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以“消费升级”剖析过泡椒凤爪第一股——有友食品,这一次要说说,消费升级中,“酱油”也算是最好的缩影之一。
从最早的打酱油,到后来几块钱一瓶的仅标着“生抽”、“老抽”的酱油,再到后来海鲜酱油、草菇酱油等各种品类酱油层出不穷,如今,淡盐酱油、薄盐酱油、有机酱油等带着各种噱头的产品更是琳琅满目。
在各大商超的货架上,酱油的陈列,是调味品区域中占据最大面积的。热爱厨房的花朵君,近年来也在每一次买酱油,感叹着:“现在的商家玩法真多!消费者也真敢花钱!”
一瓶490ml、480ml酱油,轻则近二十元,贵则三四十元,这样价格的酱油实在是消费不起——用这么贵的酱油做个拍黄瓜、凉拌海带丝,黄瓜、海带丝都是两三块钱足以,但酱油要用掉五块钱!这酱油也太喧宾夺主!
酱油是越来越贵,贵有没有贵的道理呢?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给出的结果大跌眼镜——试验共抽取120款酱油,结果有29款不合格。不合格率24%。
其中,李锦记、海天(海天味业(603288,股吧):603288,SH)、加加(加加食品(002650,股吧):002650,SZ)均上榜。此外,进口酱油价格相当昂贵,其实并不比国产酱油好。而儿童酱油的品质和普通酱油差不多,有的盐更多。
小编查询发现,海天味业旗下重要子公司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酱油不合格,这家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9亿元,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87%,是海天味业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
四分之一酱油不合格
此次江苏省消保委比较试验的120个样品,有30个进口酱油、90个国产酱油。其中,112个酿造酱油、8个配制酱油(7个为进口商品)。根据试验,有29个样品不符合国标,主要集中在标签标识、营养成分标注和品质指标方面。
小编了解到,根据制作工艺,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其中,酿造酱油是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配制酱油则以酿造酱油为主,加入了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生抽、老抽则是广东地区的俗称。生抽拌菜,老抽红烧。
据此次比较试验的检测方——远东正大检验集团高级工程师刘爱萍介绍,衡量一款酱油的品质,主要看氨基酸态氮含量,“基本上每一款酱油的配料表上都会标注氨基酸态氮含量,范围一般在0.4-1.3g/100mL。含量越高,通常酱油的质量等级也相应越高,滋味越鲜美。”也就是说,酱油鲜不鲜、能不能提味,全看这个指标。
但比较试验中却发现,4款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其中,宿迁市泗洪县华美调味品厂生产的商标为蟹园的红烧老抽,氨基酸态氮含量仅为0.01g/100ml,全氮为0.07g/100ml。刘爱萍表示,这不仅达不到我国酿造酱油的最低标准要求,甚至不能称为酱油。
“李锦记”虚标营养成分,“海天”也有问题
经比较试验,23款酱油实测营养成分数据与产品标识明示的营养成分表数据不符,约占全部样品的19.2%。其中包括B.B.、蟹园、李锦记、味美思等知名品牌。
从徐州市天龙食品综合市场购买的商标为李锦记的锦珍生抽,标签营养成分显示钠含量为942mg/15ml。换算一下,就是6280mg/100ml。但实测值钠含量为8748.75mg/100ml,已经超过了限值。
专家表示,这对于有低盐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购买了这款酱油,可能就被骗了。一款海天生抽酱油也因为标签标识问题,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儿童酱油、高价酱油并不一定好
为让孩子少吃盐、少吃鲜,家长会购买儿童酱油。目前我国并没有儿童酱油的相关产品标准。
江苏省消保委在市场上购买了5款儿童酱油的样品。其中有3款添加了增鲜剂。检测营养元素后发现,5个样品的营养元素差异也比较大。
由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妈爱宝宝酿造酱油,除了强化铁营养外,其他指标与普通酱油没有太大差异。由恩光食品(厦门)有限公司生产的儿童酱油(B.B.牌),指标总体与普通酱油也没有太大差异。
由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加加”牌样品的总体指标甚至还不如普通酱油。“这款加加儿童酱油,钠含量达1106mg/15ml,比普通酱油还要高。”刘爱萍说,市场上儿童酱油营养品质未必都优于普通酱油。
那么动辄上百元的进口酱油品质怎么样?江苏省消保委表示,按每500ml统一折算每个样品的价格。价格最高的前10个酱油样品中,有7个是进口酱油。进口酱油的价格普遍高于国产价格。
特别是相同等级的两个酱油样品价格可以相差10倍到138倍之多。以特级酱油为例,单价最高的为“上海智咏贸易有限公司(代理)”,名称为“黑豆酱油360”,折合500ml价格为727.27元。而“开平味事达调味品有限公司”生产、品牌为“味事达”、名称为“味极鲜特级酱油”的特级酱油,价格只有5.24元/500ml。
这么贵有道理吗?刘爱萍表示,进口酱油的品质指标并不能与其价格成正比。比如,新加坡广祥泰私人有限公司生产的商标为廣祥泰的鸡饭老抽,其氨基酸态氮和全氮含量都达不到我国酱油标准的最低要求。
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能盲目根据价格来判断酱油品质的高低。还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偏好来进行选择,关注配料表和营养成分。
2家上市公司卷入
小编发现,上述品牌酱油中,有两家是上市公司,分别是海天味业以及加加食品,加加食品是酱油第一股,海天味业,则是目前把酱油事业做得最大的企业。
海天味业今年上半年报披露,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达到87.2亿元,实现净利润22.48亿元,远超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
而根据江苏省消保委的披露,此次比照试验用的海天牌酱油,由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花朵君查询发现,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为海天味业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其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9.58亿元,占海天味业上半年净利润总额的87%。
尽管其旗下重要子公司的产品不合格,但依靠卖酱油,高峰期的海天味业,还把市值做到了超过2200亿元,超过双汇、温氏、伊利、蒙牛等食品行业大牛。
截至目前,海天味业市值仍超过2000亿元,10月13日股价报收74.80元/股。
加加酱油则是“酱油第一股”,其半年报披露,“加加”酱油和“盘中餐”食用植物油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报告期内产生的销售收入一直占公司收入总额的80%以上,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但对比海天味业,加加食品营业规模要小得多。今年上半年,加加食品实现营业收入9.31亿元,其中,酱油类营收达到4.87亿元,占比在52%以上。
但对比海天味业,加加食品似乎认为,调味品的市场并不好做,2015年开始,加加食品就致力于转型,先后提出收购云厨电商、辣妹子食品、金枪鱼公司,但均告失败。今年以来,加加食品一直深陷债务问题中。
实际上,小编发现另一组数据,则可以说明,目前中国酱油市场仍有很大一部分被杂牌占领,仍然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有分析数据指出,从市场占有率看,虽然海天味业已是国内最大的酱油品牌,但其市场占有率仅在10%~15%之间,而日本最大的酱油品牌龟甲万在本国市场占有率高达30%。
但哪怕是知名品牌酱油,也是问题多多,这个庞大调味品市场上,剩余的大量杂牌酱油,能好到哪里去呢?
閱讀更多 悲涼的上仙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