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霜帝國爲什麼不揮師蜀漢,滅了三國?

小右PAI


硅霜帝國為何不揮師蜀漢,原因有二:其一是地理隔絕,其二是分身無術。再說,就算真揮師了,誰滅誰還不一定。

不少讀友可能還不知道硅霜帝國是什麼東東,讓巴山夜雨涮鍋先為您簡單解釋下。

貴霜帝國是古代中亞的一個強國。他的建立者,就是張騫同志花了十年探尋的大月氏部族。

大月氏原本在中國張掖至敦煌一帶遊牧,在公元前170年左右,被匈奴擊敗,西遷到阿富汗的阿姆河流域。公元前125年即漢武帝時期,大月氏人征服了當地的巴克特利亞王國(大夏),統治整個阿姆河、錫爾河流域。

公元1世紀中葉即東漢初年,大月氏的一個部族叫貴霜部的,統一了大月氏各部,建立貴霜帝國,又南下攻擊喀布爾河流域和今克什米爾地區,定都高附(今阿富汗喀布爾)。

此後,貴霜帝國繼續擴展,至2世紀初(東漢中葉)達到鼎盛,征服印度次大陸西北部(即巴基斯坦),在中亞勢力擴展至花剌子模(烏茲別克、土庫曼一帶),吞併錫斯坦(阿富汗伊朗之間),成為當時與東漢、帕提亞、羅馬並列的歐亞四大帝國之一。

此後貴霜帝國由盛轉衰,233年遭到西邊薩珊波斯的打擊,一蹶不振。

再往後,東方有印度笈多帝國的威逼,北方有嚈噠人(白匈奴)的入侵。到5世紀初大月氏完全消亡,現代印度賈特人是他們的後人。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貴霜帝國的領土主要位於今天中亞和巴基斯坦一代。 那麼,他們要揮戈中原,無非兩條路。第一條路是通過今天的新疆地區,進攻魏國的涼州、關中。第二條路是從巴基斯坦穿越青藏高原,進攻蜀漢的西部。第三條路是先打下印度,然後繞道東南亞,從雲南進入蜀漢。

顯然,在當時的條件下,走第二條路就是找死。而第三條路呢,還得先打下印度和東南亞。歷史上硅霜帝國並未達到這種程度的擴張,何況從新疆出來的大月氏人,也未必能適應東南亞那邊炎熱潮溼的氣候。

真正可行的,倒是從新疆過來。但這首先打的不是蜀漢,而是曹魏。其次,從新疆過來,先要遭遇曹魏西部的羌人和鮮卑人,都是擁兵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強大部族,貴霜帝國未必能在他們身上佔到便宜。

同時,在三國時期,貴霜帝國西邊的波斯第二帝國(薩珊)崛起,貴霜帝國面臨眼皮子下面的威脅,哪裡還有餘力發動東征?

再說,對貴霜帝國而言,這種遠征有何意義呢?當初西漢時張騫剛剛找到大月氏,勸說大月氏回到舊地,表示漢朝願意和大月氏東西夾擊匈奴。結果大月氏說我們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不想回去了。那時候有強大的漢朝願意和大月氏夾擊匈奴,給大月氏先王報仇,大月氏人都不願意回去,現在大月氏人已經征服了富饒的印度河流域,莫非反而還要回去,和強大的中華文明為敵麼?腦子又沒進水。

由上可知,貴霜帝國東征三國,既無勝算,也無收益,他們當然不會來了。


巴山夜雨涮鍋


頭條小學生提問總結:

1.劉備為何不揮師取西藏?

2.諸葛亮為何不揮師取印度?

3.貴霜帝國為何不出兵收服三國?

4.諸葛亮為什麼忠貞他的妻子?

5.為什麼歌曲需要收費呢?

5.太陽光照射到地球需要8分鐘,而人的眼睛能夠一下子看到太陽,是不是說明人的眼睛有特異功能?

6.圓周率算到盡頭會發生什麼?

像這種無聊沒有意義的問題就不要再提了好嗎?

歡迎大家補充,頭條秀智商無下限提問系列


w先生的L


前兩天看了一個問題,諸葛亮為什麼不消滅印度?今天竟然看到了這個問題,貴霜帝國為什麼不揮師蜀漢滅了三國?

