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霞为何在与张灵甫的竞争中失败?

大不列颠的帝王




如果要说李天霞与张灵甫存在竞争,他们所争的应当是74军军长,因为当时74军还没有被改编成整编74师,74军在蒋介石交到张灵甫手里后没多久被改编成了整编74师。

虽然整编74师与原来的74军只是换汤不换药,但是番号毕竟不同。



李天霞与张灵甫都是74军的老人,为什么蒋介石没有将74军交给资格较老的李天霞,反倒交给了张灵甫?

李天霞是黄埔三期毕业,1934年补1旅3团团长,补1旅的旅长正是山东汉子王耀武,所以说李天霞从很早开始便已经跟着王耀武了。王耀武也很厉害,这个补充旅不仅没有被人吞并,反倒成了51师。1936年王耀武奉命将补1旅扩编成51师,王耀武任师长,李天霞则任副师长,同时兼任153旅旅长,辖张灵甫305团、邱维达306团,更让让李天霞吃苍蝇的是张、邱两人后来都当过74军军长,偏偏他自己没有。

张灵甫是黄埔四期毕业,在学历上李天霞确实算是老大哥,国军系统里很讲究论资排辈,胡琏在12兵团司令的竞争中输给黄维多少也有点“辈分小”的原因,但是在74军军长的选择上,蒋介石显然跳过了这个原则。张灵甫曾经是胡宗南手底下的人,后来因为闹出“古城杀妻案”被胡宗南抛弃,转而被正在组建51师的王耀武拉拢。所以不管是黄埔军校的期数,或是追随王耀武的时间,张灵甫显然都比不过李天霞。




1939年王耀武升任74军军长后,李天霞接手了51师成为师长,此时的张灵甫任153旅少将旅长,直到1940年冬成为副师长。1943年2月李天霞成为74军副军长,张灵甫当上副军长则是1944年5月的事。

1944年王耀武升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那么空出来的74军军长应该让谁当呢?按说此时李天霞是副军长,由李接手的话应当应分,结果王耀武不放心李天霞,估计也有蒋介石的原因,李天霞不是绝对忠于蒋介石的人,所以变成了由原来的100军军长施中诚接任74军军长,这表面上看着是平级调动,李天霞也没话说。

这是李天霞第一次错过74军军长宝座,蒋介石和王耀武为了安抚李天霞,又将空出来100军军长交给了李天霞,对于这个结果,李天霞也算勉强能够接受。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74军作为蒋介石最宝贝的王牌军被空运回南京驻守,成为了蒋家王朝的“御林军”。

1946年施中诚升任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据说这里面有王耀武的运作,王不想自己的嫡系74军继续由施中诚控制,所以想方设法将他外调,这对施中诚来说显然也是明升暗贬。施中诚被调走后,74军军长的职位又空出来了,王耀武自己心里已经有了人选,蒋介石则在考虑应该让谁接手。

此时的李天霞也在观望,在他看来,74军军长轮也应该轮到他了,1943年2月已经当上了74军副军长,后来半路杀出了个施中诚,现在施中诚走了,不管是看他的资历,还是走施中诚走过的老路,74军军长都应该是他的囊中之物。

但是,结果再次出乎了他的意料,张灵甫从74军副军长提拔为74军长!李天霞心里那个气啊,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错过74军军长宝座了,也将是他最后一次错过。



蒋介石这回选74军军长不论资排辈了,对于74军交给谁比较合适的问题,他去问了74军的创始人俞济时的意见,俞济时想了想,推荐了张灵甫,说他是副军长,升任军长是名正言顺,部队也好带。这话如果让李天霞听到了估计还是会不服,这方面我比他张灵甫更有优势,怎么不选我李天霞?

