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天下獨一團」羅羅腔劇團


羅羅腔是由戈陽腔演變而來,興盛於清代乾隆年間,清末至民國時期漸呈衰頹之勢。因由一人在前臺演唱,眾人在後臺幫腔,和之以“羅羅呦呦”之聲,故此而得名。靈丘縣羅羅腔劇團是全國僅存的羅羅腔專業劇團,可謂“天下獨一團”。近年來,羅羅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劇團不只是在靈丘,還走出縣門,赴周邊省市縣進行演出,為地方戲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 蘇航|本期攝影:李文濤

劇團排練室內,大家正在加緊時間排練新劇目。劇團在1960年正式成立後,多名戲曲工作者對羅羅腔的傳統唱腔和劇目進行挖掘經典、改編提質傳統保留劇目,創編打磨現代精品,精排了大大小小優秀的傳統劇目,獲得了國家、省、市戲曲比賽多個獎項。隨著劇團的不斷髮展壯大,羅羅腔劇團成為頗受社會各界特別關注的全國稀有劇種,於2006年5月,正式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年輕演員在老戲骨的帶領下,表演的有聲有色。

每次排練看到演員有動作不到位的時候,團長李永香總是上前示範。

排練是一個漫長的重複過程,而樂隊總是不厭其煩的演奏著。

在外演出時,演員們總是提前幾個小時進入後臺化妝。

一直以來,戲曲演員的化妝都讓人感覺很神秘,一個現代人化妝後,讓人感覺彷彿瞬間走進了時空隧道,變身古人,手提裙襬、蓮步輕移、巧笑倩兮。

一排排整齊的箱子內,裝滿了戲服、頭飾、鞋子等物品。

一盒油彩、一面鏡子、一杯潤喉茶,這就是演員一天的生活。

演員們正在化妝。

演員們正在化妝。

配飾管理員正在為今天的曲目人物挑選頭飾。

馬上就面臨退休的老演員,一邊裝扮一邊耐心的傳授其他演員技巧。

不同的曲目人物,調和不一樣的油彩。

鏡子裡的容顏彷彿穿越時空,端莊、精緻。

演員們正在穿著戲服。

戲服繁瑣複雜,有時在沒有他人的幫助下,穿著也是很困難的。

“送你這隻描金櫃,並非要你裝金銀,盼你贏得萬民折,用它裝回獻龍庭......”伴隨著“羅羅呦呦”的和聲不斷地從舞臺上傳來,其唱腔旋律優美,節奏明快,行進十分流暢,這就是傳承了幾百年的劇種羅羅腔。

冬季嚴寒中,愛好戲曲的老人們一起圍著火爐聚精會神的觀看著表演。

近年來,羅羅腔劇團參加過省市縣不少的比賽,也獲得了大大小小的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