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營養餐,吃這些讓你順利度過艱難期

2019考研營養餐,吃這些讓你順利度過艱難期

高強度複習,疲勞戰術讓很多人心理壓力倍增,有的甚至陷入焦慮情緒中。經歷一系列的發胖、爆豆、脫髮……問題後,研是考上了,卻需要經過很長時間調整才能使自己恢復如初!怎麼才能避免這些問題,做一個精緻的豬豬考研黨呢?考研君有些吃方面的妙招和大家分享一下~

Tip 01 壓力大的時候吃這些

在高強度的學習中,減壓是每個人的首要任務,如果壓力不能及時減輕,將會影響到我們的學習效果!考研君給大家介紹幾種減壓的食物。

1黑巧克力:如果你正在減肥,在考研階段減肥可以先暫時放一放!學習中的高壓力會使我們想吃甜食及一些油膩食品,如若發生此類情況,因為巧克力可以在腦內釋放對抗壓力的內啡肽,吃一些黑巧克力便可成功化解。研究發現每日食用40克的黑巧克力便可有效對抗壓力。但請注意要選擇那些未加工的巧克力,例如可可豆或可可粉含量為70%以上的黑巧克力。

2堅果:堅果天生具有平衡血糖的能力,可以有效抑制人類對甜食的慾望,調節食慾,促進新陳代謝。當你處於高壓下,你的身體和大腦正以更快的速度消耗某種維生素,但堅果中富含的維生素B、鋅、鎂和深海魚油等營養物質可以在對抗壓力時派上用場。

3魚類:油性魚類富含歐米珈-3魚油,分別以DHA和EPA的形式存在。DHA可保證好的心情和睡眠,EPA可緩解細胞中和壓力相關的炎症。此外,歐米珈-3魚油中富含的維生素B、鋅、鎂可有效緩解壓力,降低人們在壓力下對甜食的慾望。獲得此類魚油的最好途徑是一週吃2到4次的馬鮫魚、鳳尾魚、鮭魚、鱒魚或沙丁魚。

Tip 02 覺得腦子不夠用了怎麼吃?

作為一個高腦力勞動的考研人來說,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膳食搭配,注意營養均衡,科學研究證實,飲食不僅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而且在大腦正常運轉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花生:花生富含卵磷脂和腦磷脂,它是神經系統所需要的重要物質,能延緩腦功能衰退,按捺血小板凝集,防止腦血栓形成。實驗證明,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輪迴、增強記憶、延緩朽邁,是名符實在的“長水果”。

2牛奶:牛奶是一種近乎完美的營養品。它富含蛋白質、鈣,及大腦所必須的氨基酸。牛奶中的鈣最易被人吸收,是腦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此外,它還含對神經細胞十分有益的維生素B1等元素。假如用腦過度而失眠時,睡前一杯熱牛奶有助入睡。

3小米:小米中所含的維生素B1和B2分別高於大米1.5倍和1倍,其蛋白質中含較多的色氨酸和蛋氨酸。臨床觀察發現,吃小米有防止朽邁的作用。假如平時常吃點小米粥、小米飯,將益於腦的保健。

Tip 03 考研早餐應該吃什麼

應多吃一些補腦的食物,如魚類、豆製品、瘦肉、雞蛋、牛奶以及新鮮蔬菜、瓜果等,少吃肥肉、油炸食品等。不要暴飲暴食,否則會使大腦靈敏度降低,影響考試成績。早餐應該有糧食,幹稀搭配、主副食兼顧。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鹹鴨蛋、火腿、豆腐絲、煮黃豆、醬豆腐、煮花生米、小蔥拌豆腐等。

Tip 04 怎麼吃才能均衡營養?

保證主食的供給 米、面等主食含有非常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這種營養物質在人體內氧化以後可以產生供給大腦用的能量。因為學生大腦需要的能量,來源於腦血管裡的血糖,而血糖就是由碳水化合物轉化而來,所以考生每天應該保證350克~500克的糧食。不應只吃大米和白麵,還應該注意一些粗雜糧的攝入,因為粗雜糧裡面含有非常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

蔬菜和水果 蔬菜在膳食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生每天應吃到400~500克,尤其是時鮮的綠葉蔬菜。因為蔬菜當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可以保證思維更加敏銳,頭腦更加清晰,分析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學習效率也會比較好。

奶類、豆類、水產類、肉類等 它們是補充優質蛋白類的食物,可以保證充沛的精力和耐力來應付體力和腦力的巨大消耗。

這樣搭配更均衡

一是要注意營養的均衡,保證各種營養的充分攝入;

二是飯菜要注重色、香、味。結合季節特點,儘量做得清淡可口。也可在飯前喝一小碗不太濃的鮮雞湯、鮮魚湯或去油的骨頭湯等,因湯內含有氮的浸出物,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慾。

三是在保障衛生的前提下,可以適當地吃一些涼拌菜,調節一下口味。

雞蛋黃、鴨蛋黃和鵪鶉蛋的蛋黃,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大豆類食品,比如豆腐、豆漿及其製品,也是含有豐富卵磷脂的食品。此外,含鐵豐富的食物也有助於記憶力的提高,因鐵是人體中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血紅蛋白是氧的載體,鐵充足提供的時候可以給大腦提供更多的氧,所以,在高考期間,應適當多選用一些魚類、蛋類、豆類製品、核桃、芝麻、花生、肝、黑木耳等。

還要注意的一點是飲食衛生,不要買馬路邊或小攤上的食物吃,這些地方的食品,衛生條件不能保證,若是因此患上胃腸道疾病,影響了學習就得不償失了。

聲明:文章整理於網絡,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