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產業」這個詞的到來與產業時代的到來

工業革命——“產業”這個詞的到來與產業時代的到來


工業革命從此走上生產力提升的革命。

紡織業,導致美國大量種植棉花,現代化的機械農場最開始大規模運用的就是美國,主要就是小麥,現代的農業革命的化肥革命、種子革命、農藥革命等等都是一二戰之後的事情了,也就是說農田的畝產不高,只不過美洲的田多多了(當然那是也有農業肥),機械化農業在美國崛起,只不過,到了後來——

“沙塵暴”一詞源於1935年4月14日的“黑色星期天”——美國30年代最可怕的一次沙塵暴。中國的乾旱地區在北部,美國則在西南部,這兩個地區除了反覆的乾旱還被迫生產更多的糧食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它們脆弱的草原被開墾出來生產農作物,或者放牧過多的牛羊。國度雖然不同,發生沙塵暴的原因卻是同一個:人為的生態破壞。

收割機發明是在英國,1831年,美國農民發明家麥克科密克設計製作出第一臺由兩匹馬牽引的聯合收割機,其收割效率超過了30個人工,這是聯合收割機研製的重大突破。此後,麥克科密克一直致力於聯合收割機的改進和製造,他生產的聯合收割機供不應求。

1889年,美國人貝斯特設計製造出第一臺由蒸汽機驅動的自走式聯合收割機,一天最多可收割50多公頃農田。此後,又相繼誕生了由內燃機驅動的自走式聯合收割機。

美國有棉花出產、還有西部開發之後的荒野上的北美野牛(後來這樣命名的,芝加哥原來就是宰殺牛的地方),麵粉等等。

糧食多了,就釀酒,酒東西,白酒,啤酒,麥子釀造的,葡萄酒,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兩個在歐洲。

木頭傢俱,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木製傢俱廠商是——宜家傢俱。

歐洲當時是有魚吃,有面包(白麵包是上層權貴們的奢侈品,普通大眾只能以裸麥製作的黑麵包為食。直到19世紀,麵粉加工機械得到很大發展,小麥品種也得到改良,麵包才變的軟滑潔白了),有點香料,有點奶酪,有點豬肉,至於牛肉吃不上的,只不過,美洲開發之後,阿根廷潘帕斯的草原有了牛,歐洲也有了牛肉,後來澳大利亞也養牛(澳大利亞現在兩大支柱是農業和礦業)。

工業革命——工業化到來(二戰之前的工業化,歐洲完成工業化,日本完成工業化,蘇聯五年計劃,一舉越上第二大工業國地位,那時流行重工業、工業產值這些詞,後來才有了製造業這個詞),工廠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從此工廠的規模化生產模式,合夥制公司也走上歷史舞臺。(紅磚牆的工廠,還有後來的公司鎮,我們現在製造業工廠都還伴隨建設的住房區)


紡織工業:

1733年 飛梭出現 織布速度提高 1765年 珍妮紡紗機出現 棉紗產量增加 1774年 水力紡紗廠出現 現代工廠誕生

水力紡紗機的發明者阿克萊特在曼徹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家現代意義上的工廠,此時,英國幾乎有40%年齡超過20歲的男勞動力在從事商業與製造業,正是他們啟動了日後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

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首先從英國的棉紡織業開始,然後傳播到採礦、冶鐵、交通運輸等行業和歐洲其他國家。英國棉紡織業的革新從1733年機械工約翰?凱伊發明飛梭時就開始了,這是飛梭是工業革命開始標誌的說法,但比較狹隘,也僅限於輕工業。但能稱得上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標誌的卻只能是1765年織工兼木匠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因為首先“珍妮機”是機器,最先完成從工具到機器的轉變,另一方面,由於“珍妮機”的出現,它推動與此相關的織布、動力、運輸等一系列行業發明和使用機器,從而揭開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序幕。

運輸工業:

