荐他的人都是他的同学、故旧。裴松之注引《魏略》云,徐庶本是一个颇有江湖侠客气质的人,可以说是亡命之徒。他曾经为人报仇,被官吏捉住之后,问他姓名,他闭口不答。官吏于是在囚车上立了一根柱子,将他绑在上边,用刀子割他身体。在同党的营救下,才得以脱身,从此折节读书。汉献帝初平年间,徐庶跟同乡石韬为了避乱,一起跑到荆州,认识了诸葛亮,变成好朋友。就是说,徐庶在举荐诸葛亮之前,他们已经是意气相投的朋友了。司马徽跟诸葛亮也不是素不相识的关系。司马徽对同乡庞德公非常尊重,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而诸葛亮每次到庞德公家,都独自一人在庞德公的床前磕头施礼。这庞德公有个小儿子叫庞统,小时候一副纯朴鲁钝的样子,但是,儿子总是自己的好,庞德公也看出了这儿子的过人之处,当然,司马徽也是这么看的。这庞德公自然很喜欢自己儿子和这个非常尊敬他的后生诸葛亮了,把他们比作卧龙、凤雏,到处宣传。既然自己尊重如兄长的人都这么赏识诸葛亮,司马徽逮到机会,当然会推荐他了。举荐朋友、举荐朋友欣赏的后辈,都是人之常情,理所必然。换言之,诸葛亮的这些同学、亲故,都充当了这出戏剧的演员。

《三国志》等史书都明白记载着,诸葛亮年轻的时候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管仲是春秋时期名臣,曾经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乐毅是战国时名将,燕昭王任命为上将,曾联合赵楚韩魏攻打齐国,攻占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可见,诸葛亮是一个主张用世之人,决非安心于山林优游之辈。要刘备“凡三往”这才答应出山,如果真有其事,显然是有意为之,比如自抬身价,肯定不是想在隆中种一辈子田。

刘备第三次到他草堂,终于见面。见面晤谈,是“屏人”了的,也就是说,只有他们两个人,就连关羽、张飞也都不在场。他们当时说了些什么,真的是我们看到的《隆中对》?不会是诸葛亮的事后加工改编吗?最耐人寻味的是,“三顾茅庐”的故事,最早的记录文献,竟然就出自诸葛亮本人之手,就是作于刘备章武三年(223)的《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这个时候,关羽、张飞、刘备等所有当事人都已经死了,无法对证。诸葛亮说什么就是什么。可以肯定,《三国志》等史书的记载都是由此而来的。

陈寿《三国志》一方面引用了诸葛亮本人的自述,肯定有“凡三往”、有“隆中对”等事,也明确记载,因为刘备如此尊重诸葛亮,引起了关羽、张飞的不满。刘备这样告诫他们:“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按理,经过这一番周折,刘备应该当即对诸葛亮委以重任。但是,后边的叙述并非如此。兵败于曹操之后,刘备率残部跑到了夏口。情况危急,诸葛亮献计向孙权求救,并且亲自前去动员孙权联合抗曹。结果,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扭转了败局。这个时候,刘备才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具体工作是“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不是《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赤壁战前,诸葛亮已经是宰相级的军师了。建安二十六年(221),大臣们都劝刘备称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一番引经据典、剖析人情世故的说法,使得刘备答应登基,这才策命诸葛亮为丞相。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张飞死后,他又领司隶校尉。等到章武三年,刘备病危,更是有了托孤之事。假设这个时候,关羽、张飞都没有死,刘备是不是会托孤给诸葛亮呢?

我总觉得《三国志》关于诸葛亮的记载太富有传奇色彩了,有些情节难以置信。相比之下,裴松之注所引《魏略》的记载要朴实可信得多。大略是,诸葛亮看见当时南方刘表形势不妙,就去拜见正在襄樊的刘备。刘备因为诸葛亮跟自己没有旧交情,年纪又轻,就只把他当一个普通学生娃看待。一次聚会完毕时,别人都离去了,只有诸葛亮不走。刘备也不问他想说什么话。刘备喜欢拿牦牛毛编织头盔装饰物(这跟刘备曾经编织草席出售谋生很吻合),这时候正好有人送他牦牛尾,他就在那里编织了起来。诸葛亮就批评他,应该有远大志向,不应该只是编织牦牛毛。刘备一听,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人,于是停止编织,说自己编织只是为了解闷。于是诸葛亮先是拿他跟曹操作了一番比较,点出了局势的危急,接着又给他出了个主意:将荆州地区的游民都进行登记编户,解决了兵员短缺的问题。刘备这才知道诸葛亮是个有好计策的人,“乃以上客待之”。《魏略》之外,《九州春秋》也是这样记载的。

裴松之虽然引了这个记载,但是他自己并不赞同。他不赞同的理由却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那一番话,可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然相信了诸葛亮自己编撰的漂亮说法。

诸葛亮编撰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当然有他合理的用意。裴松之注引《蜀记》云,诸葛亮摄政期间,“刑法峻急,刻剥百姓”,有个叫法正的大臣就引用汉高祖当年只以三章约法为典范,上书劝谏。结果,诸葛亮告诉他,自己之所以这么做,是有道理的。概括而言,就是蜀人太无法无天了,需要约束。或许,诸葛亮也认为,蜀人太自以为是了,需要给自己树立一点威信,就得如此这般塑造一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