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我的前半生

王石的故事要從1973年說起。

一個22歲的少年在茫茫戈壁當了5年的駕駛兵後,復員回到鄭州。

為了換取上大學的機會,他放棄了當時待遇頗豐的司機職業,選擇了去做鍋爐大修工。

用一年的重體力活把自己送進了蘭州鐵路學院,畢業後,應分配到鐵路局做技術員。

三年後,通過招聘,王石進入廣東省外經委。

在外經委,他努力工作,刻苦上進,每天加班到最晚,出入廣交所,在宴會上和外商談笑風生。

“小王啊,你這是和領導搶風頭啊,領導都在場,哪輪得到你發揮。”

他覺得憋屈,我什麼時候搶風頭了?

負氣的他每天按時上下班,絕不多付出一分。

“這一年,小王成熟了不少啊,這樣的人要重點培養。”

他又好氣,又好笑。

他想要一個機會,他是真的想做點事的。

王石:我的前半生

圖為深圳蛇口招商局樹立著的著名標語牌

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國家的步伐改變了一大批年輕人的命運。

1983年,他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有了想進入深圳闖蕩的想法。

這一年,他32歲。

1.初入商海

收拾行裝,打了報告,王石以外經委特派員的身份,來到深圳,進入了深圳特區經濟發展公司貿易部。

這個部門沒有錢,沒有現成的業務。

唯一能靠的,就是政府的批文。

這正中王石的下懷:

在這裡,只要你有能力,就能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王石:我的前半生

圖為早年的王石

也許是過去三年談外商的經歷幫到了他,王石很快便發現了商機。

深圳幾個飼料廠都有大量的玉米需求,需要從香港進口。

而香港轉運來的玉米竟然來自中國東北。

那為什麼不能開通從東北到深圳的航線呢?

靠著外貿部門的名號,他搞定了從大連到赤灣的航線,開始了玉米生意:先拿貨,到貨幾天後再付款。

每次玉米到貨,王石就和民工一起,扛著麻袋裝卸,再轉手倒賣。

第一筆生意,盈利40萬,他頗為得意。

後來,訂來的玉米越來越多。

為了解決運輸問題,搞到計劃外的火車皮,他就去給負責的貨運主任送禮——兩條煙。

其實,主任早就注意到這個城市人打扮的年輕人了,看著王石跟農民工一起扛玉米的身影,覺得這個小夥子不一樣,是真的想辦點事的。

他喜歡這樣的年輕人。

主任沒有要煙,就把車皮批給了他。

這件事情讓王石一夜未眠。

他想:“如果你做的是令人敬佩的事業,為什麼還要通過物質的訴求,用行賄手法來獲取計劃外車皮呢?”

想通了,也清楚了經營企業的底線:絕不行賄!

“在東南亞某些國家,賄賂已經成為社會的隱性規則。如果企業堅持不行賄就可能出現生存問題中國也會步東南亞國家的後塵嗎?”

“我只能假定,中國的改革不會步東南亞某些國家的後塵。如果這一假定是錯的,我寧可是個失敗者,也不願意同流合汙。”

王石在自傳中寫到。

2.孤注一擲

天有不測風雲,生意沒做多久,香港產生雞肉致癌的新聞直接導致王石到貨的所有玉米滯銷。

沒幾日,颱風肆虐,玉米受潮。

為了晾曬玉米,他忙到十指磨破,鮮血淋淋,卻感受不到一絲疼痛。

底價處理完庫存玉米,不僅他40萬盈利虧回去了,還額外負債70萬。

市場哀鴻遍野,大量玉米不知賣向何方,玉米價格不斷突破底線。

但是他不信,他不信港人再不吃雞。只要港人吃雞,就還有希望。

他需要的,就是找到這個時機。

他決定賭一把。

他大量的採購低價玉米,約定好100天后付款。

此刻,對他來說負債70萬和負債700萬,區別也沒那麼大。

這是他的第一次商場生死局。

他賭贏了,差2天,7000噸玉米船要停在碼頭的時候,香港報紙刊登了一則消息:

“報道有誤,飼料中不存在致癌物質。”

經此一役,為公司盈利300多萬。第一次的市場操作,富貴險中求。

但是這場危機也讓他後怕,沒有那則新聞,他真的只能是困獸猶鬥。

這次危機教會他,永遠對市場保持敬畏。

3.人事風險

1984年,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成立,王石任展銷公司經理,主營進口辦公設備、視頻器材,這就是萬科的前身。

1986年,展銷中心遇到了危機。

為了進口商品,王石外部調劑了2000萬資金的外匯,花到只剩下800萬美金的時候,他被特發總公司的老總約談了。

“小王啊,你乾的不錯,你來總公司當副總吧。對了,公司要投資銀行,你賬上那800萬外匯調用一下,總公司和銀行有些業務往來,需要外匯。”

當時展銷中心業務壓力極大,這個提議對展銷中心無疑是雪上加霜。

“我不同意。”

“你不同意有用嗎?”

