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遁者國學智慧
真正的悟道聖者無所方執,心如明鏡,物來順應!
何必講佛家涅槃之境,達到空中無色,色中無空…又言佛法只是迷昧眾生說的,在佛的世界裡就用不上。其實跟儒家所指盡同至聖者都是無方執!但佛家有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便有盡絕之意沒有取捨之間所以不如儒家明智:心如明鏡,物來順應。該取則不棄,不該取則不為,這才是智慧!
若全盡寂絕空也沒有錯人最終都是如此,但人生就是一個過程豈有過程不管不顧盡棄之的。這是什麼道理便是做人的基本準則都喪盡違之,且沒有擔當無責任感麻木不仁的作為,所以釋家棄父母不要妻兒家庭與事業也不願應該以己力回饋社會為世界為家國為眾者和後代謀福祉…都只為個自私之己而活為個虛幻之境而論究,人不做人鬼不做鬼的還立個佛祖拉攏迷茫者入教。把一些半根蔥的懵懂無知者洗洗腦切去莖就成為一個蒜頭,而這些人活在人類社會應當付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有所作為,卻毫無作為的在世界裡靠浮想聯翩的活著,這又是何苦呢不如都歸西去極樂世界豈不快哉?卻又不願歸之且孜孜不倦樂此不疲。真是懵逼啊,這些蔥頭不抽芽與水土又不染就懸在半空中“啊”哪是多麼高雅大氣呀還閃閃發光。真是太萌了!
人達到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才能稱之為“最終
的覺悟”?
我建議你去研讀探究《傳習錄》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其實就是儒家心學。“龍場悟道”非比尋常真是了不起的人物。我為什麼說研讀和探究因為不是讀一讀或看看就能悟通的需要專心功課體究才能明。初看和了解概括看看譯文如果所指內容包括四書都知道了解就要看“原文”,譯文只是領入題解題還要靠原文才不誤,因為譯文很多誇誇其談牽強附會…
你說的人到什麼狀態才能最終覺悟?我就說是“悟道”吧,其實王陽明說過“知來本無知,覺來本無覺”所謂:真理是相通的?這個真理只是“術”因為各術都為明其道所以有相通之處。百家學說包括儒釋道都是各自的學術,目的只為明道也就是“本體”,可是道一也,術有千萬條。術就是“功夫”百家功夫真正明本體的只有儒學所以有龍場悟道的典故。
你說真理有盡頭嗎?就是說“術”有盡嗎其實數不完。你說有最終覺悟這個說法嗎?有的那就是“悟道”因為以術明道而通於心。
術有數不勝數;而道一也無二這就是兩者區別之處。你把道與術混為一談了其實這就是道未明之解處於混沌狀態,但是你心明有道而是被術混雜亂了頭緒?以術求道卻變成以術求術所以你會說:我們一直相信真理,我們就是這樣走到今天的…有無奈之舉因為你踏上數不完的術途接踵而至障蔽了就一直在轉圈圈,如何不累的。想明道就去探究傳習錄“循天則之理,去人慾之私”便不會被私慾障蔽而知行合一,心如明鏡物來順應!致良知而本體明明白白。該怎樣就怎樣不糾結不折騰撥雲見日明!
