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劇的傳承還能維持多久?

農樂農村之樂


“親家母,你坐下咱倆說說知心話。親家母咱都坐下啊,咱倆隨便來拉一拉……”這首戲劇在河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只要你唱出上句,就一定會有人對出下句。的確,在河南這個戲曲之鄉,每一個孩子都是聽著戲劇長大的,河南的豫劇在當地人心中不僅是一首簡單的曲子,更多的是對於童年的回憶和家鄉的眷戀。

豫劇最早的時候叫河南梆子,又稱河南高調,明末清初時,主要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1994年時《梨園春》的熱播,又使河南豫劇迎來的心的高峰,全國上下都掀起了豫劇熱潮。那時候不僅是河南人,中國人,甚至連老外都登上了《梨園春》的舞臺,表達著自己對中國豫劇的熱愛,這個中國成為豫劇的東方戲曲,在西方更是被稱讚為“東方詠歎調”。

對於我這個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來講,每當聽到豫劇總能喚起自己內心深處的一種特殊情感和記憶,這些記憶裡有開懷大笑,也有痛哭流涕。時光倒轉,那些感動的記憶是在每週日晚都會和奶奶一起看的《梨園春》上,頭靠在奶奶懷裡,拿著手裡的零食,入迷的看著電視裡飾演秦雪梅的打雷選手賣力的唱著,從她悲慘的唱調中我能感受到秦雪梅面對自己不公的遭遇,內心中散發出吶喊和深深的痛,但那時候我並不能領會到這個經典豫劇《秦雪梅》的深刻含義,只知道很苦、奶奶哭,我也跟著哭。

在那些歡笑的記憶裡,最深刻的畫面就是在初中的音樂課上,老師教班上剛轉過來的廣東同學唱《花木蘭》,那一句扯著怪異的粵語腔唱出來的“劉大哥講那話,理太偏”逗得我們哈哈大笑,老師安慰他說這個尾音“偏”一定要上揚,可能也只有河南人能發好的音,然後又是一陣鬨堂大笑。

只是我後來才知道,秦雪梅的那句“老爺你不要指鹿為馬,女兒不為窮富,水性楊花。你不要拿禮教把我嚇,有多少好兒女都被厄殺”唱出的正是河南女子對於不向封建禮教低頭,敢於鬥爭精神的渴望。花木蘭的那句:“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唱出的也正是河南女子對代父從軍、女中豪傑形象的嚮往。我想之所以河南豫劇這麼沒多人都愛看,就是因為它貼近現實、反應生活,每一首戲劇都可以對照現實中的一種生活,每一個故事也都能反映出現實中的悲歡離合。

"一鼓二鑼三絃手,梆子手鈸共八口"是豫劇伴奏樂曾有的的說法,雄壯熱烈的樂器在配上豫劇中的角色標配“四生、四旦和四花臉”,鼓樂喧天的場面絕對可以把你帶入到戲劇的情景當中,跟著故事的情緒走。除了形形色色的樂器和角色,豫劇的題材也在不斷豐富,最早時題材多是像封神戲、三國戲這樣的歷史戲劇,新中國成立後,不少描寫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如《朝陽溝》、《小二黑結婚》、《蘋果,紅了》等開始出現,貼近生活的故事情節和通俗易懂的歌詞,使豫劇快速傳播,人人都在傳唱,也產生了像常香玉,馬金鳳、劉忠河等一些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優秀豫劇家。

可就是這樣一個在全國都有深厚影響力的經典戲劇,現在卻面臨著不容樂觀的形式。社會意識形態的改變,使欣賞戲劇的觀眾越來越少,學習和從事戲劇行業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經典戲劇代表作面臨著傳承難的問題。豫劇作為河南人的標誌以及家鄉的文化記憶,絕對不能止步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冊上,它應該被更多人的傳頌。讓以後天南海北的大街小巷,只要聽到豫劇時,在外打拼的河南人心裡都掠過一絲溫暖,然後笑著說這是我們河南的豫劇。

關於豫劇,大家有沒有特別的情感或是對於現在豫劇發展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交流討論哦。


山農老兵


豫劇還能傳承多久,沒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這一代的年輕人不聽,下一代的年輕人不聽,豫劇發展的再好,也會走向滅亡,這不是危言聳聽!

根據我的瞭解,我國劇種現在差不多以每年消失兩個的速度,在迅速消亡,遠的不提,就是我前兩天提到的河南“清音戲”,現在也面臨著沒有劇種,青黃不接,沒有地方保護,瀕臨滅絕的尷尬處境!

有人說,豫劇這麼火,在國外都有流傳,在每個省份都有豫劇團,《梨園春》又給豫劇帶來了很大的流量,很多人喜歡聽,怎麼可能會失傳?你肯定是在這裡嚇唬人!

這裡我就不說,現在有流行音樂、電視劇、電影的競爭了,就說說幾百年前,戲曲界統治娛樂圈的時代,那時候戲曲界最受歡迎的四大腔調:東柳、西梆、南昆、北弋。其中最受歡迎柳子戲,現在早已經不復當年盛況,也要瀕臨滅絕了。

豫劇還能堅持多久?主要還是看深入群眾有多深!

自古以來,所有的事物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所有的東西脫離了群眾,都不可能存在很久!

就比如兩百年前,北京戲曲界鼎鼎有名的花雅之爭,如果不是崑曲過於脫離群眾,花部的京腔、秦腔、徽劇、漢劇、梆子腔等等,根本就不能撼動崑曲的位置,那麼也就基本上沒京劇什麼事情了,可能到現在,我國的國粹是崑曲。

但是沒有如果,在當時。崑曲脫離群眾是事實,所以只能被群眾所脫離!

