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論史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之所以能堅持一百五十年,有他特定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
內部環境:
經濟當年:
安史之亂後,唐對其疆域的控制力直線下滑,河北河南這兩塊人口和財政大頭就沒有拿住,但是成功的維持住江淮一帶,這是唐還能存活百來年的直接原因。靠著楊廣留下來的運河體系,江淮一帶成為唐的主要收入來源,直接起到輸血救命的效果。
軍事方面:
在唐朝的後期因為也出現了像唐代宗一樣英明神武的皇帝,這些皇帝也勵精圖治,並且安定了百姓使得動亂的王朝逐漸的恢復了平息。所以說唐朝後期的皇帝們吸取了安史之亂的教訓,開始建立了神策軍來保護京都,用來打擊叛軍和震懾藩鎮,使得藩鎮不能輕舉妄動。
外部環境:
河北藩鎮,其中最為強大的是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范陽節度使,(又稱河朔三鎮)他們基本上不聽朝廷號令,時降時叛。
還有就是東南的這些節度使,這是朝廷的經濟命脈所在,基本上還是從屬於朝廷,但偶爾也翻盤。還有就是西北的一些節度使,完全是在朝廷的掌握之中的,朝廷又建立神策軍,因此自從安史之亂之後,沒有哪個節度使能夠和朝廷抗衡,朝廷對各個節度使分而治之,互相平衡,基本能維持戰略均勢。
因為朝廷的這種戰略和道義優勢,所以各個節度使不得不於長安設立進奏院,以刺探朝廷的情報。
藩鎮雖然割據於中央朝廷之外,但也一定程度上實行朝廷的政策法令,並且“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內部雖有內鬥但朝廷也插手不得,自我新陳代謝的更換首領,呈現出一種世襲制的狀態。
王朝興替
安史之亂是唐朝極盛反衰的轉折點,但是歷經八年之久的叛亂最終被平定,也沒有了顛覆唐朝的政權,大唐朝依舊是李家的天下。所不同的是苦人天下的老百姓,唐朝國力虛脫,頹廢不堪,更致命的是導致唐朝衰落的藩鎮割據愈演愈烈。此時的唐朝形同一個外強中乾的胖子,疾病纏身,苟延殘喘。
公元874年,兩個鹽販王仙芝、黃巢率先舉起了推翻唐朝的大旗。10年後起義軍終於被剿滅,但是唐朝的政權遭受了沉痛的打擊,雖然沒有滅亡,但土崩瓦解的唐王朝已經名存實亡。
公元907年四月,梁王朱溫篡唐自立,國號大梁,建元開平,朱溫被稱作梁太祖。大梁政權的建立,標誌著唐朝的滅亡,中國重新分裂,五代十國的混戰從此開始。此時距公元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經歷了將近150年。
那麼,安史之亂後,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唐王朝憑什麼對存活了150年呢?
答案是憑三個人,也就是唐朝歷史上的三個中興之主,分別是:唐憲宗李純、唐武宗李炎和唐宣宗李忱。三個人開創了唐朝中後期著名的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和大中之治。三個小盛世雖然沒有將唐朝拉回歷史上最鼎盛輝煌時期,但成功的為唐朝續命近150年。
(唐憲宗)
唐憲宗李純(805——820年在位),唐朝第十一皇帝。
唐憲宗李純是個奮發有為的皇帝,他在位後“讀列聖實錄、貞觀開元故事,竦慕不能釋卷”,他把“太宗之創業”,“玄宗之治理”,都當做效法的榜樣。為了糾正朝廷權力日益消弱、藩鎮權力膨脹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權威,平定藩鎮的叛亂,致使“中外鹹理,紀律再張”,出現了唐朝中興的盛況。
(唐武宗)
唐武宗李炎(840——846年在位),唐朝第十五皇帝。
唐武宗在位期間作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症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宗教,例如佛教,景教等。會昌五年,武宗下令拆毀寺廟,沒收大量佛寺土地。故在佛教史上列為“三武滅佛”的其中一位號武字的君主,又稱會昌滅佛。由於滅佛成功,從而擴大了政府稅源,鞏固了中央集權。
(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846——859年在位),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唐宣宗即位後,致力於改善中唐以來遺留下來的種種社會問題。對內貶謫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抑制宦官勢力過度膨脹,打擊不法權貴、外戚。在位期間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對外不斷擊敗吐蕃、回鶻、党項以及奚人等國,收復了大片在安史之亂中被吐蕃人佔領的土地。唐朝國勢漸起,百姓安居樂業,使本已衰敗的唐朝呈現“中興”的小康局面。
所以說,唐朝能在安史之亂後堅挺150年,主要是得益於三位皇帝的有力作為。如果從安史之亂後唐朝皇帝就開始自甘墮落、不思進取,那麼唐朝早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桶。
感謝朋友們的點選、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的看法!