代用名
什麼是"最終覺悟"不知道,什麼是"開始覺悟"略知一二。
1 變得更年輕,更有活力。
2 好奇身體,思想和精神世界之間的關聯。
3 手腳有熱量發出。
4 聽覺,視覺,味覺變得更敏銳。
5 能控制自己的慾望。
6 身手敏捷。
7 主動擴展身體活動範圍,開發身體潛力。
8 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受地球限制。
9 有意識觀閱精神世界方面的信息。
10 遠離電視或者手機上負面報道。
11 越來越多地用直覺感知事物。
12 主動用眼神及內心世界與人交流。
13 學習新知識能力增強,主動分析自己。
14 對符號,數字及幾何圖形有更深的理解。
15 慈悲之心。
16 敢於向世界展示自己真實的情感。
17 幽默感強,自己能被自己逗樂。
18 看到美麗的東西有神聖感。
19 有能力在受到感動場合流淚。
20 不去試圖控制事情,用心去感受事情。
21 用"我可以,我能行"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22 真心幫助別人,懂得助人,就是助己。
23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神聖莊嚴。
24 懂得偶遇新朋友之類的事情不是偶然的。
25 無條件愛自己。
26 時時心懷感恩之心。
能量加持
說實話,沒到那個層次,不可能完全說清楚那種境界。但可以從古聖先賢的開示中略知一二,用近代著名國學大師馮友蘭的話來講,人生境界可分為四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自然境界:顧名思義就是靠本能生活的人,一天到晚忙於生計,為男女飲食犯愁,雞毛蒜皮的小利都爭得你死我活,基本接近於動物性生活。
2.功利境界:這層境界的人最起碼有點志向,知道“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在功名之心的促使下,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而努力奮鬥。此等境界的人居多,畢竟功名之心,人皆有之,並無可厚非,只要能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即可。
3.道德境界:以上兩種境界皆是私心居多,到了這層境界,利他之心佔據上風。他們活著不再只是為了自己或個別親朋好友,而是處處替他人著想。對物質生活關心較少,十分注重自身道德素養,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必要的情況下,甚至願意“殺身成仁,捨身取義”。
4.天地境界:這層境界其實就是孔子“七十歲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處在道德境界的人還必須時刻以道德規範來要求自己,所謂“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到了天地境界,則私心了無,善惡俱泯,全然一種順應良知,順應自然規律的天人合一境界。所謂“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具體內容可參考我的文章《笑到最後的,都是有境界的》)。
不遁之遁
看透生死。
現在的人大多是因為因為所以所以。歸根到底糾結的一個問題上:人為什麼活著?到最後發展到了一個答案:為了活著而活著。
人要活著就要有錢,要有錢就要有工作,要工作就沒時間幹別的。沒時間幹別的就沒法研究人為什麼活著。那還是得活著,那就活著,那就為活著而活著吧!
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人年輕時玩兒命掙錢,等老了,用錢買命。事實證明:現在掙的錢有很多機會花掉了。剩的那點錢真不夠將來買命的。但你卻失去了看大海,曬太陽的時間,還有心情。
人活著為了下一代。說句不客氣的話,大家看看自己的下一代,你真的滿意嗎?其實將來能讓你滿意的下一代,真的可能不是你拖起來的。
......各種理由。剝奪了你為了活著而活著的權力。
那你為了什麼活著呢?
一輕子
文明程度越高,開悟覺醒者就會越多,覺醒者的多少決定了文明的程度。