豫劇也是一樣,想要保留傳承,就一定要跟著群眾的喜好走,年輕人不愛看戲,就要多想點子,讓年輕人、甚至小孩子也喜歡豫劇,這樣豫劇才能經久不息、長盛不衰!


魏青衣


一個但凡正常、有希望、有未來、有前途的國家不會沒有教育。只有文憑不一定有文化、有素質、有道德、有友愛,沒有這些,文憑再高,只算是一個識字的奴才。一個健康的社會各行各業都繁榮昌盛。藝術是寓教於樂的方式教育人們愛國、友愛和諧,是傳遞正能量的先鋒。而當今的社會除了“智”的教育,“德、體”都沒了。藝術似乎被時代淘汰了。國家聽之任之,還恬不知恥曰;“市場經濟”了。傳統文化丟失殆盡,《梨園春》是河南的名牌,但是現在成了訪談節目。廣大戲迷興趣全無,寫戲的不拿錢,唱戲的沒觀眾。國家只是喊支持!但是環境已經今非昔比了。傳統文化需要一個繁榮的國家、健康的人民、和諧的社會才有出路。


黃至誠2


唱戲的希望觀眾多,舞臺大,熱乎、熱鬧、有人氣!網絡、電視、流行歌曲是工業文明的結果,具有短小精悍、節湊明快的特點,符合現代生活需求!傳統的東西受到影響是必然的!作為人口大省的河南,作為豫劇的發源地,同樣受到觀眾散失、舞臺變小的囧境!豫劇發展前景堪憂,恐怕後繼乏人,從近年情況看,觀眾群體以“雪崩式”流失!沒有市場的東西靠政府補貼什麼的不起作用!有變為“古董”的可能!在河南不少城市的公園角,經常看到有一群人在自娛自樂豫劇,這個群體主要是當地遣散或下崗的劇團人員,都已白髮蒼蒼!設想!這群人沒了,還能聽到現場板的豫劇嗎?


同在陽光下3


豫劇的傳承只是當今社會的一個點,我們面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問題,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在社會的發展中創造了大量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現象,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傳統文化也必須適應當前的社會現象,社會在發展,我想在王朝社會,文化也是存在著消失的現象存在,去除糟粕,留下精華。近現代西方文化的滲透交融,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及當前社會發展,產生了劇烈的碰撞。但現實的現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發生了前途末路的危機。中華民族的文化危機就是中國人的精神危機。中國文化的雪崩就是中國人精神的沉淪。一個沒有傳統優良文化寄託的民族是一個逐漸消亡的民族。戲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在文化的長河中傳承至今,必有她的獨特的生命力,在封建社會戲曲從業者地位交底 但還在一直的傳承發展,不斷的革新自我,如今的社會多元化,信息化,戲曲的優勢顯然出現了頹勢。但隨著我們國家對戲曲的不斷的重視和關心,做好繼承宣揚,戲曲文化的魅力依舊燦爛。人群的離開是不可避免的也不要妄自菲薄,找到傳統文化與當今社會的切入點,我想中國戲曲文化的發展是有前途的。先做好傳承,在做好發展,把我當下社會發展,借中國文化自信東風,我想中國傳統優良文化會不斷前進


豫見你470


時代不同了,人們的愛好不同了。豫劇作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戲曲藝術,直到現在還不乏喜愛者。但是戲曲有他優點也有它的缺點。優點是聲情並荗,悅耳動聽。缺點是它的誇張的表演己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還有因表演的需要,故事情節裡得冗長,拖踏。與現代人求速度,快節奏的性格有些格格不入。本來很簡短的一個事情,用戲曲來表達需要漫長的時間。所以,你看,現在的人們多是聽些豫劇選段,欣賞一下忨耳的聲音。有誰一坐一晌地去看一場完整的曲目呢?


洞查秋毫


恐怕這不僅僅是豫劇的狀況,包括國粹京劇也已經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若按自然淘汰規律,理想的情況是九零後之後(九零後老去)再無戲曲,自然也包括豫劇。畢竟我們捨不得延承了數百年的這些劇種,所以有責任也有義務將其保護並傳承下去。但“行將就木”的戲曲不是說傳承就能傳承的,咿咿呀呀的唱腔和老氣橫秋的身眼手法終究抵沒有現代音樂和音畫來得痛快和舒暢。沒了受眾,傳承者自然也就沒了。為上之策,只能將戲曲中的精華因素稀釋到現代藝術形式中,讓一代代新人處處感受傳統戲曲之絕妙,煥發他們傳承之熱忱,戲曲也才能老樹生新芽。


寨子裡的人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豫劇當前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觀眾問題,尤其是城市的觀眾問題。現在豫劇基本上在農村演出,大部分是農村紅白喜事為多。豫劇觀眾呈現明顯的“一高兩低”,即年齡高、收入低、收教育程度低。都市白領、年輕人基本上不看戲曲。不單單是豫劇的問題,全國的劇種都一樣。現在娛樂方式多種多樣,慢騰騰得戲曲已經跟不上形式,消失是早晚的事情。相聲出了個郭德綱,我們也期待豫劇能再出現個常先生。


小孔攝影


豫劇傳承,前途無量,yi

一是國家政策,戲曲保護 ,建設文化強省的需要。

二是群眾文化生活的需求,農村文化市場的發展需求不斷增長。

三是文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追求奉獻精神。


太康梅園豫劇團


豫劇的傳承能維持多久?要看領導者的心情和好惡以及社會輿論,包括演員的自身的表演質量。當然也包括其它劇種,甚至國萃京劇。傳承能維持多久就維持多久,不是一個人說的算數。就我個人的心情希望各劇種傳承發展源遠流長,客觀上看不容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