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时候明知道冬季快来了,为何不准备棉衣?

冰蓝梦99


实际上,德国高层的指挥部成员早已意识到了冬季的寒冷,但都没有重视以下几点——苏联领土的广袤;多雨而泥泞的秋季;境内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还有苏联人抵抗的决心和高效的国防动员能力,貌似无穷无尽的战争潜力,这几点,把本来用“闪电战”速战速决的德国军队硬生生的拖到了俄罗斯最强大的武器面前——严冬。

据资料显示,1940年-1941上半年,苏联的情报人员分析了德国的羊毛制服产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认为在41年底之前德国会比较安静,因为,苏联的严冬是所有侵略者最大的敌人。事实上是,人家德国觉得用踏平西欧的那个模式,精锐的装甲部队大纵深穿插,夏秋两季就可以完美解决了,攻下苏联全境,再回德国过圣诞节还来得及。

的确,在较为干燥的初夏,德军势如破竹,在苏联较为发达的西部,基础设施好的东欧大平原上,经过西欧战场洗礼的德国坦克集群可以用30多公里的时速进行大纵深穿插,从而有效撕裂苏军阵线并破坏指挥体系,打得苏联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整个装甲部队的运转速度非常快。然而,进入秋季,在苏联腹地,整个德军发现,这些闪电般的装甲部队,越来越迈不开腿了.....
第一、苏联多雨而泥泞的秋季+境内落后的基础设施,极大的拖延了德军机械化部队的前进效率。

对比一下德国闪电战的威力,我们容易发现,“闪电战”的威力多爆发在西欧,中东欧的波兰、捷克等国和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和苏联的欧洲领土范围内。比如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德国稍一发力,高卢雄鸡就倒下了,只抵抗了39天,丹麦至抵抗了4个小时,这些国家地区气候适宜,工业化程度高,公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特别适合装甲部队快速行进。

三十年代末的法国就已经有了高速公路

但是,随着战线的不断深入,进入到了苏联落后而广袤的腹地,柏油路非常稀少,交通基本都是大土路。这样糟糕的基础设施到了夏秋多雨时节和寒冷的冬天简直致命,雨雪之后,这种乡村土路被车轮或者履带一压就成了烂泥,轮式车辆动不动就陷在泥里动弹不得。再加上加上持续的严寒,汽油都冻成凝胶状,不加热融化根本点不着,德军的机械化部队作战水平骤降,基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攻势。甚至前进速度远不及骡马等畜力车。可以说,苏联落后的基础设施在最危急的时刻阻挡了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
第二、德国高层没有意识到,苏联领土广袤,可以最大程度吸收德军“闪电战”的动能。

举个例子,老电视剧《战争与回忆》当中有这样一个段子。一个党卫军军官跟他的情妇讲对苏联作战的计划。“这里是德国”军官指着地图上一小块黑色说。“那么,亲爱的,哪里是俄国呢?”情妇傻乎乎的问。“这里。”军官指着图上剩下的一大片绿色说。“天啊,天啊。”情妇大惊失色:“元首看过这份地图了吗?”

第三、补给线太长,即使有大量棉衣,也难以送至最前线。

说到这,有人会问,德国是欧洲的人口和工业大国,再加上仆从国和众多占领地,能够控制的人口至少两亿,就算发现不能速战速决,入冬后再开始后准备棉衣,短时期做上几百万件也不成问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广袤的苏联,德军的装甲部队推进的越顺利,战略纵深就越广,补给线就越长。苏联和德国的火车铁轨规格不同,加上游击队经常破坏铁路线,所以后勤补给主要是走公路运输,进入到苏联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地区后,路况差,加之车辆往返自身的油耗太大,又被换成了骡马部队接着走。

因此,德军送棉衣的后勤队伍,要么就是卡在烂泥中无法前进,要么就是司机迷了路、要么就是被游击队半路抢了。

第四、错误估计了苏联人的抵抗决心。

纳粹高层过于夸大了苏联强制集体化、大清洗等运动的影响,低估了苏联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防动员能力。