覺醒者是自我意識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是與整個宇宙一體的,認識到人的自我意識原本超過狹義的身心範疇,涵括整個宇宙,能與一切萬物認同(一體意識)。
覺醒者就是弄清楚了“我是誰?”的問題。
“你是誰?”不過是在問”你的界限在何處?”而已。
生活中的對立與衝突,就是因為我們到處設界所招致。其實就這麼簡單,由於每條分界都是導火線,界限愈清楚,人們的防禦愈強,生活頓時陷入泥沼而難以自拔。我愈渴望快感,我便愈怕痛苦;我愈想變好,我就愈怕邪惡;我愈想成功就愈受不了失敗;我愈貪戀生命死亡便變得愈加恐怖。總之,我愈珍惜某樣東西,我愈被失落的陰影所纏繞。由此可見,我們大部分的問題都是界限引起的對立問題。
為了方面一般大體把我是誰的界限分為層次來談。大體說說。
一、角色層次:
自我身份認同在某一些範圍,對自己不喜歡的角色不認同。就是分了界限,比如那些衝動的,打砸搶的氣質的人,這些氣質均屬於”非我”,你也不可能認同他們。大多數人就是這樣。
二、自我層次:
自我意識上提升一個臺階,原先覺得的那些”非我”的角色不過是一個“他自己意識問題的一個角色”而已,他有他的活法。逐步的,你不會排斥他們了。,世界所有的人不過就是一個角色而已。原來那些我不喜歡的是我投射出去的陰影。這時,你認同了世界所有的角色。
三、人馬層次:
自我意識又提升了一個臺階,解決身體與心理的分裂。
你的自我身份認同是用頭腦想的表達自己的自我身份。
我駕馭著我的身體,真的就像騎師騎在馬上,我不是鞭打它,就是讚美它。必要時,我會清洗,餵養,照料它。我們從不尋求它的同意,便踢它向前,也不會管它願意與否,便拉緊韁繩,迫它止步。如果我這做牛做馬的身體表現正常,我通常會把它擱在一邊,如果它不聽話,我就拿出“鞭子”,叫它乖乖馴服。
我不再與我的身體攜手並進,而是騎在身上,走向世界。身體在我胯下拖著蹣跚的腳步,亦步亦趨,我並不清楚下面這個坐騎究竟在想什麼,我對它始終不太放心。基本上,我的意識純粹只屬於頭腦意識,我就是這個大腦,而身體只是我的所有物而已,身體由本人降為附屬的財產,它是我的,卻不是我。於是身體和其他“對立面(陰影)”一樣,遭到被投射出去的命運,遭到排斥,成為客體,變為非我,有機生命的整體就被這道界限一分為二了。
人們只與“自我”的心裡作用認同,而與身體為敵。投射出去的身體會轉過身來糾纏折磨,耗盡自己的精力,由於身體被驅至非我分界的那一邊,變成兄弟反目。自我與身體的摩擦與戰爭便開始了。然後是各種身體病症。。。
這條界限引起各種對峙,體內的隨意機能於不隨意機能便是最明顯的例子。自我一向想坐在統治者的寶座上,控制所有的活動。事實上,自我只能與可以控制的機能認同,而身體大體上卻是由複雜而巧妙的不隨意機能而構成的,如血液循環,消化作用,成長與分化,新陳代謝等。不信的話,反省一下人們形容自己身內的活動時所用的字眼,就可看出。他會說:”我移動手臂”,他不會說:”我跳我的心”;他會說”我吃我的食物”,他不會說:”我消化我的食物”他會說:”我閉上我的眼睛”,卻不會說:”我長我的頭髮”;……
這個層次是“人馬合一”,與你的身體認同,與你的不隨意系統認同。上升到這個層次,你的身體疾病大部分就自動消失了。
四、世界靈層次:自然神秘境界:涅槃:
自我意識又提升了一個臺階,解決自己與環境的分裂。這個階段會有多次高峰體驗。到這裡,你進入了是極樂世界;你基本上可以活出一種充滿神話的生活,意味著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人際關係及環境中,體會到有股超然的存在。
這是一個超人格的層次。它既是一個超越的境界,我們就須放下對自己及世界的慣有心態,才能領會得出超越個體、廣闊無邊的意識領域。(論述較複雜,略掉很多。。。)
你的身體、慾望、情緒、思想等等,這些東西都是一些意象、觀念、概念、慾望、感覺,在你的意識中來來去去,對不對? 這些東西都是你意識中的客體。這些描述的自己其實不是什麼真實的主體或真實的自我。。。
我是客體嗎,肯定不是。
當你形容自己的時候,你描述的這些客體並不是你真實的自性,你描述的這些客體並不是你真實的自性,而是內在或外在的客體,不是觀看這些客體的觀者,這些客體都不是真正的我,不是真正能觀的自性,都不是真實的自性;不是那個觀者本身,而是觀者所觀的客體、對象。不是真實的自性。你列出自己的種種事物來描述自己的時候,你所提出的一切都只是一份不貼切的身分名單,一份根本不是你真正自己的真相的清單,一份不是真實主體自我的清單。
那麼那個真實的觀者,目睹者,這個到底是什麼東西?那個能觀的自性究竟是什麼人,什麼東西?
