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年薪制」, 才能更好促進教師積極性

實行“年薪制”, 才能更好促進教師積極性

毋庸置疑,國家對教育是非常捨得資金投入的,但是,對於資金的支出不夠優化,甚至不夠合理。重視對學校的硬件投入,教學樓、宿舍樓、操場、實驗室等各種硬件設備越來越現代化、高科技。在農村,生源越來越少,但各個學校的教學樓和餐廳卻越蓋越氣派。而對於教師的投入,卻增長緩慢,以至於像張景娟這樣的優秀教師,教齡19年,到手工資才2600元,不得不黯然離去。教育支出不合理,無法促進教育的積極發展,還可能會破壞教育的生態環境。張景娟老師離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實行“年薪制”, 才能更好促進教師積極性

對教師投入成本過低,教師待遇不高,這不高的待遇還要與職稱制度、薪級工資制度、績效工資層層掛鉤,導致教師產生了深深的職業倦怠感。為了工資高一點,就必須要評職稱,評職稱,就繞不開許多的條條框框、人情世故。教師很難做到平靜教學,對學生也是充滿功利性,表現為都想要優等生,不待見學困生,只要有榮譽證書,什麼活動都要爭破頭的參加。長此以往,師生矛盾、家校矛盾日益顯現。職稱制度也好,績效工資也罷,相關部門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各種考評,讓教師多勞多得,以先進促後進的。但卻演變為了各種折騰,折騰的教師已無心教學了。有識之士認為,教育是國家根基,容不得一絲折騰,優化教育投資刻不容緩。

實行“年薪制”, 才能更好促進教師積極性


要改變以往的方針政策,加大對教師的資金投入,繼續提高教師工資,最好對教師實行年薪制。實行年薪制,就是教師工資不受各種行政考核、評價干擾。職稱制度、績效工資只是作為一種評價,對教師年薪影響不大。只有這樣改革,才能讓教師感受到職業尊嚴和榮譽感、幸福感,才能促進教師工作積極性。

這不是教育職稱改革的唯一“藥方”,但可能是最對症的藥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