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YC173554759


先秦时期一年只有两个季节,春和秋,“蟪蛄不知春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秦朝秦字是春去日,秋去火组合而成,后来才添加了夏和冬。孔子在编写以鲁国纪年为时间线、记录从平王东迁到他所处的各国的历史的时候,将书名定为《春秋》。后来西汉刘向私人主持编写了“战国”时的史书《战国策》,《战国策》是三家分晋后到秦统一六国之间的历史,所以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的时候习惯上称之为战国,平王东迁到战国之前的历史由于有类似的史书《春秋》,为了好研究,因此将这段历史称为“春秋”。“春秋”和“战国”是以两本史书命名的,这是乱世的命名法则。后来的“三国”是因为《三国志》,“南北朝”是因为《南史》和《北史》,“五代”是因为《五代史》。人们编写一部分裂时期的史书,史书的名字叫什么,这一时期就叫什么。


单身狗与孤狼


众所周知,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当然,这都是后人对它的划分,当时人并没有这种说法。

春秋起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计295年。那么,这段历史为什么被称为春秋呢?这就得从鲁国史官以及大名鼎鼎的孔子说起。

鲁国是周朝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一直设有史官,负责把各国大事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由于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因而这部编年史就命名为《春秋》。

《春秋》所记录的史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起,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止。但为了叙事的完整方便,实际上春秋开始于前770年周平王迁都;至于止于前476年而不是《春秋》一书中的前481年,是因为汉朝时刘向在考订《战国策》时,把自前475年到前221年的历史称之为战国。这样,为了两段历史的衔接,春秋就止于前476年。

孔子曾对《春秋》进行了修订,现存版本,便是他老人家的杰作。由于记事洗炼,意在言外,后来产生了春秋笔法这个词语。又由于秉笔直书,后来又有”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说法。因而,《春秋》被尊为六经之一。


聂作平


欢迎来到熊二读史。(本文约500字,阅读需时2分)

“春秋”是我国先秦时期一段历史的称呼,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虽然春秋战国经常连在一起用,但是春秋和战国其实是分成两段的。这两段合到一起,又称东周时期。

要知道,处于亚洲大陆东部北温带区域的中国,自古便有春、夏、秋、冬四季。

哪一年都有春秋二季,但是独东周前期这段历史以“春秋”命名,足见其特殊性。

为什么将东周前半段的历史,叫做“春秋”呢?

因为号称万世师表的孔子,编写了一部史书,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的名字就叫《春秋》。

《春秋》这部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正好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到三家分晋(前476)的这段时期没差多少。

因为《春秋》这部书的重要影响,人们便用“春秋”这个名字,来称呼这段历史。

那么孔子编订的这部史书,为什么叫《春秋》呢,何不叫《冬夏》?

中国自古重历史记载,“君举必书” ,设左、右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小篆“”字,源于甲骨文,表示手拿竹简。

记事的史官就按照年月日,记载一天发生了什么大事,有点像现在的写日记一般。这就叫编年体史书,记载一年春夏秋冬之事,但是用春夏秋冬四字作为书名有点太长了,就省略点,叫做“春秋”。

可能是古代人也知道春秋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不似夏天火热,冬天贼冷。唯独春天万物复苏,秋天天高气爽。

因此“春秋”就成为史书之别称,进而又成为东周前期这段历史的名称。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熊二读史。


熊二读史


看了本题所有的答案和解释,大同小异,都归结到史书《春秋》上,算是基本正确。可是,这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问题的核心是为什么鲁国史学家编写的这本书叫春秋,春秋最早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从象形文字演变的角度来看,在长江以南的珠江流域和湄公河流域,远古的象形文字春夏秋冬是表示方向的,相当于那时长江流域以北的東南西北。南方人看一年的气温和植物的生长,只有春天和秋天,没有夏天和冬天。所以表示时间时,春秋就是一年。这四个字介绍到北方,经过漫长岁月,才演变为一年四季。