隨著你的意識層次的提高,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意識真正的擴展到整個宇宙。突然醍醐灌頂,發現自己就是宇宙,你可能會發現那份自由的解脫感是沒有內外、沒有中心、沒有邊緣的。思想在這份自由中飄過,天空從這份自由中掠過,世界從這份自由中升起,而你就是它們。天空是你的頭部,大氣是你的呼吸,土地是你的肌膚----一切都越來越貼近,越來越貼近。你就是這個世界,你安住在這圓滿無限的自由中。
宇宙永恆存在,不生不滅,你也就不生不滅。
下面這段話多讀幾遍:
我有一個身體,可是我並不只是我的身體。我可以看見並感覺我的身體,可是凡看得到的及感覺得到的,並不是真正的觀者本身。我的身體也許疲憊或興奮,生病或健康、沉重或輕鬆,卻與內在的我毫不相干。我有一個身體,可是我並不是身體。
我有慾望,可是我並不是我的慾望。我能夠認出我的慾望,可是凡認得出的,並不是真正的知者本身。慾望在我的意識中起伏不定,卻影響不到內在的我。我有慾望,可是我並不是慾望。
我有情緒,可是我並不是我的情緒。我能察覺出我的情緒,可是凡察覺得出的,並不是真正的覺者。情緒反反覆覆,卻影響不到內在的我。我有情緒,可是我並不是情緒。
我有思想,可是我並不是我的思想。我可以直覺到我的思想,可是凡直覺得出的,卻非真正的知者。思想來來去去,卻影響不了內在的我。我有思想,可是我並不是思想。
五、本尊神秘境界:當你把“空寂”也空掉。比較粗頓的光明。
上一個層次,你以為找到了“我是誰”,在這一層次,你在涅槃中重生,你的“真正靈性”在“涅槃”誕生,你那個極樂的極樂世界也不免太“死寂”了,在這裡主要是看到“宇宙我”是活的,你在成長你的宇宙身體,你不光是“光禿禿存在式的宇宙”,你在慢慢知曉宇宙秩序,宇宙要怎麼顯化?在這裡你是宇宙的大報身。(“法身、報身、化生”是佛教術語)
六、無相神秘境界:
繼續修習,“法身、報身、化生”三身合一。圓滿。
七、自性: 宇宙本來的面目:
我(宇宙、法界)在顯化、進化。。。
我自己知道我(宇宙、法界)在做什麼,意向\\行為\\文化\\社科(星球)\\各領域協調社會進化。。。社會重心不斷前移,顯化越來越“美”。。。
宇宙視角:“我是宇宙,我要看到我的不斷開顯的美妙,我在無形中引導我內的大大小小的生靈玩著一個大的遊戲,一個體驗到越來越美越來越和諧的遊戲。我不生也不滅,在永遠美麗開顯-進化”。
你的意識擴展到整個宇宙:“我就是宇宙,我有一個穩定的內在足以應付瞬息萬變的情況及各種創造性的變化,我的身體(肉身)就是我神性的工具,油然而生的慈悲與愛在世間做著“神性”的事,我發現我的舉手投足都是我的目的和意義。”
一體意識是“非時間性”的,宇宙在每時每刻都是宇宙他自己要顯化的樣子。
如果你還嫌棄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是嫌棄的某一部分,因此間接否認了一體意識,你是在抗拒臨在於一切的真神。識破內心暗藏的抗拒心理乃是悟道的關鍵所在。
說法者-妙空空
"最終的覺悟″,其"狀態"沒法用語言文字描述。有句比方,"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有道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光是"不可說″,連想你都想不明白。出言即乖,動念即錯。
您說佛不是"無上正等正覺″嗎?那不就是最高的丶最終的嗎?這只是說對了一個唯一的"方向″丶"目標″丶"榜樣"丶"偶像″。但誰能說明白說具體"佛″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您說寺廟裡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我告訴您,寺廟丶佛菩薩像丶佛法經文丶咒語丶一句佛號,那都是成佛的工具丶渡苦海的舟航,尋佛的路徑,點亮智慧心燈的燭火。是"指月之手指″,並非"月亮"。月亮在天上不在指頭,覺悟在自心,心本無相,心丶佛丶眾生,三無差別,不可思,不可議,不到彼岸,難言極樂!