比如,苏联武装力量战斗意志坚决,敢于牺牲的劲头,远远高过了德军之前的西线对手。

除了乌克兰部分地区以外,广大苏联民众的坚壁清野和顽强抵抗,也是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苏联政委是个可怕的存在,负责督战,执行《270号命令》(授权直接枪毙逃兵),专门拿手枪对准临阵脱逃者,一律杀无赦,这个情节在各类影视作品中被不断演绎,甚至被妖魔化。加之,德军的规矩是,被俘的红军政委不用审判,直接就地枪决。所以,在卫国战争中,政委的死亡率一直位居榜首,政委上战场都是抱着必死的心态,总是带头冲锋,乌拉乌拉一通鼓动,身先士卒,真正玩命打,用血肉之躯保持着苏军旺盛的战斗力。

最终,苏联的严寒除了对士兵毁灭性的伤害,也严重影响着武器的性能,枪栓拉不开、炮兵瞄准器冻坏;而苏军的武器上涂有冬季润滑油,使用非常灵活,严寒中长大的苏军是在本土作战,供给力要比德军强得多,苏军的机枪平时都披着枪套,以防冻坏,服装也更为实用。

1941年12月,德军穿着笔挺的毛呢修身制服军装在泥地、雪地里面里摸爬滚打。此时,莫斯科郊区温度已降到-40°,德军面对的是长期驻守西伯利亚,已经非常适应严冬气候的苏军。然而,赶制出来的棉衣还在几百公里外的骡车上晃悠悠........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本来希特勒是准备5月份对苏联动手的,没想到他的坑队友墨索尼里没告诉他就去打希腊,在希腊碰了一鼻子灰。墨索尼里求助希特勒,希望希特勒拉他一把。希特勒不忍他老朋友丢面子,出动12个师去帮助墨索尼里。虽然一个星期就占领了希腊,但打乱了原本5月份攻打苏联的计划,推迟了一个多月才发动对苏战争。

另一个原因就是希特勒和他的智囊团狂妄自大,低估了苏联的实力造成的。认为苏联只是一栋破房子一踹就塌了,只需要3到4个月就可以征服苏联,压根就没想到能打到冬天。



还有就是苏联的铁轨和欧洲铁轨不一样,不能通用,只能依靠汽车运输,但是苏联公路稀少,路况糟糕,战线拉的太长导致运输补给困难。所以只有8分之一的部队才穿上了冬装,导致莫斯科战役冻死冻伤30余万。


浠粒粒


1941年6月22日,德国出动了190个师的兵力,共计550万人,兵分三路对苏联发动闪电式的进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6月22日正好是夏天,苏联的天气也是艳阳高照,德国人的心情估计就像朝日的太阳,热情高涨。据说开战10天的时间,德军进入苏联就推进了600公里,光第一天的战斗苏联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有800架还没有起飞就被轰炸了,这种战果让希特勒喜出望外。比想象中的计划还要快,希特勒在当时大放厥词“3个月内灭亡苏联”可见,希特勒被眼前的战果迷惑了双眼。

在1941年9月15日,德军中央军与南方军合作,在基辅共歼灭苏联66万余人,德国人面对苏联人像切西瓜一样简单。到9月30日的时候,希特勒所说的3个月时间灭亡苏联,德军集中了74个师,总计100万人,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进入10月,莫斯科保卫战正式打响。结果,莫斯科成了烫手的山芋,结局可想而知了,苏联竟然低档住了德军的进攻。当时西伯利亚寒流已经南下,苏联进入严冬。德军闪电战一旦起不了效果,越往后,天气就越恶劣。所以,希特勒狂言3个月灭亡苏联的计划泡了汤。

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苏联拖住了德军的进攻,德军在莫斯科就停止不前了。苏联的天气实在太寒冷了,由于闪电战被拖延,莫斯科受阻,德军御寒的衣服都没来得及准备。要知道500多万人的衣物,可不是小数目,想在几个月赶出来,我看也来不及。即便生产出来了,运到前线去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所以希特勒没有考虑天气这一块。假如德军被牵制住了,苏联进入寒冬,士兵面对寒冷怎么办?