鲁国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夏商周时期经济最发达地区,也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心。史学家们在编写东周前半部时期的历史时,为了反应北方争霸,东西对进,此起彼伏的历史,就用了春秋二字,形象地表示这段历史就是东部和西部争霸的时期。用这两个字,还表示了文人对时代的不满,即春秋无义战,就是东方势力与西方势力的对抗。

具体地说,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至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为西周时期。从此东周王室只有象征意义,列国争霸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为战国时期。

鲁国史学家编写巜春秋》,主要记载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这段时间的历史事件。《春秋》经过孔子删订,补充了同时代北方其他国家的事件和与鲁国的关系,成为最完整的记载。汉代以后这本书被奉为历史经典,所以春秋概念为世人所知,只是人们已经忘记了春秋表方向的初始意义,只知道时间概念了。


幻想的野草


《史记》云:“古者右史记事,左史记言。言为《尚书》,事为《春秋》“。汉太史令司马迁的这般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自黄帝时,朝廷设有史官,仓颉就是黄帝的史官。史官不止一个人,有左史、右史,还有守藏史。老子李耳就是周守藏史。太史令的令字,表示得很清楚,太史令手下还有若干人组成工作组,职官名叫太史,不带令。尤如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遗憾的是,仓颉写的史记,至今尚未发现,大概是朽烂了。西周史官写的史记恐怕也残损了,或许在汉朝司马迁时,还有残留,只是不胜观览。司马迁不得不重新抄录编撰,靡烂不清之处,不敢乱加猜测杜撰,宁缺勿滥,因而十分简略。幸好年表甚是清楚,各朝各代都排列得非常规整。书成之时,沿用惯有名称曰:《史记》。

之前的史记包括两部分,记国家大事的,书名标题叫《春秋》,以示时间年岁。因为那时一年只分春季和秋季,还没细分出夏季和冬季。春种秋收,刚刚够用。屈原有辞曰:“春与秋其代序”。古人以一个寒暑交替周期为一年,再按天数分月份,最后分季节。与天象观测的星际位置变化也是吻合的。《史记》有《天官书》,以记其事。西洋历法的形成也大致如此。

记君主言论的,书名标题叫《尚书》。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东迁帝都为界线。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以公元前425年,威烈王姬午为界。因为威烈王23年之前的事情,都记载于《春秋》里了,要言不繁,不够详细。之后的事情,就有很详细的记载了,但却没有汇总成册,也没给个书名,所以不再称春秋。

春秋末期,有左丘明的历史散文巨著《左氏春秋》,又叫《春秋左氏传》,借用史书名号叙事,也用史家笔法,要言不繁。再后秦朝有《吕氏春秋》,亦一脉相承。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从威烈王开头说起的。自威烈王23年,到赧王入秦,周朝灭亡,177年之内,共有大小正规战争208场,不包括边境小冲突、谋杀行刺,以及宫庭萧墙之乱。所以称为战国。时人云:“春秋无义战“。意谓从东周春秋时期开始,战乱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因以战争频仍之象,称谓那个时代,所以有《战国策》,尽叙治国谋略兵法争战诸事。

周朝列国,原本都是亲戚,有血缘关系。但几代之后就不认了,竟至于互相争夺兼并。后世秦始皇有鉴于此,改分封世袭制为郡县制。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奴隶制逐渐崩溃的时期,可以用废井田,开阡陌为标志断代。








华中小隐


春秋战国时代的春秋是何意思,为什么叫春秋?这是与古代人生活习惯、打仗规律、祭祀有关。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是最忙的季节,不管是普通人,官员、祭师,春天有干不完的是,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普通人忙于耕种,春天不种,一年就没得吃。官员春天忙祭祀,祈祷上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遇事忙祭祀,求上天保佑,断疑难。民间出问题,忙祭祀,求上天万事顺意,解困惑。一年中的什么事事,都要通过祭祀求答案。秋季忙收获,打仗忙储粮。秋季也是最忙的季节。夏季酷热难耐,冬季手脚使不开。一年当中大部事情都在这二个季节里完成。所以春秋就代表了一年,代表了从头到尾全部。春秋战国也就是从诸候列国分争开始到分争结束的全部。时间为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221年,约550年。


