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灯1
四野的全称是中国人民第四解放军,它是我们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力之一。巅峰时期人数高达百万之多,但是它的成立时间比较晚。只有抗日战争后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的主力,以及当时的东北抗日联军共同组建起来的。
但是就在解放战争开始没多久之后,我们四野部队的人员就配备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让我们和国民党拉近了很大的一步距离,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胜利打下了基础。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当初四野的武器装备究竟是哪里来的?(1949年才有四野)
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对外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东北作为日本最开始入侵的地方,在这里活动长达十几年时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根据地。再加上当年张学良逃跑的时候,也留在这里大量的军工厂,因此当时的中国东北几乎成为了最大的武器装备库。
尤其是随着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宣战。从此这块最先沦落的东北,日本人越来越少,但是苏联大兵越来越多。所以当时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局面,很大一部分的形式是苏联掌控了东北的话语权。但是当时的国民党是我们的正规政府,如果日本要投降也是投降给国民党。
可惜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并不在东北,他们要从南方赶到东北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就趁着这个空档,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抢占东北。因此在1945年的10月31日,毛主席下达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大约2万我军部队进入东北,组建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
从日本获得武器
我军在进入东北之前,曾经有一大批的干部们,很乐观的认为我们可以从苏联手上接收大部分的武器装备。因此他们主张轻兵上阵,抛弃大部分的辎重。但是黄克诚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此次东北之行并不简单。特意让自己的四个旅带上绝大部分的武器装备,并且进行了人员的精简。他这一卓越的眼光,让他的部队成为后来的关键力量。
正如前文所说,当时的国民党是我国的正规政府。虽然苏联占据了东北,但是它只不过是这里的暂行管理权。准备投降的日本只是被他们收压在一个地方,等待着国民党政府前来接受受降。但是他们没有等来国民党,反而被我们捷足先登,因此他们当然不愿意把武器装备交给我们。
我们又趁着这个空当,抢先占领了当时的诸多小城市。城市虽小五脏俱全,这里仍然有很多的武器装备。由于之前部分干部认同到轻装上阵的策略,所以在前期的对抗上面,我们还是吃了很大的亏。如果要不是黄克诚的四个旅在前面顶着,收复东北的计划要大大的延迟。
自给自足
其实早在日本没有占领东北的时候,东北在张学良父亲张作霖的治理下,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军工业生产地区。再加上日本这么多年来的苦心经营,几乎每一个比较大的城市都配备着军工业制造厂。因此我们在收回东北之后,让这些工厂重新运转起来。但是相对于其他部分来说,还是只不过占据了一小部分。
国民党缴获。
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东北成为当时国内炙手可热的地区。我们前脚刚刚过来,国民党后脚就跟上。虽然我们当时有心谈判,但奈何话语权太低。后来双方爆发冲突,一直到四平保卫战之前,我们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很大的胜算。但是在林彪的英勇指挥下,我们渐渐的扳回了劣势。
