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七夕很熱鬧,照例有很多年輕人扎堆秀恩愛、領結婚證,也有人在民政局彈著吉他唱《分手快樂》。而民政部公佈的國人婚姻狀況的數據,與七夕的浪漫氣氛有點不協調:近5年來, “晚婚”現象明顯,近5年25—29歲結婚登記的公民居多。自2003年起,中國的離婚率連續15年逐年上升。看了這些數據,有人甚至想起了社會學家李銀河的一個預言:婚姻制度最終將消亡。
七夕,中國情人節
七夕談論甜蜜的愛情與幸福的婚姻,原本是十分應景的話題,可這些數據卻有點沉重與掃興。
其實,婚姻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婚姻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承擔著諸多功能,人們對此也有不同的理解。
在今天,人們對於婚姻的理解更加開放、理性與多元。有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最終歸宿;有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無論人們持何種觀點,有一個事實是無法否認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觀念的演進,許多國家的離婚率不斷上升,結婚率不斷走低。
數據背後是現實生活
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也是違反人性的。基於此,即使結婚,也不願意被已有的婚姻關係所綁架,會有更多的人選擇離婚來結束自己認為不理想的婚姻生活,這本身是一種進步。而結婚率走低,結婚年齡增加,即有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增大的影響,也有人們思想觀念變化、對待婚姻更加慎重等因素。
據專家分析,中國近年來經濟社會變化較大,思想觀念日趨開放多元,人口流動加快,人際交往方式也更加多樣化,這些變化,對婚姻賴以穩定的條件形成了一定的衝擊,一些婚姻沒有及時調整適應這些變化,就容易變得不穩定。
而相當一部分人推遲結婚或選擇不婚,也是基於現實諸多因素所權衡利弊的結果。
晚婚的理由有很多
統計表明,信奉婚姻是人生必需品的傳統觀念正在受到空前的挑戰。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中已經出現了相當大比例的不婚人群,北歐佔五成,日本佔四成,法國美國佔三成,匈牙利則是個極端個案,只有12%的人選擇結婚。
根據澳大利亞國家統計局最新的公佈的數字,44%的澳大利亞的成年男子和42%的成年女子至今為止從來沒有結過婚。而根據2016國家民政局的數據,中國單身男女的人數已近2億。
沒有愛情,談何婚姻
其實無論是選擇晚婚,還是不婚、離婚,人們內心渴望真正愛情的願意卻從未改變,而且愈發強烈、坦率與堅定。因為,伴隨時代與社會的進步,人們有更多的機會與權利去爭取內心渴望的愛情與幸福,婚姻被賦予的其他功能諸如傳宗接代、穩定生活等正在被淡化與降低,於是,有牢固感情基礎的婚姻變得更加稀缺與難得,這也是國人婚姻數據演變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李銀河預言婚姻制度將消亡,看似有點危言聳聽,但其出發點卻是強調愛情對於人生幸福的重要性。
在她看來,愛情是激情狀態,婚姻是平淡日常生活,二者很難和諧一致。也正因為如此,她才大膽預言:“從愛的形式上看,未來的愛情將會在更大程度上掙脫婚姻制度的束縛,婚姻制度有可能走向消亡。”
愛情與婚姻是敵人嗎?
目前斷言婚姻一定會消亡恐怕為時尚早,但認同李銀河觀點的人也並非絕無僅有。或許這一切,只有留待未來給出答案。
你認為愛情與婚姻能不能和諧統一?你相信李銀河的預言有朝一日會變成現實嗎?
閱讀更多 潛山評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