看來這幾天貴霜帝國和蜀漢真是槓上了。蜀漢建立的時間正是貴霜帝國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的貴霜帝國幾乎佔據了南亞次大陸最精華的地區,包括整個印度河恆河流域,德干高原的一部分,再加上貴霜帝國本部,它的人口將近1500萬,軍隊50萬。如果拿他和蜀漢相比,絕對有碾壓蜀漢的實力。可惜,蜀漢擁有地利優勢,不是貴霜帝國能夠隨便攻破的。

當時貴霜帝國進攻蜀漢可以揍三條路,可惜這三條路都不適合大規模行軍。

第一條借道曹魏,貴霜帝國的軍隊經過西域、河西走廊、關中,從漢中南下攻打蜀漢,這事曹魏肯定不同意,因為他怕貴霜帝國假道滅虞。

第二條借道西藏,當時這裡沒有強大政權,可以讓貴霜帝國經過,可喜馬拉雅山脈太難翻了,高原反應也受不了。

第三條借道緬甸,當時從印度經過緬甸確實可以進入四川。但這一地區叢林密佈很不利於行軍。早在漢武帝時期,就曾經有使節試圖從這條路去印度,可惜因為路上不僅環境惡劣,而且蠻族兇橫,只能半途而廢。

如果貴霜帝國經過緬甸來攻打蜀漢,其難度會更大,貿然進軍,搞不好還沒到蜀漢就全軍覆沒了。如果穩紮穩打,先征服緬甸,再以緬甸為跳板進攻蜀漢,沒個幾十年別想穩定住那裡的蠻族。等蠻族都臣服了,再往東一看,三國已經統一了!

所以,貴霜不可能攻打蜀漢!


歷史風暴




貴霜、漢朝、安息與羅馬是基本處於同時代的歐亞四大帝國,其中貴霜帝國與漢朝之西域相鄰,曾對西域西邊的康居、大宛都實行羈縻政策,影響力有重疊。那麼,在漢末三國亂世,貴霜帝國為何沒有趁機揮兵東進,滅掉魏蜀吳三國?



主要原因:首先貴霜帝國的實力長期弱於漢朝。中國在漢末三國時代雖然實力衰落,但貴霜帝國同樣處於衰落期,實力依然及不上漢朝及與之相鄰的曹魏,雙方都無力攻擊對方;其次路途遙遠。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在冷兵器時代,受制於後勤供應與通訊聯絡的困難,帝國的控制距離是有極限的,而貴霜帝國與漢朝及三國核心區域距離遙遠;再其次中國與貴霜帝國之間沒有仇怨,雙方在早期都曾受到匈奴的攻打,擁有共同的敵人。




貴霜帝國的前身是大月氏,曾經與漢朝一樣,都曾長期遭受匈奴的騷擾、搶掠與進攻。大月氏於公元前170年左右被匈奴人擊敗、驅趕到中亞阿姆河流域後,歷經分離、挫折、戰爭與發展,最後以喀布爾為首都,於公元55年建立了貴霜帝國。此時,中國正是國力強悍的東漢光武帝年間。跟貴霜帝國隔著安息帝國的亞美尼亞發生政變,最終由帕提亞的王子提裡達特斯進入亞美尼亞,併成為新的國王。此時的亞美尼亞是羅馬帝國的東方屬國。



貴霜帝國在公元一世紀初至公元二世紀初,處於鼎盛時期。版圖雖然廣大,但多是荒涼之地,文化、生產力都很落後,軍力也不強大,當時只能欺負一些弱小的部落。

漢朝自漢武帝后一直到東漢,人口眾多,經濟繁榮,軍力強悍,一直吊打匈奴。東漢版圖570萬平方公里,人口五千多萬,經濟產出佔到全球的31.9%。貴霜帝國版圖最大時,只有230萬平方公里,人口巔峰時期也只有1020萬,經濟產出只佔全球7.1%。大月氏及至後來的貴霜帝國,一直對大漢王朝心懷敬畏。

公元90年,貴霜帝國自以為曾經與漢朝聯手對付過匈奴,向正在經營西域的班超求娶漢朝公主,被班超拒絕。貴霜王感覺受到了羞辱,遂派遣七萬軍隊向東越過蔥嶺攻打班超所駐守的城池。當時班超身邊只有漢朝此前派遣的一千多將士,其餘就是跟隨在身邊的西域諸國數千士兵。結果貴霜帝國的軍隊被班超堅壁清野、困於堅城之下,既攻不下城池,又得不到糧草,向其他地方派出的攜帶重金求助的使者,被班超提前安排在途中的人馬截殺。眼看全軍都要被餓死, 貴霜軍團無奈之下,向班超乞求,方得以贈予食物而撤軍活命。貴霜王事後趕忙納禮感謝。




