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如何面对各地方言的轰炸呢?

JJ-魅力值Ax小豪


普通话不普通!

北京以北200公里,有个

河北滦平县,这里的人,人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为啥?因为人家的方言——滦平话,就是普通话!牛吧?

其实,也没啥好牛的!

咱们说的话,普通不普通,跟话本身没有关系,而跟用这些话的人有关。

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咱们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口音差异非常大,且不说南北语系的不同,即使同乡,可能口音也会略有区别。

语音的多样性,古已有之。但差异大,不代表没有标准。

古代不是没有普通话的,而只是不称其为普通话而已。不信?我们就数数历史上的“普通话”。

雅言

《论语》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是个山东大汉,平时说话也是山东腔。但是,孔老师在讲课——比如讲授诗经和书经的时候,以及住持礼仪的时候,都要用“雅言”。

所谓雅言,也叫正言,是西周的普通话。孔老夫子尊周,所以,很郑重其事的用“雅言”。

唐诗究竟该怎么读?

唐诗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但是,用普通话读唐诗,常常会觉得不够押韵,但是你换用客家话读一读,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小学语文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这个斜字,古时候读作”霞“。

这肯定是有标准的。要不然甲诗人读斜,乙诗人读“霞”,就乱了套。

河南话也不赖!

到了宋朝,洛阳话开始风靡官场。陆游说: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因为建都在开封,所以北宋的官话也就是开封话、洛阳话了。想来就搞笑,皇帝上朝不停的说着:中不中?你弄啥来?

明朝都说四川话?

明朝末年,张献忠屠川,四川90%的人被杀掉。最后不得不“

湖广填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的百姓迁徙到了四川,为了便于交流,他们就使用明朝的“官话”。由于较少受原住民的影响,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

普通话是满大人?

普通话的英文单词是:

mandarin

读一读,发音多么像满大人啊!

其实,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比起古代的发音、音调简单了很多。原因就是,满大人舌头不利索,普通话就是他们简化了的蹩脚的汉语啊!

所以,为了交流方便,我们要多说普通话,但同时,绝对不能让方言灭绝,否则,我们就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饮水君


人的口音从小形成,如果没有严格的训练,许多人是很难改变自己的口音的。在这方面,皇帝会有一些困扰,但不会太严重,应该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其中原因,大概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确实有一些官员的口音比较重。比如南宋时的杨万里是江西吉水人,宋孝宗曾经要搞一个仪式,为八十岁的宋高宗奉上尊号,宰相推荐杨万里充当读册官,在殿上朗读册文,但宋孝宗不同意,理由就是他口音太重,别人听不懂。

第二,皇帝上朝不是开讨论会,有机会发言的都是特定的大臣,许多议题事先都有奏疏呈上来。而且,能够参加朝会的,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官员,经过多年的教育,本身口音就比普通人轻一些。个别口音重的大臣,会尽量用书面语来说话,别人相对容易理解。

第三,许多时候,皇帝与大臣之间是文字往来,而且中间还有内阁和六部官员,不会有什么障碍,特殊情况下才会与大臣面对面交流。

比如,明末的袁崇焕是广东人,口音应该很重,崇祯皇帝曾经说过一句:“守辽非蛮子不可”,他把袁崇焕称为蛮子,说明已经注意到袁崇焕的口音。但在平台召对的时候,二人的交流比较深入,也没有什么障碍。这其中,其实是双方都很注意调整的结果,听的人用心听,说的人尽量向书面的发音靠拢。


于左


历史上的皇帝其实非常苦恼各地方言不一的问题。

例如清朝统治时期,朝廷实行引见制。 所谓的引见,是指中下层官员在高级官员的引导下,觐见皇帝,经受考核;皇帝通过与官员的交谈,对他们的素质进行评定,最后决定是否重用。

然而,在引见的过程中,皇帝经常苦恼于来自全国各地官员的方言——朕听不懂啊!

