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安執導的電影《色·戒》?

祺禎亦寶


說起《色·戒》,大部分人都會被色情和漢奸衝昏頭腦。影片當時一度被封,梁朝偉患上抑鬱症,湯唯被雪藏 ,連李安也稱自己心理也患了病。相信李安那時候是知道後果的,那為何還有拍呢?耐人尋味。

張愛玲用了將近30年寫下了《色·戒》,和自己的經歷是比較相似的,當時的她也是愛上了漢奸胡蘭成。當初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對於《色·戒》的劇情我就不多說了,相信大家都看過,今天來討論一下,李安為什麼要拍那麼多激情戲。在李安導演選角的時候就對選女主角有了兩個硬性要求,1:足夠漂亮。2:一定要脫。這就讓很多女明星們望而卻步了。拍激情戲的目的就是要把易先生的脆弱心情表現出來,只有與王佳芝在一起的時候,易先生才會暴露出自己最深處的一面。(很多人傳言,湯唯和梁朝偉在戲中假戲真做)

李安拍這部片子,在我認為,並不是批判王佳芝的行為,或者易先生的漢奸身份,只是為了將人類對於性愛的慾望直白的表現出來,表現人性的慾望。

我非常佩服李安導演,無論拍攝技巧還是導演思想都是那麼的高級,或許因為李安導演遠在異國,思想更開放一些吧。畢竟當時的中國還比較傳統。

說說影片內容,王佳芝在愛與恨的邊緣,愛之深情之切。以至於在影片最後,王佳芝冒天下之大不韙救易先生。最後被易先生忍痛處死,易先生在王佳芝的房間裡流下了無盡的淚水。



鯨魚電影


很多人都說這是三級片,我認為性只是兩個人關係的橋樑,這部片子讓我看的是人心!

一幫青春熱血的大學生,憑著意氣用事就想去殺一個在官場的老油條漢奸,無比幼稚,王佳芝只是想討心上人的歡心,甘願付出自己的貞操給一個色鬼同學,所有人都在利用她,結果到頭來一場空。

所以在第二次提出刺殺易先生的時候,王佳芝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因為她不想自己曾經的獻身成了一場空,哪怕是被利用,三場床戲是她和易關係的不斷遞進,從一開始的偷情,到發洩,再到徹底融合在一起,交出去的,還有心。所以,在易讓她去挑鑽戒的時候她動搖了,一個肯為你買鑽戒的男人成功挑起了一個缺愛女人的心(父母另組家庭,她成了多餘的),當易說你跟我在一起時,流露出來的憐愛讓她徹底淪陷了,她知道什麼是戲假情真,那一刻,她失去了理智,只是一個渴望愛的女人,快走從牙縫到出口,她知道自己錯了,可是不後悔,哪怕死在他手上!

最可笑的是,被處死時,這幫愛國的大學生表露出的是對死亡的恐懼,毫無尊嚴的跪在地上大哭,只有王佳芝,視死如歸,鏡頭轉向了前面的深淵……這一刻我的心也舒服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一起死是最好的結果。

而易先生,他也動了情,儘管處決書寫的毫不猶豫,也依然為這個女人流了淚,當然監視他的張秘書早就知道一切,包括易想棄暗投明的心,所以片尾易太太說他下午拿走了書房裡的東西時,他明白,自己明天也要完了!是與非無法說明,只有他們自己懂。










手機用戶52190707459


突破底線



於文澤


不請自來。很早之前就看過《色戒》了,一開始只是為了傳說中激情戲份去找的資源,但是看完之後還是受到很大的觸動。下面談一談我對這部電影的理解。

電影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民國時期,汪精衛背叛革命,成立武漢政府,做了大漢奸。影片的大反派易先生就是汪精衛的一支臂膀,為日本人辦事,四處殘害革命人士。

影片的主人公王佳芝當時只是個在校大學生,是學校話劇團的成員。話劇團裡的一群人是一群熱血青年,心繫國家,但他們能力有限,只能通過話劇演出鼓勵觀眾積極支持抗日革命事業。