公元一世紀初,貴霜帝國經過多次戰爭,國勢逐漸大張,帝國版圖東起巴特那,西抵赫拉特,南至納巴達河,北盡鹹海,並將都城遷至白沙瓦。而這個時候也正是東漢王朝極為強大的時候。貴霜帝國的實力比東漢依然差遠了。

貴霜帝國的這種強盛維持時間不長。僅僅過了大概一百年,到了公元二世紀初,開始走下坡路,並在薩珊王朝的外來打擊中遭受重創,版圖與實力嚴重縮水。

這個時候的東漢王朝,經過黃巾起義和董卓之亂後,陷入群雄混戰狀態,並逐漸形成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格局。



魏蜀吳三方都是英才輩出、善於戰爭的高手,不僅彼此之間征戰不已,也向周邊進行經濟、文化與軍事的擴張。蜀漢在遭受夷陵之戰慘敗後,開始平定南中,大力發展西南,一直深入到如今的緬甸境內;孫吳也是不斷向南、向西拓展和鞏固地盤,勢力深入到如今越南的中北部,並派軍隊進入臺灣;曹魏則痛毆烏丸、鮮卑、氐族與匈奴。



公元210年後,貴霜帝國開始不斷遭到薩珊王朝的進攻,在聯合亞美尼亞進行對抗的同時,於公元229年遣使向曹魏上貢,期望得到曹魏的軍力支持。當然,此時曹魏對西域的控制力已經大大減弱。曹丕在西域設立的西域長史和戊己校尉都是延續兩漢的舊官,而這些官員所能動用的資源,比起漢末河隴大亂前已經嚴重萎縮,那種長史能直接影響、監控西域諸國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在東漢衰落的時候,貴霜帝國也在衰落,自顧不暇。漢末三國亂世很短,區區幾十年而已。由於路途遙遠,曹魏縱然無力通過西域來援助或者打擊貴霜帝國,但貴霜帝國更是沒有能力東控西域、打擊曹魏及蜀漢了。而曹魏的金城太守蘇則,通過在涼州的平叛和治理,重新打通了內地與西域的交通,或多或少保持了西域及中亞與中原地區由漢代開啟的朝貢體系。

此後三國歸晉,接著中華大地很快又陷入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及南北朝亂世,而貴霜帝國也日漸衰落,其原有地盤也四分五裂,成為了一盤散沙。

公元425年左右,貴霜帝國在阿富汗的殘餘勢力被嚈噠人與波斯薩珊王朝夾擊而亡。這一年的中國,正是南朝劉宋元嘉二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始光二年、大夏鳳翔三年、北燕太平九年、北涼玄始四年等割據勢力年號,正是戰爭不斷、烽煙四起的年代。 在歐洲,埃提烏斯從此開始掌握西羅馬帝國的軍政大權。


紅色星河


貴霜帝國,月氏人公元55年所建,與漢、羅馬、安息並稱當世四大帝國。


但貴霜帝國其實不足以與漢帝國相提並論,公元91年,班超擊敗貴霜帝國後,貴霜從此向東漢納貢稱臣。

貴霜帝國的繁榮期與東漢時期差不多,至東漢末,貴霜逐漸分裂為許多小國,就這個實力,即使不談路途遙遠,又如何入侵蜀漢?

漢亡後,魏蜀吳三國同樣對外保持不敗戰績,即使最弱小的蜀漢也能南定雲貴,版圖包括今緬甸的一部分。

所以,不是貴霜為什麼不攻打蜀漢,是根本沒有這個實力。

同時,貴霜西部波斯第二帝國――薩珊波斯、貴霜南部印度的笈多帝國都開始崛起,貴霜根本自顧不暇,遑論攻打蜀漢!


心向青山


貴霜帝國或許大家不太瞭解,換一個名字大家就知道了,貴霜帝國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月氏建立的。熟悉張騫出使西域這件著名歷史事件的就知道,張騫當時是想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而為何會選擇大月氏呢?原因就是他們一直被匈奴欺負。



大月氏可以說是華夏文明誕生之初就已經存在,當時周王朝建立的時候,就記載過同大月氏的開往。大月氏是遊牧民族,當時位於河套和祁連山地區一帶,而周王朝對東方肥沃的耕地更有慾望,所以同大月氏一直相安無事。直到匈奴崛起之後,大月氏同漢朝的聯繫被打斷。


