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和陳橋兵變:一場蓄謀已久的「被迫」稱帝

文|竹映月江

據《宋史》記載,顯德七年,即公元960年,後周朝中突然傳來了契丹和北漢聯合進攻的消息,此時的皇帝周恭帝年幼,朝政由宰相範質等人輔助,軍權則由時任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掌控。

趙匡胤和陳橋兵變:一場蓄謀已久的“被迫”稱帝

趙匡胤


宰相範質到底是個文官,一聽說敵軍進犯就慌了神,也沒多想就派了趙匡胤去領兵抗敵。

之後,就有了趙匡胤醉酒後黃袍加身,陳橋兵變的一幕。後周沒有滅在外敵的手裡,卻被趙匡胤兵不血刃的接管了。

重讀《宋史》,我們不經要問,趙匡胤這看似無可奈何的被迫稱帝,真的如史書記載那般不情願嗎?

01 敵軍來犯

後周這次的出征,來得有些莫名其妙。

雖說敵軍犯境是大事,可這敵軍來犯的消息來源卻沒人知道出處,以至於連史書也只能把這次的消息記載成“風傳”。

所謂的風傳,大抵就是聽說來的八卦消息,也就是說到底有沒有敵軍這事還真不好說。

但這並不重要,這個敵軍的消息讓趙匡胤順利地召集人馬、穩定軍心,對於趙匡胤來說,這個消息來得十分有意義。

原本趙匡胤在陳橋兵變成功後,完全可以先解決掉近在咫尺的敵軍威脅,然後再放心地回師開封。可趙匡胤的反應是直接去佔領開封,根本沒管朝中流傳的敵軍消息。

趙匡胤和陳橋兵變:一場蓄謀已久的“被迫”稱帝

後周


奇怪的是,對於所謂的敵軍來說,派來領兵攻打自己的趙匡胤現在反水了,不僅不打自己還跑去打後周。此時敵軍完全可以趁此進攻滅了趙匡胤,或者和趙匡胤合作一起攻打後周,但這些所謂的敵軍竟然在這麼重要的時刻毫無反應,任憑趙匡胤輕鬆的取代了後周,真不知道這到底是敵軍還是友軍了。

02 兵不血刃

如果說趙匡胤沒被敵軍騷擾還可以解釋為運氣好的話,那麼佔領開封就不光是有好運氣就能成功了。

趙匡胤迅速佔領開封,並不是他的作戰水平高超,因為他佔領開封根本就沒打仗。

當時的開封城守將很多都是趙匡胤的親信,這些守將看到趙匡胤來了直接開城門迎接,遇到想抵抗的人,不用趙匡胤出手他們先行幫著趙匡胤解決了,因此雖然開封城防衛森嚴、兵馬眾多,趙匡胤卻毫不費力的佔領了城池。

趙匡胤能夠在一開始就想到把自己的親信安排在這些要緊部門,從而使自己順利的接過後周的政權,誰還會覺得趙匡胤稱帝是“被迫”的呢。

03 蓄謀已久

《宋史》的基調是美化趙匡胤的,可就算《宋史》中對於陳橋兵變的記載,也有一些站不住腳的地方。

所謂的趙匡胤酒醉後黃袍加身,這黃袍是從哪裡來的?古代生產工藝低下,趙匡胤當時又領兵在外,絕對不可能現場製作龍袍。那麼既然趙匡胤的部隊提前把龍袍都準備好了,又何來臨時起意逼迫趙匡胤稱帝一說呢。

趙匡胤和陳橋兵變:一場蓄謀已久的“被迫”稱帝

黃袍加身


而且,趙匡胤佔領開封后,翰林學士陶谷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禪位詔書,宣佈周恭帝禪位。既然連禪位詔書都準備齊了,這更加說明趙匡胤在發動兵變前早就考慮好了全部的計劃和細節。

04 兵變重演

因此,雖然《宋史》上說趙匡胤本不想做皇帝,一切都是被手下逼迫的。但其實趙匡胤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這大好的皇位他不僅想要,而且早就想好了該怎麼要。

不過要說兵變成功的將領也不止趙匡胤一個,當初後周太祖郭威也是通過發動兵變得了後周,哪知道天道好輪迴,後周兵變得來的江山,最終又在兵變中失去。不知若是郭威在天有靈,又該作何感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