有一天話劇團團長鄺裕民得知大漢奸易先生正身在香港,於是動員大家為革命事業做一件“實事”——刺殺易先生,一場美人計也由此展開。他們將王佳芝偽裝成貴婦人接近易先生,企圖尋找刺殺時機,然而在關鍵時刻易先生卻接到緊急命令撤離了香港。話劇團一行人算是空忙活了,王佳芝也白白獻出了自己的貞潔。

幾年以後,王佳芝輾轉來到上海,偶遇鄺裕民。此時鄺裕民已經是一名地下黨員,他再次邀請王佳芝參與行刺易先生的計劃,王佳芝黯然應允。這次計劃異常順利,王佳芝與易先生關係迅速升溫。而就在大家安排好在珠寶店設下埋伏刺殺易先生時,王佳芝動了惻隱之心向易先生透露消息,易先生成功脫險,並將王佳芝鄺裕民一行人殺害。

很多人不解:王佳芝怎麼會愛上易先生?這一切跟她之前的所作所為十分矛盾。

心理學上有一個心理現象就“斯德哥爾摩效應”,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這個心理現象剛好可以解釋王佳芝的奇怪行為。

仔細的分析一下電影就會發現,王佳芝是整個“刺易”行動中犧牲最多的人。她所受到的傷害其實都來源於她的隊友。在第一次接近易先生的時候,她為了整個行動順利進行不得不和社團成為梁潤生髮生關係,這導致她和鄺裕民之間原本微妙的情感不復存在,使她的身體和心裡受到雙重的傷害。第二次接近易先生的時候,鄺裕民的上司老吳用國仇家恨、大是大非的價值理念綁架她,逼迫她用自己的身體去引誘易先生,配合自己的計劃。

而所謂的大反派易先生對王佳芝怎麼樣了。排除性生活上的不良癖好(SM)以外,易先生為給王佳芝提供了經濟來源,給予了她實實在在的陪伴,還給王佳芝贈送鑽戒……實際上易先生是愛王佳芝的。對王佳芝來說,跟易先生在一起的時候可能比跟鄺裕民一群人在一起的時候來的更自由些吧。



這部電影也反應了在革命年代,小人物命運的身不由己。在大是大非的信念和主流價值觀直下,人性最基本的獲得愛與尊嚴的權利也被漠視了。對於王佳芝個人來說,易先生給了她愛與尊重,鄺裕民們給她的只有冷冰冰的信念和冷漠;對她來說,易先生是個好人。

在歷史上的某些時期,我想有很多像王佳芝一樣的人吧,他們為了大多數人心中的理想和信念,犧牲了自己獲得幸福的權利。而她們的所作所為,在老吳這些人的眼裡是那麼理所當然。


莫須有先生看電影之後


應該說,李安的《色戒》和張愛玲的《色戒》是兩回事。


在電影中,湯唯扮演的愛國女學生想方設法接近梁朝偉,想要借帶他去給自己買鑽戒的機會刺殺他,但是她卻漸漸地愛上了他,尤其是,在她發現梁朝偉準備給自己買一顆鴿子蛋那麼大的鑽戒時,她感覺到梁朝偉對自己的誠意,她把梁朝偉推走,梁朝偉逃掉後,就命令手下把她槍斃了。

這是一個悲哀的故事,但其實,張愛玲的小說寫得更加悲哀,電影中湯唯和梁朝偉好歹還是真愛,在小說裡,所謂“真愛”純屬女主角的幻想。

湯唯扮演的女主角名叫王佳芝,在小說裡,王佳芝原本是嶺南大學的女學生,學校在戰爭中淪陷,嶺南大學搬到香港,借用香港大學的教室,教室狹小,下課時挨挨擠擠的,這些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覺得自己是悲壯的流亡學生。

請注意,這是張愛玲小說的一個重要特點,她習慣於把偉大的東西解構,她筆下,沒有特別純粹的、豪邁的徹底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種灰色調,說起來非常的政治不正確,卻能夠靠近普通人的內心——她自己的感情生活,也是這種路線,這一點我們放在後面說。