一心想着速战速决的希特勒,失算了,毕竟希特勒不是神。德军由于战线太长,进入苏联以后,衣物和食物都补给不了。所以,莫斯科保卫战中,德军的战斗力因为天气原因大大削弱,这也暴露了德军一个致命的弱点。可以说,德军在苏联战场,一到寒冬根本不是苏联的对手了。因为,德国士兵太冷了,超出了希特勒的计划。希特勒准备了飞机、大炮、坦克、食物等军事装备,唯独御寒的衣服没有准备好,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脆弱的。德国人不是钢铁之躯,也怕冷啊!在莫斯科保卫战之后,德军陷入了苏联漫长的拉锯战,一步一步失去阵地,后来不仅仅是御寒的衣服跟不上,连食物都跟不上了。所以,一到寒冬德军就会损兵折将,甚至失去战斗力而投降。


通史博览


当时的话,德国气象部门预计说,前苏联的冬天估计会很寒冷,而且来的时间比较早,所以要求希特勒赶紧突击生产300万套棉服,武装前线的德国军队,但是希特勒说了不用,我的将军会在冬天到来之际,在莫斯科的火炉里面一起高谈畅饮。

事实上,我们去看一下整个巴巴罗萨计划,我们就会发现整个计划已经改变了很多,比如说当时三路大军的主攻目标。由于南路大军进攻受阻,遇到阻力比较大,所以紧急抽调中路大军的先锋部队,也就是装甲部队,赶紧回援南线部队,这样的话,造成巴巴罗萨计划原先设定的闪电突袭瘫痪前苏联心脏的作战计划已经失效,前苏联已经缓过气来,集结起力量打算去防守自己的首都莫斯科。

作战计划已经全盘打乱了,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希特勒看待前苏联人的那种看法,希特勒进攻前苏联只害怕一个人,斯大林因为斯大林某些做法和希特勒有一些相似希特勒也表示自己很看得起斯大林,但是一旦说到前苏联的话,希特勒曾经说过,前苏联就是一栋破烂的屋子,随便踹两脚,这屋子就塌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德国气象学家告诉希特勒的时候,希特勒会表示完全不需要生产棉服。

希特勒狂妄或者说看不起前苏联人,这是有理由的,为什么巴巴罗萨计划前期计划的太顺利了550万前苏联人几乎就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全部歼灭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任何一个国家损失掉550万人还有力气反抗吗?除了中国和前苏联还有谁能做的到?希特勒认为前苏联的国家实力已经被耗干了,前苏联新鲜的血液已经流干了,这个时候前苏联没有什么好怕的,而他的中路大军在后来进攻莫斯科的路上,看见的就是一片焦土,满面疮夷,自然而然也就认为前苏联人已经放弃了抵抗,并且开始走向了灭亡和疯狂的边缘。

所以他们的设想里面进攻莫斯科的话,只要德国的军队进入到莫斯科城,莫斯科人自然就不战而降,斯大林也直接往西伯利亚去打游击战了。

除此以外,对于纳粹德国来讲,莫斯科的路太难走了,莫斯科的冬天太难受了,要知道,1941年冬天的那场大雪,比以往的时候来的早了一个月,就这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之让帮助莫斯科的守军防卫住德国人最严厉的进攻,你如果说早来半天或者是一个多月,反正希特勒肯定是要为自己的部队准备棉衣的,因此他也就可以直接将这些棉衣给生产出来,但是提前来了一个月,谁能料得到,谁能知道天要亡他纳粹德国谁又能阻止的了。


漩涡鸣人yy


“巴巴罗萨”计划里,冬季来临的时候,德军应该进入斯大林格勒,围着壁炉烤火了,为何还要准备棉衣呢?但是战争不会按照德军参谋的剧本发展!那是什么打断了剧情的发展呢?