张兴193886045


除了直接原因,可能还有深层原因。

直接原因很简单,就是孔子编纂的那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时期,始于周平王东迁。孔子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修成了一部史书《春秋》,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后人就把这一段历史时期称为春秋时期。

答案确实很简单,但是为何孔子将其定名为春秋呢?中国文化确实会把一些象征性的名词用来涵盖更大的意义,比如江山、山河都代表了国土。国家、国土内绝不仅仅只有江山、山河,还有村落、城市、田野、家园等等。但用有象征性的词汇涵盖这一类更大的概念确实是汉语的特点。春秋相当于涵盖了所有岁月,还有沧桑感和文学性。

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何不叫冬夏呢?你可以说农耕民族最重要的就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也是一个理由。但我认为并不简单。你看,我们自称华夏,夏是首当其冲的。但也就是有这个名称而已,关于夏的文化内容、关于太阳崇拜的文化内容,后世存在的太少。我们甚至不知道端午节(端阳节)其实就是上古夏至节在阴历节日中的一个遗留。(五月初五,二十五,芬兰盛夏节是6月25,太阳中心位置自转一周正好是25天。黄帝有25子,耶稣圣诞12月25日。)而研究潜藏着的深层面的文化,很容易发现关于太阳、关于夏天文化的内容。比如米字就是八芒星太阳,各遗址里出土了很多八芒星符号、图形。而浅层文化却很难发现。可见,我们后世的文化是有意淡化夏文化的内容。

夏文化其实就是萨满巫文化,周代破巫风,回归人本位世俗社会。所以必然就会淡化关于夏的内容。西方、中东同样存在这种告别太阳神文化的方面,比如摩西出埃及创立一神教就是反萨满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基督教迫害女巫同样如此。周代诸子百家基本都是一种世俗的世界观,很少讲神神鬼鬼,也只有墨子等少数人倡导明鬼。孔子说的是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就使得不可能把夏作为太重要的文化内容来表述。只言春秋不言夏符合那个时代的文化转型。所以也就不可能定名为冬夏了。


國病


春秋是周朝晚期对国史记实的简称。当时,史官们对天子国务活动进行记录,而周代国事之大,莫过于春秋二季的祭祀大典,这二次大典不仅祭祀天地祖宗,而且内政外交活动十分频繁,成了国务记实的主要内容。

国史纪实的时间符号多标记为x年春或秋,久而久之,史官们便把春秋当成了本国历史编年的代名词。

后来,各诸候国也仿效天子,为本国国君记史,同样称之为"春秋"。再后来因战乱,天子和各诸候国的春秋多失传,只有鲁国的编年史也就是春秋被传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春秋》。

鲁国《春秋》就是鲁国的编年史或朝报,也就是王安石说的"断烂朝报"或鲁迅说的″古久先生的流水帐",后世巫儒余孽们称此书为孔二所著,纯属狗戴嚼子胡勒,因为此书最后的记载为公元前476年,这时孔二已经死了三年多,除非孔二变成了鬼来修春秋,否则《春秋》一书和二先生,不可能有半毛钱的干系!

由于周朝未期的编年史统称″春秋",故周末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春秋时代。


文刀沐子


诚邀。在我国春秋时期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那么为何那个时期叫“春秋”呢?