這些流亡學生的愛國情懷被狹小的教室激發出來,正好漢奸老易經過香港,這些學生決定刺殺他,定下了一條美人計,美人計在中國歷史上經常出現,比如《三國演義》裡就寫,董卓亂政,生靈塗炭,王允派出貂蟬施展美人計。這些學生的美人計是讓一個女同學扮演成中產之家的少奶奶——因為女學生比較容易引起老易的警惕,接近老易,成為他的情人,然後把他騙到指定地點,由其他人槍斃掉。

那麼誰來充當“美人”呢,當然落到學校劇社當家花旦王佳芝的身上。

王佳芝從小生得美,一直被人追求,她不像白流蘇那樣,經歷過生活的打磨,她喜歡戲劇性的人生,熱愛做主角,經常在舞臺上表演慷慨激昂的愛國曆史劇,每一次成功的演出,都讓她感到激動。

去充當“美人計”裡的美人,對於王佳芝來說,是人戲合一了。為了更像一個“少奶奶”,她和非常討厭的同學發生了關係,悲劇的是,她還沒能接近老易,他們就回到了上海。

王佳芝感到非常懊惱,她對自己說,我傻,反正就是我傻。

珍珠港事變後,海路通了,這些學生又都轉學到上海,一個國民黨特務聽說他們有這條線,就鼓勵他們繼續跟老易接頭。王佳芝重新跟在上海的老易聯繫上,這一次她成功地成為老易的情人,一步步引他入彀,最後一步,就是以讓他給自己買珠寶的名義,把他帶入某個珠寶店,有刺客埋伏在店鋪旁邊。

看上去離成功很近,但是美人臨陣反戈,電影中的鋪墊是王佳芝早已對老易產生感情,小說裡並不是這樣。王佳芝所以會在關鍵時刻,對老易說“快走”,是因為她忽然間入了戲,以為老易真的愛著自己。

小說中描述了那珠寶店裡的燈光,老易臉上有點悲哀的笑容,其實他明明是在自我陶醉,為這樣一場豔遇,卻被王佳芝理解為一種溫柔憐惜的神氣。

於是,她心中轟然一聲:“這個人是真愛我的”。她低聲對他說:“快走”。

老易立即明白了,飛快地逃掉了,逃到安全地帶之後,下了個命令,將那一帶馬路封鎖,把王佳芝他們這一夥人都抓住了,不到十點,“統統槍斃了”。

請注意“統統”這兩個字,最能體現張愛玲用詞的狠辣,它意味著“無差別”,老易處理這件事的時候,並沒有將王佳芝區別對待。高度地保證自身安全是他的第一需要,不過,接下來,老易想到居然能遇到這樣一位紅粉知己,就忍不住要微笑起來,明知道王佳芝剛剛死掉。

與其說老易愛王佳芝,不如說,王佳芝強行想象他愛自己,王佳芝將愛情視為人生標配,愛情於她是一種剛需,她和小人魚一樣,認定只有被一個男人“真愛”,才能獲得不滅的靈魂。這種認知導致她做出誤判。


閆紅說


很多人疑惑為什麼非要把床戲拍出來,其實是想通過床戲表現男主怎麼一點點愛上女主的。我記得有三場床戲,第一場女主只能背對他,那時候他對她是完全不信任的。第二場兩人面對面,但是女主頭被男主用枕頭蓋住了,那時候男主慢慢接受女主了但還有點懷疑。到了第三場床戲才是真正的靈肉結合,兩個人都愛上對方。


雯寶滴窩


色戒最牛逼的地方其實不在於對特殊時代的刻畫,而是對特殊時代的人心呈現。

他把人(湯唯、梁朝偉、王力宏等人)的那種緊繃的戰時情緒和未知恐懼刻畫得入木三分,幾無敵手。

湯唯是全片的中心。她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女學生一直走到軍官身邊的女特務,從“要殺了他,讓他的血濺在我的臉上”,到救他,跟他說,“你快走”。

她的心理過程是逐漸逐漸演變的。

很多人忽視了,湯唯一開始是因為喜歡王力宏,才懵懵懂懂加入到這場“不知天高地厚”的、沒頭沒尾的博弈中來的。她一開始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也正是因此,其他特務都被抓了,而她能夠獨活——

因為她靠近易先生的目的就是靠近易先生,她試著勾引他,凡是被她掐住了下巴,她拙劣地進行自己的表演,而這一切都瞞不過易先生,甚至沒有瞞過易太太,沒有瞞過他身邊的助手。

但是為什麼這樣,易先生卻還是對王佳芝動情了呢?

