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曹丕220年稱帝,劉備221年稱帝,為何孫權整整遲到了8年?

巧鈴


漢末戰亂,天下已經三分。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建立魏朝。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

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建立東吳。

從時間上看,孫權稱帝最晚,在魏蜀相繼稱帝八年後,才正式稱帝。那麼孫權為何會整整遲到八年之久呢?

首先最大的原因就是孫權他沒有一個合法稱帝的理由。

在古代講究的就是名正言順,以大義服人。

曹丕覬覦皇位很久了,並不敢廢掉漢獻帝直接稱帝,而是通過漢獻帝禪位的方式得到帝位,且不管漢獻帝被逼迫否,最起碼看起來是順理成章的。

劉備自始至終打著劉皇叔的旗號,收買人心。

漢室江山被曹魏取代,打出“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旗號,理所當然地繼承了漢室大統。

相比於孫權,只是名義上的吳侯,連諸侯王都不是。雖然父兄三代雄踞江東,名義上仍屬漢室臣子。

如果貿然稱帝,勢必被認定成亂臣賊子,遭天下人唾棄,被蜀魏以大義討伐。

當初袁術得到了傳國玉璽,就妄想當皇帝,結果遭天下群起而攻之,很快就身敗名裂,連命都丟了。所以孫權需要時間去構築自己稱帝的合法性。

其次是外患。

孫權之前偷襲了荊州殺死了關羽,“孫劉聯盟”被破壞,遭到了劉備的大舉報復。

孫權不得已向曹丕稱臣,被封為吳王,名義上是大魏皇帝曹丕屬下的一名臣子。

後來曹丕認為東吳是假投降,又派兵來討伐孫吳。處於魏蜀兩國夾擊之中,也沒有精力去想稱帝的事情。

雖然後來與蜀國重新建交,但兩個勢利是盟友關係,又剛剛緩和了關係,“國不能有二尊”,劉備稱帝,孫權只能暫時忍著。

再者是內憂。

當年孫策用武力征服了江東,被江東土豪門人復仇殺死,江南地區統治還不穩定,加上山越經常作亂。

無論政治還是軍事,都在相當程度上受制於創業元老、江東世家大族的干涉。

如果硬著頭皮去稱帝,那每天聽著擁護派和反對派的舌戰,在帝位上坐著也不舒服。

後來曹丕死了,曹叡登基,內政不穩,無暇顧及。劉備死了,諸葛亮又秉著一貫的聯合抗魏的方針,重新建交有意做出讓步,公開承認了孫權稱帝的合法性。

再者諸侯亮開始北伐魏國,魏國的軍事重心西移,孫吳北方戰線頓減。

對內擺平了江東豪強,沒有了內憂外患,人們也慢慢忘掉了漢室正統,在平緩的政治局面下如願所償地稱帝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而稱帝;劉備作為漢室宗親,效仿光武帝劉秀的例子而稱帝。孫權雖然統治地域、麾下軍力都強於劉備,但他想要稱帝,卻完全不合法統,名不正言不順。


江東孫氏出身微寒,孫權的曾祖父只是個無名瓜農,此前祖先全不可考,難比蜀漢作為漢室帝裔的正統號召性。

因此,為了找尋到自己稱帝的合法依據,孫權才耐心等候,從繼承孫策基業,坐領江東起,花了近三十年時間,終獲成功。

  • 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領江東五郡(丹陽、豫章、會稽、吳郡、廬陵郡),和曹操交好,受封“討虜將軍、會稽太守”,又擊殺叛變的廬江太守李術。


  • 公元208年,孫權聯合劉備,赤壁之戰大破曹操,收取江夏郡、長孫郡北(改為漢昌郡)。

  • 由劉備上表,孫權從此自稱“車騎將軍、徐州牧”。魯肅等江東群臣,從此稱孫權為“至尊”,以示尊崇。(“至尊”本為天子的別號)

  • 公元210年,孫權派遣步騭率千人南征,交州九郡望風降順。

  • 公元215年,孫權和劉備簽訂“湘水之盟”,收取長沙、桂陽二郡。

  • 公元219年,孫權聯合曹魏,襲殺關羽,斬俘劉備軍約五萬人,于禁部降卒三萬人,奪取荊北三郡(南郡、武陵、零陵),並被曹操控制的漢朝中樞,加封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南昌侯”。