其实这里不仅仅依靠林老总的指挥,因为就算指挥能力再突出,没有武器装备也还是打不过。我们曾经被国民党一度打到松花江,再往后退就已经是苏联的地区了。但是中间有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因为我们在到达松花江之后触底反弹,突然一举搬回之前的劣势。
肯定是有猫腻的,这里的猫腻就是指苏联的背后支持。之前苏联半推半就的给我们武器装备,就是想看到我们窝里斗。现在我们马上就要被打垮了,他们立刻又给予大量的支援。我们内部的动乱,或者说内部的分裂,对苏联是最好的情况。因为一个完整的中国,未来的不可知因素太多。
等到1949年年初的时候,东北野战军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担任司令员,可以说第四野战军基本上都是林彪扶持起来的,他的作战指挥能力毋庸置疑。新中国成立之后,第四野战军还曾经参加过海南解放战争。一直到1955年的时候,他的番号才被撤销掉。
史之策
林彪元帅一生只会打战,不会结交朋友,所以我们印象里的他向来都是独来独往的,而且对于部下,林彪向来都是有点威严的,所以长时间林彪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在东北的时候,四野人才,怪才居多,各个人才在开会之前总要寒暄一番,但是林彪一来就鸦雀无声,林彪给各个将军们讲述战术的精义。将军们对于林彪的信任和尊敬是与日俱增。
在四野,有两个人能和林彪谈得来,一个是罗荣桓,一个是刘亚楼。今天讲讲罗荣桓。
罗荣桓是毛主席一手培养出来的军事政治参谋天才,井冈山时期,罗荣桓就是后勤保障和政治工作的好手,毛主席在前线指挥大战,罗荣桓发展兵力和粮食。政治工作。
长征时期,林彪作为军团长,军事一把手,先后和好几任的政委闹情绪,毛主席把罗荣桓调任到红一军团,这才好转,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期间,林彪和罗荣桓都是配合无间的。林彪向来性子高傲,但是对于这个罗政委林彪是打心里佩服。
东北作战期间,林彪初期失败而北归,率领着7万大军,但是过了三个月,7万大军变为30万精锐,这就是罗荣桓的功劳,在48年辽沈战役前夕,东北野战军已经发展到了100万军队,罗荣桓功不可没,而且百万大军南下打锦州,多么大的后勤补给呢,罗荣桓一个人负了全责任。东北野战军入关后。毛主席让罗荣桓担任军委参谋长,林彪还老大不情愿呢。
罗荣桓从战争期间身体就不好,患有很严重的肾病,辽沈战役之后,罗荣桓几乎师累虚脱了,但是他只休息了几天就继续工作了。建国后,罗荣桓继续工作在63年左右逝世,林彪打破自己不出门的原则亲自为罗荣桓主持葬礼。这在林彪的一生中师绝无仅有的。
四野在东北初期是接受了苏联缴获的日本武器,之后自己办学校,办工厂,发展军工。
历史大家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齐齐哈尔的武器装备应该是缴获的。我的爷爷经历过,所以以前给我讲过。那个时候日本人跑的很匆忙,很多东西没有来得及毁掉,很多被抓的中国人也没有被处理。共产党和国民党进去齐齐哈尔时间接近。当时东北百姓对这些人都不了解。只是看到有一波人吃饭给钱,晚上借宿第二天给你打扫院子以后再走。另一波来了不干活先收税。我爷爷当然和第一波人好。也就是和共产党混到一起了。后来光收税的国民党带了一大批人要进齐齐哈尔,而且每个人都背着好几杆枪。共产党就和这些人打了一架。这批国民党带来的人,根本不是兵,都是日本人抓去的劳工。以前都是回不来的,日本人一跑,没人管了,就捡了不少枪让国民党收编了。打起来,一听枪响,扔了东西就跑了。后来我爷爷还帮共产党修过枪。他说修枪出的事故太多了,他是幸运才没事儿。后来没枪修,就散了。
同周4
1947年夏的四平街攻坚战,林彪民主联军在以三个纵队十万余人上百门火炮,在纵队司令李天佑和政委万毅的指挥下在猛攻四平,守军为国民党第71军军长陈明仁,攻了半个多月始终没突破陈明仁阵地,由于伤亡惨重民主联军被迫撤退阵地。攻城时林彪才发现我军火力不足、严重缺少武器特别是弹药。
四平攻坚战时,由于攻城部队缺少武器弹药特别是炮弹,战后林彪亲自以个人的名义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请求苏联给以我军武器弹药的帮助,将缴获的关东军武器弹药交给我们,并希望还能将德国战利品武器弹药尽量拨给我们。不久后,斯大林批准了将苏军缴获的日本武器部分交给了林彪,用这批装备,东野装备了三十个团,两个山炮营。这是东野首次批量获得苏联武器援助。
