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蘇聯在1962年真的把飛彈部署到了古巴,世界會毀滅嗎?

陳德霖


不會,我們大多數人其實在有核國家的核戰爭學說上都有很大的誤解,最大的誤解就是認為核戰爭的形式就是簡單的“開頭三板斧把所有的核導彈都打出去”,緊接著就趕快鑽到地底下等待戰爭結果了。

實際上根據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開展的專題研究,雙方都不約而同地指出,一旦己方以先手優勢發射出所有的核武器而並未徹底摧毀敵方的抵抗力量,那麼在事實上就會造成“己方的無核狀態與對手的核挾制狀態”,自己反而變成了赤手空拳,只能聽任對手擺佈了。為了避免這種微妙的戰略態勢出現,美蘇兩國普遍採取瞭如下應對措施,一是研發高精度彈頭,意圖在首次核突擊中徹底摧毀敵方的反擊能力(但是依然有戰略導彈核潛艇無法摧毀);二是加大核武器的部署數量,意圖靠數量去把對方淹沒(但是按照防禦與進攻3:1的性價比實際上也不可能做到)。
因此冷戰時期雙方可能發生的核突擊將有很大的可能呈現出如下圖景:有限地、審慎地使用核突擊手段,逐步升級核戰爭,並在一方認為己方的損失超過預期之前終止核交火,在終止核交火後依然保留有足夠的威懾性戰略核力量以備可能出現的下一次核交火。換句話說就是“有限核戰爭”。

既然如此,我們把目光轉移到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就可以發現,所謂的如果蘇聯貿然跨過美國海軍劃定的封鎖線世界就會毀滅,其實是一個偽命題——雙方一是沒有意願,都不願意冒首次全面核突擊而後喪失迴旋餘地的風險,即便是發生了一定規模的核交火,蘇聯作為整體實力較為弱勢的一方也有較大的概率在遭受到足夠的損失後停止;二是也沒有足夠的能力來互相毀滅對手,彼時蘇聯的洲際彈道導彈依然以R-7導彈作為主力,且部署數量依然不足,雙方的大規模核擴軍恰是古巴導彈危機之後的事情了;三是最重要的,即便是冷戰的最高峰時期,美蘇雙方部署的核武器的總當量距離將世界徹底毀滅也差得遠,以至於雙方對於核交火爆發後的軍隊戰略不約而同地都選擇了保存實力,向赤道地區非輻射沾染區進發,去跟第三世界國家搶地盤以逐步恢復己方的實力。

因此在另一個位面,古巴導彈危機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面應該是:蘇聯跨過了封鎖線,美國海軍擊沉了蘇聯貨船,蘇聯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吞,自認倒黴,回家拉倒。而在本位面,蘇聯藉著古巴導彈危機迫使美國撤走了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IRBM,反而屬於丟了面子贏了裡子,還賺了。


軍武次位面


如果蘇聯當時拒絕撤出在古巴部署的中程彈道導彈,那麼美國99%的可能會跟蘇聯打核戰爭!

古巴導彈危機又稱加勒比海導彈危機,是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之間爆發的一場最嚴重的的政治、軍事危機。

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是1962美國偵察機發現蘇聯正在往古巴部署中程導彈。

(美蘇爭霸)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是美蘇對抗正酣之際,這時的雙方都已經擁能有能從本土打擊對方的洲際導彈。

但是蘇聯在洲際導彈的數量上處於劣勢,美蘇可從本土打到對方的洲際導彈對比為200:50,蘇聯僅為美國的1/4。

並且這時美國華盛頓級核潛艇已有5艘服役,每艘可攜帶16枚射程1850公里,可從水下發射的Polaris A-1北極星中程導彈。能在北冰洋和日本海對蘇聯構成核威懾,而蘇聯當時卻沒有任何的反制措施。

到了1959年,美國又在意大利和土耳其佈署了45枚PGM-19朱庇特中程彈道導彈,距離莫斯科僅約2000公里,將整個蘇聯在東歐的領土列入打擊範圍。

1962年4月最後一批在土耳其的朱庇特中程彈道導彈及其發射裝置豎立完畢,由於這些導彈可迅速發射,最快僅需要5分鐘。

這成為後來古巴危機的導火索。

(古巴地理位置,跟美國的距離僅在尺寸)