蒋介石听完俞济时的意见只是点点头,没说到底定不定张灵甫,转头又去问王耀武,因为毕竟王在74军的威望很高。王耀武当然也推荐了自己的爱将张灵甫。

蒋介石听完又点点头,心里想起了那位跛脚却从不缺狠劲的将军,拍板决定让张灵甫当了军长。

1946年4月,张灵甫成为74军军长。1946年5、6月间,74军改成整编74师,仍由张灵甫任师长。



李天霞争不过张灵甫,我估计最主要还是因为他不够听话,因为不够听话所以不讨喜。虽然他的资历比张灵甫的好,战功也比张灵甫的多,但是不管是蒋介石,还是王耀武,显然都更喜欢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却又忠诚的张灵甫。

所以,李天霞两次错过74军军长是必然的事。

张灵甫能当上74军军长,除去蒋介石对他的欣赏,王耀武对他的赏识和喜爱也是重中之重。

李天霞也因此记恨张灵甫,所以后来在孟良崮战役中给张灵甫穿了小鞋,黄百韬想去救张灵甫,李天霞则确实有点见死不救的意思,说好听点可以说是为了保存实力。

最后,张灵甫带着整编74师一起葬送在了孟良崮,虽说有李天霞见死不救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张灵甫当时的军事指挥水平达不到指挥军的水平。


吾与吾国


提起张灵甫,我马上想到的就是其毙命孟良崮以后,蒋介石气急抽汤恩伯的耳光,汤满脸是血;再有就是李天霞在此战救援不力了,也间接导致74军的覆灭。(危险时刻,张还是指望陕西老乡胡琏,但是胡也是无力回天了;黄百韬的部队也拼死相救也没成)不得不说黄百韬真男人,因为张灵甫也曾对他不恭,不过他该救还是救!在淮海战役中也死战到最后毙命。(孟良崮战役前,本归李天霞指挥的张灵甫主动将自己划给黄百韬指挥,因而整编83师与整编25师矛盾很大)

其实上班的人都知道,在公司和单位里,你的上司提拔你,未必是提拔资格最老的那个,因为他觉得是理所应当;有的时候会提拔和任命真的会觉得自己被提拔了的那一个。张灵甫当时资历不如李天霞(张灵甫黄埔4期,李天霞和上司王耀武一样都是3期),提拔张,张肯定感激。而推荐李,因为他们都是三期的,没有张容易掌控和协调。(但1944年开始,李天霞时任100军军长时,也有可能就是自立门户了,张灵甫是1945年当的74军军长的)

其实从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雪峰山之战来看,李天霞的战绩未必比张灵甫低或者少(李天霞打日本还是不错的);而且资历又高,所以被张灵甫压一头或者平起平坐,李天霞有可能心里非常不满。

后人对李天霞的评价也一般,觉得其为人做事一般(认为其刻薄小气,李的面相长脸也确实一般)。孟良崮整编74师全军覆灭,本来李天霞有连带责任是要枪毙的,但是后来不了了之;李后来在福建失利失守后(1949年9月),老蒋以“自撤退有亏职守”罪名判了他刑罚,从此一蹶不振,结束军旅生涯,并在1967年去世。



李三万的三万里


李天霞争不过张灵甫是必然的,无论他资历多老,无论仗打的多好,无论上司怎么赏识他,但他注定无法当74师的师长,原因只有一个,蒋某人打仗不行,治国不行,玩弄权术倒是天赋异禀。

李天霞交际广泛朋友众多,贪污军饷玩弄女色,和相当多的将领有共同语言,口碑极佳。李天霞和钱大钧是亲戚,钱大钧和顾祝同同为黄埔教官私交甚密,王耀武对顾祝同崇敬有加极尽谄媚,又是74师的老长官,貌似74师师长的宝座在向李天霞招手,然并卵。

张灵甫狂傲自大,盛气凌人,黄埔虎将中自认老子天下第一,同僚校友无不厌恶至极,又加之枪杀发妻,在社会上人人喊打。

张灵甫既无同僚支持,又无长官赏识,他唯一靠山只有校长,唯一能效忠的只有领袖,蒋某人深谙权谋之精髓,整编74师师长唯有张灵甫能胜任。


二欣哥


在国民党的将军中,李天霞出名不是因为他的战功,而是因为在孟良崮战役中的见死不救。

李天霞与王耀武是黄埔第三期同学,两人关系非常好。李天霞屡次升职,多因王耀武之力。年轻时候的李天霞也是一员悍将。所以王耀武每次升迁后都会安排李天霞接班。王耀武接任74军军长的时候,李天霞就接任了王耀武的51师师长。有这层关系,李天霞俨然是74军当然继承者。

意外发生是由于另一位国民党杰出将领张灵甫的出现。张灵甫是李天霞的下属,两人也有过蜜月期。在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中两人出生入死,互相帮助。武汉会战的张灵甫立下大功,王耀武拟提张灵甫为为旅长,征求李天霞意见,李天霞当即表示愿意让出职位。南昌会战时张灵甫腿受伤,也是李天霞安排张灵甫去后方治疗。