1947年10月,林彪以东野的名义再次给斯大林写信,以寻求帮助解决三十万人的二线兵团武器装备,包括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高射炮、山野炮等和各种通信器材以及各种弹药的补充,并希望除了日军缴获的还能得到部分德国装备,但迟迟未得到斯大林的答复。
再根据曾任四野参谋长刘亚楼上将在一次讲话中提到,苏军当时没给四野留下多少武器弹药,大部分是以四野的名义用粮食等换得了一些武器,由于斯大林当时顾及到美国和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关系,在三大战役爆发前并没有得到苏联太大的援助。
抗战胜利结束后,蒋介石在美国的帮助下大举增兵东北,企图独占东三省,为打破国民党的企图延安根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从各大解放区抽调部分兵力不惜代价挺进东北,十几万人部队轻装上阵组成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联军总司令、罗荣桓任第二政委,本想依靠苏联提供日式武器装备,但援助有限。
直到1948年7月初辽沈战役前,东北民主联军已经发展到了100多万人的大规模,拥有不少重炮、轻重机枪、轻装坦克等,火力十分强大。东北民主联军发展的如此迅速,武器装备除了上文提到的苏联援助部分,主要来源于缴获国军、伪军部队等、收缴苏军、日本遗留和来不及运走的以及白手起家、创建自己军工业。
1946年驻四平的苏军撤出东北后,蒋介石任命刘翰东为辽宁政府主席接管四平后而爆发的四平解放战争。东北民主联军在万毅等人是指挥下解放了四平,并活捉了刘翰东、保安司令和匪首等人,缴获了不少重机械、火炮、枪支弹药等大批军需物资,这是东北联军缴获的首批武器装备。
民主联军挺进东北后,根据延安的指示抽调一批技术人员,利用日本留下的军工厂和收集到的机械设备,在隐蔽性较好的中苏朝交界处的小城珲春建立了首个东北军工基地。由于缺乏高级军工技术人员,聘用了一些日本遗留下来的技术人员,为此建立的军工厂已经初具规模,由联军政委罗荣桓亲自抓生产工作,直到1947年下半年已经完成了延安要求的生产任务,为1948年三大战役武器炮弹的稳定供应奠定了基础。
所以,四野在东北的武器装备除了苏联缴获日军援助的部分和联军缴获的,大部分都来源于东北联军建立起的珲春军工基地的自给自足。
赛门军略
有网友问四野的武器是从哪里来的?四野的武器主要有三大来源,缴获,收集和生产等三个来源。我们先说收集,杨奎松引用苏联资料曾经说过,苏联一共移交了关东军武器步枪70万支,机枪12000挺,火炮掷弹筒4000门,还有879座军火弹药库。
但是整个移交过程,是从1945年一直持续到了1948年初,并不是一次就全部交付的。另外,还有自己到处搜集的武器,比如,在抚顺收集了20余门高射炮,在沈阳抢出几辆坦克,在抚顺、通化等地收集了几十辆汽车。
到牡丹江以后更派人四处搜山,先后收集了上百门山、野、榴弹炮及各种零件近万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了3个榴弹炮团,并由南满炮兵旅拨来一个炮兵团、一个高射炮大队、一个战车大队。”
到1947年2月,朱瑞领导下的炮兵共收集到各种火炮700余门。其中,榴弹炮49门、野炮97门、山炮108门、步兵炮141门、迫击炮300余门。
在1945年秋季进军东北的时候,就已经抽调了一批搞后勤和军工生产的干部奔赴东北,想要在那里建立自己的兵工厂,支援前线需要。当时主要生产山炮炮弹,迫击炮炮弹和子弹。
最后就是缴获,从1946以后的3年,缴获榴弹炮192门,野战炮122门,山炮354门,步兵炮61门,战防炮307门,平射炮109门,迫击炮1137门,机关炮129门,高射炮69门,高射机关炮20门,火箭筒670具,60迫击炮5707门,掷弹筒2296具,枪榴弹发射器677具。各种枪械856276支。
四野一个师基本能保证1万余人,非常重视师长的运用,以师为基本作战单位,这样四野的战斗力一直很巩固,不仅老部队的1、2、6、3、4纵非常出色,后来陆续编进来的主力纵队7、8、9、10纵乃至5、11、12纵都有上乘表现。
到了大决战的前期,四野12个纵队的战斗力已经非常均衡,这是其他野战军所做不到的。四野大军入关后,每个纵队近6万人,装备精良,几乎顶得上某些野战军的一个小兵团。
四野歼灭的对方精锐部队也比较多,包括了新1军,新6军,新5军,新7军,第71军等等都是精锐部队。
