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女为救儿童牺牲,20年后被救者误入歧途,临刑前提一要求

15岁少女为救儿童牺牲,20年后被救者误入歧途,临刑前提一要求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相信大家对此都没有异议。历史上有不少名人都具备这种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凡事量力而行”也应当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因为每个人都有父母有家庭,有关心爱护自己的人,更因为命运有时会和我们开个玩笑,让人不禁去思考,这么做值不值得。

15岁少女为救儿童牺牲,20年后被救者误入歧途,临刑前提一要求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个15岁的少女,池越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山西太原人。她为救2名儿童,牺牲了自己,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小的烈士。

她的生命终结在她15岁那年的冬天,迎泽公园。冬天,天气寒冷,迎泽公园里的湖面也结了冰。这对小朋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可供玩耍的地方——但很明显,这是错误的认知。但就好像大人让小孩不要玩水,可是小孩会情不自禁去玩水一样,结冰的湖面就有这么大的诱惑力。

15岁少女为救儿童牺牲,20年后被救者误入歧途,临刑前提一要求

有4名儿童就跑到这结冰的湖面上玩耍。起初他们在湖边,那里冰厚,也相对安全。但是因为冰面厚度超过了他们踩踏的力度,没被踩破,没办法实现捉小鱼的目的,他们就往湖中心走去。走着走着,冰面忽然裂开,一个叫余斌的小孩反应不及,掉了下去;而他的伙伴想要把他拉上来,也落了水。

15岁少女为救儿童牺牲,20年后被救者误入歧途,临刑前提一要求

他们大喊救命,听到求救声的池越忠,我们的主人公,赶忙循声而来。她很冷静,慢慢靠近2人所在的地方。谁知冰面承受不住她的重量,连她也一起落水了。但是她依然没有慌了神,她安抚着2个儿童,等待人们的救援。附近的人也很快组织了一支救援队伍,队长王志胜下水救人,但一次只能救一个,她选择最后一个上岸。

15岁少女为救儿童牺牲,20年后被救者误入歧途,临刑前提一要求

两名儿童虽然更早落水,但是因为抢救及时,没什么大碍。但是我们的主人公因为耽搁了太久的时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她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人们追封她为烈士,为她立碑。“红烛虽小,精神永存。”

然而命运和她,和我们,开了个玩笑:20年后,当年的被救者却误入歧途。那个最先落水的儿童余斌,因为经历了生死大难,父母胆战心惊的同时,也对他更加溺爱。这造成了他性格行为上的一些问题,渐渐让他偏离了正规,误入歧途。眼见没有逃过法网的可能,临刑前他向父母提了一个要求:送一个花篮给当年救下他的小姐姐。

这样一个玩笑,让人不禁要想,当年那豁出性命的举动,到底值不值得?到底有没有意义?不过,不论答案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论被救者做了怎样的事,救人的人,依然令人钦佩。

15岁少女为救儿童牺牲,20年后被救者误入歧途,临刑前提一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