1728年,雍正皇帝就曾经抱怨过福建、广东官员在他面前说的话,他根本听不懂:

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福建、广东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官民上下,语言不通,必致吏胥从中代为传述,于是添饰假借,百弊丛生,而事理之贻误者多矣。

雍正觉得不能继续姑息这种情况,决定开展一场推广普通话(官话)的运动。

于是,朝廷决定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北京官话。上谕颁布后,福建、两广等地的各个府州县,均成立了正音书院,教授士子们官话。

朝廷甚至规定,凡是想要读书、科举、做官之人,必须要学会官话;不会的人,禁止考取秀才。

当然,这个结果自然是收效甚微的,后来只能取缔了。直到晚清戊戌变法时期,广东人梁启超等面见光绪时,皇帝仍然被方言问题所困扰。


HuiNanHistory


普通话产生于现代,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可是没有普通话的。而当时大臣来自五湖四海,那么上朝的时候,皇帝和大臣是如何交流的呢?

你可能现在脑海里会这样想:

“各位艾西,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各位爱卿,注意啦!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皇上说:“请丞邪酱瓜!”(请丞相讲话!)

皇上:“艾西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爱卿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要真是像这样上朝,皇上和大臣直接说相声去得了。那么具体这么解决的呢?

其实上朝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在先秦时期,秦统一之前,周公制礼作乐时官话就是周礼的一部分,称为中原雅音。《诗经》中的“风雅颂“的“雅”就是这个。这也就类似于现在的普通话,称为“官话”。

在秦朝时,秦始皇在全国统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小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文化的统一,另一方面则是统一朝廷大臣上表奏章时所使用的文字。文字可以统一,那么当皇帝和五湖四海的朝廷大臣们面对面交谈时该怎么办呢?其实皇上和很多大臣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便出台了一项政策,对各个民族实行“民族共同语”的措施。

在秦以后,汉承秦制,直至北宋,官话基本就是中原雅音和关中方言的融合,北宋官话又称河洛读书音。在宋以后的元,明早期,南京话成为当时的官话。在明清时期,由于政权首都在北方,许多上京应考的人,多数都学习北京话,这也就是现在的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缘由。

官方语言有了,为了防止官场上各处的人交流不畅,朝廷便有规定,入朝为官之人,一定要会说官话。虽然朝廷官员都讲官话,但是在古代通讯交通不发达,也没有能够用来学习的电子设备,人们没有学习通用语言的通道,于是各地的方言存在非常顽固,口音问题也很重。就算是官员,说官话口音也很重,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曾国藩。

要说推广古代“普通话”最上劲的,还得数雍正。1728年,雍正帝下令将北京话定为官方用语,北京话的地位迅速提升。于是,雍正帝下令,福建、广东两省的督抚要建立正音书院,聘用教官教授官话,童生、秀才、举人们,八年内必须学成,否则就不许参加科举——学不会,就别想当官了!在明末的农民起义战争中,首任闯王高迎祥就吃了语言不通的亏。明朝调来辽东边军镇压农民军,史载“边军无通言语,逢贼即杀”——边军听不懂农民军的西北方言,逢敌必战。

中国国土广袤,地大物博,让人们都学会普通话是一项好大的工程,那是建国以后,1956年,中央国务院发出的指示,推广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北方方言为辅,参照书中白话文的例句例形,指定的一种语言。普通的意思是:普遍通俗简单易懂,使人们容易接受,比较好学。

因此,古代皇帝和大臣上朝交流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如果有个别说不清楚的,也有奏章文字来说明。




诗酒伐木累


十里不同音,想到皇帝上朝时,会有来自四海之滨的朝臣,操着各自的口音方言汇报工作,是不是很有趣,那么自小京城长大的皇帝听得懂么?