深度军事
前苏联方面公布的资料是,一共向四野和前身东北野战军、东北民主联军提供有七十万步枪,一万两千挺机枪,四千多门各种炮以及六百辆坦克等,目前国内对这个数量没有全面、精确的统计,对这个数字的支持与反对都无从谈起。
苏联人提供的这些武器装备绝大多数是缴获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军队之手,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时,击毙日本关东军数量是八万三千人,被俘近六十万人;截止1945年,伪满洲军队的数量是十五万人,内含航空兵和高射炮兵等多种技术兵种。两个数字一加,可知关东军和伪满军的兵员数量在八九十万左右。
打响三大战役之第一大战役——辽沈战役前,四野的兵力达到了一百零三万,这个数量与关东军和伪满军的数量大致相同,从理论逻辑上看来,武器装备数量也应该比较接近。除了这些武器装备,东北民主联军也以“捡洋落”这种苏联默许的方式,从民间零星搜集,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补充。
四野的弹药补给主要则是来源于自建的兵工厂,东北第一个自建的兵工厂在珲春,其子弹厂等基础的机器和技术人员都来源于日本的遗留,没有苏联人的支持和默许,兵工厂也不可能顺利的把人员、设备等物资从延吉和其他地点搬到珲春。苏联控制的大连兵工厂里产出的重型炮弹,更是在淮海战役中啃掉黄维兵团的利器。
苏联支持、默许山东解放区等地的十几万大军从水陆两路进入东北,其控制的水路必经港口大连,更是数次坚拒国民党军队登陆,为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未来辽沈战场上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兵工厂的日本技术人员和野战医院的日本医生、护士群体,为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历来现实
四野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可以说这和四野的装备是离不开的。
日军70万关东军的装备几乎全部被四野缴获,加上东北军工体系以及苏联的援助,使得四野在短时间内便极大的提高了作战能力。
而且林彪将军在在锦州的时候,用的就是典型的苏联战术,集中500多门重炮,以集团化的模式进行步炮结合,步坦结合。四野能有如此战斗力,离不开林彪将军。
当年苏联进攻东北关东军,仅仅几天时间里就摧毁了日军的抵抗意志。而这时候八路军高层就开始了同苏联的接触,并且在日本投降后,派出了20万人的部队直接奔赴东北,其领帅就是林彪。这支部队也就是四野的前身,是四野战斗力的保证。在到达东北之后,这支部队不像国民党忙着收缴伪军日军武器,而是直接占领军工厂,并且接收苏军的占领区仓库。依靠苏军的支持,一共获得超过7000多门各种型号的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900多门重炮。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当时林彪占领了中朝边境附近的军工厂,都是日军遗留下来的,可以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炮弹和子弹,还有可以养活几百万大军的粮食。缴获了这些家产后,林彪还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苏军把关东军俘虏中,那些高素质的炮兵、坦克兵、空军教官留下来,目的就是让这些日军教会自己部队。为此还建立了空军学校、炮兵学校。
有了这些家底,林彪的阵地战能力有了用武之地,林彪在苏联养伤期间,见识了什么叫做火力,什么叫做现代化的阵地战。所以在火力运用和战术突击上,林彪要强于其他将领。何况当时苏军索性给了四野一个人情,那就是把苏军的一些重炮、榴弹炮留给了林彪,还帮助其升级了军工厂。
四野出关之后,连蒋介石都惊叹这是一支出关的猛虎,四野的整体作战水平,军事素养远远强于同期的其他部队。所以四野几乎都是阵地战的主角,攻坚战更是四野的拿手好戏,国民党的美械部队在四野面前都不值一提,毕竟有装备不会用是硬伤。国民党的军官几乎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陆战,就如同日本关东军同苏军一样。苏军的作战模式已经领先日本,就算给关东军最好的装备,他们也发挥不出来。
喜欢历史的朋友拜托点击红色字关注,谢谢!
