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青黴素不需做皮試,爲什麼中國沒有不需做皮試的青黴素呢?

簡華義


青黴素是個好藥,在臨床上廣泛地應用於各種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但青黴素皮試問題一直困擾著臨床醫生和廣大患者,中國人的常識是使用青黴素前必須要做皮試,甚至連小學生都知道,然而我們逐漸的瞭解到,在歐美很多國家以及我國港澳臺地區,大部分患者在使用青黴素前是不需要做皮試的。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青黴素過敏,1941年青黴素問世以來,拯救了無數生命,在二戰期間,扭轉了戰局,隨著青黴素的使用,過敏問題慢慢浮出水面,其實青黴素過敏並不是青黴素本身過敏,而是青黴素的降解產物與蛋白質結合,結合後的產物具有免疫原性,被機體免疫系統識別,發生過敏反應,實際上青黴素過敏是雜質過敏,因此,控制藥品質量,控制雜誌含量,就能降低青黴素的過敏率。

有研究者做過調查,青黴素在整體人群中的過敏比例可達10%,但實際上真正過敏的人只有1%-1.5%,但為什麼我們在臨床上見到了那麼多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呢?我們再說第二個概念,青黴素皮試的“假陽性”和“假陰性”,顧名思義,假陽性就是說患者對青黴素不過敏,皮試結果卻顯示過敏,假陰性則相反,患者對青黴素過敏,皮試結果卻顯示不過敏,最終假陽性的患者就錯過了使用青黴素這個好藥的機會,假陰性的患者用藥後可能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其實青黴素皮試結果受到很多外界因素影響,比如皮試操作不規範,對皮試結果的誤判,缺少正規的青黴素皮試液,服用了某些藥物,這些因素都可能干擾皮試結果。具體說,比如服用抗過敏藥物期間進行青黴素皮試,就有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有些人皮膚比較敏感,注射皮試液後,局部發紅,這就有可能出現假陽性結果。

歐美國家不做青黴素皮試是因為:

  • 青黴素皮試僅能預測I型超敏反應,也就是速髮型超敏反應,無法預測其他類型的超敏反應。
  • 歐美有研究顯示,青黴素皮試假陽性的比例可達9%左右,而假陰性比例也可達2%左右,干擾因素多,無法確切的預測青黴素是否過敏。
  • 假陰性的患者在後續使用青黴素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發生率為0.02%左右,未進行青黴素皮試的患者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率為0.02%-0.04%,結果顯示進行青黴素皮試並沒有獲益很多。

鑑於以上原因,很多歐美國家不做青黴素皮試,但是醫生在用藥前一定會詳細詢問患者的過敏史,如果患者曾經出現過喉頭水腫或過敏性休克等嚴重過敏反應,則禁止使用青黴素。第一次注射青黴素,要由醫生來執行,通常先注射1/100的劑量,注射後觀察30分鐘,沒有出現過敏反應,再注射剩餘的劑量。後續的注射和觀察由護士來完成,這個過程也是在有完善急救措施的條件下進行的。

我國患者人數眾多,目前要做到監測每一位患者使用青黴素不太現實,因此2017年10月31日,我國中華醫學會正式頒佈了《青黴素皮膚試驗專家共識》,旨在規範青黴素皮試操作,減少假陽性和假陰性的發生率,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我國患者也可以在不進行青黴素皮試的前提下使用青黴素,讓青黴素這個好藥繼續在臨床上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青黴素皮膚試驗專家共識,中華醫學雜誌,2017,97(40):3143 - 3146


南開孫藥師


我不是醫生,更不是從業者,一竅不通,只談個人經歷。

春節期間寶貝急性腎炎,送市人民醫院。醫生採取治療方案為輸14天青黴素。出院時達到預期效果,但尿蛋白和抗o,隱血指標未完全消除。期間問過醫生,也質疑過,他說這是最優方案。住院費用很低,青黴素也就幾毛一瓶,小孩一天也不會超過1000萬單位。

出院後一週,不放心轉華西兒童醫院,教授開青黴素和頭袍方案,結果10分鐘後嚴重過敏,全身長包,發癢。醫生拔藥,遂自愈。問門診年輕小姐姐醫生,說不好怎麼過敏,因為有皮試,有可能是兩種藥同時輸的原因。

結果就沒住了,回家吃了幾個月西藥,效果達不到治癒的指標,遂放棄轉投中藥。約4個月後各項指標正常,目前處於定期複查,看是否復發。

事實證明前期的青黴素處置沒毛病,我小時候也用了不少青黴素,只是在那個抗生素濫用的年代,對免疫系統和耐藥性肯定有較大影響。個人認為,青黴素不應該被淘汰,對特定感染是有奇效的,醫生們不用了,無非就是太便宜或者過敏的原因。顯然簡單歸咎過敏的原因是不成立的,可能還是和藥廠的技術和品控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