處於下風的蘇聯為了改變不利的局勢,赫魯曉夫於1962年5月21日批准了代號“阿納德爾行動”的計劃,向古秘密部署中程彈道導彈。

古巴美洲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距離美國佛羅里達州僅210多公里,可以說跟美國近在咫尺。美國對古巴自然也保持這嚴密的監控,蘇聯往古巴運送導彈的事情很快就被美國發現了,5月份美國的U-2偵察機就探測到了古巴的導彈發射裝置。

但是此時美國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直到當年十月份,肯尼迪感到了事態的不同尋常,下令全面封鎖古巴,美軍進入三級警備狀態。

(在安理會,美國代表向大家展示美國所拍到的古巴導彈發射架)

美國航母戰鬥群開始攔截前往古巴的蘇聯軍艦和船隻,危機達到頂峰。


千鈞一髮之際,赫魯曉夫在權衡美蘇實力之後,向肯尼迪妥協,答應了撤出所有在古巴的中程導彈,並接受美國的監督。

但前提是美國撤出設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中程導彈,而且保證不得入侵古巴。

而美國這個時候並不知道蘇聯還沒有把核彈頭運進古巴,於是跟蘇聯達成了妥協。

到了10月28日,雙方正式協議,古巴導彈危機結束。


在這場危機當中,赫魯曉夫低估了肯尼迪的果敢和決心。特別是9月份以後,一架U-2偵查機在古巴被擊落,飛行員當場死亡,得知消息的美國軍方已經去耐心,準備武力進攻古巴。

(古巴導彈危機中沉著、果斷的肯尼迪)

危機期間美軍的陸基、空基、海基導彈也都已經隨時待命,美國政府不惜打核戰爭的決心已經昭示天下。

而此時的蘇聯在核軍備上是處於明顯劣勢的,所以赫魯曉夫沒有繼續選擇跟美國剛正面。

但是對於危機最後的處理結果,蘇聯雖略失面子,卻保住了裡子,成功地迫使美國撤走了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中程彈道導彈。


千佛山車神


世界在那年差不多是千鈞一髮的時刻。雙方基本攤牌完畢,就看如何打了。好在美蘇領導人都算冷靜互退一步,鳴金收兵。1962年10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實施了對古巴的全境封鎖以阻止蘇聯的軍事裝備被運往古巴。如果蘇聯艦船強行前進,並且導彈未移除的話,美軍將阻止其前進。軍隊為任何緊急情況做好戰鬥準備。10月24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下令戰略部隊進入核戰前戰備狀態。做好了洲際導彈和潛射導彈的發射準備。導彈已經完成加核彈頭,設置完了打擊目標。載核彈的轟炸機在空中持續飛行,由空中加油機加油維持留空。世界當時處在戰爭的邊緣。

赫魯曉夫用威脅和倉促決定來掩蓋內心的恐懼,他是恐懼的。赫魯曉夫希望不蒙羞的解決這場危機。他提醒肯尼迪說,戰爭會帶來死亡與毀滅,只有精神病人與自殺者才會發動核進攻。他提出一個明智的解除危機的方案。希望能從古巴撤出導彈為籌碼,換取美國從土耳其撤離木星導彈。如果美國人保證不入侵古巴,蘇聯就會撤走在古巴的導彈。赫魯曉夫不想成為先動搖的人。他想試試運氣,希望不作任何退讓。考察美國是否會讓步。肯尼迪或許是個懦夫,蘇聯提高了賭注,不僅要求美國承諾不入侵古巴,同時迫使美國撤除在土耳其的木星導彈。

肯尼迪未對赫魯曉夫的這些問題作出答覆,而是選擇讓蘇聯兌現現有承諾。肯尼迪堅持討論其他問題之前,赫魯曉夫必須先履行他自己許下的承諾,從加勒比海撤除所有的進攻性武器。蘇聯最後給了和平一個機會。撤除了所有導彈,轟炸機。美國也答應了蘇聯的一切要求。事後白宮建立與克里姆林宮的直通熱線以備在危急時刻溝通。兩國重啟在日內瓦舉行的核裁軍談判並制止核武器擴散。為保護地球環境不受核汙染,停止大氣層核試驗。