一、意大利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德军计划在1941年的4月进攻苏联,在冬季来临之前,打下斯大林格勒等一些大城市,那样冬天来临的时候,德军就会在占领的城市进行补给。但是德军的“坑人”队友意大利确不省事,墨索里尼背着德军独自在北非开战,结婚十几万的军队被英国2万人追着打,进攻希腊有被围困,无奈只好向希特勒求救。



希特勒为了大局,不得不派出了得力干将“沙漠之狐”隆美尔前去解围,北非到欧洲也有好几千公里,一来一回就浪费了2个月时间,进攻苏联的时间也推迟到了1941年6月。

二、胜利让人“骄傲”。

虽然进攻苏联推迟了两个月,但是德军在进攻前期顺利,每天都能推进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但是苏联的战略纵深太大,就这样也够德军跑几个月了。转眼间到了7、8月份,苏联的雨季来临,泥泞的道路是德军机械化部队的厄运。加上苏军的顽强抵抗,德军迟迟无法占领斯大林格勒,就这样围着壁炉烤火的幻想破灭了。战后统计,德军有22多万人冻伤,25万匹战马冻死。



二、拿破仑皇帝的“覆辙”。

历史总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19世纪初,法国皇帝拿破仑远征俄罗斯时就遭遇寒流失败,最终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德军进攻苏联也导致了德国的覆灭。但是天气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战争胜负的天枰终会偏向正义的一方。

德军被俘照片


小弹壳001


1941年6月22日,德国伙同同盟国意大利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190个师550万人、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190艘战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开始苏联一败再败,后来随着冬季的到来,德军的御寒问题没有解决,很多士兵穿着秋装作战,枪械也出现了问题,导致战场局势转变。当时,德国高层为何不预备充足的棉衣?

一、意大利打乱了德国的计划

以德国的计划是在冬季到来之前,打败苏联,他们认为只要打进莫斯科,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可是没想到苏联会坚持抵抗。


实际当时如果没有意大利这个拖油瓶,德军还是能在冬季之前打进莫斯科的。墨索里尼一直想单独作战,因此拍军队进攻北非和希腊,但是意大利军队是战五渣啊,30万被2万追的打。没办法,只有找希特勒帮忙了,为了救自己的盟友,希特勒暂时终止可巴巴罗萨计划,派隆美尔前往非洲,最主要的是还将在苏联战场的航空队派到非洲,这下苏联战场就没空中压制了,德军进攻就缓慢了。


德国自身资源有限

德国为了发动战争,征召了大量人员,导致留在国内的劳动力减少,生产跟不上需求(德国之后为东部战场筹集冬服,一大部分靠得募捐,导致很多士兵穿的女装)。


战略需求

德国进攻苏联的军队有550万,如果事先准备冬服,需要采购很多原料,这必将引起苏联等国情报人员的注意,苏联方面就会事先准备防御,对于一向喜欢进行突袭闪电战的德国,如果敌方事先准备,这无疑对他们来说是不利的。

春夏秋冬,人人皆知,这个问题,德国高层不可能没有想到,至于他们为何没有事先准备冬装,我们只能猜测!


游戏小神龙


我们都能想到的问题,希特勒以及德国的那些指挥官们怎么可能想不到呢,其实德军的本意是在四月就进攻苏联,并且要一举拿下苏联,可惜的是德国有个猪队友,意大利偏偏这个时候出了点岔子,于是乎德军愣是一直被拖到了冬季,其实这还不算什么,因为按照德国人的计划来看,冬季之前就结束战斗了。

根据记载来看,德军的高层没有注意到苏联在八九月份就是雨季,说实话这个是完全不应该犯的错误,因此有很多军事专家认为,这个德军早就意识到了,只不过没有在乎而已,他们太过狂妄了,最后导致雨季直接拖延了德军的计划,等到战争陷入胶着状态的时候,苏联已经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德军当时可是欲哭无泪,临时准备也准备不了那么多的棉衣,一时之间只能发动群众给士兵们捐棉衣,当时德军之中各种各样的衣服都有,还有士兵穿着女士的棉衣,可是即便是这样也抵抗不住寒冬,西伯利亚冷风将德军吹的是一点战斗力都没有,穿都穿不暖,更不用提拿起武器战斗了,估计只能是冻的直哆嗦。