在南昌会战中的李天霞暴露出优柔寡断,没有大局观的致命缺点。王耀武在升任24集团军司令后,于是任命施中诚为74军军长。念及交情,王耀武还是提升他为副军长,到后方训练新兵。

大失所望的李天霞在后方失去斗志,贪污腐败,玩物丧志,搞走私,玩女人。相反张灵甫在前线奋勇厮杀,屡建大功,深得王耀武赏识。

当74军军长职位再次出现空缺的时候,李天霞也再次燃起希望。于是到处活动,连74军第一任军长渝济时都帮他说好话。最终结果却是张灵甫接任,李天霞愤愤不平。又加上曾有谣传张灵甫与他一个情妇有染。李天霞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早就忘记了战友情义,而视张灵甫为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了。

内战爆发后李天霞升任整编83师师长。孟良崮战役时,张灵甫曾致电汤恩伯,要求邻近的25、83师救援,怀恨在心的李天霞那里肯出力相救,也就做做样子,虚与委蛇罢了。


沧海历史春秋


李天霞是黄埔三期生,比四期生张灵甫还小了三岁,是不是有点懵圈?虽然李天霞在74军(整编74师)的资历的确要比张灵甫资深不少,但其实二者并非竞争74军军长一职的直接对手。

74军在淞沪会战中由俞济时的58师和王耀武的51师火线成军,后来又吸纳了余程万的57师。到1939年,俞济时升任第十集团军副司令长官,王耀武接任74军长,51、57、58师长分别为李天霞、余程万、廖龄奇。此前李天霞任51师副师长兼153旅旅长,张灵甫是其手下的一个团长,因此李比张足足高了1.5个身位。

1943年李天霞升任74军副军长,而张灵甫也逐渐从旅长升到51师副师长、58师师长,到这个时候张灵甫终于将与李天霞的距离追到了0.5个身位。

1943-1944年是李天霞和张灵甫个人命运发生转折的时期。王耀武升任集团军司令长官后,100军军长施中诚接手74军,李天霞顶替施中诚接任100军军长。而张灵甫也顺利成章地成为74军副军长兼58师师长。

从李天霞调任由孙殿英旧部改编而来的100军任职来看,王耀武并不认为军事才华有限、私生活极不检点的李天霞有驾驭王牌74军的能力,这也意味着他与74军已经完全失之交臂。

至于施中诚,出身于军阀张宗昌旧部,与黄埔系、王耀武本人并无太多私人关系,只能作为过渡人物。王耀武安排嫡系张灵甫作为施中诚副手,想必也有让其以副军长之职行军长之权的意思吧?

抗战后张灵甫顺利接任74军中将军长,兼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成为蒋介石红人和名副其实的御林军一哥。至于在100军军长任上枯坐的李天霞,虽然大后台是何应钦,还哪有再回来与张灵甫竞争的资本?



司马砸光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与这些年在网上的名气相比,张灵甫的真实打仗能力其实一般般。但是颜值爆表,不失忠勇,战死具有悲剧之美,故而被国粉们吹的特别狠,几乎已经成为第一战将了。

实际上,李天霞在战绩、资历等各个方面,是优于张灵甫的。究其核心原因,更多是张灵甫战死,值得吹捧,还有其妻王玉玲的后期塑造,使得不少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张吹。李天霞的履历也是非同凡人。1907年12月23日,李天霞出生在江苏省宝山县县城(今上海宝山区)。家境殷实,从商为业,受过良好的教育,文章写的极好,这一点比张灵甫家里条件好一些。

张灵甫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在于他的作战勇猛不怕死,还有就是忠诚度极高。李天霞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张灵甫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

在人际关系经营方面,张灵甫比李天霞出色,以至于杀妻案事发后,胡宗南一直力保张灵甫。而且,张灵甫确实聪明,风头很盛,个人意志坚定,善于经营自己的形象。两个人都是抗战期间成长起来的优秀黄埔系将领。李天霞按部就班,虽然也有才能,但是锐气不够,追随王耀武,战功赫赫,然而却在人脉与蒋介石印象中,张灵甫更优秀。两个都是优秀的学生,谁讨领导欢心,谁自然上升快。