張騫出使西域,只是他不知道此時的大月氏已經找到了一塊更好的地方,所以雖然故地被匈奴所奪取,但是大月氏王並不願意繼續得罪匈奴,於是漢朝也就聽之任之。只是沒有想到的是漢朝趕跑了匈奴,大月氏又回來了,而且還變強大了。

然而大月氏始終是屬於比較弱勢的一股力量,建立貴霜帝國之後,一直被夾在漢帝國與波斯帝國之間。同西域接壤的貴霜帝國,在幾次同西漢的戰鬥之後,徹底放棄了東擴。到了三國時期,貴霜帝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所以怎麼可能襲取中原。


小司馬遷論史


貴霜王朝是歐亞歷史上出現過的一個強大帝國,與漢朝、羅馬、安息一起,被稱為當時的“四大強國”。

當漢朝衰敗,並分裂成三國的時候,貴霜王朝依然存在,而且一直延續到南北朝北魏時期。於是很多人便會想,貴霜王朝為什麼不趁中土衰敗的時機,舉兵前來,滅了三國呢?

(貴霜王朝地圖)

要研究這個問題,咱們得分析貴霜王朝和中國中土國家的歷史發展情況。

貴霜王朝是大月氏人建立的,大月氏人一直和中國的關係不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聯合傳說中強大的大月氏對付匈奴。雖然這個目標並沒有實現,卻意外地加強了漢朝和西域各小國之間的聯繫,開通了絲綢之路。

其實,張騫沒有找到大月氏人,並不是大月氏人不存在,而是他們因為敗給匈奴,逐漸西遷,進入中亞,乃至歐洲。他們在中亞及歐洲掀起了一場風暴,後來建立了休密、雙靡、貴霜、肸頓、都密,稱為五部翕候。後來,貴霜異軍突起,滅亡了另外四部翕候,建立起了強大的貴霜王朝。

貴霜王朝在實現統一以後,曾經於公元90年派人向東漢尋求和親,也就是讓東漢嫁一個公主給貴霜王朝的王。這是貴霜王朝作為新興崛起的力量(貴霜建立於公元55年),尋求和漢朝強強聯合的一種途徑。不過,當時東漢的班超正在經營西域,他已經把西域的多個小國都收復。因此,並沒有把貴霜的請求當回事,甚至都不知道貴霜是幹啥的,所以直接拒絕。這事讓貴霜非常生氣,派七萬大軍和班超決戰,但是沒有打贏班超,最後只得納禮求和。

(班超塑像)

再後來,貴霜便變得越來越強大,南征北戰,大約在公元100年左右的時候,征服印度次大陸的西北部,以及中亞的花剌子模、呼羅珊地區,形成一個東起巴特那,西達赫拉特,南至納巴達河,北盡鹹海的龐大帝國。

貴霜王朝的衰敗是從公元200年左右開始的,康居、大宛這些國家擺脫貴霜的統治,呼羅珊、花剌子模也脫離了貴霜,獨立起來。

公元229年,貴霜曾派使者和三國時期的魏國取得聯繫。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貴霜王朝為什麼沒有進攻三國呢?

第一,貴霜根本就沒辦法打三國的國家。三國是從220年開始形成的,那時候貴霜王朝已經衰敗,他想打,直接往東是不行的,那裡是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所以不可能打蜀漢)。往東北去,那裡則有大宛、花剌子模這些剛脫離貴霜控制的國家和地區,他們也不同意貴霜借道去打。除非貴霜把他們給滅了,就像當年成吉思汗要打花剌子模,先滅掉橫隔在花剌子模和蒙古之間的西遼一樣。但這些國家剛脫離貴霜,可見,貴霜是沒有能力滅掉他們的。再說了,貴霜派使者和魏國聯繫,就有想聯合魏國對付大宛等國的目的。

(三國地圖)

第二,貴霜對中土國家是有敬畏的,畢竟曾經和東漢打過一張,打敗了。而且他們一直羨慕中國中土的文化,以能娶到漢朝公主為榮,所以也不會輕易和中國打仗。

第三,當時中土國家雖然分裂成了魏、蜀、吳三國,但是,這和南北朝及五代的情況都不太一樣,這三個國家,其實都是很強大的。我們看五代北方民族南侵,南北朝北方民族南侵,甚至兩晉時期北方民族南侵,但是三國時期,魏國主政北方的時候,由於方法得當,再加上軍事強大,北方民族很少南侵。既然如此,貴霜更不可能冒險來犯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貴霜帝國是大月氏五翕侯貴霜翕侯部落在1世紀中葉建立的帝國。定都“阿富汗的卡布爾”,在鼎盛時期,人口達到五百萬,士兵二十多萬,被認為是歐亞四大強國,和當時的“漢朝、羅馬、安息帝國”並列。