海上運輸不說了,路上運輸的火車出現了,無論是工業製成品,還是糧食、煤炭、鋼鐵等等陸地運輸就是靠的鐵路,直到現在鐵路貨運依然是陸地運輸最主要的方式。

橡膠工業,1823年C.麥金託什在英國建立了第一家防水膠布工廠。在同一時期,英國人T.漢考克發現橡膠通過兩個轉動滾筒的縫隙反覆加工,可以降低彈性,提高塑性。這一發現奠定了橡膠加工的基礎。他被公認為世界橡膠工業的先驅。1839年美國人C.固特異發現橡膠與硫磺共熱可以大大增加橡膠的彈性,不再受熱發粘,從而使橡膠具備良好的使用性能。橡膠硫化方法的發現對推動橡膠的應用起了關鍵的作用。19世紀中葉,橡膠工業已開始形成。它已能生產膠布、膠鞋、膠管、膠板、橡皮及一些日用品等,後來汽車產業崛起,橡膠主要用來做輪胎。

石油煉化工業:

19世紀末全世界已建設了許多煉油廠或煉油裝置,大都採用釜式間歇蒸餾或釜式連續蒸餾,主要生產照明用的煤油。當時,汽油和重質油沒有找到用途,一度成了煉油廠難以處理的廢料。

1876年,俄國根據化學家Д.И.門捷列夫的提議,建造了一座從重質油大規模煉製潤滑油的工廠。不久,石油潤滑油開始在各個應用領域取代動植物油脂。

石油最開始用來生產煤油,煤油燈見過沒有,煤油為清末民國時期杭州進口大宗外國貨之一,光緒二十二年至民國26年進口數量共達128651908加侖(1加侖=3.785升)。報經杭州關進口的煤油有美國煤油、俄國煤油、荷蘭煤油和蘇門答臘煤油。

後來內燃氣崛起,化石燃料,

建築業——鋼筋混領土結構建築

鋼鐵爐(在1856年英國人貝斯麥就發明了底吹酸性轉爐鍊鋼法),水泥、磚塊立窯等等。

1824年,英國建築工人約瑟夫·阿斯譜丁(Joseph Aspdin)發明了水泥並取得了波特蘭水泥的專利權。他用石灰石和粘土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後,在類似於燒石灰的立窯內煅燒成熟料,再經磨細製成水泥。因水泥硬化後的顏色與英格蘭島上波特蘭地方用於建築的石頭相似,被命名為波特蘭水泥。它具有優良的建築性能,在水泥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火車的出現,內燃氣出現、無線通信,電氣革命等等,一個接著一個,一直向前飛速發展,雖然後來有了二次世界大戰。

戰爭——軍工:(畢竟歐洲國家都是軍事強大才搶奪並統治了那麼多的殖民地)

軍需,紡織業崛起,衣服好說,槍也更好製造出來,拿破崙崛起,軍裝就很重要了出現了現在第一代熟食——罐頭。

火藥,硫磺(臺灣的硫磺就是日本強佔臺灣的一個原因),硝石,不一定有,一戰就出現了氮氣製造硝銨的,也是氮肥的主要來源。

現在的諾貝爾獎的設立者諾貝爾就是改進TNT炸藥而起家的。

《人類簡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遭到封鎖,造成原物料嚴重短缺,可做成爆炸物的硝石更是奇缺無比。德國本身並不產硝石,當時最大的硝石產地在智利和印度。雖然用氨來取代硝石也可以有同樣的效果,但當時要生產氨的成本還非常高。可以說德國人走運,他們的同胞:一位名為弗裡茨·哈伯的猶太化學家在1908年發現了一套技術,幾乎只要用空氣就能製備出氨。等到戰爭爆發,德國人已經將哈伯的發現投入工業生產,只要靠著空氣當原料,就能製作爆炸物。有學者認為,要不是有哈伯的發現,德國絕無可能撐到1918年的11月。(哈伯在

大戰期間也是引導使用毒氣的先驅。)而且,這項發現還讓哈伯贏得了1918年的諾貝爾獎,但可以想見他得的是化學獎,可不是和平獎。

二戰美軍伙食,有打火機、包裝煙、罐頭、可口可樂等等。

二戰之前,工業革命導致西方生產力快速提升,從衣服、食物糧食、軍火等等都過剩,就像我們現在的產能爆發一樣,當時相對於農業時代的生產,機械的生產就是爆炸性的提升。(後來電氣化機械生產,電氣自動化生產,以及半導體引發控制型的智能化製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