在诸多国军将领中,李天霞似乎是74军军长的最佳人选,王耀武每升一级,便将原职交由李接掌。但是在各种原因之下,最终王耀武选了张灵甫。李天霞确实缺乏大局意识个心胸不够开阔,这也是他被冷落的原因之一。李张之间多次结怨,李天霞一度非常消沉,爆发出各种桃色新闻。到了1947年,整编74师被围困,李天霞见死不救,不贯彻汤恩伯的指挥,间接导致张灵甫战死。

原本出生入死,亲密无间的战友变成竞争对手,也算是一场悲剧。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秦右史


孟良崮战役让世人知道了74师,也让人知道了那位悲剧英雄张灵甫,张灵甫在兵败以后选择杀身成仁,固然令人叹息不已,然而其实在这场战役中张灵甫其实有很大的机会能够活下来,并完成他“中心开花”的目的,却因为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的见死不救导致他最终命丢孟良崮。


李天霞之所以没有选择救张灵甫就是因为当年在和张灵甫争夺整编74师师长一位的时候被张灵甫弯道超车,从而心生怨恨,那么李天霞为什么会败给张灵甫呢?在中国的官场自古都是讲究长幼有序,立长不立幼的,如果按照这样的讲究,李天霞不会败给张灵甫。

首先他是黄埔三期生,和74师以前的长官王耀武是同辈,而张灵甫则是黄埔四期生,同时李天霞也比张灵甫更早的在王耀武手下做事,所以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李天霞其实都是远胜于张灵甫的,所以在李天霞看来由他接任74师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可是他最终败了,这是为什么呢?放翁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李天霞私德败坏。在当时的国民革命军里面李天霞好色是出了名的,据说李天霞后来因为身体被掏空,走路都是弯腰走的,从远处看就像龙虾,所以私下别人都称他为“虾公”。而蒋介石对待这一类人其实都是不错的,他一直认为军人就应该有军人的气概,所以李天霞在最高领导人那就不讨喜,这是他不能成功的前提。


其二,李天霞站错了队伍。众所周知在当时的国民党军队里面派系林立,而李天霞和张灵甫一开始站队就是不同的。李天霞选择了钱大均作为后台,张灵甫却选择了俞济时和王耀武的门路。当时俞济时担任总统府第三局局长,王耀武是绥靖长官,两个人在一起远胜于钱大均这位上海市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

其三,张灵甫个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品德修养。自救者人恒救之,张李二人的故事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张灵甫的道德在当时的国民政府内部绝对是一个异类,不贪不怕不好,不贪财,不怕死,不好色,和李天霞相比他的品德更得老头子的喜欢。此外张灵甫的军事能力在国民党将领中也是公认的优秀,蒋介石就多次说,如果国军多有几名张灵甫的优秀将领,早就无敌天下了,所以张灵甫个人能力也是他胜任74师师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知道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吗?对于张灵甫这位悲剧将军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各位啦!


历史十二郎


原因很简单,张灵甫风头太劲,直达天听,引蒋介石注目,自然胜出。


都知道,蒋介石酷爱黄埔生,连称呼都最喜欢被称为“校长”。只要称他为校长的,他不认识的人也能让他马上知道,这是黄埔或陆大的人,接下来自是心生亲近,问一句姓名和那期毕业的,进而勉励几句。

蒋介石虽贵为“校长”,但并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学生,也就对黄埔一期生熟悉并有深厚的情感。毕竞两次东征,一起枪林弹雨,生死拼杀过,这绝对是不一样的情结。所以黄埔一期生,只要能活着的,有上一点点战功、成绩,蒋都会不余遗力的重用,提拔。搞得一期生在国民党军中将星璀璨。其余各届的,没有极突出的功劳,蒋介石怕是名字都记不住,只是在有提拔机会而且是多选一时,会有所偏袒。