其实说白了不是德军不准备棉衣,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准备棉衣,话说回来还是他们的指挥官问题太大,只想着迅速解决战斗,却不考虑其他问题,既然因为意大利的事情,被拖延了将近两个月,就应该及时调整战略,关于这个希特勒要负很大的责任。

当然希特勒也有急于攻打苏联的理由,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假如说希特勒没有那么着急的去打苏联,历史会怎么演变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因为希特勒严重低估了俄国的军事实力和生产潜力,这导致其对俄国的判断发生偏差,而国防军司令部和陆军司令部也在希特勒盲目的乐观情绪下认为在冬季来临前,俄国战局一定能结束,正是根据这个推断,陆军中每五个人只有一件冬装……



首先,1941年东欧的冬天来的很早,而且也特别冷,事实证明希特勒那些自命不凡的气象观察家往往靠不住。

因此,到了1941年8月30日,陆军总司令部才开始对陆军的冬季供给问题给予严切关注。在这一天的陆军总司令部日记中写道——“冬季还可能会进行有限目标的小规模作战。据此。作战处将要拟制一份关于冬装的备忘录。”

但是,冬装的匮乏不是希特勒一个人的过错。因为空军和党卫队的装备一直很好,而且供应也很充足,冬装也及时做了准备。

由于陆军总司令部一直过于乐观和自信,所以才导致1941年把陆军的一大部分军事产品转产民用产品。

10月6日夜,下了这个冬季的第一场雪,而这也是德军噩梦的开端。尽管雪花很快融化了,可是道路却变得十分泥泞,古德里安所率的部队不断向上级发出请求发放冬装的请求,但得到的回复却是冬装肯定会及时配发的,以后不要再提这种多余的要求。然而,在1941-1942年整个冬季作战中,前线的士兵们都没有看到冬装的影子。


可惜,德军后勤部门确实是将冬装下发了下去,但由于缺乏机车以及铁路线的阻塞,这些东西还在华沙的车站,已经停了好几个星期了。

因为俄国的铁路是宽轨,而德国的铁路是窄轨,斯大林在撤退时下令把俄国的车厢都炸毁了,所以德军没有能够适应俄国境内轨道的运输载具。

同时由于泥泞和寒冷,汽车等运输工具损失惨重,造成部队的补给严重不足。

所以很多德军前线部队不得不自己去寻找运输工具,主要是木质的小马车和雪橇,但是这些工具的载量实在太小,操纵它们又需要占用大量人手。

同时希特勒要求坚决裁剪过于庞大的后勤部队以增强前线的兵力,结果是由于补给跟不上,前线部队损失极其惨重。


大唐安西节度使




希特勒的闪电战在欧洲无往而不利,轻松的横扫一切对手,连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法国也在几个月时间拿下,希特勒开始犯下人类的普遍错误,变得骄傲自大起来。


当时的苏联刚刚经历完政治清洗,很多优秀的指战员都死于非命,军队士气、战斗力都比较弱,装备也比不上西欧国家,希特勒就想当然的以为,德国一个冲锋就可以拿下苏联。

所以希特勒根本就没有计划要在苏联过冬,他制定的进攻计划是三个月占领苏联,1941年6月22日发动进攻,按三个月计算,九月底就可以结束战争,还准备过冬物品干什么?


初期进攻也确实顺利,头十天就推进了600公里,大量的绞杀、歼灭了苏军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但是苏联确实太大、资源太过丰富,在苏联全国进入战时状态后,飞机、大炮、武器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供给前线,女人都开始进入战场或者进行战争工事建设,提供后勤支持。

在庞大的人力物力面前,德军折戟斯大林格勒,大量人员被冻死冻伤,装备被冻废,说希特勒是被俄罗斯严寒的冬天打败的也不为过。


谢金澎


第一,希特勒的计划是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打垮苏联,没想到苏联的抵抗迟缓了德军的进攻,在年底才进攻到莫斯科郊外。



第二,德国冬季没有像莫斯科一样寒冷过,虽有准备,但却不足,很多坦克等武器因为过于寒冷无法发动,直接影响了战斗力。苏联借冬季寒冷的天气得到喘息,对德展开反击,恢复过来后的苏军使德军再没有机会得到大的进展。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