利刃軍事



老鄉莫走


你說的古巴導彈危機,確實是人類歷史上最接近被毀滅的事件。這沒有一點誇張。如果當時有現代化的通信設備,恐怕世界人民都惶惶不可終日。整個人類將面臨在地球消失的危險。美、蘇雙方互不相讓,美國派多艘航母艦隊包圍古巴。蘇聯的核彈力量也威力無比。



如果當時古巴裝上了蘇聯的導彈。這確實可以給美國以威懾。當時美、蘇處於冷戰時期。冷戰的主要特點就是:除了武力之外的所有對抗。鬥而不破。我到覺得裝上後雙方核武相互威脅,彼此顧忌。世界還會相對安定。爆發核戰爭的機率反而會更小。



當雙方力量勢均力敵的情況下,達到戰略平衡。世界反而會相對太平。畢竟誰都不敢冒險,誰都不會用全國人民,甚至是世界人民的生命做賭資。後來的雙方讓步,古巴導彈危機和平解決就證明這一點。古巴做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個小國,就在美國眼鼻底下,反而能安寧的生活,就說明了這一點。



世界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安寧。希望大家珍惜和平的生活。


青松臘梅602


美蘇雙方在1962年的軍事核力量相差太大,古巴導彈危機於1962年10月至1962年12月6日,美國當時核彈頭數量是蘇聯的六倍,洲際核導彈數量比蘇聯多150枚,美國洲際核戰略轟炸機400架,北極星戰略核潛艇有144枚核彈。在10月14日安德森少校的U-2偵察機拍攝的古巴彈道導彈基地後,美國及北約國家快速進行戰爭動員,在美國本土和北約國家尤其是土耳其彈道導彈基地做好準備,美國等國進行軍事管制和宵禁,並且派出特混艦隊對古巴進行海上封鎖,為了不刺激蘇聯將海上封鎖一詞改為海上隔離,嚴密監視古巴彈道導彈基地和運往古巴的蘇聯貨船,古巴的軍事設備幾乎都是用貨船運輸,美軍一旦發現就警告,不聽就炸燬。美軍要在蘇聯發射導彈之前就摧毀彈道導彈基地,一切常規軍事力量和戰略核力量也都做好準備。蘇聯只想在美國發現之前部署好基地,沒有做戰好爭準備,不得已只能與美國談判,蘇聯撤走在古巴的彈道導彈基地,美國解除對古巴的海上封鎖,危機逐漸平息。 這次危機體現了實力決定最後的勝利,並且體現核武器的可怕後果,許多國家都不敢隨便使用,核武器起到威懾作用,在冷戰到現在只有地區衝突和局部戰爭,世界總體趨於緩和。國際政治,外交對國與國之間解決危機有重要作用。


安教授軍火商


事實上,在美蘇掌握核武器之後,基本上就不會再發生核大戰了。雙方在核力量上的差別僅僅是可以消滅對方多少次。由於當時蘇方給予美方一種錯覺,就是蘇聯的核導彈可以打得更遠,並且具有更強的反導能力。在赫魯曉夫接連不斷的“吹噓”之下,美國顯然慌了。熱衷於核導彈的美蘇雙方顯然都想把核導彈儘可能近的安放在對方家門口。首先行動起來的是美國,美國在意大利、土耳其首先部署了核導彈。對此蘇方的回應就是偷偷在古巴也部署導彈,古巴距離美國只有210公里,實在是太近了。於是古巴就成為大國博弈中一個倒黴的棋子。

隨著美蘇關於古巴部署導彈危機的不斷升級,雙方都極盡所能的展開了外交攻勢。在都明知對方不會使用核武的情況下,雙方還是在各種場合不斷提及將要升級衝突。此時對於美國來說,必須迫使蘇聯放棄在古巴的行動;而蘇方顯然關注點並不在古巴,而是美在意大利、土耳其的核武。最終,當蘇方得到它想要的承諾,美撤回在意大利、土耳其的導彈,蘇方則迅速“慫”了,把古巴“拋棄”了。

由於蘇聯海軍實力較弱,所以事實上蘇方當時並沒有能力和美方在古巴一較高下的能力。而雙方高層(赫魯曉夫與肯尼迪)至始至終都保持著接觸,但是在各自體制內又要保住面子,所以政治上必須擺擺姿態、做做樣子,最終戲演完了,各自達到目的了,危機也就結束了。可憐的是古巴作為棄子則是被蘇聯賣的乾乾淨淨。


楠竹一


如果蘇聯在1962年真的將核導彈佈署在了古巴的話,它跟世界毀滅這件事情也關係不大,甚至說扯不上邊!

