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聯賽如火如荼、方興未艾,剛剛過去的18年中超更是在外援水平、比賽內容、海外關注度等方面越來越好,漸具品牌效應,但是,狂歡盛宴背後,我們仍要清醒地看到,中國足球在很多方面還是沒有進步,甚至越來越差,五大"
越來越",讓我們逐一盤點:一、國內球員越來越差:與外援水平越來越高相對應的,是國內球員的水平越來越差。引進外援、尤其是高水平外援的本意,一是從短期當下利益來看,為了比賽精彩程度和俱樂部成績,二是從長期深遠目的來看,為了帶動國內球員的水平從而促進中國足球的整體水平。但是,除第一個短期目的實現外,第二個長期目的還是遙遙無期,甚至適得其反。君不見,聯賽射手榜前30位,國內射手屈指可數,中場同樣依靠外援,曾經的"中場核心"、"任意球專家"等類型的國內球員日漸凋零,後場可攻可守的"帶刀侍衛"型後衛更是消失殆盡,從前到後整體沒落,要不是門將位置不得使用外援,恐怕國內大部分門將都得淪為替補。
二、國內裁判越來越水:隨著高水平外援的加入和俱樂部間競爭的激烈,中超比賽的內容也越來越精彩,但是,作為同在球場之上的裁判三人組,卻一直被球迷所詬病。越不越位、判不判點、掏不掏牌、手不手球、犯不犯規、吹不吹停,好像國內的裁判越來越不會吹、越來越不懂規則、越來越外行、越來越業餘,甚至於出現未過半場判越位的超級奇葩情景。尤其是隨著關鍵場次啟用外籍裁判,他們教科書般的判罰更是讓國內裁判相形見絀。
三、國足成績越來越渣:隨著聯賽的發展,像恆大這樣的豪強俱樂部既可在國內斬冠,又可在亞冠奪魁,甚或在世俱揚威,但國家隊還是一次次遠離世界盃、飲恨亞洲盃、折戟友誼賽。哪怕我們請來了裡皮,我們還是射不進、贏不了、踢不好,至此,我們真的不知道再請誰,誰才是中國足球的救世主。距今十七年前的那次出線、那屆國家隊、那些球員,真的曾以為是開始,而今卻真的已成巔峰。
四、留洋之路越來越難:本賽季,儘管中超轉播已覆蓋了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海外關注度越來越高,中超已經"出海",但國內球員的海外關注度卻越來越低,國內球員"出海"越來越困難。曾經,我們有英超的中國德比;曾經,我們有德甲俱樂部隊內最佳射手;曾經,我們有歐冠賽場的亮相;曾經,我們還有很多很多。但現在,我相信球迷熟悉的只有一個荷甲的張玉寧。以往我們津津樂道的,是海外球員的精彩表現甚至進球,而現在,僅僅出場甚至進入比賽大名單都已成為我們的奢望。
五、中國足協越來越扯:扯了這麼多,還有更扯的嗎,有,對,就是中國足協。一會兒搞男足軍訓,一會兒想讓國足集訓隊踢聯賽,一會兒搞工作帽限薪,一會兒出臺政策干預引援,一會兒大開罰單,一會兒又坐視不管。顧此失彼、左支右絀。搞來搞去,扯來扯去,也沒讓俱樂部滿意,也沒讓國家隊進步,更沒讓球迷認可。到底是中國足球不行,還是中國足協不行,還是因為中國足協不行才導致中國足球不行,這真是一個問題,希望不會成為永遠的問題。
閱讀更多 晉晉乾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