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七夕很热闹,照例有很多年轻人扎堆秀恩爱、领结婚证,也有人在民政局弹着吉他唱《分手快乐》。而民政部公布的国人婚姻状况的数据,与七夕的浪漫气氛有点不协调:近5年来, “晚婚”现象明显,近5年25—29岁结婚登记的公民居多。自2003年起,中国的离婚率连续15年逐年上升。看了这些数据,有人甚至想起了社会学家李银河的一个预言:婚姻制度最终将消亡。
七夕,中国情人节
七夕谈论甜蜜的爱情与幸福的婚姻,原本是十分应景的话题,可这些数据却有点沉重与扫兴。
其实,婚姻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婚姻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承担着诸多功能,人们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
在今天,人们对于婚姻的理解更加开放、理性与多元。有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最终归宿;有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无论人们持何种观点,有一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演进,许多国家的离婚率不断上升,结婚率不断走低。
数据背后是现实生活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也是违反人性的。基于此,即使结婚,也不愿意被已有的婚姻关系所绑架,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离婚来结束自己认为不理想的婚姻生活,这本身是一种进步。而结婚率走低,结婚年龄增加,即有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的影响,也有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对待婚姻更加慎重等因素。
据专家分析,中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变化较大,思想观念日趋开放多元,人口流动加快,人际交往方式也更加多样化,这些变化,对婚姻赖以稳定的条件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一些婚姻没有及时调整适应这些变化,就容易变得不稳定。
而相当一部分人推迟结婚或选择不婚,也是基于现实诸多因素所权衡利弊的结果。
晚婚的理由有很多
统计表明,信奉婚姻是人生必需品的传统观念正在受到空前的挑战。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已经出现了相当大比例的不婚人群,北欧占五成,日本占四成,法国美国占三成,匈牙利则是个极端个案,只有12%的人选择结婚。
根据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最新的公布的数字,44%的澳大利亚的成年男子和42%的成年女子至今为止从来没有结过婚。而根据2016国家民政局的数据,中国单身男女的人数已近2亿。
没有爱情,谈何婚姻
其实无论是选择晚婚,还是不婚、离婚,人们内心渴望真正爱情的愿意却从未改变,而且愈发强烈、坦率与坚定。因为,伴随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与权利去争取内心渴望的爱情与幸福,婚姻被赋予的其他功能诸如传宗接代、稳定生活等正在被淡化与降低,于是,有牢固感情基础的婚姻变得更加稀缺与难得,这也是国人婚姻数据演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李银河预言婚姻制度将消亡,看似有点危言耸听,但其出发点却是强调爱情对于人生幸福的重要性。
在她看来,爱情是激情状态,婚姻是平淡日常生活,二者很难和谐一致。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大胆预言:“从爱的形式上看,未来的爱情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挣脱婚姻制度的束缚,婚姻制度有可能走向消亡。”
爱情与婚姻是敌人吗?
目前断言婚姻一定会消亡恐怕为时尚早,但认同李银河观点的人也并非绝无仅有。或许这一切,只有留待未来给出答案。
你认为爱情与婚姻能不能和谐统一?你相信李银河的预言有朝一日会变成现实吗?
閱讀更多 潛山評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