  • 公元220年,孫權遣使支持曹丕代漢稱帝,並將魏國降將於禁等送歸。

  • 公元220年11月,曹丕賜孫權九錫,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 公元221年-公元222年,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的復仇軍,並在猇亭之戰大獲全勝,斬殺蜀軍四萬人,武陵蠻軍萬人。

  • 公元222年, 因為孫權屢次拒絕曹丕的派遣其子孫登為人質的要求,魏國三路大軍南征,被吳將朱桓、朱然等擊退。

  • 公元222年底, 孫權派鄧泉至白帝城拜謁劉備,和蜀漢重新和好,又暗中派遣間細,暗通南中豪強雍闓等人。

  • 公元223年4月, 劉備病逝,雍闓趁機起兵,殺建寧太守正昂,又把益州太守張裔綁縛吳國,孫權封之為永昌太守;越嶲郡殺死郡將焦璜,牂柯郡殺掉從事常頎,南中三郡皆反。


  • 公元223年11月,蜀臣鄧芝訪吳;應其所請,孫權放還張裔。

  • 公元224年夏, 吳臣張溫訪蜀。蜀、吳兩國重新通好。

  • 公元225年3月, 諸葛亮南征,雍闓被殺,孟獲代之為叛軍首領,到秋天,孟獲降伏,南中亂事平息。

……

看時間表可知,顯而易見,如雍闓等蜀漢南方的當地豪強,在孫權的策動下起兵席捲南中三郡,最終卻只是被孫權當做了和蜀漢重定盟約的棋子,賣了個好價錢。

正因為此時的蜀漢政權,前後喪師約十萬人(關羽軍團3萬+荊州留守軍數萬+劉備中軍主力4萬+武陵蠻1萬),骨幹將領折損無數,內外交困四面楚歌,因此才不得不在新的盟約中承認了東吳對荊州的所有權。

諸葛亮此後的第一、第二次北伐,正是蜀漢以實際軍事行動,表達了再不會計較荊州和猇亭兩戰的舊怨,隨著蜀軍北進,曹魏也將重兵西移,孫吳北方戰線的壓力頓減。

而且,此時蜀漢的國力、兵力、版圖均已經被嚴重削弱,對東吳處於1:2的劣勢。作為一個務實的政治家,諸葛亮不得不做出意識形態的重大讓步,放棄了蜀漢政權政治上的核心競爭力,公開承認了孫權稱帝的合法性,兩國竟實現中國歷史上空前而非絕後的“二帝並尊”。

蜀漢丞相:諸葛亮

得到了自稱繼承兩漢法統的蜀漢政權的認可後,孫權從“吳王”變“吳帝”,就不再只是自說自話的鬧劇,因而也具有了相對的合法性。

在石亭之戰,陸遜率軍重創魏國曹休軍團,斬首萬人,令曹魏數十年兵鋒不敢南進後,孫權終於可以安心稱帝,也終於能放心將都城從武昌遷回建鄴。

東吳大都督:陸遜

孫權繼位年僅十八歲,無論政治還是軍事,都在相當程度上受制於淮泗創業元老、江東世家大族;在各方勢力有意無意的掣肘下,吳軍在淮南方向的攻略屢遭敗績,成就了張遼、樂進、滿寵等人的一世功名,也給孫權留下“不善戰”之惡名。

可孫權還是歷時二十年努力,將版圖從孫策時代的五個郡擴張到三個州二十餘個郡,更把自己從雜號將軍、會稽太守,變成了吳國開國皇帝。

孫權即位時版圖

孫權稱帝時版圖

赤壁之戰後,因為資歷和經驗不足,孫權一度被經驗豐富的“老革”(老兵油子)劉備戲耍,自己四戰巢湖,獨抗曹操幾十萬大軍逼凌,前後整整十年,反讓劉備空手套白狼,從一個依附自己的附庸到盡取荊、益兩州,竟成漢中王。

為人作嫁十年後,孫權也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一名真正成熟的政治家,將權謀手段運用得爐火純精。

他通過從白衣渡江到“二帝並尊”這十年間一系列外交和軍事手段,將劉備、曹操、曹丕等天下梟雄盡數戲耍,迫使千古奇才諸葛亮也不得不妥協,不但成功稱帝,更獲得了一個持續整整四十年的穩定吳蜀聯盟,還讓東吳的國力兵力和版圖始終保持了對蜀漢兩倍以上的優勢,因而在同盟中佔據相對優勢地位,不至於重蹈赤壁之戰後被劉備“反客為主”的覆轍。

