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爲一首歌編配和弦?吉他編曲詳細步驟

自己給歌曲編配和絃,聽起來是一個非常酷的事情,很多琴友都想自己編曲,但卻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配和絃是需要一定的樂理知識的,之前講過很多基本樂理方面的知識,這裡就不再贅述。現在就簡單的分析一下和絃編配的步驟,以及一個經典的歌曲編配實例。

定調,配和絃的第一步

吉他和絃編配的第一步是確定歌曲編配要使用的調式,要不要用到變調夾。這裡說的定調是指,一首歌曲你想用什麼調的和絃來編配。比如一首原調是A調的歌曲,你可以直接用A調的和絃來編配,這樣就不用夾變調夾。你也可以用比較熟悉的G調和絃編配,用變調夾夾二品,這樣唱出的就是A調音高的歌曲。

前面兩種都是按照原調A調音高來演唱的,如果你的嗓音唱不了這麼高,你可以用G調編配,不用夾變調夾彈唱,這時你唱出的歌就是G調音高的,比原本的A調低了一個全音。如果G調你還是覺得太高音,你可以選擇用E調的和絃來編配,E-A相差5個半音,比原調A調低了5個半音。

歌曲和絃編配不一定要按照原調編配,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選擇合適自己彈唱的調式。

列出選定調式的基本和絃

確定了你要使用的編配調式,就知道你應該用到哪些和絃了。後面的實例是以G調來編配的,這裡就以G調為例,看下圖G調常用基本和絃。

怎樣為一首歌編配和絃?吉他編曲詳細步驟

1-6級和絃的構成音,根據這個配和絃,歌曲簡譜的每一小節裡面哪些音符多的就用對應的和絃配上去試一試。上面的G調6個級最基本的三和絃,還有其他變化色彩的和絃也可以使用,比如常用的7和絃。第一級G有時會使用Gmaj7,其他的Am(Am7)、Bm(Bm7)、C(Cmaj7)、第5級的D就是(D7)、Em(Em7),根據具體的效果選擇使用。

《再回首》歌曲經典和絃編配實例

《再回首》是姜育恆演唱的一首經典老歌,這裡截取中間一段經典編配片段,使用G調和絃編配。我們只看藍色歌曲高潮部分,紅色小數字表示小節數。

怎樣為一首歌編配和絃?吉他編曲詳細步驟

第1、2小節,主要以do、mi這兩個音符組成,可以配一個G調第一級主和絃G(135),這個和絃包含do、mi兩個音。第3、4小節,主要是mi這個音,後面還有la、si、do,G調的第6級和絃Em最適合,Em(613)這3個音構成,和這兩小節最匹配。第5、6小節,主要的一個音是re,後面還有do、la,G調的第2級和絃Am最適合這兩小節,Am由(246)三個音構成。第7小節,同樣是以re這個音為主,可以考慮使用第五級的D和絃,這裡使用它的7和絃效果好一點,就是屬7和絃D7。

這樣就形成一個G-Em-Am-D7的和聲走向,用和絃級數表示就是1625。記住和絃級數非常方便,當你要配其他調的和絃,就可以按照這個和絃的級數一 一對應替換成其他調相同和絃級數的和絃。後面部分也根據這樣配出和絃。

高級編配技巧,低音銜接

按照上面配的和絃彈唱,也可以彈出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又發現了一個更加豐富,效果更好的編配手法。

上圖基本編配中,看紅色數字標示的1-7小節,和絃走向是G-Em-Am-D7,它的低音走向是,低音1-倍低音6-低音2-低音5。下圖的編配低音做了更加細節的處理,就是上幾次我們講到的低音鏈接的內容,把低音連接的更加順暢,填充得更加飽滿。

怎樣為一首歌編配和絃?吉他編曲詳細步驟

看上圖左上角的兩種不同編配的低音走向,G和絃換到Em,Em和絃的根音是6弦的la,在G和絃的最後兩下改變成彈do、si兩個音,這樣就形成了do-si-la銜接更加緊密順暢的順階低音。

同樣Em-Am和絃,Am的根音是第5弦的re,Em的最後三下改成彈la-si-do,這樣la-si-do-re也連接的非常好。

最後Am-D7,D7的根音是4弦空弦的sol,和絃低音形成re-mi-fa-sol的順暢過度,這樣彈出來的效果非常有感覺。

​二重奏式的和聲編配(精華部分)

這種編配方法,十年我也想不出來!看後面一種編配紅色數字標示的8-12小節,這才是這次要講的最精華的部分。你拿起吉他從第8小節開始彈起,你會發現有一個二重奏式的編配,而且這個二重奏還不是在同一拍上的,有間隔時間的。

你剛剛唱完“再回首恍然如夢”後面的伴奏接著立馬就彈出你剛剛唱過的這一段旋律,有那種跟彈的感覺,後面還有一句,剛剛唱完“再回首我心依舊”,立馬伴奏又把這段旋律彈出來。我第一次彈唱這個片段的時候,就感覺這種編配效果非常的棒,越彈越爽。這裡的G和絃、Em和絃可以簡化按弦指法,只按住一個手指,彈不到的手指全部放開,用放開的手指把需要彈得音彈出來。

一個好的和聲編配

一個非常好的和絃編配,是需要非常多的樂理知識和經驗的,但是我們不要畏懼困難,從最簡單的點點滴滴開始累積。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平時玩吉他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技巧,逐步提高自己對吉他、音樂的理解。可愛的吉他手,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