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國現在有必要開展一場反學術不端的追查嗎?

泰山頂上又一鬆


與其說是“學術不端”,還不如說是“被逼無奈”。

首先說說那些即將畢業的高等院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吧!除了各科考試成績合格以外(本科生),必須有一篇在“有刊號”的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才能拿到學位(研究生)。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學本科生到了第三個學年,基本上都沒什麼事兒了,唯一要準備的就是論文。從導師開題到論文答辯,無疑都是對學生和老師的最大考驗!

對學生來說,怎麼寫?怎麼才能避免抄襲之嫌? 因為網上有無數“查重”軟件,說不定哪一篇論文就會“躺槍”,被認定抄襲。

對導師也是一樣,怎麼才能確保每一篇論文都通過,而又不讓導師丟了面子,有“放水”之嫌,也成了考驗答辯老師的一項智力測驗。

入職以後的評職稱,申請“XX學者”基金更是以論文論英雄。而且論文發表的刊物要求級別更高——申報正高工(正教授)必須在國家級核心刊物發表五篇論文! 國外刊物更好!

怎麼發呢?首先要出一筆“版面費”,也就是說,發表論文,非但沒有稿費,而且必須先花錢。且這些都是明碼實價,所謂“慣例”或者“行規”。

實話實說,有的學科寫一篇高質量的論文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對於社科文史,管理類要想寫一篇獨到見解的論文就不容易了。

不寫不能評職稱,沒有職稱就不能享受相關待遇。於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就成了學術造假的常態,而且就是從大學校園開始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無利不起早。學術不端,其實是一個利益鏈,產業鏈。隨便上網一搜,各種代寫論文,查重軟件,比比皆是。

不從源頭治理,學術不端是不可能絕跡的。


閒看秋風999


近日,關於大學與學術,最熱的新聞,大概是要數“南大教授梁瑩抄襲事件”了吧。連對知識分子不怎麼看得上和關注的頭條,都沸反盈天。

據《中國青年報》10月24日報道,百年名校南京大學,其現年39歲的“青年才俊”,社會學系教授、青年長江學者梁瑩女士,涉嫌學術不端,被指大面積抄襲,百餘篇發表過的論文莫名撤下,輿論譁然。我看到的最新進展,是梁教授在下午遞交了辭職信。

(圖:涉及近日學術腐敗事件的當事人——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梁瑩教授)

這件事會炒的如此風火,大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吧——因為稍知中國大學情況的朋友都知道,像這樣的學術抄襲案這些年實在是太平常了,平常到懶得一提。這件“小事”會如此轟動,並且讓南大方不敢怠慢,迅速跟進,還是託新媒體發達之機,民間輿論監督得以激濁揚清吧。

不久前,《人民論壇》雜誌還作了一個“盛世危言:未來10年10個最嚴峻挑戰”的調查。這個調查表明,中國未來10年,首要也是最嚴酷的挑戰,不是經濟,不是紛亂,不是房價,而是“腐敗問題突破民眾承受底線”。

梁瑩女士抄襲事件,不過就是借她纖纖玉手,撕開了腐敗集中營的一個小口子而已。


大家都清楚,學術腐敗,扼殺的是民族的創造性,壓制的是真正的文化精英。而在我看來,問題比這嚴重和急迫:打擊抄襲、遏制學術腐敗,不但是一個立場問題,也是底線問題,更是民族集體病症問題。

不僅是中國學術墮落,梁女士墮落,我們整個社會肌體就重症在床。如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社會中,還是“象牙塔”裡,都充滿過多假大空的東西了。可以說,最要命的不是學術不端、學者腐敗,而是整個社會的誠信都是欠缺的。當前的許多政治的腐敗也好,社會上一些潛規則的流行也好,演藝圈的群魔亂舞也好,抑或是學術的風氣頹毀也好,本質上都是這個民族弊端具體的反映罷了。

甚至,不誠信的病症已經非常嚴重的傳染到了原本該童真的小學生身上。有一次,我聽一位小學教書的朋友感慨,我們的小孩子,可能是社會上、老師們、大人中的言傳身教的引導吧,都早早就開始了對權力的迷戀與追逐,甚至背後學會了很多一些小技巧。舉的種種事例,真讓人大開眼界,也難以想象。

誠信,我們幾乎是集體都還非常欠缺這個東西。不僅只是中國學術界欠缺、中國學者欠缺、梁瑩女士欠缺而已。你要說該怎麼辦,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只知道,如果這些都失去了,那最終,我們什麼都會失去。


在我看來,在當下中國,反學術不端之難,並不難在認識,甚至不難在制度,而是難在這是一個利益龐大關係網。沒有誰敢打破,也沒有誰可以打破。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高校腐敗已經嚴重到“水淹金山”、也應該得到遏制,這是所有人認識上都清楚的;而當前的中國高校,其實在制度上也完全可以加以有效規避和制裁。可謂萬事俱備,不欠東風,但就是屢禁不止。那麼,核心問題來了:既然大家認識上有共識,制度上也可以做到杜絕,何以這些年似乎一直都在做無用功,學術腐敗狀況愈演愈烈?