對於一心割據江南,從來並無一統天下之念的孫權而言,此番操作確是出神入化,無可指摘了。

無怪後世有南宋豪傑辛棄疾,對孫權甚是推崇: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狐狸晨曦


當然有區別。

曹丕那是禪讓,皇位是漢獻帝公開轉讓的,雖然漢獻帝本身不願意,但禪讓臺上漢獻帝捧玉璽交給曹丕這個行為說明,曹丕有足夠的法理依據獲得皇位。

劉備則是在曹丕稱帝后,以曹丕殺害漢獻帝奪取皇位的藉口,用自己漢室宗親的身份接過漢獻帝的皇位。好歹,這說法也是個理由啊。

孫權沒辦法。曹劉都已經是皇帝,自己不稱帝肯定就低一頭,不管是接受曹家冊封還是接受劉禪冊封,理論上總得承認兩人中的一位是皇帝。可承認誰是皇帝自己都不舒服啊,那就只能自己也當皇帝了。

但是,孫權沒有稱帝的法理依據。

所以,孫權只能含混其詞地在祭天時說,天下大亂了這麼多年,那曹操及曹丕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啊,篡奪漢室。然後,孫權依舊說不出自己當皇帝的理由。

只能引春秋故事將漢吳並列。

實質是說,我不承認曹魏是皇帝,將來與漢帝劉禪平分天下。

這些,就是孫權折騰好幾年才搞出來的,當然得花些時間來安撫內部世家,大家認可了那才能當皇帝。


四川達州


曹丕稱帝無需多言。

如不乘機登位,那他就只能繼承曹操的魏王爵位,丞相估計是很難了,朝廷反對勢力有可能迅速崛起,變數太大,一不留神曹操就族滅了。

劉備為什麼在曹丕稱帝后就火急火燎的稱帝?

因為不稱帝不行了,孫權此時上表曹丕稱臣,曹丕封他為吳王,同時封劉璋為益州牧(被劉備流放到公安,後荊州爭奪戰中被孫權搶到了,送給曹丕)。

天下這下都是曹丕的了。

劉備是什麼?是個不被承認的,奪同宗兄弟基業的土匪。

劉備沒辦法,只好謊稱漢獻帝被曹丕殺了,他要繼承漢室社稷,與曹丕勢不兩立。反正他也不可能見到漢獻帝,見到了也可以說是假的。

至於孫權,他稱帝晚,有三個原因。

第一,劉備稱帝前後這個節骨眼上,孫權搶了荊州,殺了關羽,後來夷陵之戰跟劉備把樑子結深了。

第二,跟曹丕關係也很一般,名義上孫權這個吳王,是曹丕的臣子,跟實質上還是兩國的關係,魏吳兩國一直在合肥激戰,同時合肥才是三國爭霸的主戰場,諸葛亮北伐其實是小打小鬧,配合孫權的。

第三,吳國內部匪患嚴重,一直要重兵來剿匪,兩次奪取江夏,都是搶點錢物就走了,因為實在是分不出兵來鎮守,所以劉備才能借到荊州,你不借他也未必有兵守。

直到八年後,諸葛亮肅清了蜀國政壇,隻手遮天,鑑於諸葛亮(及之後的接班人)全部都是親吳派,兩家關係好的很,同時吳國內部也被孫權整治好了,魏國這杆破旗也不用再扛了,奮鬥了這麼多年,手下的兄弟們也該升官了,所以登基的時機此時才真正成熟。


弒血鸚鵡


孫權早就按耐不住了。之所以不稱帝,這正是孫權明智的地方。
注意此圖不是稱帝時間,而是三國形成時間

曹丕不是稱帝,是篡位於漢獻帝。曹丕在曹操沒死的時候就一直鼓動他爹取漢代之,其實他自己才是最按耐不住權利慾望的那個人。公元220年,在曹丕的逼迫下,漢獻帝這個苦難的末代皇帝最終把皇位讓給了裝模作樣的曹丕。