蘇聯軍事教科書曾經這樣說過:我們的導彈可以打到世界每一個角落,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到1962年的時候蘇聯已經達到了這個射程。
或者說,就算蘇聯不在古巴布署核導彈,一旦核戰爭打起來,蘇聯的核導彈照樣可以打到美國!


蘇聯一心執迷的要在古巴布暑核導彈,是源自於當時的美國在土耳其國家首先佈署了核導彈。

土耳其那是蘇聯的南部鄰國,在歷史上與沙俄素來有仇,對當時的蘇聯也素無好感。出於這種原因,土耳其在二戰後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既然是北約國家、又是與蘇俄國家素有仇隙,因此它成為了美國反蘇的前沿陣地國家。

因此美國要在土耳其佈署核導彈的事一拍即成,但這件事情被蘇聯軍事部門知道了。其實此時的美國跟蘇聯一樣,也同樣有從本國發射照樣可以打到蘇聯的核導弾。但老美歷來是又想打仗還又不想多死人,又想打核戰爭而又最怕打核戰爭。雖說從美國本土發射是也可以打到蘇聯,但你可以想一下,那就是意味著美蘇兩國直接開打。而把核導彈佈署在土耳其,一旦打核戰的話,跟美國是沒有關係的,導彈雖然是美國的,但發射地卻是從土耳其。

而且美國又不同於蘇聯,它的海軍可以在世界大洋任意航行,蘇聯事前也一無所知,就算知道也是一籌莫展,它根本就無力阻攔!

但是在蘇聯看來,這是美國把軍事力量逼到了自己的家門口,它當然也不甘屈辱。



怡好此時古巴國家發生了革命,新成立的卡斯特羅政府需要得到蘇聯的支持。當蘇聯把自己的想法坦露給古巴之後,雙方也是一拍即合。

其實,對蘇聯人來說打核戰爭是死人的事,至於是誰打的核導彈,蘇聯人可不在乎什麼名義和約束。其實就算不在古巴布署核導彈,從蘇聯本土發射途經北極上方照樣可以打到美國。

至於從古巴發射可以縮短比從蘇聯發射的時間和距離來看,意義其實並不大。在六十年代初期,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還是一個空白,不同於今天,就算從蘇聯本土發射,美國也只能乾瞪眼。

所以把核導彈運往古巴,更多的因素是一種心理因素、一種政治因素,當然也是軍事因素。

但蘇聯可沒有美國那種神通,美國在土耳其佈署導彈,蘇聯事前一無所知,就算知道也只能表示抗議,除此之外一點辦法都沒有。但蘇聯向古巴運送導彈美國當然不幹,在當時的軍事實力和國際環境中,美國是遠勝於當時蘇聯的,而且一旦偵知,美國豈能坐視不管?海軍艦隊在大西洋一擺便攔住了蘇聯的船隊,天上、海面、水下一擺,便將蘇聯船隊圍了個嚴絲合縫!

也就在核戰一觸即發的緊要關頭,赫魯曉夫選擇了妥協,其實肯尼迪又豈不懼核戰的爆發?雙方達成了各退一步的協議,從而避免了一場核戰危機!


其實,發生在1962年的古巴導彈事件,看起來就象一出鬧劇,一種面子、政治事件,既然你能在我家門口布署導彈,我當然也要在你家門口布暑導彈,僅此而已!如果真打核戰爭還需要藉口?從蘇聯本土發射照樣可以毀滅美國,時間比從古巴發射多不了幾分鐘。

所以,古巴導彈危機,已經就將核戰爭推向了爆發的邊緣,但仍然沒有發生,蘇聯之所以最先妥協是因為海軍力量不行,如果海軍力量強大硬闖過去佈署,美國也會象蘇聯一樣沒招!所以古巴導彈危機不管贏的是美國還是蘇聯,核戰都不會發生!