我以為,問題的要害,就在學術反腐敗,牽涉到的利益方面,幾乎是上上下下都難倖免。在學術反腐敗問題上,有些人或投鼠忌器,或暗中阻擾,或故佈疑陣,使得學術反腐事業每每雷聲大雨點小,淪為口號。

可悲可嘆的是,這些年,層出不清的學術不端舉報,往往最沒勇氣探尋真相的,反倒正是這些所屬學術究查機構。自2001年北大王銘銘以來,近20年來,多少涉案學者,最後或暗度陳倉,或逍遙法外,或水過無痕,或不了了之?


何以故,很明顯,現在的學術體制,要麼逼良人為娼,要麼是引“竊賊”上岸,幾乎造成“洪洞縣裡無好人”的怪現狀。

一方面,中國學者們確實不甘清貧,名利當前,寡廉鮮恥,以至於腐敗者層出不窮,難以根除。比如,一般的大學教師,在當前高校學術評價體系中,水平衡量、職稱評定、薪資待遇、獎金補貼等等,所有“身家性命”基本要和論文發表數量這個外部指標掛鉤,為了達標多少講師、教授、長官,只能敷衍、亂寫、造假、抄襲?不止是論文問題,在此風氣下,那些本為人師表的教授們,兼職掙外快、玩弄女學生、包養二奶、學界江湖化等等,難道乾的還少麼?

但另一方面,更為嚴重更為核心的是,“學術”與文憑已成輿論均沾之大業,所謂學術反腐,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其實都不要臉。比如,如今國內高校,早已不純粹是教書育人之所,還承擔著其餘的重任,衙化現象極其普遍...........(以下被命刪720字),可以說,有些人,本身就是學術腐敗的合謀者與製造者,如今卻要拖著“殘軀”去作“主治醫生”,賊喊捉賊,您說如何反的動,如何會動真格去反?


所以,這些年,學術反腐,表現是效果甚彰,但是被拿出來祭旗的,要麼是學術界小嘍囉,要麼就是圈子內鬨的失敗者。貓抓耗子,小打小鬧,反腐機制上的工程建設屢屢爛尾,說白了就是集體消極怠工,說深了就是腥臭之味遍被學林,誰也不乾淨。

這也就難怪,我們瞧不起的近鄰日本,當學生學術造假事發時指導教授會懸樑自殺,而我們呢,當腐敗分子如南大梁瑩女士被抓現行後,會滿臉不服,會很委屈,會不斷喊冤,無辜的眼神透著楚楚可憐。梁教授會如此沒有羞恥感,說到底,是因為她更比我們更清楚,知識分子們都早已不是“白雪公主”,“天下烏鴉一般黑”,而她只是運氣不好的那一隻罷了。

中國現在,當然有必要開展一場反學術不端的追查,但是這個問題不正視,學術腐敗問題必然無法根除。而遲早會有那麼一天,一個冠冕但充斥糟糠,和諧卻舉國平庸,繁榮又無所作為,也找不到大師的時代就會到來。

能談的都不是重點,重點的還無法談。問題大家都知道,偏偏“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在,只好讓梁瑩女士一個人“把所有的問題都自己扛”。

2018,10,27,被命刪改後重發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三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劉愚愚


現在的學術不端走入了誤區!大部分人把學術不端簡單認為是抄襲!學術不端不是簡單的抄襲,學術不端應該是在研究方法研究材料章法佈局等方面沒有一點創新,把抄襲拼湊別人的文章,最後把與別人一樣或類同的觀點,作為自己研究的結果!

如果把文字抄襲或重複作為學術不端,若干年過後,科研工作者將沒有語句或詞語運用,因為所有的漢字組合,無論通不通順都被前人用過了!只要任意一句話就會和別人的重複!真的到了那一天,現在的學術不端檢測將是罪魁禍首。

我認為,整段材料或文字引用不要緊,只要能合理推出新的結論。比如重複去年網上比較熱的韓**學術論文(最後撤稿)的試驗和表述,如果能實驗成功就不怕某一段或兩段與他重複。所以重點不在材料或句子,而應該在觀點和新結論。因為科研的生命在於創新。當然沒有結論創新加上重複別人的文章更不行!我擔心的是,如果論文的編髮或評獎把重點放在查重上,若干年後,隨便一段話,每一句都會和若干年前上傳的數據庫裡張三或李四或王五或趙六的語句一字不差,因為漢語言文字基本上就那麼多,詞語組合也就那麼多,總有盡頭。