劉備是不得不稱帝。漢室已亡,劉備必須堂堂正正地打起恢復漢室的大旗了。至於說劉備是為漢朝的基業,還是為了個人的私利,都沒什麼可挑剔的,稱帝這事眾望所歸,勢在必行。

聰明的孫權最穩重。孫權當時的形勢不容許他稱帝,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佔。具體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劉備稱帝后就發動對東吳的戰爭,理由是為劉備的二弟關羽報仇,而東吳的陸遜正是罪魁禍首。孫權與劉備講和,劉備不肯,於是孫權改向魏國稱臣,以防止魏國也來湊熱鬧。可是曹丕這個人事後諸葛亮,後來又覺得東吳其實是假投降,真實目的其實是利用自己,曹丕於是又派兵攻打東吳。兩面受敵,孫權稱帝的外部條件不成熟。

二,夷陵大戰東吳雖然大獲全勝,但是東吳的一貫方略沒有變,那就是聯蜀抗魏。而蜀國已無力再跟東吳打了,再者劉備死後諸葛亮主政,他的方略也沒變,那就是聯吳抗魏。兩國一商量,重修於好。此時孫權更沒理由稱帝了,蜀國已佔據恢復漢室這個道義制高點,孫權如果再稱帝,那就是對漢室不忠,對蜀國沒有誠意,蜀國當然得再跟東吳打仗了。

三,孫權稱帝魏國也不幹。魏國志在一統天下,孫權就是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如果孫權稱帝,勢必會產生一連串富貴魏國不利的反應,這無疑對魏國極其不利。而魏國勢必也會改變國策,重新考慮攻打東吳。這一點孫權當然知道,忍一時風平浪靜,所以他沒有稱帝。


一直到229年,此時曹丕已經死了,他兒子曹叡還小,權利還沒抓穩。魏國國內司馬懿還在跟曹氏宗親的當權者內鬥,無暇東顧。再者,當時魏國還在和蜀國打仗。蜀國經過休養生息之後,諸葛亮就開始北伐魏國了,蜀國也騰不出手來盯著東吳。

而吳國此時內無憂外無患,孫權敏銳地抓住了蜀魏相爭這個歷史契機,在無比平緩的政治局面下,得償所願地登上了帝位。孫權的聰敏才智,果然應了曹操的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


圍爐煮酒話春秋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陽去世,由曹丕繼魏王,初掌大權,心情激動,一朝天子一朝臣,他,開始任用自己的親信到重要崗位,把權力逐漸集中於自己手裡,一切辦妥後,開始逼迫漢獻帝讓位,這個傀儡皇帝只好起草禪位詔書,把皇位讓給曹丕,假裝推辭三次後,登上帝位,大赦天下。

劉備聽到曹丕稱帝后十分氣憤,我才是正宗漢室宗親,我還沒死,你敢篡漢,你讓天下人怎麼看我,想讓我給你稱臣,門都沒有,於是打出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旗號稱帝。

劉備稱皇叔,曹丕做魏王,同為大漢臣子,有事還可以商量,一旦曹丕稱帝,大漢正統蕩然無存,劉備皇叔的身份也就消失了,其召喚力也就沒有了,這正是劉備不願看到的。

反見孫權,他沒有皇叔的身份,頭上也沒有漢獻帝,依據長江之險,精銳水軍,自保完全沒有問題。加上三世之基業,已根深蒂固,稱不稱帝對他沒有什麼影響,而且不稱帝迴旋的餘地更大。打不過你我還可以稱臣,權衡利弊,孫權還是選擇不稱帝。可見孫權的高明之處。

直到夷陵之戰後,西大門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看到曹丕病逝,曹睿年幼,覺得萬無一失時,才稱帝。比劉備整整遲了八年。


漫談千年風雲變幻


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師出有名”的道理。凡事有因才有果。天不可二日,國不可二帝,曹丕稱帝是漢獻帝主動禪讓與他,縱使漢獻帝是被逼迫的,曹丕稱帝依舊師出有名。因為平常百姓看到的聖旨是:“曹丕賢能,獻帝效仿堯舜把帝位禪讓給賢能的人。”



劉禪稱帝,是因為劉禪乃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他認為獻帝是被曹丕逼迫,才讓位於曹丕。身為漢室宗親,怎可視曹丕謀奪漢室天下,而不置。劉禪理應繼承先帝遺願,恢復漢室,重整超綱,誅滅曹丕之奸邪小人。故,劉禪稱帝不僅師出有名,且慷慨激昂。



反觀孫權,雖父兄三代雄聚江東,然,在名義上,孫權父兄三代皆屬於漢室的臣子。如果冒然稱帝,勢必會被天下人認為是亂臣賊子,遭天下人唾棄,背下萬世罵名。故孫權不敢稱帝。

等待孫權的只有兩條路,要不被曹丕冊封,要不被劉禪冊封。可孫權父兄雄聚江東多年,又怎甘心被曹丕或劉禪冊封?