历史上,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又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因为东周自平王东迁后开始逐步衰落,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区分它们也是为了更好的熟悉历史。

春秋战国的前后划分断代、不符合通常的以改朝换代为明确标志的断代规律;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封建制、井田制到私田制、礼崩乐坏进一步加剧、铁器牛耕生产力提高等等这些,几乎全部都是纵贯整个春秋和战国时代的渐变过程。

事实上,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与史学界具有权威性的第一次有意识划分。 有人认为认为主要是跟孔子修订的《春秋》、和刘向编定的《战国策》这两本书有关,但这只是一种观点而已,必须要强调的是,这最多算是出处的由来,却并非对春秋、战国时代有意识的划分的根本依据。

《春秋》这本书严格意义上是鲁国的史书,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五十年左右(《左传》和《谷梁传》《公羊传》稍有差别,但也不大)。基本大致对应后来划分的春秋时代。

而左丘明的《国语》,又称春秋别传,起点早了点(西周),但记载的终止时间也是距离断代很近的智伯被灭(前453年),也就是晋国只剩下三家最强的士大夫-韩赵魏。 不过,这两本史书的终止时间,很大程度是受限于修定者(孔子、左丘明)的所处年代,也就是无意识地划分了春秋时代的结尾。

司马迁的《史记》对这两段历史时期做了明确区分。《史记》里有《诸侯十二年表》和《六国年表》两文,对此做了总结。


《十二诸侯年表》的结尾时间是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六国年表》的开始时间是紧接着的周元王元年(前476年),然后一直到秦统一天下。虽然《十二诸侯年表》的起点比我们现在认为的春秋时代早(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但两表之间的划分界限(前477年),却是现存权威史学著作里第一次对春秋、战国时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也成为了如今春秋战国断代时间的重要依据。

宗法制是周朝的基本制度,也是实施统治的基础。但是“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却在事实和行动上,进行了极具象征意义的旧秩序瓦解。这也就预示新时代的到来,自东周东迁以来,周王室虽然衰落,各诸侯国虽然相互倾轧,这段时间以称霸为主,称为“春秋“;而后期士卿大夫权利日盛,夺得了权柄,出现下克上一事,各国不在以称霸一方为主,而是以吞并为主,也就被称为“战国”。


春秋时期之所以叫春秋时期,也是与其当时的形势有关。


源稚生


中国上古时代以日月运行来确定一年的时间期划,以草木萌发来定春种耕耘盼收获,以黍稷成熟来定秋收烧禾待来年。所以,那时的先人“知春秋不知有冬夏”。

一年一年,历史进程发展。至中古时期,观星术发展进步,特别是到尧为王时,命曦氏和氏两家四兄弟分别于东南西北四方来观测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确定了春夏秋冬。所以就有后人臆会“东方甲乙木属春,南方丙丁火属夏,西方庚辛金属秋,北方壬癸水属冬,中间戊巳土”的五行学。

其实,尧用此是为了指导人们的四季生产生活。如:春天撒民于四野以耕种採集,夏天收民于高台以避水害濡热,秋天和民收获集藏以备冬,冬天使民狩猎肉食及皮毛以御寒过冬。这些史话都记载于《书》。

至孔子时代,中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代精英的治理,农业手工业高度发展,文化文明也极度发达,用孔子的话就是“郁郁乎文哉”、“文质彬彬,相得益彰”;特别是周的文明历史更进一步,对国家、君王、领主的各项活动都会有及时准确的记录,历史终于如日月星华般灿烂盛放。

所以孔子激动地说:“吾从周”!他在整理记录自己的国史资料,对从鲁隐公元年至哀公27年(公元前722年~前468年)共255年间的天下大事记时用了《春秋》,就是记载编篡当时的一段历史史实。

后其学友左邱明根据《春秋》又补充解释当时的历史记录,以《春秋左氏传》流传千古。

因此,春秋就是历史的代名词。

而孔子所篡记的这个时代,正处于东周迁都建国后开始国家兼并政治动荡文化多元发展时期。后世历史学家也就将东周前期这个时段到战国时期之前的中国历史用春秋来替代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