歡迎文雅辯論,不喜歡盲目的亂噴。


河南大學教師


這個可以參考范冰冰偷稅案。

誰都知道,娛樂圈偷稅的絕非範一個人,不誇張的說,不偷稅的圈內人恐怕是鳳毛麟角,為什麼都不查,單查範一人?除了只打出頭鳥以外,更多的原因還在於法難治眾。法不治眾固然不對,可實際操作卻往往也只能如此,不然大小明星們恐怕都要一鍋端,影視市場也就徹底玩完了。怎麼辦?不查可以,但你們要補交稅款,不補,再辦。這種方法雖然不是最合規合法的,但也只能如此。

學術不端,造假風行,是危害科學發展的敗血症,必須根治。但要發起一個運動,全面徹底的追查所有的造假行為和造假者,恐怕真正乾淨的也不是很多。查出來全部處理不現實,不處理又說不過去。比較好的辦法是,重點追查,有過造假而又確實做出過貢獻的,批評留用,沒有任何貢獻和建樹的,堅決清理。


梅蘭竹菊53118


看看網絡風氣,看看年輕人的評論,信口雌黃,說著無根無據的話,讀著沒有經過調查核實的洗稿,無不說明學術界造假或抄襲炒作帶來的惡劣氣風影響有多大了。我的一首《傳奇》也被百度成天津某某歌手的歌詞。一首《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也被說成是席慕容現場創作的。關於《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這裡有必要澄清的。2009年我在東莞市望牛墩一工廠上班,開始學會用手機上網,那時還是3g 門戶網站,在評論區寫了這首《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寫完後根據“形容”署上席慕容這個名字,因為以前看到過有這個名字,以為她是上個世紀的臺灣詩人,已經不在世了,所以想看看日後會有什麼現像發生。也隨便取了個“烏蘭託嘎(客家音假)”作曲,日後就可辨別了。後來央視真的採訪了“席慕容”,她說,她也不清楚了,也許以前到過大草原曾經寫這首詩歌遺落下來了。那麼長的句式,還有“哎”的語氣詞,明明就是我有意作的歌詞而不是一首詩啊!

所以某些造假可能要影響幾代人的。


14778274713


本質上就是不可行的。

學術不端難以界定,難以取證。

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很多研究者並不公開自己的原始數據,只公開處理或計算以後都結果,這就很難供其他人驗證,在現在的學術圈這種做法非常普遍。如果有些造假者,數據是偽造的,但結論是正確的,這種情況即使公開了數據也根本無法調查真偽。另一方面,實驗方法不同條件不同往往得到不同的結果,在一些關注度不那麼高的研究領域無法區分出哪個更好,哪個有造假嫌疑。

而且科研本就是螺旋上升,逐漸深入的,結論不對並不意味著造假,本著科學的精神得到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結論,這在科研中是允許的,這種情況也難以和造假得到的錯誤結果做區分。

還有一些研究非常冷僻,或是門檻極高,研究者人很少,世界範圍內也難以找到有條件又願意花時間去驗證這些研究成果是否真實的人。

學術圈有很多利益群體,造假的論文互為合作作者,其中不乏學術權威,往往互相掩護,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只能他們怎麼說就怎麼信。

與學術造假相應的,還有一類學術垃圾,這類佔比遠遠比學術造假大,這些研究成果本質上沒有應用價值,只是更換實驗條件,模型參數,得到不同於之前的結果,或是特定條件下更優但完全不實用的結果,單從結果上看,審稿人也無法辨別,更不用說我們了。


為艾爾而生


非常有必要!國內學術界存在的問題並不比娛樂圈少,只是比較隱蔽!高校職稱評審、人才引進、課題申請、成果評獎等環節存在系統性問題,諸多條件本身就違背客觀規律!當偽造成果利益巨大而成本較小時(特別是前有先例時),大多數人選擇鋌而走險就不難理解了!只有極少數顧及臉面的人不會選擇弄虛作假!


普度諮詢


腳下之事看不到。卻可以看到西方科學體系?人家的是名利場或者什麼。與我們何干?幾十年得到了兩個諾獎。卻挖苦別人。真不知道項上頂的是什麼?幾時,務實精神才可以得到各方面認可?

學術造假,抄襲早已不算新聞。各式奇芭醜事也是常見報道。但是,處理結果卻總是遮遮掩掩!!是不是怕損害科學這兩字的尊嚴與形象?

高科技的研發與擁有量反映出的不僅是國力與人才。也可以顯示教育水平等綜合性的儲量與潛在能量。因此,騙取經費。師生造假等等問題都應該認真追責處理。上對國家,下對民眾都要給一認真答覆。

科學的力量對一個國家的強大越來越重要。風清氣正應該是科技界的根本!


大莫僧人


當然要追查。不過我覺得很難,因為這是上行下效。

你自己可以看看高級幹部有幾個沒有博士頭銜的?他們真的都是搞科學研究得來的?

所以說用這些人去追究能追出什麼結果?


公治小蟲


有,對成天不是好好教學只想評職稱出名只想著錢的老師好好整頓整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