小司马迁论史
看了几个答案,都觉得有些不太切合实际,当时东北野战军的武器装备,以及弹药都是大连兵工厂生产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大连兵工厂是亚洲最大的兵工厂,林彪带领10万大军进入东北后,除了和国民党部队作战。还有就是大力搜罗日本留在东北的技术人员。其中就包括许多武器制造专家。
为什么要把厂址选在大连呢?日本投降后,旅顺和大连有苏军管理。不受解放战争的影响。苏联人对东北野战军发展军工是采取默许态度。
大连兵工厂的机械设备没有被破坏和拆除,由于留用了大量的日本技术人员,工厂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
党中央、中央军委在电文中明确要求各解放区向大连“派出干部,携带一部分资本,前往该地,开办兵工厂”。
“大连设厂是为长久计”。
这批新旧工厂共同组建为一个规模庞大的联合企业,对外用民办企业的名义称“大连建新公司”。
在解放战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和太原战役中以及后来的渡江战役使用的炸药、炮弹,枪支,火炮主要是建新公司生产的。
花近高楼1
一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辽沈战役爆发前,东北野战军总兵力大约104万,拥有枪支38万,轻重机枪两万挺,大炮约3000多门。
抗战结束时,陕北中央一共向东北派遣了十几二十几万部队。当时的目的就是抢占东北。
在强占东北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时间就成了最致命的一个要素,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尽早赶到东北,派往东北的军队基本上都没有重武器。
它们自身携带的轻武器就是他们作战的基础。
二
第二个来源,就是通过各个渠道收缴的武器。
因为当时抗战刚刚结束,有一些武器散布在东北各地。缺少武器的东北野战军不得不到处去搜寻武器,结果还真找到了一些,但数量不会很大。
另一方面,当时东北有很多土匪,在土匪手中,各式的枪械都有。东北野战军派出不少军队,配合地方政府围剿土匪。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一部分的枪支弹药。
因为苏联红军的进攻比较迅速,日本人有部分军火库来不及处理,东北的战事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东北野战军派出大量的士兵,在当地老百姓的配合下,找到了一些军火库,得到了不少的枪支。
三
但仅仅拥有以上的武器,对付全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是远远不够的。
在东北战争爆发初期,东北野战军节节败退,一度被打退到松花江以北。如果战争继续打下去的话,就可能只有退到苏联去了。
然而仅仅半年之后,东北野战军就展开了猛烈的反击,迅速占领东北,除了城市之外的大部分乡村地区。
更是在一年之后,解放了东北全境。武器是军事战争中很重要的决定因素,东北野战军能够迅速打败国民党军队,肯定有其他的先进武器来源,那么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毫无疑问,来自于苏联的支持。
如果东北野战军彻底被打败,显然不符合苏联当时的国家利益。在苏联退出东北的时候,他们甚至把东北工厂的钢铁都拆走了,自然也不会把枪炮留给东北野战军。
当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斯大林还是决定给东北野战军提供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又从日军手中缴获的,也有自己生产的。甚至栗裕在山东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东北野战军给他提供了大量的苏式装备,包括大炮。间接的可以说,这也是苏联的帮助。
因为抗战结束后,南京政府和苏联曾经签过协议,苏联政府不得向八路军武装提供武器。所以这件事情是秘密进行的,不公开的,因此很少人知道。
新知传习阁
苏联在击败德国之后,为了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同时也为了清算日本与苏联之间的恩怨,苏联出兵一百五十万进攻当时盘据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关东军号称日军精锐部队,但是由于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日美战争爆发,日本大本营不得不抽调关东军骨干力量与美作战。
苏联一百五十万大军进攻关东军,仅仅经过了一个礼拜的战斗,便消灭八万日军,日军被打得找不着北。还有六十万日军被俘虏,这些日军被送往苏联进行体力劳动,这些日军有一半都被冻死饿死。
苏联在战胜关东军之后,仅仅只将俘虏带回了苏联,而日军的武器装备他们根本看不上。苏联在战胜德国之后,缴获的武器装备不计其数,许多武器都被破铜烂铁处理。而日军的武器装备相对于德军装备就差很远了,因此苏联人都不屑一看。
而我军当时武器装备稀缺,许多人还拿着汉阳造那些老式武器,弹药也充足。因此这批关东军的武器装备,对于我军来说尤为重要。经过交涉,苏联最终同意将缴获的武器装备送与我军,这就是四野在东北武器装备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