公元90年,貴霜王向漢求公主被班超拒絕,遣將率七萬軍攻超,被班超打敗,納禮求和,後一直和漢朝相安無事。

到2世紀初,貴霜帝國征服了印度大陸西北部,在中亞將勢力擴展至“花喇子模”吞併錫斯坦,國勢大張,形成中亞地區的一個龐大帝國。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地方群雄割據。

與此同時,貴霜帝國也出現“大宛、花喇子模、康居、呼羅珊”等相繼脫離貴霜帝國的統治。

到了公元213年,貴霜波調繼位,重新控制了花喇子模,勢力在中亞有所擴展,並同亞美尼亞庫斯諾依斯結盟,共抗薩珊王朝。

而公元213年,正是曹操基本平定了北方的時候,一直到三國鼎力時期,貴霜帝國的大敵,是來自薩珊王朝的壓力,根本無力它顧,不要說揮師蜀漢滅三國了,光薩珊就夠貴霜喝一壺的了。

229年貴霜遣使向魏奉獻,233年薩珊王率軍予以貴霜致命打擊。可以說三國時期,正是貴霜帝國和薩珊王朝對抗的時期,根本沒有餘力來中土。


夏有涼風61



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容易回答的。

1.路太遠。這是最大的問題。以貴霜帝國和三國中心地帶的距離,只有西域一條路可來,相隔萬里,勞師遠征。根據漢書記載,貴霜翕侯,建都護澡城,離大漢的西域都護府所在地,有近6000裡地。況且多為山路,僅僅糧草一項,就夠它頭疼的。


2.實力不行。貴霜帝國雖然與漢朝並稱當時四大帝國之一,但是,貴霜帝國的前身,是以前活躍在河西走廊、被匈奴打跑的大月氏,大夏王朝後裔。而匈奴又被漢朝打得屁滾尿流。按照這個邏輯,貴霜帝國沒有膽量和勇氣再打回來。況且,作為遊牧民族,本身人數就不多,鼎盛時期,貴霜帝國人口不過500多萬,兵馬不過20多萬。三國之中,估計隨便一個國家,它都未必打得過。


3.三國很強。雖然天下三分,但是,這幾個國家對周圍的各個遊牧民族來說,戰績都是相當輝煌的。蜀國平定西羌、南蠻;吳國靠海,也兵進夷洲;魏國更牛叉,先後打敗南匈奴、烏桓、鮮卑、高句麗,一統北方。在當時,三國都是世界強國。要不怎麼叫三分天下,不叫四分、五分、六分天下呢。

4.關係不錯。大月氏與漢朝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因為有共同的敵人匈奴。後來,貴霜帝國向大漢請求和親,被班超拒絕。於是重兵來襲,被班超擊敗,納禮求和,以後相安無事,只向中亞地區擴展。加上貴霜帝國控制著東西方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從中獲利很多,因此雙方並沒有太多的矛盾和戰事。


無限輪迴


三國時,雖然天下三分,但三國的戰力都很強悍。對周邊的蠻夷都是絕對的壓制態勢。而且三國紛爭是漢族自家事。

在三國初期,北方的公孫瓚和劉虞,並沒有因為天下大亂而放鬆對匈奴人的防禦。不管是劉虞的懷柔政策,還是公孫瓚強悍的白馬義從,都對匈奴人產生了強大的威懾,讓他們不敢越雷池半步。雖然後期劉虞被公孫瓚所殺,公孫瓚也在後來的爭霸中,輸給了袁紹,自焚而死。但是取而代之的袁紹和曹操,都擁有強大的武力。異族人的價值觀非常直接,誰強就聽誰的,所以即便中原動盪不安,但是也沒有異族人敢於入侵中原。蜀漢同樣也有七擒孟獲的故事,這是對西南蠻夷的征伐。當時,雖然蜀漢弱小,但是那些西南蠻夷更是未開化的部落,所以蜀漢能輕易收服這些蠻夷。同樣,東吳的孫權,也對山越等地用兵。

如貴霜國跨越6000多里進犯中原,討不到什麼好處不說,能不能全身而退還未可知。估計會改變三國分立的局面促進中原統一,到時面對一個“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強大中原王朝,又如他的前身大月氏國一樣被滅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