孫權終是不敢寂寞,在隱忍八年後,以莫須有的名義登基為帝,並與蜀漢結盟,共同討伐曹魏,恢復漢室。孫權之所以與蜀漢結盟,不僅是因為蜀漢與之相近,蜀漢與之有姻親有合作的基礎。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蜀漢被天下人認為是正統。孫權是為了減少他稱帝的阻力和罵名。


糊塗說歷史


小小小百科全書來了。深度剖析歷史問題。

首先古代講究什麼呢?那就是名正言順,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有站在大義上。這也就是為什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漢室勢弱各個諸侯之間征戰,儘管暗地裡對皇帝都不懷好意,但是明面上都必須對皇帝尊敬,攻打別人的時候都會找一個理由,哪怕這個理由有多麼的憋足,自己佔領了土地,明明已經上土皇帝還需要皇帝表明上的冊封,這就是所謂的名正言順。因為天下大義還在漢室這邊,他們所有的人還都是“漢臣”所以不管諸侯再怎麼樣也必須做到名正言順。這樣在道義禮法上才能過得去。



三國末期,唯剩三大勢力蜀魏吳三國。率先稱帝的是曹操的繼承者曹丕。為什麼曹丕敢率先稱帝呢?第一,經過黃巾之亂以及諸侯混戰之後,漢朝天子的威望降到了最低點,漢室的威望也絲毫不存,而且魏國經過曹操多年的經營,基本上也已經成為鐵桶一塊,之前終於漢室的追隨者要麼是戰死沙場,要麼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漢室極度失望,再要麼就是像荀彧這樣的漢室“死忠分子”也被曹操給逼死了。基本上漢室在民間在朝野屬於名存實亡,這個時候篡漢自立沒有一點風險,而且還名正言順。而且曹丕做的也是給了漢室最後一點面子,也對一些還心繫漢室的人一個交代,他是威脅漢朝天子禪讓帝位給自己。這樣的朝代更新對於多數人來說更容易接受。所以,天時地利人和都允許,所以魏國第一個稱帝。



第二個稱帝的是劉備。這個人稱皇叔的“大耳賊”。劉備其實早在之前就是自立為帝的意思,但是劉備漢室的直系血脈太過於遠,即使自立也輪不著他,哪怕劉備兵多將廣。其次,劉備其實也算是“來路不明”他自稱是皇室後裔但是沒有族譜,也只有個名字,這如果細追究起來也是個黑歷史。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漢室天子還在世,如果劉備敢率先自立稱帝的話,他這就算是叛亂了,而一直以振興漢室為己任的劉備來說,這樣的結果顯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曹丕的稱帝對於劉備來說實在是一個好消息,首先劉備可以以漢室正統來爭取還心向漢室人的支持。其次劉備也名正言順的成了唯一的漢室代表,而且有曹丕的率先稱帝,劉備的稱帝一點也不突兀,對於劉備陣營來說還是一劑強心劑。而且劉備稱帝之後與曹丕地位相等。還是照之前的相對爭霸,不存在誰低誰一頭的意思。



第三也就是最後稱帝之人“江東碧眼兒孫權”。為什麼孫權會晚這麼久稱帝呢?一方面孫權沒有任何理由稱帝,名不正言不順。第一他沒有曹丕的天然優勢,屬於漢室天子禪讓。其次他也沒有劉備的條件,不屬於漢室宗親沒有一點基礎。另一方面東吳一直都屬於三國牆頭草的角色。而且東吳的多數官員都是世家,一半傾向投劉備一半傾向投曹丕。而孫權的東吳之主的位置還是奪了他哥哥兒子的位子。所以在東吳系統裡孫權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孫權想要稱帝內部必須得先肅清。而孫權很有野心,一直想在蜀魏爭霸之間投機,而在蜀魏都稱帝之後他也必須稱帝才可以,否則地位就不想等了屬於低人一頭,名義上被壓制。所以孫權必然稱帝,而這八年就是用來肅清內部,穩定內部的。




小小小百科全書


曹丕在公元220年12月正式稱帝,劉備則在221年初也跟著稱帝,而孫權卻一直等到公元229年4月才正式稱帝。相比於曹丕和劉備,孫權稱帝整整晚了八九年,為什麼會這樣呢?歸根結底,主要還是當時的外部環境逼得孫權沒有辦法稱帝。

大家知道,劉備正式稱帝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舉全國之兵討伐東吳,在這種背景下,孫權哪有精力和閒心去稱帝呢?當時的孫權為了穩住曹丕,免得魏國趁機落井下石,在劉備出兵後不久,他轉頭就向曹丕稱臣。這樣一來,孫權哪裡還敢再稱帝?