國史春秋
唐朝盛世持續百年,而隨著安史之亂的發生,唐朝由盛轉衰,政權分散,藩鎮割據。唐朝從穩定盛世到內部勾心鬥角,經濟發展速度緩慢。而安史之亂之後,大量的異姓王則直接導致了唐朝的滅亡。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異姓王的相關歷史吧。
首先,異姓王作為一股獨特存在的勢力貫穿了整個唐朝,自武德初年直至唐哀帝末年這300多年的時間裡,異姓王將近有130個,這個數字甚至不包含對那些藩屬國家的分封。異姓王的發展在唐朝的發展規模是史上最大的,為什麼唐朝朝廷會允許這麼一個定時炸彈發展壯大呢?
其實一開始封異姓王可以說是作為唐朝初期政治上的一種策略。通過封異姓王而避免戰爭,化解割據勢力對唐王朝的威脅,並嘗試將其納入李唐王朝的政治體系,最終“化敵為友”。這一舉動在當時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戰爭,起到了非常大的積極作用。而到了天下太平時期,唐太宗提出“非功異姓不得稱王”,而最為太平時期幾乎很少有人能夠建功,所以這段時期幾乎沒有異姓王出現。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武后專政,已經稱帝的武則天開始大肆分封武氏宗親。這導致唐中宗復辟之後,韋后和太平公主也照葫蘆畫瓢地大肆分封自己的宗族子弟為王。而事實上這個階段的異姓王可以鞏固和加強當權者的統治地位,可以說還是有一點積極意義的。
但是過了安史之亂時期,分封異姓王就變成了沒有章法的濫封,僅僅是唐代宗、德宗兩朝就封了將近60個異姓王。甚至連安史之亂的叛將也被封為異姓王,本來是受朝廷之命前去平定叛亂的將領轉眼間就變成了割據勢力的軍閥,甚至反覆作亂、投降的節度使甚至都可以成為異姓王。這時候,異姓王政策已經變成了綏靖政策,五代十國政權的開創者幾乎都是異姓王,可以看出來安史之亂之後,異姓王政策已經成了唐朝的一個致命隱患。
本來有利於唐朝的穩定的異姓王政策隨著時間的流逝變了本質,最終導致唐王朝覆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樣,一些事情可能短期看來是有益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弊端會逐漸放大,本來的優點反而可能消失殆盡。最終導致難以挽回的後果。
小白楊文化傳媒
首先呢,安史之亂直接終結了唐朝的輝煌盛世,確確實實是唐興衰的轉折點。但是又沒有那麼致命,因為其性質說白了還是屬於僱傭軍反叛,既不是農民起義,也不是外族入侵,所以安史之亂是給唐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困局,但不是死局。
接下來嘛,唐在抓經濟和軍事這兩點都做得很不錯,這也是續命成功的最直接原因,下面詳說。
經濟
安史之亂後,唐對其疆域的控制力直線下滑,河北河南這兩塊人口和財政大頭就沒有拿住,但是成功的維持住江淮一帶,這是唐還能存活百來年的直接原因。靠著楊廣留下來的運河體系,江淮一帶成為唐的主要收入來源,直接起到輸血救命的效果。