因為她的拙劣背後不是“最毒婦人心”,而是“同為天涯淪落人”。

這話說起來飄忽。王佳芝草莽無名,易先生站在權力中央,如何相提並論?

我想他們的平等之處在於,他們都是血肉之軀的普通人。他們其實一樣地平凡和恐懼。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他們的偽裝都是為了活下來,為了自己,或許也為了責任。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其實又何止是那個時代呢。

狄更斯在《雙城記》裡寫: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的確,歷史的浪潮從來沒有變過。你我皆為蒼生,皆為螻蟻,生生滅滅,人間有情。

說到底,世間也沒有特別複雜的道理。


宋雯婷


作為影評人,我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很多人在罵《色戒》,說是漢奸電影,其實,電影並沒有那麼複雜。

請看——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燈紅酒綠之下掩蓋不住被日寇淪陷的蒼涼,在上海著名的靜安寺路上,凱司令咖啡廳和西比利亞皮貨店沿街靜立,達官貴人,豔妝小姐出出入入,在百樂門大舞廳,更是夜夜笙歌醉生夢死。當年的靚姐鄭萍如,年方妙齡,是當時小有名氣的交際花,其母為日本人,其父也是當時的高層人士,不料想,鄭萍如真實的身份卻是國民黨中統特務,負責暗殺一個著名的漢奸丁默村,鄭萍如運用色相,想讓丁上鉤,可是丁默村是當年日寇成立的“76號”暗殺團的負責人之一,老奸巨猾,很難搞定。

(鄭蘋如)

但是鄭萍如還是快要得手了。

嗚呼!天算不如人算,就在西比利亞皮貨店,丁默村在給鄭萍如買一件皮草之時,不經然間流露出了溫情一面,女人啊,馬上便被溫情俘虜,認為丁雖然是漢奸,但是還是愛上了自己,於是快要得手的鄭萍如一念之差之間就放走了這個漢奸。

你把狼放走,對不起,狼是要吃人的。

過了沒多久,鄭萍如晚上出門遠去,再也沒有回來。

在上海市偏僻的一角,烏雲壓頂,燈光暗淡,一個女子靜靜站立在一隅,她的面前,是幾把黑洞洞的步槍,不一會兒,槍響了,很清脆,女人倒在地上掙扎,這時,另一個人走上前來,用手槍朝掙扎的女人連開三槍,一槍命中腦門,一槍命中心臟,女人停止了掙扎,大雨嘩啦啦傾盆而下……

那個男人將女人身上值錢的東西一掃而空,只留下了一具血肉模糊的屍體……

這具屍體,就是鄭萍如,死時年僅26歲。

上面敘述的故事是發生在四十年代上海的一個著名的事件:鄭萍如暗殺丁默村事件。

也就在這幾年,作家張愛玲和姑姑正居住在上海市的常德公寓,經歷了事件的整個過程,於是她用了30年的時間,寫成了一部28頁的小說《色戒》。

張愛玲是著名的海派作家,海派,顧名思義就是上海派,專門描寫十里洋場的奢華生活和感情糾葛,張是海派的佼佼者。

當年的張愛玲,正對另一個著名漢奸胡蘭成愛的死去活來,這也是張和其他女人不一樣的地方,只要愛就可以,管他對方是痞子還是漢奸,即使是色情狂,她還是要愛得死去活來,登臺上吊,砸鍋賣鐵,其實她也這樣做了。胡蘭成是個花心大蘿蔔,情人無數,當然不會對張愛玲動真心,最終始亂終棄,胡在和張愛玲胡天黑地撒下一路小英雄之後就變成煮熟的鴨子——飛了!