東方中華不敗


核訛詐背景下,大家都不會真正開火,除非是李梅這樣的瘋子。但這種瘋子總是少數,大國的體系雖然不一定很靈敏,但通常也不會陷入極端瘋狂。當然老卡當年是做了萬一美國入侵,就使用手中的核炮彈和戰術核航彈的準備。不過美國並不知道這一切。另外著名的核魚雷傳說也很有影響力,雖然古巴導彈危機期間蘇聯的核魚雷似乎還沒有完成測試。

所以,古巴導彈危機期間,古巴地面上其實已經有了核武器,不過相對SS-4那2080千米的射程,IL-28的2180千米的航程其實要更遠一些。而古巴距離美國最南端的距離也就是100英里左右,因此IL-28完全有可能將核彈扔到美國本土。

但實際上,蘇聯人和古巴人才是被逼無奈的一方。美國人射程2400千米的PGM-19“朱庇特”在土耳其,實際上完全可以打到蘇聯本土,意大利的導彈打到東歐沒啥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人如果不在美國後院也放上導彈,是無法比美國人撤出“朱庇特”的。

不過,蘇聯的軍事體系的短板還是在關鍵時刻造成了自身的軟弱。IL-28面對美國的防空體系到底有多大機會突防投彈,蘇聯人自己心裡明白。而海軍的差距導致蘇聯方面無法突破海上封鎖。單從精神強韌程度角度,也許赫魯曉夫更適合玩核訛詐。

如果蘇聯的行動沒有被及時發現,估計美蘇也會在大規模對峙之後用談判方式各退一步。霸權再可愛,也不至於為了奪取他而讓自己的院子變成地獄。核大戰是不會打的,這才是核武器的最大好處。


強武堂


個人認為是不會的。憑藉當時美、蘇裝備的核武器、以及在此之前各項軍備競賽和軍事摩擦,如果要開戰,世界早就毀滅不止一次了。

“古巴導彈危機”期間蘇聯在古巴部署的中程彈道導彈(劇照)

“古巴導彈危機”確切的時間是1962年10月15日—1962年10月28日,歷時13天,以蘇聯撤出在古巴所有核導彈告終。該事件有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其中最直接的一條是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雷神導彈和朱比特導彈, 前蘇聯為了扳回戰略劣勢,同時,也是為了支持剛剛在古巴取得革命勝利而與美國鬧翻的卡斯特羅,蘇聯決定在古巴部署60枚中程核導彈,射程1000-2000英里,可以覆蓋美國本土。

赫魯曉夫與卡斯特羅


部署古巴導彈的打擊範圍

歷史上認為“古巴導彈危機”事件是人類最靠近核大戰的一次,美國調集200艘戰艦封鎖古巴周邊海域,其中也包括蘇聯艦艇(部分蘇聯潛艇和軍艦裝備有核魚雷和核導彈),只要一方略有不慎,必將引起嚴重後果。

載有導彈及發射架的蘇聯貨船



美國軍艦(上)和飛機(下)逼近跟蹤蘇聯貨船

那麼真的會打起來嗎?個人認為不會真的動手!雙方領導人肯尼迪和赫魯曉夫都清楚,一旦開戰將會給全世界帶來的後果,因此,在事件期間二者溝通不斷,赫魯曉夫主動給肯尼迪寫2封信,尋求緩解的途徑,最終美國也給了他面子:只要撤出導彈,立刻解除對古巴的封鎖、蘇聯可以撤走所有艦艇、人員和裝備,人類最終避免了一次“勢在必行”的核大戰!


赫魯曉夫與肯尼迪

從現在的角度看,“冷戰”時期確實出現過很多“另類”的事,但最終都沒有發展到不可收拾到地步。個人認為當時的那些做法從根源上講只是政治上的需要擺出的姿態,以各國政府首腦的“智慧”是不會自取滅亡的。

以上為個人的理解,歡迎關注“威吶解析”、討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