歷來中原王權遭到嚴重打擊後都會選擇退守南方,這是有道理的,在北方不統一的情況下,南方往往能穩定提供財政支持和糧食供給。比如楊廣要是退回江南,天下局勢還得兩說;崇禎要是退守南方,南明也不至於四分五裂,甚至有很大機會再度北上。只是楊廣準備退就被宇文化及給捅了,崇禎過不了自己暴脾氣這關自縊了。
唐保命之後就是各種稅制改革,成功的增加了財政收入,也強化了中央權力,還搞出了神策軍,這是經濟上的努力。
軍事
唐朝之所以節度使專權就是因為唐面臨的外部威脅太強了,比中國之前的歷代都強。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後,軍隊實力的增強是直接建立在軍費開支加大的基礎上的,一分錢一分貨嘛。而收入是有限的,長此以往的結果就是,各個藩鎮的實力越來越強,唐朝自己的軍隊越來越弱,此消彼長下各路藩鎮意識到,老子鎮守邊關的成本比反叛的成本還要高,對於沒有歸屬感的僱傭兵,意味著什麼呢?
僱傭軍叛亂失敗的原因也還是上文提到的,外部威脅太強,一旦戰事僵持,周邊政權就會趁火打劫威脅到自身,所以安史之亂並沒有農民起義和外族入侵的徹底性。
雖然搞定的安祿山等叛軍,唐也意識到自己再無實力殲滅其餘的叛軍,其餘的叛軍和藩鎮也意識到這個衰落王朝仍然不可小視,關鍵唐和藩鎮都面臨著共同的敵人,所以體面接受投降之後,唐,藩鎮和外敵又回到了一種微妙的境地。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也意識到藩鎮不可靠,在這麼一種共識下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神策軍。唐實力逐漸恢復後也使得外交利好,並戰勝了吐蕃南詔聯軍,再然後,又作死了……
在戰勝外敵並且拉攏吐蕃後,唐德宗開始打裁藩的主意,結果步子邁大了,導致五路藩鎮聯合叛變,德宗給逼得跑路漢中了,藩鎮首領被部下毒死才告一段落,接著就是救世主唐憲宗登場了。
憲宗上臺後的唐朝,財力充足、軍事可控、人才濟濟,連續討伐各路節度使,恢復疆域管轄,重新取得了對藩鎮的控制力,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再然後,憲宗被太監暗殺了……
所以,晚唐雖然各種傾頹,但並不是死局,甚至一度還有元和中興,只是在封建皇權的機制下,無法做出突破,明君一逝,朝堂就此淪落。這就麼破破敗敗幾十年後,直到一個叫朱溫的人,投降於唐。
歩織刀
筆者淺薄之見,一、安史之亂的主要原因是統治階級內部利益之爭的矛盾,玄宗開元盛世,經濟發展至頂峰,國泰民安表象之下隱患從生,一則府兵制難以推行,募兵制大興,節度使兼數州鎮之行政、財政、軍事之獨權,實為一方之主,向前一步得天下,冒險家必然出現;二則將不入相,藩鎮問鼎中樞無路,中央對藩鎮約束力漸低,且久不換防調整,各鎮久霸,甚有世襲之實?三則兵力部署外強中弱,中央軍戰力低下,將帥多無實戰經驗。在此質疑一均田制破壞土地兼併人民負擔加重茲始,老百姓仍在盛世的籠罩之中,不足以官逼民反,非安史之亂之因;二藩鎮權傾但割據實未形成,從諸鎮參與平叛中可見端倪;三說重用安史胡人失策有可能,但不盡然,想稱帝者“寧有種乎?”