张灵甫在黄埔四期生中,太出风头,估计是让蒋校长记住名字的四期第一人。

张灵甫在36年因枪杀自己妻子,而引发妇女届的一致声讨,估计蒋校长也就知道了,不过那时蒋心中虽知是黄埔生,也就想着公事公办罢了。接下来的事,不得不令人瞠目了。先是蒋最中意的天子第一门生胡宗南出面讲情,接着是胡宗南让张灵甫自行上南京领罪。张只带少量盘缠上路,路费不够时靠自卖字画,一路困苦到达南京。这一苦情戏唱的好啊!要知道,只有明君李世民出过放死囚回家,秋后一个不差的回狱伏法。这是把蒋介石捧到了于李世民一样的高度,蒋心里的美,自也会学李世民减张刑罚啦!蒋此时一定牢牢记住了张灵甫的名字,并定义为最忠心于己的学生。

第二次自是张古山一战,胜利后国民党各类宣传机构大肆宣传,相关话剧都以真姓名演绎,以免委屈了英雄事迹。蒋自是想起了这个分外特别的学生。当时张灵甫只是中级军官,这样的典型自要大力提拔。之后张灵甫战绩一直不差,而蒋确定其对他是忠心耿耿的,本就74军出身,自然把御林军军长之职交付于他。


李天霞虽是黄埔三期毕业,但其军中升迁,主要是攀附王耀武这个黄埔三期最优秀同学,和张灵甫直接受到蒋的赏识自不可同日而语。败下阵来很正常。而因其嫉妒之心,在孟良崮救援不利,差点被蒋介石枪毙,保住性命前途确尽毁了。


净月暖阳


李天霞资历是比张灵甫要老,谁让他没有张灵甫的后台硬呢!

李天霞在竞争七十四师师长,后台不够硬是最主要的原因,我们不放来看看张灵甫是如何成为七十四师师长的?

(李天霞)

王耀武提携

最主要还是得靠王耀武的提携,当时王耀武任集团军司令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暗箱操作了,王耀武事先将张灵甫的绊脚石给调走了,那就是李天霞。

李天霞当时被调到第一百军担任军长,原来第一百军军长施中诚则被调到七十四军担任军长。

当时已经是七十四军副军长的李天霞有苦难言,相反张灵甫在成为七十四师师长之前是五十一师师长,可以说如果没有王耀武的强势操作,张灵甫绝对不可能越过李天霞,成为七十四师的师长。

(王耀武)

在这里要提下抗战结束后七十四军,没有改编制,而是不断加强武器装备,反而改成了七十四师。

人脉资源广

当然除了王耀武的协助,其实两人的资源人脉也不一样。

李天霞是上海人,而张灵甫是陕西人,陕西省中黄埔系势力比较大,所以张灵甫还是很有优势,再加上当时于右任作为国民党的大佬,张灵甫酷爱书法,与于右任有共同的爱好,两人也可以说是忘年之交。

在看看二人的升迁速度。

淞沪战争时:李天霞任51师副师长、张灵甫是305团团长,此时还是李天霞手下;

后来李天霞当上副军长,张灵甫就升到了副师长,更是当时的代理师长;

等到李天霞是军长的时候,张灵甫也成了副军长。

(张灵甫)

几乎同样的时间,张灵甫每次都能比李天霞要快一步,这个自然和张灵甫为人处世有关系,都说张灵甫喜欢巴结领导,但是在当时的国军,有几个是没有关系的,大多是蒋的嫡系才能担当重任。

常胜将军

在国军里面,张灵甫有个美誉,就是“常胜将军”,张灵甫打战确实有一套,尤其是抗战期间,张灵甫率部在万家岭战役、雪峰山战役中立下不少的战功。张灵甫因作战有功,一再擢升,几乎是年年晋级受奖。

所以,能担当七十四师师长,也并非徒有虚名,有实力遇见伯乐才管用,没有实力,把你捧上天只能摔得更惨。

面对这些李天霞所没有的条件,师长的位置被抢也不意外。至于孟良崮战役,有人说是张灵甫自身原因导致失败,也有说是李天霞见死不救,这里就不过多讨论。


羽评郡主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不简单,得把整编第74师的源头捋一遍才能解释清楚。

整编第74师的前身是第74军,于1937年9月1日在淞沪战场组建,辖三个师——第51、57、58师,全军共3.2万人。首任军长是俞济时。此人乃是蒋介石心腹,人际关系和组织协调能力一流,军事指挥能力稍弱。不过没关系,因为他有个很能打的副手(后来接任军长)——王耀武,时任第74军副军长兼51师师长。因此,第74军两位主官刚好形成互补,俞济时负责协调该军与上司及友军的关系,王耀武则负责指挥作战。正因为两人相得益彰,所以当时第74军战斗力很强,两人被称为黄金搭档,私交也非常好。

俞济时后来被调走,作了蒋介石身边的侍卫长,位不高而权很重,成为少有的几个可以影响蒋介石的人物。这一任职也算是用其所长,毕竟他最强的地方是组织协调。

俞济时走了,谁就任军长?