"戊戌变法”初期,梁启超已名噪京华,与康有为并称,光绪帝久闻其名下旨召见。因梁启超是广东人不会讲官话,粤语又咬舌难懂,彼此交流困难。讲的啥维新主张都闹不明白,光绪皇帝大为扫兴,结果只赏了他一个小小的六品官衔。

受此挫折,梁启超决心学好官话。正好妻李蕙仙乃京宦之女,妻教夫学没过多久,梁启超的口语水平大有长进,再进宫面圣,交谈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科举制有殿试,主考官和皇帝要面试举子,倘若长的太丑,或者有残疾,或结巴言语不清的,想来也和温庭筠一样难免失意了。

在正常情况下,布衣和小吏和皇帝面对面交流很罕见的,有内阁和六部代为转达

。再者朝堂之上陈情议事,气氛庄重严肃,能得见君面,各大臣都会有所发言准备。皇帝的话便是官话,臣子自然要向圣上看齐。

家乡土语自然登不得大雅之堂,用书面语讲出来,也就口音之差了。往往只简单陈述两句,"皇上万岁,臣有本奏,…"一面将写好的折子由太监转呈皇上御览。(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的统一和传承,对中华文华延绵不绝实为头功。)

倘若皇帝看了,当面询问听得不耐烦,也可由转丞相代询办理。而能上朝议政的官员,级别不低,大多为官多年,异地各处任职,虽乡音难改,大体听说方言的能力不差,否则如何作为?

再加上头天入朝前准备记事本朝笏,甚至对着灯笼演练一番也是有的。要知道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祸及全族啊。偶尔群臣争辩激烈之时,保不定来句家乡俗语娘希匹,皇帝没听懂或没听清怎么办,这时近侍和太监会向他耳语解释,也就释然了,说不定对于心下厌恶之臣被骂,还暗暗叫好呢。

至于外国或少数民族使节,礼部会安排翻译随行在场。据说李白最初就是因为会说会写胡语,充当翻译官而入朝,才有了杨妃研墨,高力士捧靴的一段风光故事。

所以想看皇帝听不懂方言干着急的吃瓜群众,有本上奏,无本散朝了吧!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边的小鱼🐠儿,期待您的关注点评。

元元的天下


虽然没有普通话但是朝廷有所谓的官话,科举考试的举子们特别是能够参加殿试的都培训过所谓的官话,只是呢因为不是从小训练的,所以很多都带有一定的地方口音,类似于现在带有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譬如影视剧里出现的毛主席就是说的湖南普通话,其实毛主席原来是说湘南话的,口音很重很不好懂,开国大典上就没听懂几句,主席后来才学的普通话,就是大家在影视剧里熟悉的湖南普通话,交流基本没问题。朝廷有御史专门审核口音的,一则你官话不行恐怕是不能入朝为官,其二听你口音断定你是哪里的人,怕你为了考试容易入取把户籍改了,例如以前高考迁徙明明是江苏山东的考生,为了考试容易把户籍改成甘肃,广西这些科考竞争不是那么激烈的地方。最后古人对于普通话的依赖远低于我们。


愿艾露恩和你同在


如果没经过长期环境熏陶和刻意学习的话,就算有普通话也很难改变,经常去外地的可能会有些感触,往往年纪大的人口音最重,很难听懂,而年轻些的中青年,就算不是标准的普通话,也能听的差不多。

语言学家周有光和沈从文是一生的朋友,但他就曾对他的夫人说,沈从文的话他有两成听不懂,而他夫人不无自豪的说她只有一成听不懂。

语言的用处这么大,那在没普通话的古代,大家要怎么交流呢?当全国各地的人和皇帝凑到一个大堂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官话

其实,古代虽然没有普通话普及,可还有官话。何为官话,就是官方语言。

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官话,这么麻烦干嘛?主要是每个朝代的皇家语言就不能统一,基本官话就是都城的方言。比如那个秦朝,这陕西话就……

不过官话都是当官的必需品,不是百姓的,古代百姓几乎没什么走动,所以也不用不到其他地方的方言。而且这样语言不通,在一定程度上也防止了百姓迁移。

直到雍正时期,这位严明的皇帝对福建广东等地的方言很反感,就要求所有参加科举的必须考官话,学不好不让当官。而官员对百姓每月两次的宣讲《圣喻广训》用的就是官话,所以就连平头百姓也懂官话。

论语言的重要性



看过《康熙王朝》的都应该记得那段训斥大臣的桥段,非常经典也非常震撼。可如果把康熙的普通话改成东北味又会怎么样呢?