擺在王石面前的有三條路。

第一,高升總部,放任展銷中心自生自滅;

第二,調走離開,以自己這麼多年累積下的人脈和能力,怎麼混也不會太差;

第三,硬扛,為自己的公司和員工負責。

不管怎麼衡量利害,前兩條路都更好走,但是這塊石頭就是選擇了第三條路。

“只要我一天是法人代表,就一天不同意撥外匯。”

1個月後,王石接到了通知書,通知他到深圳市黨校處級幹部培訓班學習。

王石去了,待了兩天,實在坐不住了,開溜回到展銷中心,但迎接他的是一紙任命書。

“鑑於王石參加黨校學習,撤銷展銷中心經理職務。新任欣大同為展銷中心經理。”

他沒有搭理,繼續主持工作。

員工也認可這個帶著他們打天下的經理。

也許正是因為他石頭般的個性,新任經理都沒敢露面。

4.股份改制

儘管度過人事危機,但是這樣的事情難保不會重演。

在國營企業工作,哪怕你沒用國家一分錢,公司的創業元老還是可能隨時被換掉。

時也運也,1986年,深圳頒佈了《深圳經濟特區國營企業股份化試點暫行規定》,鼓勵大型國營企業股份制改造。

然政府下屬的幾家大企業,沒有一家響應。

但王石很清楚,這是自己脫離掌控的機會。只有員工持股,公司才能自主的發展。

王石馬上找到體改辦,想要改革,體改辦熱情的接待了這個想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但是作為展銷中心上級的特發管理層卻拒絕了股改申請。

時任特發老總的袁陶仁告訴王石:“你王石一貫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現在感覺到了吧,你跳十萬八千里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

王石認定的路,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走到底。

既然得不到上司的支持,就只能走另一條路,王石約見時任市委書記兼市長的李灝,尋求支持。

李灝市長告訴王石:

“年輕人,要沉住氣。改革肯定有阻力,要不怎麼叫改革?”

“股改方向是正確的,但是要注意方法和策略。”

王石:我的前半生

圖為李灝書記

在市委的支持下,幾經周折,股改的方案終於推進下去了。

萬科股票在1988年12月28日公開發行,共2800萬股,一股一塊錢。

隨著股改的推進,新的問題出現了。

公募需要短時間內得到企業和市民的支持,然而民眾不買賬啊。

股票是什麼?

和我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我要花錢去買一張不知道有什麼用的認股權證?

公司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王石帶著公司大傢伙開始到大街上推銷股票,早出晚歸的解釋這三個問題。

每天就這樣拿著一根竹竿,竿不離身的一家一家機構推銷股票。

從銀行到商業企業,從施工單位到旅遊企業。

王石:我的前半生

圖為王石在萬科股票首期發行的新聞發佈會上

即便如此,最後一天認購日,也還有350萬股待售。

看來真的完不成了。

如來佛的手掌心,也許真的跳不出去?

但不管怎麼樣,也要全力跳一次才知道。

戰鬥到最後一刻。

距離時間截止還有一個半小時的時候,峰迴路轉。

王石接到一個電話,北京創業總公司希望認購400萬股。

股票,終於全部出手。

股份改制後,公司改名為萬科。

如來佛的手掌啊,還是跳出來了,是運氣吧。

但這樣的運氣,只有戰鬥到最後才有意義。

5.萬君之爭

股份化改革成功,使得萬科的業務蓬勃發展起來。

萬科一年之內合資進入了彩視、金飾、模型車、配件製造等多個領域,並以2000萬元天價(高於平均售價的樓面價)買了一張房地產市場入場券,進軍房地產。

為支持多元化的發展需要,萬科於1993年開始發行B股,解決擴張資金問題。

時任渣打銀行副董事的寧志翔帶著團隊進駐萬科,編纂招股書。

這個人後來成了萬君之爭的關鍵人物。

萬科的4500萬股首發股,由君安證券承銷。

由於萬科B股不被市場看好,君安被迫長期持有1000萬股。

作為君安掌門人的張國慶不開心了,他很清楚,這些股票砸在手裡,就是3000萬的虧損。

他決定給萬科“提意見”。

1994年3月30日下午,君安代表委託的四家股東聯盟發表《告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書》。

王石:我的前半生

圖為第二天的深圳特區報

簡單來說,告股東書裡內容就是:

萬科啊,你們進的產業太多了,業務不透明,房地產的數據也不好看,股權投資的利益還不穩定。你們遇到瓶頸,需要改革創新,我來推薦其他8-10人進董事會,監督你們的決策(董事會共14人)。

王石深入分析下來,這是一個一石三鳥的“陽謀”:

其一,借小股東的支持控制萬科董事會;

其二,即使沒能控制董事會,也能通過製造萬科被收購的話題,刺激萬科股價上漲,趁機拋售達到回籠資金;