這對張是個致命的打擊,從此之後,張沒有愛過任何人,後來在多倫多孤獨去世,死後一週才被別人發現。

當年胡蘭成寫信給張愛玲向她道歉,說他們之間還是有愛情的。張氣憤地回覆:愛情,日他XX的,那是色情!

沒有愛情的肉體接觸,除了色情,還能是什麼?

張愛玲的《色戒》寫的其實就是她自己的感情經歷,託鄭萍如事件的名,寫和胡蘭成感情糾葛的實。

就在張愛玲仙逝幾年之後,張的《色戒》今年被李安搬上了銀幕,並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熊獎。

李安,著名電影人,中西貫通,才華橫溢,從《喜宴》、《飲食男女》,到《冰風暴》、《傲慢與偏見》,再到《臥虎藏龍》、《綠巨人》,再到《斷背山》和《色戒》,每一部電影都給人以震撼,《臥虎藏龍》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害得我們國內那些導演,呼啦拉全是武俠片衝奧,結果個個鎩羽而歸。後來的《斷背山》讓李安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終於登上了事業的頂峰。而《斷背山》是描寫同性戀的一部作品。

如今的《色戒》,更是將色情鏡頭融入電影之中,長度達整部影片的四分之一。很多還是赤裸裸的make love鏡頭,大家都喜歡獵奇,所以國內媒體還有臺灣媒體大肆宣揚:色情!

是色情嗎?是,沒錯,但是為何這些鏡頭必不可少?為何李安堅決不刪?

原因在這裡:張愛玲曾經說過“要得到男人的心,就要經過他的胃;要得到女人的心,就要經過她的YD”。

張的小說輕描淡寫,沒問題,你想象就行,但是電影怎麼表現?當然用色情鏡頭,不然無法表現女主人公在最後放走漢奸的原因,為何放走?愛,做愛,女人愛上了漢奸,就這麼簡單。

所以說,電影沒那麼複雜。


作家王麟


關注小塵說電影,帶你瞭解影視圈。

李安對《色·戒》的電影改編堪稱是對小說原作相當完美的闡釋。他可說是“吃透”了張愛玲。

因此我們從張愛玲創作這部小說背景的角度對李安的《色戒》做一個分析。

張愛玲這篇萬餘字的短篇小說,寫於1950年,並於當年就完稿。但是卻經過近30年的不斷修改,一直到1978年才將這篇小說出版。張愛玲在卷首語裡寫道:“這個小故事曾經讓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寫的過程中,絲毫也沒有意識到三十年過去了,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張愛玲出身於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抗戰初期就讀於香港某教會大學。1942年讀完三年級後返回上海,不顧家庭極力勸阻,毅然嫁給了據說是“深受其品格魅力與才華所吸引”的汪偽政權的一個大紅人胡蘭成(汪精衛在海外遇刺,胡蘭成當時就伴隨在汪身旁,由此可見一斑)。據某評論材料說,她很可能是從胡蘭成那裡聽到了重慶中統女特工鄭蘋如為刺殺汪偽特務頭子丁默村,施行“美人計”誘他上鉤,卻被丁某發覺而終遭殺害的故事。鄭蘋如和丁默村顯然就是《色·戒》中王佳芝和易先生的原型。如果是真的,那麼我們不妨探究一下張愛玲如何將這兩個人物加以“改造”之後放到自己的小說中來,以及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創作心態。

我們不能武斷地說,小說《色·戒》中的王佳芝和易先生的原型是張愛玲和胡蘭成。因為這兩對人物有相同點,也有不同的地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張愛玲必定從王佳芝這個人物塑造過程中,融入了她自己身上的一些東西,包括家庭出身、生活經歷、感情歷程等。