而等到劉備兵敗夷陵,孫權還沒有鬆口氣,他和曹丕又開始大打出手,當時的曹丕甚至親率大軍,帶著曹真、張郃、曹休等諸多名將南下出徵,連敗孫權幾路將領,差點就攻下了江陵。在隨後的七年時間裡,一直到諸葛亮第三次北伐結束,吳魏兩國幾乎連年都有戰爭,而魏國也基本上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征討吳國上面。

在魏國東線的淮南戰場上,彙集了魏國大部分的骨幹將領和精銳部隊,為了強有力的打擊孫權,曹魏那是雙拳並出毫不留情,孫權雖然能勉強應付,但問題是,那真是捉襟見肘。在這種背景下,孫權哪裡還有精力去稱帝呢?

等到公元229年3月,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後,曹魏正式把精力轉移到蜀漢身上,不僅大將軍曹真常駐長安,督促關隴一帶的軍務,魏國甚至還專門針對蜀漢開闢了西線戰場,一時間西北地區那是精兵強將雲集,而魏國的軍事重心也又東線的淮南戰場轉移到西線的關隴戰場。

在這種背景下,孫權那是倍感輕鬆,於是在諸葛亮第三次北伐結束後的第二個月,也就是公元229年4月,孫權正式在建業開國稱帝。


我是趙帥鍋


中國有句古話,叫“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這是朱升對朱元璋戰略的總結,這個戰略最終順利幫助朱元璋一統天下。

這句話雖然在明朝才出現,但是自古以來,很多諸侯都是這麼做的,包括“成王”,也包括“敗寇”。

高築牆,廣積糧無需解釋了,這裡談談緩稱王。

其實不止魏蜀吳,中國從史書裡的夏開始,一直到近代,割據勢利獨霸一方就一直存在,只是時而強,時而弱的區別。

這些歷史上的諸侯、軍閥,有些雖然沒有稱帝,但是在他們的勢力範圍,和帝王也沒有差別的,所以過早的稱帝,除了滿足個人虛榮心,並沒有好處。

無論看歷史,還是小說、影視劇,諸侯稱帝之前,都會有將軍大臣多次進言請求稱帝,這是因為,只有主上進一步,下面的將軍大臣們,才能名正言順的進一步,才能形成真正的利益集團,成為既得利益者。

這種利益集團的形成,對諸侯的統治是不利的。一是稱帝之後會成為其他諸侯的眾矢之的,二是內部權利更加錯綜複雜,會掣肘統治者的行為與決定。

說回三國時期,為什麼曹丕會首先稱帝。

在曹操在世的時候,漢朝就已經徹底的名存實亡了,但是曹操在世之時,他不想稱帝,下面的人是不敢多說的。而他的兒子曹丕,顯然沒有他父親那麼大的統治力,壓制不住軍政大臣,稱帝就成了自然之事。

劉備的蜀國,和魏國又不一樣。蜀國的建立,三分之一是靠聯合東吳,三分之一靠劉璋內部分裂,三分之一靠打仗。 聯合東吳,靠的是諸葛家族,入川,靠的是劉璋手下的法正等人。漢獻帝在位時,還能以皇叔的身份,以匡扶大漢為理由拒絕稱帝,漢獻帝不在了,這個理由也就不在了。

孫權的東吳,經過孫堅、孫策和孫權三人的發展,根基是十分穩固的,這種穩固,讓孫權面對軍政大臣的壓力相對要小,所以孫權能夠又拖延八年。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句話就算放到現在也是有很深的現實意義。

就拿頭條來說吧,在最開始的時候還很弱小,用戶群也都以中老年人為主。在這個互聯網使用習慣要從娃娃開始綁定的時代,是不入各大門戶的法眼的。

然而頭條就是從低調的時候開始佈局,突然一躍成為了割據流量江山的一方諸侯。

我們國家最近軍事實力暴漲,讓世界大吃一驚,這也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弱小的時候低調,才能給自己創造成長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