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珹謀求太子之位 乾隆讓他出嗣可理解 永瑢很聽話 仍被過繼?

四阿哥永珹的身份很尷尬,他是乾隆登基後出生的第一個皇子,意義有點特殊,但他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連賢者也算不上,但就是身份尷尬的永珹見到大阿哥永璜,三阿哥永璋倒臺,起了不應該有的心思。

永珹謀求太子之位 乾隆讓他出嗣可理解 永瑢很聽話 仍被過繼?

《如懿傳》反應了這一點,不過這不僅有永珹的錯,更多的是生母嘉貴妃的錯。嘉貴妃野心勃勃,孝賢皇后,慧賢皇貴妃相繼去世,能被嘉貴妃當作對手的只有跟她位份一樣的純貴妃,還有繼後如懿。純貴妃的兒子三阿哥永璋一直不被乾隆帝所喜歡,而永瑢年紀還小,跟四阿哥永珹沒有相爭的資格,而繼後到現在還沒有自己的孩子,即使有了,與四阿哥年紀相差很遠,阻擋不了永珹前進的路。

嘉貴妃覺得無論是從哪方面來講太子之位應該輪到永珹身上,她給永珹花了一個大餅,而永珹當時確實很受重用,他非常動心,不過兩人相當太子的心太明顯,帝王最忌諱有人惦記自己的位置,兒子也不允許,結局永珹被出嗣。

永珹謀求太子之位 乾隆讓他出嗣可理解 永瑢很聽話 仍被過繼?

永珹出嗣可以理解 ,他想謀求太子之位,但永瑢很安分,乾隆帝為何讓他也出嗣?

其實出嗣這個情況乾隆不是第一人,父親雍正僅有6個兒子,還把他寵愛的六阿哥弘瞻過繼給果郡王,其實這有一定的政治意義。

弘瞻過繼給了果親王允禮,那是對支持雍正的幾個親王的後嗣有所交待,同時變相給弘瞻加親王爵。

果親王允禮沒有後代,但他有親王之位可以繼承。當時弘瞻很小,大清的政治已經穩定,哥哥弘曆已經成為皇帝,自己熬到死只是一個親王,但過繼就不一樣,立馬能得到親王之位,反正自己又不惦記皇位,過繼也是一種好的方式。

把他過繼給果親王允禮,一方面是對果親王允禮這門算是一個交代,以皇弟繼嗣,保你這門不斷香火;另一方面那就是變相給弘瞻加親王爵。

永珹謀求太子之位 乾隆讓他出嗣可理解 永瑢很聽話 仍被過繼?

大家再看一看永瑢的一生。

《如懿傳》有這樣一個場景,非常真實,永瑢拿著自己的畫給純貴妃看,純貴妃感嘆的說了一句,別人的兒子靠幫皇上辦差贏得乾隆讚揚,我的兒子只能靠畫畫贏得父親表揚。

這一句話反映了一個真實的問題,永瑢他不擅長政治,反而在文學畫畫上面造詣頗深。

永珹謀求太子之位 乾隆讓他出嗣可理解 永瑢很聽話 仍被過繼?

永瑢最大的成就是編撰《四庫全書》,翻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有一篇《進表》,是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四庫全書》修成後,上給乾隆皇帝的,後面列了十二個人,為首的是永瑢。還有一份《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奉旨開列辦理在事諸臣職名》,是長長的一張單子,從正總裁、副總裁、總閱官、總纂官,一直到收掌官、監造官,一共三百六十二人,打頭的還是永瑢,他的銜是皇六子多羅質郡王。如果比照如今電影中的領銜主演的話,那麼永瑢就是《四庫全書》的領銜主編。

永瑢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更能發揮自己的長處,他的性子實在不適合為帝,乾隆顯然也考慮到這點,把永瑢過繼慎靖郡王允禧為孫,一面是因為允禧沒有子嗣繼承他的位置,另一方面他真的不適合當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