王佳芝也可說是書香門第出身,她本是個涉世不深、有朦朧愛國心的清純的女大學生,這些背景與張愛玲比較相似。王佳芝原本只是為了完成愛國學生們及隨後重慶派來的特工頭子(老吳)所交代的任務而接近並色誘易先生,對後者談不上有什麼感情。然而當王佳芝感到“和老易在一起後,覺得自己像是洗了個熱水澡,把積鬱全都沖掉了……”尤其在易某用11根大金條的代價為她買了一隻六克拉的“鴿子蛋”鑽石戒指後,心想“他還是愛我的”之後,她確確實實是愛上易某了,所以才對易某說出“你快走!”的警告以及最後她和幾位同學先後被捕並槍殺的故事。

我們不知道張愛玲婚前婚後與胡蘭成的感情歷程,但從她與胡離異多年,對胡仍相當關心,甚至去利用他父親的老關係為胡多方奔走,以使其免遭“漏網敵偽分子”的指控和責罰的情況來看,她對胡某仍是舊情難忘的。

從《色·戒》這篇小說中的種種描寫,結合張愛玲自身的生活和感情經歷,我們大致可以窺探到作者的價值觀究竟是什麼。有一篇評論文章稱王佳芝這一人物形象是“一次家國敘事的顛覆”,說得很有道理。王佳芝當然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她初上舞臺演抗日戲以及後來奉命與易先生接觸終於“假戲真做”,都出於對同學鄺裕民的暗戀。然而需要補充的是:小說作者張愛玲實際上就沒有什麼“家國意識”,這不僅因為她心甘情願嫁給了一個大漢奸,還由於小說中處處流露出來的意識和情調。張愛玲對愛國學生們可能有少許同情,但小說中對他們的計劃和舉動卻是有些許的”蔑視“。重慶派來的老吳在她的筆下也不是什麼好人,雖然從“家國意識”方面來說,他畢竟還是在抗日滅偽。我們不知道現實中張愛玲與胡蘭成婚後他們家中有沒有擠滿“男性陪客的麻將牌局,但從小說中看來,以麻將桌開始,又以麻將桌終結的描寫只是作為情節發展的線索,並不具有什麼批判或揭露的意義。

而李安的《色戒》是非常忠實原著的,也就是忠實張愛玲的創作背景和意圖,只是在細節上對劇情進行了新穎、大膽的補充,補充的巔峰之處在於三場性愛表演,從中不難看出導演的精心設計,即從第一次王佳芝被性虐待似的施暴,到第二次男女主人公通過一番調情開始而致頗為情投意合地翻江倒海起來,再到第三次王佳芝完全採取主動,兩人輪番發動“進攻”,直到雙方精疲力盡方休。此時王佳芝臉上流露出的是既滿足又有些許懊悔(懊悔從此恐怕無法執行“任務”)的神色。這三場床戲在銀幕上佔有近10分鐘的時間,比小說中只是隱隱約約地一筆帶過,至多用“洗個熱水澡”來形容要淋漓盡致得多。

電影最忌諱的是陳舊感。李安能發現“新穎”的題材並在藝術上予以“新穎”而又大膽的處理(三段床戲),這是使他的影片《色·戒》能吸引大量觀眾並能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重要原因。



小塵說電影


如果只是從愛情的角度出發去看,那毋庸置疑,只是一部很好看的愛情片。

1、王佳芝年紀尚小,不諳世事,心裡只是一個求學的小姑娘,愛國情感也並沒有那麼強烈。她之所以加入他們,有人云亦云的元素,也有對鄺裕民的曖昧情愫。但是後來,鄺裕民還是讓他失望了。

2、對感情失望,但是有沒有辦法不去參與他們。就這樣遇見了易先生。

3、兩人的感情慢慢發展,情愫慢慢升溫,顯然是王佳芝先動的情。她愛的更深。最能體現他們感情在慢慢昇華的片段,當然是那三個最重要的片段了。

4、易先生對王佳芝到底是什麼樣的感情呢?易先生生性多疑,最開始對王佳芝就是不信任的,一步步的試探。但最後還是被王佳芝的執著打動了。他那麼聰明,但卻依然把王佳芝放在身邊,足見他也很希望王佳芝沒有其他的身份,也存有僥倖心理的。

5、接近片尾時,易先生一個人坐在王佳芝的床上,那個畫面,讓人很心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