第三,為君安贏得一個“維護小股東利益,積極市場創新”的好名聲。

來者不善啊。

股票上漲確實是市場的心聲,但是股票上漲之時,就是君安拋售股票之日;股票下跌,受損的確是中小股民和萬科公司本身。

為了爭取時間,王石緊急申請萬科股票停牌在3月31日開始為期兩天的停牌,爭取時間瓦解股東聯盟。

這也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次停牌。

股東聯盟共佔10.73%的股份,想要瓦解股東聯盟,必須各個擊破。

注:10%以上股份才可發起股東大會,影響公司裁決。

王石當晚找到的是張西甫,在特發的老朋友,其新一代公司佔股東聯盟中6.2%的股份。

通過幾個小時的遊說,他成功拿到了西甫退出委託君安發出倡議行列的聲明。

當晚,王石拿著聲明來到張國慶的辦公室。

卻沒想到,張國慶有恃無恐。

“對於君安來說,西甫的態度已經不重要。”

張國慶遞給王石一份張西甫曾簽署的文件——《新一代授權君安作為改革倡議行動的財務顧問的委託書》。

委託書上明確規定:授權在6個月之內不可撤銷。

有了這份委託,剛剛拿到的聲明成了廢紙一張。

無奈下,王石拉著團隊徹夜討論策略。

根據告股東書的行文風格,他猜測這是寧志翔起草的。

於是,他做了兩個假設:

假設一:如果寧志翔是知情人,知道萬科股價會上漲,很可能會在之前建倉購買萬科股票。如果這麼做,就是違法;

假設二:寧志翔同君安本來就是一條戰線,他們一起侵犯股東利益。

3月31日,萬科停牌第一天。

王石做了兩手應對策略:

第一,讓鬱亮開始查最近兩月內的股東變化情況,開始調查寧志翔;

第二,在《深圳特區報》全文刊登張西甫宣告新一代退出倡議的聲明,沒有法律效力,就爭取輿論支持。

與此同時,在公司總部,王石裝了一部錄音電話,打給寧志翔。

“文章風格一看就是你寧志翔的!”

支支吾吾一陣,寧承認是自己所為。

同時,鬱亮也查出來兩個戶頭持有人均為寧志翔,兩月內購入萬科股票金額2000萬元。

當天下午,萬科開發佈會,逐條反擊君安的告股東書。

4月1日,停牌第二天。

上午,鬱亮飛往海南爭取海南證券老總文哲的支持,文哲明確表示:君安不得再借用海南證券的名義反對萬科。

下午,王石要求鬱亮直飛北京中國證監會,憑著之前掌握的證據,鬱亮爭取到了多一天的停牌時間。

4月2日,繼續停牌。

4月3日,星期日,停牌第五天。

股票不交易,看你君安如何操縱股市?

王石:我的前半生

圖為99年的鬱亮

君安再一次在報紙上提到倡議發起者之一的海南證券。

文哲履行承諾發出聲明:“海南證券從未授權委託君安……如再冒用其名,將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自此,君安出局的結局已經註定。

4月4日,開盤,萬科股票輕微上升,隨後恢復平靜。

下午,萬科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君安之爭結束。

五天時間,生死一線。

王石的果決和幹練在這場鬥爭中可見一斑,在君安之爭的漩渦裡,他越挫越勇,越挫越強。

6.聚焦房產、保持克制

也是同年1月,王石開始帶領萬科做減法,把與主營業務無關的公司一家一家被賣掉,集中資源,做房地產。

在樓市瘋狂的追求利潤的年代,他明確提出“萬科超過利潤25%不做”的理念。

不管市場如何瘋狂,他始終是那個尊重市場的王石。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評價說:

如果說王石和萬科在中國企業的歷史上會留下什麼影響,

我想不會是因為萬科的專業化地產、因為萬科的品牌,

而只可能因為萬科自己把自己搞成了一家多元化企業,又把自己變回一家專業化公司,

而且這個階段不但是平穩的,同時是公司正常甚至是高速發展中的。

萬科的剋制收到了最好的成效:

1993年,政府開啟樓市的宏觀調控。在令開發商叫苦不迭的調控期間,萬科仍以70%的年均速擴張規模。

1998年,萬科已經成為滬深上市房地產企業第一名。

7.尾聲

1999年,王石辭去萬科總經理的職務,擔任董事長,不再參加總經理辦公會,開始逐漸遠離管理事務。

2017年6月21日,王石在自己的朋友圈宣佈“萬科公告了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候選名單。我在醞釀董事會換屆時,已決定不再作為萬科董事被提名”。

轉身離開,留下的是一個簡單、透明、直接的萬科。

一去江湖遠,何時再少年。

王石,再見。

王石:我的前半生

圖為近期鬱亮與王石合影(從左至右)

鹿其君小評


王石是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他現實,卻不那麼功利;理想,但不會空談。

他尊重市場,尊重客戶,尊重規則。

正因為尊重市場,萬科始終沒有在房產行業追求過暴利,甚至還會主動規避暴利;

正因為尊重客戶,萬科才有了最早的物業管理,有了最初打動人心的物業口碑;

正因為尊重規則,萬科才不輕易上高層項目,不追求暴利,更加專注自身專業能力來發展自己。

我一度認為巨人大廈和順馳的悲劇,是命運和企業家開的玩笑。但在研究了萬科的故事後,我卻發現這些悲劇都是王石從90年代以來一直在刻意避免的市場風險。

自此,也更加敬重王石,敬重萬科。

未來,沒有了王石的萬科,也祝福它一路前行。

王石:我的前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