康熙虽然是在京城出生的,但在宫里大家还是说满语的,这满语虽然和东北话不属于同一种语言,但东北话和满语是非常相近的,所以说康熙的东北味十足……


曾国藩有一次上朝的时候对咸丰帝一顿猛批,曾国藩是湖南人啊,口音比较重,估计再一激动,语速飞起,结果痛批一顿发现咸丰帝是蒙的……

柳宗元去广西做刺史的时候,就要配备翻译。

柳宗元说的百姓听不懂,百姓说的柳宗元听不懂。无奈的柳宗元只能聘请翻译了……


魔术掘史猫


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怎么面对各地的方言?

题主的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古代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但是问题不大!毕竟人家可是皇帝,归根到底是几点原因:

①古代是有官话的。古代能当官的都是进士出身,文化底子是很厚的,文人之间说话各种之乎者也,都能听的明白!



②固定官员发言。皇帝上朝时,一般都是固定的几个官员发言,就算有地方口音,听的多了,也就习惯了!

③在这里就得感谢伟大的秦始皇了。统一文字,书同文,也就是说使用的都是一样的汉字!而且皇帝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批改奏章,也就是说在看文章,就像我们中国各地说的方言听不懂,但是汉字大家都认识!


④干脆不上朝。我是皇帝,谁管的了朕!中国2400年的封建历史,当然不乏各种奇特帝王,例如明万历28年不上朝,天天在宫内炼仙丹!一个人平静快活!有原因就是大臣吵吵的闹心!


说个有趣历史故事,大佬们当故事听听就行!话说大清光绪年间,梁启超公车上书震动朝廷,光绪帝召见梁启超,梁启超是广东人,梁启超向光绪帝长篇大论自己的变法主张,救国图强!正当梁先生滔滔大论时,光绪帝眉头紧皱,梁先生慌了,便问:圣上有何指示(粤语发音)?光绪帝:爱卿你吵吵半天讲的啥玩意儿?朕咋一句都听不明白呢…

纯手打不容易!大佬们给个关注吧!


发久录像厅


需要明白的是,即便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时也不会面对各地方言的轰炸!

这是因为在朝堂做官的,有很大一部分是王侯将相,子孙后代大抵在京师都有个一官半职,然后受生活环境影响,即便不会讲官话,一代一代传承久了也能做到字正腔圆。

至于通过科举或其他功绩而升迁的地方人士,也是要学习官话的,这就和我们读书是一个理,既然想要前程似锦,都能吃得了十年寒窗苦读,还受不了学习一个官话?


当然,也有极个别有才的地方人士,文如杨万里,武如袁崇焕,都是南方人士,这些地方自古便有十里不同音之说,而官话又是以北方发言为准,地方口音重也没办法。但这并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最早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道,统一了文字,这样有事也可通过用文字上疏奏折等。

即便是要朝堂议事,这不还有翻译吗?

当然,这里还是限于极个别极为有才的人,否则连古代官话都不会,是很难做官的!


美家手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的作用。

中国北方话和南方话,堪称天壤之别,甚至很多地方相隔十里八里,说话都不一样。

然而,就是因为有汉字,中国才没有分裂,因为文化联系在一起。

对于中国人来说,口语听不懂不要紧,但书写汉字都是一样的。

所以,官府的公文畅通无阻,各种信件和契约都全国通用。

皇上不需要会地方话,就可以轻松统治全国。

自然,如果地方官到一些地方口音太重的地方上任,也许需要带着会当地话的幕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