俞自然极力推荐老伙计、好朋友王耀武接替,出任第74军军长。王耀武尽管是黄埔三期生出身,也非常能干,但面临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对手——余程万。不过,俞济时的推荐发挥了关键作用,王耀武扶正当了军长。

俞济时扶植了王耀武,王耀武也扶植了一个人,作为接班人培养。这个人不是张灵甫,而是李天霞。

王耀武之所以扶植李天霞,很大一个因素是两人乃同班同学——黄埔三期。王耀武出任第74军军长以后,他原来的第51师师长就空缺了,第一时间就把正在桂林养病的老同学李天霞调过来,接任第51师师长。

当时,张灵甫是什么身份呢?

李天霞的部下。李天霞在第153旅当旅长的时候,麾下第305团团长正是张灵甫。李天霞去桂林养病期间,张灵甫接班当了第153旅旅长。李天霞回来后出任51师师长,再次成为张灵甫的顶头上司。他们三人的关系很有趣——王耀武的位置由李天霞接,李天霞的位置由张灵甫接。从这一轮转顺位来看,黄埔四期出身的张灵甫在资历上,确实比黄埔三期的李天霞差了一点,要想越过李天霞,理论上非常困难。

1943年2月,李天霞升任第74军副军长,这恰好是当年王耀武的位置。不过不同的一点很值得玩味——李天霞这个副军长没有兼任51师师长,而王耀武当年是副军长兼任该师师长。而且,李天霞这个副军长因为兼贵州镇远师管区司令,负责为第74军训练新兵,等于变相暂时离开部队,一年以后干脆直接就任100军军长,彻底离开了第74军。

这下子,张灵甫的机会就来了。张灵甫的顶头上司、第58师师长廖龄奇被枪决,张灵甫接位,一下子成为了第74军新军长的热门人选。

李天霞为什么会离开第74军,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天霞这人,身上的毛病真是不少。他好色无度,身体被掏空得厉害,长年走路弯着腰,像个老虾米。巧的是,他名字里的“霞”和“虾”同音,故被人弄了个绰号——“虾公”。这个毛病,第74军两任军长俞济时和王耀武都非常不满的。

李天霞形象太差,如果出任第74军军长,确实对不起这个军的名头。不过,这还只是外在形象问题,不算大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李天霞为人狂傲,又与王耀武同为黄埔三期,难免对王耀武的命令会有点儿阳奉阴违,这让王耀武更加不满。

张灵甫和李天霞相比,资历浅在一定程度上却是优势,因为他比王耀武晚一期,所以比李天霞听话得多。再加上张灵甫打仗也确实有一套,不怕死,又有智谋,所以在王耀武的眼里,张灵甫在不断加分,李天霞在不断减分。

王耀武还是副军长的时候,他对李天霞和张灵甫的印象,也直接影响到他的好朋友、老上司、第74军首任军长俞济时。因此,当王耀武升任集团军司令,第74军军长空缺,就更嘱意张灵甫了。不过,在具体操作上,王耀武为了不让老同学李天霞难堪,处理得很艺术。

张灵甫当时刚出任师长没多久,当军长资历实在不够。为了有一个平稳的过渡,先调走唯一能威胁张灵甫的李天霞,然后用一个老北洋出身的施中诚来过渡一下,最后,还是把第74军交给了张灵甫。

没想到,李天霞和张灵甫这段恩怨,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孟良崮大战。当张灵甫在孟良崮上苦苦等待援兵的时候,救兵中最主要的一路恰好是李天霞的整编第83师。

你是李天霞,救张灵甫会使多大劲儿?

李天霞在救援中到底有没有尽力,现在众说纷纭,反正蒋介石认为他没有尽力,电令“汤恩伯撤职查办,李天霞就地枪决”。后在汤恩伯的一再求情和解释下,李天霞才躲过一难。

1. 钟子麟:《蒋介石的王牌悍将张灵甫》

2. 霍安治:《军事指挥官张灵甫》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