但是您萬萬不要誤解成最終的(或說是最高的)覺悟境界不存在。我要告訴您的,是說,那是難思議的,不容易或者說沒法說清的。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唯證方知難思議。
我們平時的生活感悟,對哲學丶科學丶宗教經典的理解,都屬瞎子摸象,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修行到八地菩薩方能知見不退。到了等覺還有一分無明要破。從初發心到如來地,重重破關,處處妙境,不到究竟處,都有萬千言語可說,三藏十二部經典可看。唯有悟透修明,最後到家,方知"無話可說″。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無可再損,方是如來"無上正等正覺"。
悟明心性,方見如來。悟有解悟丶證悟的本質區別。行者上路,有頓悟丶漸修的根機差別。一切都是遇緣不同。釋迦牟尼歷經十二年種種修行,最後菩提樹下夜睹明星瞬間開悟,方才知道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是一個自性,都能成佛。六祖聽聞一句《金剛經》而頓然明白,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丶"本自具足"丶“本不生滅″丶"本不動搖″丶"能生萬法″。佛佛道同,萬佛萬相。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說食不能飽腹,數人財寶無濟於己。佛度有緣人,無緣即陌路。迷人師度,悟了自度。
《金剛經》丶《心經》皆是開慧的明燈,渡人的舟航,並非到岸的境界。告訴你"三心不可得″,"四相不可有"。"若以色相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在破你的"執迷″,解你的束縛,卸你的包袱,擦你的眼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先由此"度一切苦厄″。先去觀空,萬法因緣生,佛說即是空。夜睹明星,悟了什麼?就是悟到了這個宇宙人生的根本規律,即"緣起,性空″。萬法皆空,因緣果報不空,眾生業力不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生丶不滅丶不圬丶不淨″。必須知道這個事實真相,萬法皆空,一切非真,方得"心無掛礙","無有恐怖″,方能"遠離顛倒夢想″,方能"究竟涅槃″,三世諸佛都是經由此路方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般若波羅蜜(大智慧到彼岸)",解空丶悟空丶證得空性智慧,是"大神咒丶大明咒丶無上咒丶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佛法是圓滿無漏的大法。不光說空,還得說有。因為眾生的執"有″之心太重,最缺的是"般若"空慧,所以佛把大般若經講了二十七年,著力最重,用時最長。
不可執"有",亦不可執"空"。偏執一邊即是病,把握"中道″,亦是執著。大道至簡,無法可說,都是方便。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即是"真空顯妙有",空有是一體,互映互現,無二無別。佛法是"不二法門",佛是大圓鏡智慧,無量光,無量壽,一切圓滿,一切無量。您若能會得此義,即是方便理解。若勉強說,只能方便說。以經解經是佛說,離經一字即魔說。無益空談即妄說。臆說至此,還是各行方便吧!
真空妙有無量壽
必要達到心"知"的狀態才算是真正的覺悟。 但心"知",只是起點,還需要漫長的修"行"。
對於'知"與"行", 我現在能想出的最直觀形象的比喻,是猶如嬰兒學說話, 在他們能流暢地表達出意思之前,都會有一段"知而不言"的階段, 那種對外部世界的"懂", 大概就是一種"知"的狀態。
最終的覺悟, 應該就是很多教義中所言的那種"全知全能"的狀態吧 。
過眼凝眸
“最終的覺悟”這種東西到底有沒有呢?在別的文明裡是沒有的,但在中華文明裡卻早就存在,在儒家稱為“天命”,在道家稱之為“道”,在佛家就稱之為“性”或“自性”。獲得了這個“自性”,就是得到了“大自在”的狀態,就如《心經》所說的“觀自在菩薩”,五蘊限制不住他了,也就是這個肉身、思想限制不住他了,他“五蘊皆空”了;外面的各種環境也限制不住他了,因為他“色、聲、香、味、觸、法”都無了;生、老、病、死也限制不住他,因為他“無生老病死”了;他超脫了一切的限制而得“自在”,一切都無,但還有個“真實不虛”,這個東西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這就是中華的大智慧“般若波羅蜜多”,中華文明領先世界發展幾千年,是有原因的,這個是“根本的智慧”,不是西方文明那些小聰明,中華文明雖有波折,必將再大放智慧的光明。
如是而巳
其實覺悟是一種心態,在靈界如果做到被殺也不記仇就是更高境界了。在人體大家卻做不到,但我總結一先進思想可以做到終極覺悟,那就“三空思想”,一,身空無我,把身體視為是“為大眾服務”的工具即是身空。二.心空無物,把家產視為“為大眾服務”的器物,即是心空。三.智空無爭,把思想視為“為大眾服務”的體現,即是智空。空即是指頓悟空門,不是出家修道,這時思想明白了空的含意,但物質能量又不少分毫。這樣即能達到空的更高境界,又能用應該用的物質去為大眾服務。可以說是當今最先進的思想了。
法界最先進的技術是十萬萬不億倍不亭的小者無內的反覆提純生命能量。
世上的大光明顯現不是看到多少層次,聽到多少層次,而是平等,公平,和諧。
眾生最大的喜望是,實現眾生的願望,走和諧大道。
和諧指南 . 三空思想宣
13507636288
題主說的就是得道的感受,佛教說是空性,什麼都沒有的空無,寂靜的狀態。所看到的都是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