再說安史之亂未能速平之原因,一是無積極應對的總戰略;二是中央軍戰鬥力差,外鎮救兵不能很快集中指揮,各自為戰;三是朝廷沒有從政治需求上“清君側”以聚人心;四是潼關易將誅帥,長安倉促應戰,落魄馬嵬實屬必然。
三說平叛之後,大唐正統統治恢復,久經戰火的人民很快接受之;經濟雖受衝擊但逐步恢復,江南經濟漸長;均田制恢復艱難,土地兼併在短時間內也刺激了經濟發展;中央對藩鎮政策適度調整,重將入相撫慰之,分鎮分兵分權之,相互調整節制之;另不得不說佛教的興盛再一次衝擊了唐人的思想,來世觀再一次戰勝了現世觀,一百餘年的大唐仍一路風雨走來。
一哥於一
一是因為大唐空前繁榮,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就像大秦時期陳勝吳廣的起義也並沒有讓大秦滅亡一樣。二是因為造反,都需要出師有名,安史之亂為的是處死楊貴妃等一干人,恰好這些人都也都及時的掛掉了,安祿山等自然沒有了興師的理由。大唐因此
得兒延續。
鬧一鬧十年笑彎了腰
安史之亂後,唐朝之所以會存在150年,是因為,藩鎮和唐朝朝廷的分權狀態,基本滿足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沒有繼續變革的動力,也就成為唐朝繼續存在的根本原因。
北魏開始的均田制。到唐玄宗時代已經完全名存實亡,同時,在科舉制度和武則天時代,士族大家的力量被消弱了很多。新興的平民土地所有者正在成長中,種種的雙元狀態,決定了,唐朝中後期的半衰半興狀態,這才使得唐朝延續了那麼長時間。
歷史的發展表面看來有偶然性,實際全是必然的,然而,必然性就需要以規律性為支撐,必然表現為,一切變化本質上都是變革,而且是一種本質上進步的變革,這些變革推動了歷史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唐朝處在封建制度的上升期,就不會出現明朝這樣晚期的長久而穩定的狀態。
世界發展全息週期論
安史之亂是唐玄宗時期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反叛後發起的一場戰爭,也是李唐王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這場戰爭讓唐朝國立衰減,開始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
安史之亂是一場很大的戰亂浩劫,就是這個戰爭成為了唐朝的一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也是這個戰爭讓楊玉環被殺。
按理說一個國家經歷了一場大災難大浩劫,由於國力的衰退也會慢慢走向滅亡,但唐朝並沒有。唐朝在經歷了這場浩劫後還存活了150年,這其中有哪些原因呢?
有三種可能的原因。
第一種:唐朝的政治權力沒有被動搖
安史之亂從本質上來說它並不是外敵入侵而是屬於階級內部對於政權的爭奪之戰,八年的安史之亂之久,雖然是一大浩劫但並不是沒有解決的方法。
當唐玄宗逃到馬嵬坡的時候,安祿山只是殺了楊玉環和楊國忠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殺唐玄宗。到了後來還立唐玄宗的兒子為太子,繼續李唐王室的統治。
第二種:穩定的經濟
安史之亂爆發後,安祿山他們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攻到了長安,當時的唐玄宗帶著楊玉環就逃了出來,這個時候是安史之亂爆發的巔峰時刻。
但就算是巔峰時刻,安祿山手上統領的地區並不多隻掌控了河南、陝西兩個省份,其他的地方都在朝廷的手裡握著。富足的穩定的經濟情況支撐著朝廷,所以到後來才會有翻盤的機會。
第三種:軍事慢慢恢復
安史之亂剛開始的時候,戰爭來的猝不及防,大家都沒有任何的防禦,所以大軍戰士們被打的落花流水,使得朝廷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使得軍力大大的減少。
但隨著之後的戰爭,朝廷的軍隊正在慢慢積攢著元氣,以便擊敗反叛者。
安史之亂結束後,唐玄宗建立了一支軍隊,這個軍隊由朝廷直接控制,為了保護國家,同時也壓制住了一些新的藩鎮勢力。
想要真的壓制住這些藩鎮勢力談何容易,所以大家都在靜觀其變,以敵不動我不動的宗旨苟延殘喘了1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